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成药联合西药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与临床疗效观察

刘雪梅;宋日辉;李汉泉;黎浩垣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老年, 中成药, 西药, 并发症
摘要:目的 观察中成药联合西药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慢性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6%,高于对照组的81.73%(P<0.05).观察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较为理想,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和国家的经济负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辅助生殖技术(ART)采用不同处理方案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辅助生殖技术(ART)采用不同处理方案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ART超促排卵方案的时间长短分为短方案组和超长方案组,每组50例.其中超长方案组又划分为穿刺组及手术联合穿刺组2组,回顾性分析并对比各组超促排卵不同方案和不同处理方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结果 短方案及超长方案2组Gn总量、获卵数、胚胎移植数及卵裂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长方案组、Gn天数长于短方案组,受精率低于短方案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高于短方案组(P<0.05).2组Gn天数、Gn总量、获卵数、移植数、受精率、卵裂率及种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联合手术组临床妊娠率明显低于穿刺组(P<0.05).结论 给予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症患者行手术剥除或囊肿穿刺后,再行超长方案ART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

    作者:肖亚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小剂量阿替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替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小剂量阿替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阿替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电图检查结果 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在临床上采用小剂量阿替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谢成云;邱毅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安脱达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安脱达尘螨疫苗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均为阳性的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均行安脱达特异性免疫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积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通过2年治疗,症状和体征积分比较,治疗前为(9.25±2.89)分,高于治疗后的(4.05分±1.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安脱达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症状改善明显,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章桂芳;薛建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70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应用于胃穿孔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总结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胃穿孔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统计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低于对照组的14.29%(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使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更加稳定,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及价值.

    作者:岳海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白术七物颗粒剂对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组织NO的影响

    目的 研究在白术七物颗粒剂干预作用下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ST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NO改变情况,发现白术七物颗粒剂在治疗气阴两虚型STC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10只、模型组50只.造模大鼠按照2.5 mg/kg剂量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注射45 d.皮下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15 d后,灌服(青皮、枳壳、 附子,剂量13 g/kg),连续30 d,建立气阴两虚型STC大鼠模型.除10只验证模型建立成功外,将其余40只大鼠分为模型组、 白术七物颗粒高、低剂量组、莫沙必利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外,余治疗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应用ELISA、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白术七物颗粒剂对气阴两虚型ST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NO的含量影响.结果 白术七物颗粒剂治疗组大鼠结肠组织中NO阳性表达细胞减少,分布相对较稀疏,平均光密度值降低.结论 白术七物颗粒剂治疗气阴两虚型STC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减少结肠组织中NO的含量来实现的.

    作者:林仁敬;鲁海燕;刘涛;何永恒;聂晶;宋艳;王晓艳;徐胜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失血性休克产妇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2组复苏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气剩余碱.结果 观察组复苏成功率为95.0%(1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P<0.05).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血气剩余碱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治疗产妇失血性休克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借鉴.

    作者:蔡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常规护理与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比较

    目的 比较常规护理与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Fugl-Meyer评估(FMA)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BI)量表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GQOIL)量表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FMA、BI评分及GQOIL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疾病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潘海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乙型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病毒治疗策略

    目的 观察乙型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并研究相关抗病毒治疗的策略.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乙型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30例为观察组,单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3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临床病毒学、流行病学等相关资料及其临床特征.同时采取利巴韦林药物与PEGFNα-2a(人工重组干扰素)联合治疗,观察病毒学特点、病毒学应答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HCV优势病毒株占90%,混合优势病毒株占16.67%,观察组HBeAg阳性率为23.33%,低于对照组的53.33%(P<0.05).结束治疗时,观察组病毒学总应答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6.67%,高于对照组的16.67%(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33%,高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结论 乙型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优势病毒株为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株的复制受丙型肝炎病毒株的抑制,乙型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患者采取利巴韦林药物与PEGFNα-2a联合治疗病毒学应答率高,但是较易复发,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作者:何彩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显著降低后引发心肌缺血持续严重,进而产生部分坏死,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出现剧烈与持久的疼痛,会伴随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相关并发症,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多见的心血管疾病. 此病具有发病急及病死率高的特点[1-2] ,对其观察与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黎春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并对2组患者疾病的治疗3d前后比较和用药前后胸痛发作及心肌缺血情况、血流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用药14 d后根据患者症状及相关辅助检查指标,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2组患者用药后均能有效缓解胸痛发作及心肌缺血改善情况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效果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肝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能安全有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各项指标及症状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文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抗生素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抗生素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治疗,观察组给予头孢他啶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病原菌清除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观察组病原菌清除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1).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采用头孢他啶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效果显著,病原菌清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继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帕金森病患者疼痛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患者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帕金森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美多芭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度洛西汀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P<0.01),观察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t=10.13,P<0.01).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64%,高于对照组的70.45%(χ2=4.4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有效药物为度洛西汀,该药物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肌肉关节疼痛症状,促进患者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衡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降糖治疗的临床价值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降糖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的使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采用胰岛素治疗,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

    作者:李祥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可手术乳腺癌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AC序贯T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TAC化疗方案治疗,2~4个周期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腋窝淋巴结转阴率、毒副反应及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8.33%,高于对照组的6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腋窝淋巴结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脱发等毒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2组腹泻、神经毒性、心脏毒性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转移率及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效果显著,使肿瘤更易达到手术要求,减少淋巴转移,且毒副反应较低,患者耐受性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初步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68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手术实施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2组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观察2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比较2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的总出血量、术后首次通气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总出血量及住院所需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6.47%(P<0.05).结论 卵巢囊肿患者实行腹腔镜手术后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术后各项临床指标,且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贺丽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门诊处方调剂差错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门诊处方调剂差错产生的原因,总结问题发生后的应对办法.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药房出现的46例调剂差错记录,搜集整理相关文件资料,分析门诊处方调剂差错的产生因素,及紧急纠错后的处理结果 ,总结有效对策.结果 46例调剂差错记录中,药剂师大意配药错误7例、未对症下药12例、药物名称不相匹配10例、患者疏忽互换药品9例、药品质量问题8例,各种原因占比相对平均.结论 门诊处方调剂出现问题,会影响正常医疗,甚至会延误佳治疗时机、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需临床高度重视,规范制度及相关工作标准.

    作者:蔡晓霞;陈志敏;刘昕;吴晨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综合护理,3个月后评定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4%,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蒋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实验室指标变化特点

    目的 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实验室指标变化特点.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4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在各型、各期中血小板(PLT)、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凝血酶原时间(PT)、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CK/LDH)等指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PLT下降程度、PCT升高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WBC、PT、CK/LDH与疾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CT升高程度与病期进展呈负相关.WBC、PLT、中性粒细胞(N)与病情进展无明显相关性.感染组PCT高于非感染组,但两者WBC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PCT升高程度、PLT下降程度可作为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的分型依据,PCT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期进展,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作者:涂上卿;程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医院血液科患者感染部位及病原菌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血液科患者感染部位及病原菌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血液科出现医院感染血液病患者(487份送检阳性标本)予以回顾性分析,统计分离病原菌的分布、感染部位和耐药性情况.结果 共分离病原菌487株,且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尿路、血液、呼吸道为主要感染部位;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概率分别为62.26%、70.37%.结论 临床需依据血液科医院感染的高发部位和病原菌分布特点等积极采取有效防治措施,规范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陈宛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压氧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干预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压氧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干预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mVCI)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mVCI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2组MoCA、MMSE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结论 高压氧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mVCI能显著改善患者认知损害,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培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