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希凤;赵启君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处理以及依拉达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且具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
作者:江冉冉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生脉饮对心力衰竭患者培哚普利耐受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住院治疗的急性失代偿慢性心衰患者78例,分为生脉饮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予对症处理及培哚普利治疗,生脉饮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生脉饮口服液治疗.观察2组血压、血肌酐(Cr)、脑钠肽(BNP)、培哚普利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间MBP、Cr、K+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生脉饮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培哚普利使用剂量高于对照组(P<0.01);生脉饮组因咳嗽停药2例(5.0%),低于对照组的8例(21.1%)(P<0.05).结论 生脉饮可显著增加慢性心衰患者对培哚普利的耐受性,利于改善心衰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荣生;游大勇;唐刚 刊期: 2018年第20期
高血压患者体内循环动脉血压均呈增高状态,属于进行性临床综合征之一,是与心脑血管病发病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之一,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病死率极高,并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1-3]. 临床上多选择以药物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但该方式短期治疗效果良好,远期效果则欠佳,其间存在诸多影响因素,比如患者未遵医嘱用药、预防措施不正确等,故需探讨一种科学有效的干预方式,用来辅助临床各项治疗,并确保患者病情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报道如下.
作者:蔡晓飞;金黎菊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抗结核治疗药物诱导的肝损伤(DILI)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病例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肝损伤分为肝损伤组13例和无肝损伤组87例.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两重分析,确定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 肝损伤发生率为13%.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大,HBsAg阳性、高血压、高血糖,有饮酒、吸烟习惯,身体质量指数超标及患者未使用保肝药物.结论 临床结核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倾向于DILI,而年龄大、高血压、糖尿病、HBsAg阳性,有饮酒、吸烟的习惯,及身体质量指数超标,不服用保肝药是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都必须高度重视,同时加强个性化的预防.
作者:周宇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方案的满意程度,以ADL评分、FMA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作为观察指标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护理后,2组AD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FMA评分较护理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及时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肢体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郑敏;李碧霞;林素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药房用药咨询情况,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经济.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用药咨询记录表384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用药咨询对象以女性和老年人居多,主要在药物咨询窗口进行咨询;咨询药物品种前3位为抗精神分裂症药物(37.50%)、抗抑郁药物(23.96%)和镇静催眠药物(14.58%);用药咨询问题主要为药品信息(40.63%)、不良反应(22.92%)和用药方法(17.70%).结论 用药咨询已成为门诊药房工作的重要环节,药师应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指导患者合理安全用药.
作者:聂丽娟;赵莹莲;朱晗;高珊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究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方式,旨在为提高动脉瘤夹闭术的安全性做出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前循环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将其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翼点入路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62.12±6.22)min,短于对照组的(179.21±7.11)min(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低于对照组的45.00%(P<0.05).结论 前循环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显微镜下从翼点入路进行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的治疗效果要优于血管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动脉瘤破裂的可能.
作者:张成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舒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1组(SB1组)、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2组(SB2组),每组50例.各组手术结束后均连接镇痛泵,内含舒芬太尼3μg/kg,总容量150 ml,首剂量3 ml,持续用量3 ml/h.SB1、SB2组术毕开始每6小时分别给予肌注布托啡诺1 mg、2 mg.记录3组术后4、6、8、12、24、48 h VAS评分、舒芬太尼的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SB1组VAS评分在术后6、24 h低于S组(P<0.01);SB2组VAS评分在术后4、6、8、12、24、48 h均低于S组(P<0.01或P<0.05).舒芬太尼的用量SB1组在术后12 h内少于S组(P<0.05),而在术后12~24 h用量与S组比较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SB2组舒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其他2组(P<0.05或P<0.01).3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头晕反应,均未出现呼吸抑制.各组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安全、有效,可用于老年患者的术后镇痛,并可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其中肌注2 mg时,镇痛效果显著,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刘彩丽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1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三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胶体果胶铋胶囊口服治疗.观察比较2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消化性溃疡相关症状缓解时间为(4.9±2.3)d,短于对照组的(9.5±3.4)d(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低于对照组的24.6%(P<0.05).结论 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是有效、安全的用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财有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抗帕金森病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采用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价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采集血液比较2组患者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RA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以及脂质过氧化物含量(LPO).结果 2组患者UP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RAP、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LP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在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辅助效果,可提高患者的抗氧化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包红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大黄制剂灌肠配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感染+脏器功能对症支持+中医大黄制剂保留灌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与治疗72 h后IL-6、IL-10、TNF-α等炎性递质与IgG、IgA、CD4+T、CD8+T等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前,2组炎性递质水平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6、IL-10、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IL-6、IL-10、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gG、IgA、CD4+T水平高于治疗前,CD8+T水平低于治疗前,2组间上述指标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采用大黄制剂灌肠配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脓毒症急性肾功能损伤,可有效降低患者各项炎性递质水平和改善免疫功能指标,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作者:李彩虹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比较分析血常规静脉血与末梢血检验结果.方法 抽选医院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600例,依据不同采取检验方法为标准分组:300例取血常规静脉血检验的患者为观察组,300例取末梢血检验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血红蛋白总量(27.69±7.19)pg、红细胞压积(0.34±0.15),与对照组平均血红蛋白总量(28.56±8.52)pg、红细胞压积(0.33±0.1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体积、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检验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行血常规检验时,选静脉血检验的准确性比末梢血检验更高,效果确切,对临床诊治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孙新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就诊的缺铁性贫血患儿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患儿予口服健脾生血颗粒,对照组患儿给予硫酸亚铁,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显效率为87.10%,高于对照组的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生血颗粒用于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郝连欣;马云涛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58例纳入研究,基于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在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凌峰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张家界地区儿童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为儿童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制定7~14岁的《小儿中医体质及健康状况自填式问卷》(家长或监护人填写),采集调查的数据指标,并结合舌脉以分析判定儿童中医体质类型,根据中医体质量表判定体质类型并观察其分布情况,分析其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结果 2000例受调查儿童中,平和体质占5.2%,阳盛体质占25.8%,痰湿体质占28.6%,气虚体质占9.7%,阴虚体质37.5%,阳虚体质3.2%,2种体质以上占84.6%.7~14岁小儿体质中2种体质以上占比率高,而单一体质中,阴虚、痰湿、阳盛体质均具有较高比率.平和体质、阳盛体质、痰湿体质的人数在7岁≤年龄≤10岁中明显高于11岁≤年龄≤14岁的人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虚、痰湿、阳盛体质是张家界地区7~14岁儿童的主要偏颇体质类型,且年龄较小的儿童在阳盛体质、痰湿体质所占比率较高,在疾病防治工作中应重点关注及加强不同年龄段对阴虚、痰湿、阳盛的辨识干预.
作者:钟鹏飞;秦双件;侯大兴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评估电子阴道镜对妊娠期反复阴道流血患者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就诊排除产科原因的31例妊娠期阴道反复流血患者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部分进行活检.分析31例反复阴道流血患者的镜检特征以及诊断价值.结果 经检验其中宫颈炎活动伴性出血13例,阴道壁赘生物2例,阴道壁纤维上皮性息肉2例,阴道壁湿疣合并病毒感染1例,宫颈尖锐湿疣1例,宫颈息肉2例,高度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2例,宫颈蜕膜息肉2例,低度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5例,宫颈癌1例.结论 妊娠期反复阴道流血原因较为复杂,病理类型也较多,利用电子阴道镜可以快速判断病理类型,找出下生殖道病变流血原因,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充足准确的依据.
作者:谢家敏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比较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采用颅内压动态监测与常规监测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34例,依据颅内压监测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动态组,每组17组.常规组开展常规颅内压监测,动态组行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比较2组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动态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17.65%,低于常规组的58.82%(P<0.05);动态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开展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可积极选用.
作者:余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烷麻醉,统计2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情况,比较不同时间点的MMSE评分与S100β蛋白水平.结果 术后3 d,观察组POCD发生率为2.7%,低于对照组的10.8%(P<0.05).术前,2组间MMSE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6 h、1 d和3 d,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术前、术后30 min,组间S100β蛋白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但术后1 d,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 七氟烷和丙泊酚均会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但予以七氟烷麻醉,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快,适用于老年患者麻醉.
作者:游逸升;林沛艾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药物,观察组采用肾康注射液药物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以及内生肌酐清扫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治疗后,2组内生肌酐清扫情况均有改善,观察组清扫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与常规药物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相比,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郁;周自爱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对骨质疏松腰背疼痛的老年患者实施骨质疏松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医院近期接诊的老年骨质疏松腰背疼痛患者77例,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A组38例、B组39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实施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措施,比较2组生活质量评分及视觉模拟(VAS)评分评定骨质疏松疼痛护理的效果.结果 护理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及VAS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且B组VAS评分低于A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A组(P均<0.01).结论 骨质疏松腰背疼痛患者实施骨质疏松疼痛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伍红梅 刊期: 201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