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君;郑学东;苗得露
目的 观察显微内镜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窗手术治疗,观察组经显微内镜实行椎间盘摘除手术.观察2组患者术后3个月恢复优良率、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指数)判断患者术前、术后情况.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术后优良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8.6%(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后,2组ODI指数和VAS评分值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借助显微内镜展开椎间盘摘除术,可保障手术顺利完成,且手术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功能恢复,减轻疼痛,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辛雪栋;张海涛;张永兴;郭永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比较2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护理效果较好,能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慧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小儿疝气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2.11±1.72) min,术中出血量(1.64±0.12) ml,住院时间(1.5±0.5) d,自主活动时间(11.63±1.64)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低于对照组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手术,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表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欣;陈振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斜方肌激痛点活检复合利多卡因注射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4例.A组采用在人体接受0.5%利多卡因注射液;B组采用接受0.5%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射中上斜方肌(E点);C组采用在E点和斜方肌下部(F点)进行0.5%利多卡因联合注射治疗.注射剂量为在每个注射部位注射4 ml,均治疗4周,每周1次.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主诉疼痛分级法(VRS)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6个月进行测评.结果 C组总有效率为79.2%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C组VAS评分值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采取斜方肌激痛点活检复合利多卡因注射的疗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树森;韩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金水宝胶囊口服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3%,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安全经济,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海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股动脉介入灌注脲激酶、硫辛酸、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性.方法 选取50例糖尿病足介入围治疗期中出现的安全性情况,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及预防.结果 均安全完成介入治疗,其中38%患者在围治疗期出现紧张不安情绪,出现血压轻度升高、心率轻度加快,血压明显升高者4例.在介入治疗过程中,血压明显升高并表现出烦躁不安、心率加快2例,均给予地西泮治疗后缓解,未发生1例严重并发症.结论 股动脉介入置管灌注脲激酶、硫辛酸、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是安全有效的,但对介入期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充分评估和防范至关重要.
作者:刘畅;陶松桔;宋卫红;谢翠松;全凌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维柳芬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骨科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给予维柳芬片治疗,对照组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和临床综合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疼痛、肿胀和晨僵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高于对照组的87.2%(P<0.05).结论 维柳芬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英杰;张猛;王路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托拉塞米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托拉塞米联合螺内酯治疗,对照组采用呋塞米联合螺内酯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经过治疗后,2组SV、CI、LVEF等相关心功能指标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所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托拉塞米联合螺内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学林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肾移植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终末期可靠的手术治疗方法,肾移植患者的生存时间不断延长,但术后需终生服用免疫抑制剂,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可使患者免疫力下降,导致继发感染[1].常见的感染有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口腔感染等.感染不仅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移植肾失去功能的重要原因.对肾移植术后发生的感染,抗菌药物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参与肾移植术后复杂性尿路感染1例的抗菌药物治疗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在其中的作用.
作者:戴彪;苏丹;曹银;夏清荣;梁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对侧硬膜外血肿的发生机制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减压术后对侧硬膜外血肿、再次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的患者28例,分析出现硬膜外血肿的相关因素、发生机制及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并结合患者资料实施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例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1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2例血小板减少,1例肝功能ALT增加);2例出现伤口引流障碍.28例中11例(39.29%)因颅骨骨折,术后即刻行对侧硬膜外血肿探查、清除术,术中发现出血量均>40 ml;4例(14.29%)术后观察到凝血功能障碍,复查CT对侧硬膜外血肿>30 ml;术后定期复查CT,6例(21.43%)发现颅脑创伤性对侧硬膜外血肿,其出血量均>20 ml;5例(17.59%)因发现对侧瞳孔散大后行头颅CT,对侧硬膜外血肿>30 ml,2例来源为脑膜中动脉,3例为板障出血;出院时行GOS评分:重残、植物状态生存及死亡12例(42.86%),轻度残疾者16例(57.14%).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颅骨骨折、血小板是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后发生对侧硬膜外血肿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颅骨骨折、凝血功能障碍是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对侧硬膜外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充分评估,做好再出血手术预备方案;术中、术后密切观察脑压;提早探查对侧硬膜外出血征象是硬膜下血肿减压后对侧硬膜外血肿的预防关键.
作者:雷波;张召;张孝礼;万晓强;卫正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在国民生活日益好转的今天,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胆囊疾病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是胆囊壁上向腔内局限性凸出的息肉样病变,具有发病率高、起病隐匿、潜在恶变等特点[1].胆囊息肉伴随临床症状包括腹痛、阵发性呕吐、腹胀及不能耐受脂肪食物等.但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仅在B型超声查体时发现病变.胆道息肉是临床上常见的肝胆外科疾病之一.传统开放性手术存在着创口大、患者痛苦多、恢复慢等缺点.而腹腔镜治疗创伤小,在腹腔镜直视状态下取息肉,有效避免开腹手术中各种手术器械对胆囊造成的损伤,手术效率高,并发症发病率较低[2].选取我院应用腔镜治疗胆囊息肉患者42例,取得显著疗效,现将治疗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刘铁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是医疗机构为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以患者为中心、依法律法规、对临床用药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与实施,促进合理用药、临床科学的药学技术服务及药品管理工作[1].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是医院管理的组成部分,药事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当地百姓就医用药安全[2].现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枣庄市药事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发展策略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改善药事管理工作的现状,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邱欣;薛子成;隋勇;王伟;刘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8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效果、神志转清时间及治疗前后格拉斯哥评分(GCS)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神志转清时间为(10.95±2.28) d,短于对照组的(16.25±3.15) d(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志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清;吴建阳;刘燕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02例,分为引流组(68例)和开腹组(34例),观察2组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引流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开腹组,引流组病死率低于开腹组(P<0.05).引流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肺部感染2例、腹泻2例),低于开腹组的29.4%(肺部感染3例、梗阻性黄疸4例、切口感染1例,腹泻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流组手术成功率高,病死率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玉栋;于洪格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十二指肠溃疡合并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选取十二指肠溃疡合并胃癌患者4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合计41例十二指肠溃疡合并胃癌患者,占同期十二指肠溃疡的0.99%.41例中,男性占70.73%;>50岁者占80.49%;十二指肠溃疡位于球部占90.24%;溃疡分期以S2期多见,占51.22%;胃癌位于胃窦占51.22%,其次为胃体,占36.59%,内镜下分型进展期癌占92.68%;按Bormann分型Ⅱ型占80.49%;病理分型以中分化腺癌多见,占70.73%,其次为低分化腺癌,占12.20%;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者占82.93%.结论 十二指肠溃疡合并胃癌患者病理分型以中分化腺癌多见,多为进展期,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加强内镜随访,以提高该类患者的胃癌诊断率.
作者:张雁霞;路喜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脑内肿瘤采用核磁共振波谱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脑内肿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PET诊断,观察组采用核磁共振波谱诊断,比较2组的诊断结果.结果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诊断敏感性为65.00%、特异性为80.00%,均高于对照组的40.00%、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脑内肿瘤采用核磁共振波谱诊断准确率高,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何永红;吴景强;赖发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慢跑运动人体下肢多关节运动控制策略.方法 应用Kistler三维测力台与Vicon红外运动捕捉分析系统采集12名受试者慢跑时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进行慢跑二维矢状面内下肢多关节互动动力学的计算,应用力矩方法分析力距成分.结果 支撑期,膝关节与踝关节的肌肉用力大,髋关节的肌肉用力较小;摆动期,髋关节的肌肉用力明显>膝关节和踝关节;随着运动速度的提升,髋、膝、踝关节各力矩分析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跑的不同步态阶段,因为动作的不同,下肢各关节的运动控制策略也存在差异性.
作者:刘唐浩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4C呼气检测均为阳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给予口服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治疗.2组同时给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口服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腹痛、腹胀、嗳气症状改善时间、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内镜检查观察患者溃疡愈合情况;14C呼吸检测观察Hp清除率.结果 观察组腹痛、腹胀、嗳气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有效率均为100%;用药期间,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用药反应;观察组治疗后Hp清除率(100%)与对照组(9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或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均具备良好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溃疡面愈合,且用药安全可靠,但雷贝拉唑代谢过程不受CYP450酶系统影响,效果较为稳定,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2组均给予饮食和运动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西格列汀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治疗后尿微量蛋白、C反应蛋白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FBG、2hPBG、HbA1c的水平无明显差异,但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比2组治疗后的尿微量蛋白、C反应蛋白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的变化情况,观察组的治疗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缓解和控制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向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症状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69.09%(P<0.05);观察组症状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22±1.02) d、(6.34±1.15) d,均短于对照组的(6.83±1.67) d、(9.87±1.87) d(P均<0.01).结论 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不适,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柳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