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仲锐
目的 比较2种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在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治疗的成本—效果,为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将医院就诊后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1例.A组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菌药物治疗,B组采用美罗培南/替考拉宁抗菌药物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5d,采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抗菌效果进行判定,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成本—效果比值(C/E).结果 治疗5d后,A组患者病原菌清除成功率为87.80%,明显高于B组的65.85%(P<0.01).A组患者C/E为7.49,明显低于B组的11.9(P<0.01).结论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具有较低的成本—效果比,可供本院医师在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选择抗菌药物参考.
作者:张成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为主,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16周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经积极治疗后改善效果明显,心理治疗配合药物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刘文广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87例,发病时间<5 h,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予以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7%(P<0.01);治疗7 d、14 d及1个月观察组Barthe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
作者:莫金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生长抑素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9.41%(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为(4.2±1.3)d,短于对照组的(8.4±2.2)d(P<0.01);观察组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为(6.2±0.8)d,短于对照组的(12.3±3.4)d(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低于对照组的26.32%(P<0.05).结论 采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分析及应用.方法 对医院已使用过的头孢菌素类相关药品的使用频度和药品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第二代头孢菌素药品的使用频率19.26,金额为26.84(万元),明显高于第三代使用频率11.18,金额为21.98(万元)和第一代使用频率6.85,金额为7.21(万元)及第四代使用频率0.76,金额为1.64(万元).结论 从医院使用的情况看来,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品的使用情况良好,只要能有效把握好每类药品的药理知识和相关使用方法,同时结合患者的实际治疗情况,合理使用本类药物,方能有效保证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毛柳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老年晚期胃肠道肿瘤采用姑息治疗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晚期胃肠道肿瘤老年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观察组采用常规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姑息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恶心呕吐、疲乏、疼痛、便秘、失眠、厌食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较优良(P<0.01或P<0.05).结论 老年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应用姑息治疗更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巧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临床思维能力是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对具体的临床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做出科学的判断能力,是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衡量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高低的标准[1]. 临床护理工作中,调查资料显示:60%~70%轮班护士为低年资护士,存在工作时间短,临床经验不足,应急能力低等现象. 为此,我科利用晨交接班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应用于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观察比较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临床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脑血栓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硝苯地平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0%,高于对照组的56.6%(P<0.05).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头晕1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良好,治疗有效率较高,同时用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辛辉文;周慧琴;乐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调查某地区基层医院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某地区基层医院处方300份,进行点评,记录患者的年龄、诊断、抗菌药物的处方、含激素的处方、含中药注射剂的处方以及静脉输液的处方.结果 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激素、静脉输液在某地区医疗机构中广泛应用,包括在儿童患者中也普遍使用.结论 某地区基层医院存在抗菌药物、激素、静脉输液类滥用情况,应加大基层医院药物的监管力度,降低抗菌药物、激素、静脉输液的滥用,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
作者:沈素芳;曹家驹;沈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HPLC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方法,并应用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法 采用蛋白沉淀法对血样进行预处理后,进样检测人血浆中伏立康唑血药浓度.色谱条件:Gemini 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40:6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55 nm,柱温为30℃.结果 伏立康唑在0.227~13.54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伏立康唑的绝对回收率为102.8%~113.6%,相对回收率为106.3%~111.4%,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5%.样本2℃~8℃保存的稳定性RSD均在3.00%以内.结论 HPLC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伏立康唑的临床血药浓度监测.伏立康唑浓度个体间差异大,可预测性差,需对ICU和血液科严重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监测伏立康唑血药浓度.
作者:陈璐;涂碎萍;张丽娟;杨勇;闫峻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小儿喘息样支气管炎是儿科门、急诊中的常见病证,是以喘息、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支气管感染,好发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部分患儿具有特应性体质,可有过敏史或家族史,易反复发作,部分患儿可发展成支气管哮喘,西医多采用抗感染、平喘、雾化吸入等治疗. 笔者近年来采用苏葶定喘汤加小儿推拿的方法,治疗小儿急性喘息样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振环;胡文杰;苏小霞;张亚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高脂血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各65例,阿托伐他汀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2组血脂水平及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阿托伐他汀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者均有较好的降脂作用,相比之下,阿托伐他汀的降脂疗效优于辛伐他汀.
作者:段丽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住院时间短、创伤小及恢复快等,在胆囊外科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 相关研究显示,95%胆囊切除术患者均由腹腔镜完成. 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对临床护理要求越来越高. 现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小燕;谢丽梅;施梅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急诊介入治疗与择期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急诊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择期介入治疗.观察2组不同时间段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结束后1周及6个月,急诊介入治疗LVEF指标明显高于择期介入治疗方法(P<0.01);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于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介入治疗相对于择期介入治疗更具优势,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保证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符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糖皮质激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3组均给予布地奈德治疗,用药方式:A组鼻喷治疗,B组口吸治疗,C组鼻喷+口吸治疗,比较3组患者血清总IgE、白细胞介素-5(IL-5)、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鼻炎评分、哮喘评分及咳嗽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总IgE、IL-5、ECP水平,以及鼻炎评分、哮喘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短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喷、口吸及鼻喷+口吸三种方法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均能取得显著效果,但鼻喷+口吸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显著缩短咳嗽消失时间.
作者:尹静波;单俊平;韩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同时观察其对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影响,为安全、高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心率变化;统计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BaPWV及心率控制方面效果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9%,高于对照组的62.0%(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未影响治疗结果.结论 联合氨氯地平与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具有较高安全性,同时还可降低脉搏波传导速度,对逆转动脉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俊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比较替比夫定与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比夫定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52周、治疗104周后患者的CR(血清肌酐)、eGFR(肾小球滤过率)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CR、eGF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2周后,观察组eGFR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4周后,观察组CR、eGFR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替比夫定治疗时可有效改善患者肾脏功能.
作者:孙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产科自愿参与品管圈活动的24名护理人员及产科孕产妇308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医院产科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孕产妇312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组所有护理人员及孕产妇均按品管圈相关步骤参与各类活动,于实施前后1年对比效果.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新生儿手圈丢失、胸牌丢失、病历书写质量,孕产妇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产科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护理效果,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石珠;王清梅;陈幼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多样性护理方式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多样性护理方式,运用生活质量指数(QOL)评估2组患者生活质量,并统计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用药依从性优良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QOL评分为(8.39±1.87)分,高于对照组的(5.58±3.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惠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