学术投稿

利凡诺中期妊娠引产配合应用间苯三酚的疗效观察

齐育英;周玲;崔晓娟;李平华;董静;侯振平;李建敏;张建芳;吴梦迪

关键词:间苯三酚, 米非司酮, 利凡诺, 中期引产
摘要:目的 观察间苯三酚联合米非司酮用于利凡诺中期引产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中期妊娠要求终止妊娠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羊膜腔穿刺术注入利凡诺100 mg,同时给予米非司酮片200 mg顿服,且服药前后需空腹或禁食2 h;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用药出现宫缩后予生理盐水20 ml+间苯三酚80 mg缓慢静推.观察比较2组宫缩阵痛程度,宫缩发动时宫颈成熟情况、排胎时间、总产程、引产成功率及阴道出血量.结果 2组孕妇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总产程中≤8 h孕妇所占比例为56.67%,高于对照组的26.67%(P<0.01);2组引产成功率均为10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盘娩出后2、24 h阴道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米非司酮在利凡诺中期妊娠引产宫缩规律后加用间苯三酚,缩短了引产时间,减轻痛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DLC-1在结肠腺瘤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肝癌缺失基因(DLC-1)蛋白在结肠腺瘤及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DLC-1在结肠腺瘤癌变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结肠癌组织104例、结肠腺瘤组织114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30例中DLC-1蛋白的表达.结果 DLC-1蛋白在正常结肠组织、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结肠癌中表达率分别为100% 、82.86% 、68.18% 、46.15%,呈逐渐下降趋势;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结肠腺瘤中DLC-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低级别瘤变结肠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结肠癌组织中DLC-1表达缺失,DLC-1可能在结肠腺瘤癌变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作者:吴义娟;陈现亮;苗杰;姚冬颖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严重皮肤黏膜损害患者184例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致严重皮肤黏膜损害的常见致敏药物及临床特点,为合理防治药源性严重皮肤黏膜损害提供参考.方法 从药物品种、临床表现等方面对医院上报的严重皮肤黏膜损害病例1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4例严重皮肤黏膜损害患者用药涉及101种药物,其中抗菌药物所致多,其次为非甾体抗炎药.患者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78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31例,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29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22例,其他型重症药疹24例,平均潜伏期(7.67±8.71)d.结论 为减少严重的药源性皮肤黏膜损害,医务人员应了解常见致病药物品种及其临床表现,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也应进行自我监测.

    作者:卢志品;曹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中医综合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按照病例编号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护理.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同时比较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痛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1).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痛感,增强治疗效果.

    作者:卢小莲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临床药师在儿童支气管哮喘(非危重)临床路径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参与儿童支气管哮喘(非危重)临床路径的作用.方法 将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2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为回顾性资料,观察组临床药师全程药学服务,观察比较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物费用、抗菌药物使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药师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2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费用及药物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1.0%,低于对照组的89.0%(P<0.01);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观察组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1.0%(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依从性良好,观察组对药师满意度高.结论 临床药师共同参与路径管理能有效控费,优化治疗方案,可作为临床药师工作切入点.

    作者:彭鹤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不良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以医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心理护理,观察比较2组视力、眼压、前房角深度、不良情绪、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变化.结果 护理后,2组视力、眼压、前房角深度数值均较护理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视力、前房角深度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较护理前增高,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患者视力、前房角深度恢复,改善预后.

    作者:郭霞;王慧;齐培妹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观察比较2组急救时间、抢救效果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评估时间为(0.8±0.1)min短于对照组的(2.6±0.6)min,抢救时间为(39.1±8.2)min短于对照组的(59.2±10.1)min(P均<0.01),抢救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抢救过程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护理流程优化措施,具有显著的抢救效果,不但能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还能够缩短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颖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中药成分退热贴预防再次出现惊厥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成分退热贴在预防既往热性惊厥儿童再次发热时出现惊厥的效果.方法 选取就诊于医院儿科急诊的患儿116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2组均予口服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及对症处理,中药治疗组加用中药贴.于就诊后的3 d内每4~6小时监测2组患儿的体温变化情况,是否出现发热惊厥(门诊时告知惊厥表现)、惊厥出现的次数、惊厥持续多久停止、惊厥出现时患儿的体温及手足的冷热情况.结果 中药治疗组复发抽搐率为17.2%,低于对照组的37.9%(P<0.05).中药治疗组复发抽搐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惊厥复发时2组肛温及腋下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时2组在四肢末梢循环情况上无差异,也表明机体中枢体温上升期中枢易放电而抽搐发作.结论 中药成分退热贴预防惊厥有效,同时相比输液治疗的疼痛刺激及口服药物的味觉刺激具有较好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文斌;陈强;苏小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做法与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做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实施安全药物管理期间医院外科、内科临床用药的3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未实施安全药物管理的本院外科、内科临床用药的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用药管理的基础上开展用药护理安全管理,比较2组患者用药差错发生率、用药缺陷发生率及实施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前后药物过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用药差错发生率、用药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后药物过期率低于实施前.结论 加强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可显著降低临床用药护理的差错率及缺陷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庾银彩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小剂量等比重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小剂量等比重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实施手术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等比重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2组麻醉效果和麻醉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实施麻醉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0.05或P<0.01);观察组麻醉剂量少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小剂量等比重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减少麻醉剂用量,麻醉起效快,对患者伤害也比较小,可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进行应用.

    作者:彭兰飞;苍成友;刘品泛;赵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规范化术后多模式镇痛对加速腹盆部手术后康复的意义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临床上更加关注患者手术后的舒适度,从而加速术后康复(ERAS)应运而生. 所谓的 ERAS 主要是指为改善和加速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在围手术期综合采用多种学科进行临床干预和管理,其中主要的一种治疗就是术后镇痛治疗[1-2] . 为了实现 ERAS 的目的,相关组织针对腹盆部手术出台了多部镇痛治疗的指南,其中镇痛治疗的基础方案为胸段硬膜外镇痛,并综合采用多种镇痛方式和药物形成多模式镇痛治疗模式.

    作者:尚晋晔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共享型康复方案在中年乳腺癌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知识与生活共享型康复方案在中年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乳腺科收治的中年乳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乳腺癌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知识与生活共享型康复管理,观察2组干预前后精神状态以及远期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焦虑评分(HAMA),抑郁评分(HAMD),正、负性情绪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HA-MA,HAMD,正、负性情绪量表评分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HAMA,HAMD,正、负性情绪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知识与生活共享型康复管理在中年乳腺癌术后康复管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提高患者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徐友娣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保留胃网膜右血管弓残胃代食管在食管下段、胃窦同时癌手术中的安全及可行性分析

    临床上将同一器官、同一系统或不同系统的器官发生 2 个或 2 个以上彼此无关的原发性肿瘤称为重复癌,将同时发现或在 6 个月内相继发现的重复癌称为同时癌[1] . 食管、胃同时癌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但随着胃镜技术等发展,临床发现率明显增加. 在食管根治术过程中,常用的食管替代器官是胃,因其创伤小,符合生理被广泛应用,对于食管下段、贲门重复癌,仍可使用残胃代食管,行残胃食管吻合,且由于远端残胃保留了足够血液供应,术后吻合口瘘及胃壁坏死等并发症少,手术相对简单. 而对于食管下段、胃窦同时癌治疗因残胃血运不能保障,手术相对复杂,通常会采用空肠或结肠代食管等方法进行吻合,操作复杂,并发症多. 本文结合我院 2 例食管下段、胃窦同时癌行保留胃网膜右血管弓残胃代食管一期吻合的临床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分析 2 例临床实践结果评价该手术方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报道如下.

    作者:权永志;赵志敏;常建伟;焦志凯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霉菌性阴道炎采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2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采用克霉唑阴道栓治疗,观察组采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和消失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2%,高于对照组的82.81%(P<0.01);观察组排尿痛、腰腹疼痛、白带异常以及外阴瘙痒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应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巧芬;田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替硝唑辅助氢氧化钙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替硝唑辅助氢氧化钙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观察组在氢氧化钙基础上加入替硝唑联合封闭根管治疗,对照组则给予氢氧化钙加入生理盐水封闭根管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牙龈沟液中IL-1β 及TNF-α 水平及1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9.03%(P<0.05);治疗前2组牙龈沟液中IL-1β 及TNF-α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牙龈沟液中IL-1β 及TNF-α 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IL-1β 及TNF-α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慢性根尖周炎的复发率为3.23%,低于对照组的12.90%(P<0.05).结论 替硝唑辅助氢氧化钙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疗效显著,能降低患者牙龈沟液中炎性因子IL-1β、TNF-α 水平,这对临床根管治疗消毒药物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孟美妍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肠内营养护理在ICU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肠内营养护理在ICU重症胰腺炎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方法 将医院ICU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实行肠内营养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肠外营养支持,观察比较2组护理前后血清淀粉酶、血清白蛋白、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IL-6、APACHE-Ⅱ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2组血清淀粉酶、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IL-6、APACHE-Ⅱ评分数值较治疗前降低,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血清淀粉酶、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IL-6、APACHE-Ⅱ评分相对于对照组较低,血清白蛋白相对于对照组较高(P均<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ICU重症胰腺炎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实行肠内营养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还可加快炎性反应消退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玲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55.0%(P<0.01);治疗后,2组视力值均升高,且观察组视力值高于对照组(P均<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丽;王金亮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2组显效率及术后复发率,排卵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卵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联合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子铃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子宫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监测妊娠期高血压的效果

    目的 分析在患有妊高征晚期的孕妇当中,利用超声多普勒对其子宫动脉的血流情况进行监测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妊高征晚期孕妇64例为疾病组,再选择同时间段内相同例数的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孕妇的子宫动脉血流情况实施超声多普勒监测,比较2组孕妇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及具体的妊娠结局.结果 患有妊高征的疾病组孕妇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收缩期血流/舒张期血流)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P均<0.01);疾病组新生儿窒息、早产、胎儿窘迫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妊高征晚期孕妇实施子宫动脉血流超声多普勒监测可以帮助医师掌握其相关情况,进而为孕妇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等进行预测分析,以减少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赖国珍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布地奈德莫特罗吸入治疗成人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莫特罗吸入治疗成人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莫特罗吸入治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观察2组临床疗效,一秒呼气容积.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观察组一秒呼气容积为(75.56±13.59)V/L,高于对照组的(56.89±12.86)V/L(P<0.01).结论 布地奈德莫特罗吸入治疗成人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继增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药品合理分类对医院西药房管理的影响

    目的 研究并分析药品合理分类管理对医院西药房管理的影响,为提高医院西药房药品管理质量提供可靠意见.方法 医院西药房自2016年1月开始,在西药房药品管理中开展药品合理分类管理,采取整群抽样法,分别于药品合理分类管理实施前(2015年1~12月)、实施后(2016年1~12月)这2个阶段内随机抽取在西药房取药的患者5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药品合理分类管理在西药房实施前后的药品管理差错发生率、药品管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药品合理分类管理实施后药品管理差错发生率为0.62%,较实施前的1.18% 降低(P<0.01);药品合理分类管理实施后的西药房药品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1);药品合理分类管理实施后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8.74%,高于实施前的97.02%(P<0.01).结论 在西药房药品管理中应用药品合理分类管理模式,可有效减少西药房药品管理差错事件,保证西药房药品管理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对西药房取药的满意度.

    作者:邱树胜;谢丽珊 刊期: 2018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