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开敏;翁瑜玲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新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2014-2016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低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空腹C肽、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时间及治疗费用,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C肽、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空腹C肽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及治疗费用,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程瑞雪;郦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比较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高县人民医院2014年4月-2016年4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RE患者66例,随机分为雷贝拉唑组(n=34)和奥美拉唑组(n=32).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莫沙必利片治疗,雷贝拉唑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奥美拉唑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雷贝拉唑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雷贝拉唑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消失时间短于奥美拉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奥美拉唑组(P<0.05).结论 雷贝拉唑治疗RE的临床疗效优于奥美拉唑,其可更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高.
作者:周洪梁;孙科;严巨莲;卿云平;谢安详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伴心肌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选取成都市西区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肺炎伴心肌损伤患儿50例,均给予胸部X线和CT检查、心电图及实验室相关检查,并给予综合性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变化情况〔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及临床疗效.结果 50例患儿中,左侧肺病变20例(40.0%),右侧肺病变19例(38.0%),双侧肺部病变11例(27.5%),肺纹理模糊不清,或纹理增粗,同时肺部还存在大小不一的点状阴影区域;痰培养显示:肺炎链球菌感染17例(34.0%),支原体感染15例(30.0%),铜绿假单细胞菌感染9例(18.0%),流感杆菌感染9例(18.0%).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动过速11例(27.5%),窦性心动过缓8例(16.0%)、肢体低电压6例(12.0%)、窦性心律不齐15例(30.0%)、房室传导阻滞5例(10.0%)、期前收缩5例(10.0%).患儿治疗后CK、CK-MB、ALT、LDH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结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伴心肌损伤易累及双肺,并感染肺炎链球菌、支原体铜绿假单细胞菌、流感杆菌等致病菌,常伴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肢体低电压、窦性心律不齐、房室传导阻滞与期前收缩等症状,经综合对症治疗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李淑群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我国近20年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流行病学特征及诊治.方法 联合检索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1993-2013年有关肝脏炎性假瘤、肝脏IMT的文献,回顾性总结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及诊治分析.结果 共检索有效文献172篇计1672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91∶1;中位年龄41.83岁;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首选行肝脏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率高;临床多采用局部切除手术治疗.结论 肝脏IMT在临床上少见,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CT、MRI检查有助于诊断,而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对本病具有决定性的诊断价值,且局部切除术可达到根治的效果,预后良好.
作者:郭祥峰;高超;孙华;孙文德;杨岩;邱法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比较内置补片完全腹膜化修补术和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及全腹膜外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宜春市万载县三兴中心卫生院2014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53例,随机分为试验一组、试验二组、试验三组,各51例.试验一组患者采用内置补片完全腹膜化修补术治疗,试验二组患者采用经腹腹膜前修补术治疗,试验三组患者采用全腹膜外修补术治疗.记录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 3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一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短于试验二组、试验三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试验二组、试验三组(P<0.05).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一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试验二组、试验三组(P<0.05).3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置补片完全腹膜化修补术、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及全腹膜外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均可保证临床治疗的有效性,但内置补片完全腹膜化修补术的临床效果较优.
作者:颜冬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5-2016年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性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6 min步行距离(6MW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LVEDD、LVESD、6MWD、hs-CRP、TC、TG、HDL-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F、HDL-C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hs-CRP、TC、TG、LDL-C低于对照组,6MWD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脂水平,降低炎性反应,且安全性高.
作者:胡媛媛;李莉;朱永锋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黄冈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后心肌受损患儿85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2例与左卡尼汀组43例.常规治疗组患儿予以常规治疗,左卡尼汀组在常规治疗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左卡尼汀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后受损心肌恢复率、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T(Tn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左卡尼汀组患儿受损心肌恢复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CK-MB、AST、CK及Tn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左卡尼汀组CK-MB、AST、CK及TnT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修复患儿的受损心肌,改善心肌酶谱指标,且安全性高.
作者:吴斌;黄青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比较经阴道与经腹腔镜行良性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荆门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5年收治的良性卵巢囊肿患者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经腹腔镜行良性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经阴道行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阴道行良性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优于经腹腔镜治疗,其可更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患者康复,且可降低复发率.
作者:陈少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本院住院患者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PPI)使用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1月各病室使用注射用PPI病历500份.汇总分析500份病历来源科室,患者性别、年龄、适应证,药物使用剂量、溶媒、用药频次、给药途径、疗程、重复用药等,以药品说明书、《湖南省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试行)》(2016版)、《应激性溃疡防治专家建议》(2015版)等相关规定为依据,对本院注射用PPI(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和兰索拉唑)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500例患者中不合理使用注射用PPI 149例,占29.80%.其中骨伤科占比高,为30.87%,其次是肛肠科.预防用药不合理占64.43%(96/149);治疗用药不合理占35.57%(53/149).不合理用药主要集中在超适应证和超疗程使用,其中超适应证用药占62.42%,超疗程用药占32.89%.结论 本院住院患者注射用PPI存在不合理现象,尤其是预防应激性溃疡用药,医院、医生及临床药师应共同努力,提高本院注射用PPI的临床用药合理性.
作者:王珊;管燕;刘潜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喉罩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江西省上饶市第四人民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7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导管插管法麻醉,观察组患者予以喉罩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置入喉罩及导管前(T2)、置入时(T3)、置入后5 min(T4)、拔导管或喉罩时(T5)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及麻醉相关指标(拔管/喉罩时间、恢复清醒时间)与麻醉药物(维库溴铵、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T1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时观察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喉罩时间、恢复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维库溴铵、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喉罩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较高,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肌松药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且患者术后恢复快.
作者:蒋恩富;祝费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Beers标准和STOPP标准评估社区老年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情况.方法 通过东城区社区卫生系统(HIS)抽取北京市东城区社区2015年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216例的电子档案及处方记录,分别使用2015版Beers标准和2014版STOPP标准对其用药情况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216例患者中,男89例,女127例;年龄65~89岁,平均(71±18)岁;平均用药种类(5.3±4.1)类.应用Beers标准检出57例存在PIM 66项,其中9例存在2项PIM;应用STOPP标准检出73例存在PIM共计92项,其中13例存在2项PIM,3例存在3项PIM.结论 Beers标准和STOPP标准联合使用可检出更多潜在PIM,对于社区全科医师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杨晓欧;庄宁;张琳;刘红霞;吉芳坤;袁申元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慢性气道疾病是导致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是两种常见慢性气道疾病,也是导致呼吸衰竭的重要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所致呼吸衰竭病死率较高,其治疗方法较多,其中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所致呼吸衰竭在临床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机械通气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达到充足的氧合及通气,大限度减少过度充气.本文就机械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所致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曾志雄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灵寿县医院2015-2016年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脑脊液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头痛缓解时间、颈强直时间及脑脊液血红蛋白(Hb)清除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脑脊液Hb清除时间、颈强直时间及头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脑梗死、脑积液、脑血管痉挛及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缓解其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国栋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鼻腔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应城市蒲阳医院2015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单一手术组与联合手术组,各45例.单一手术组予以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联合手术组予以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鼻腔置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手术时间、出血持续时间,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手术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单一手术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手术组患者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单一手术组(P<0.05).联合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持续时间短于单一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一手术组(P<0.05).结论 鼻腔泪囊吻合手术联合鼻腔置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熊飞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老年精神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选取重庆三峡中心医院2017年1月7日收治的精神病患者93例,其中老年精神病患者38例.分析老年精神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频率和剂量、不同类型精神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不同性别的老年患者主要精神药物日使用剂量、药物使用率.结果 38例老年患者中22例患者进行了药物治疗,其中使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中利培酮、奎硫平使用率高,均为40.90%,氯氮平、阿立哌唑和氨磺必利使用率低.使用的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中奋乃静使用率高,为31.82%.氟哌啶醇、舒必利使用率低.22例患者使用的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平时剂量、大剂量及平均剂量各不相同.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使用率高,达84.62%,血管性痴呆症为66.67%,情感性精神障碍为50.00%,抑郁症患者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药物使用率较低,分别为25.00%和30.00%.利培酮、奎硫平男患者日使用剂量高于女患者,奋乃静男患者日使用剂量低于女患者(P<0.05).不同性别的老年患者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仅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还要为患者科学、合理的选择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并综合考虑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情况,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易发红;王朝琴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对乙肝失代偿期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乙肝失代偿期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56)和研究组(n=58).常规组患者采用院内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双重干预.干预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ndex)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及QL-Index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常规组,QL-Index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乙肝失代偿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超早期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2015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超早期+延续组和传统组,各45例.传统组患者予以传统护理,超早期+延续组予以超早期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效果,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肢体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遵医行为评分、情绪状态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超早期+延续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超早期+延续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传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超早期+延续组遵医行为评分、生存质量评分高于传统组,焦虑情绪评分与抑郁情绪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超早期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肢体功能和生存质量.
作者:付开敏;翁瑜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2015年收治的脑出血偏瘫患者87例为早期康复组,另选取同期脑出血偏瘫患者56例为常规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常规基础治疗,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早期康复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评分及肌力恢复情况.结果 早期康复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早期康复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早期康复组患者肌力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肌力水平,改善肢体运动功能.
作者:梁欢欢 刊期: 2017年第21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射阳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行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切除术患儿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患儿均采用七氟醚吸入诱导麻醉,手术期间,对照组患儿给予0.9%氯化钠溶液,观察组患儿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比较两组患儿苏醒期RS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苏醒期RS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中具有预防和控制作用,且安全可靠.
作者:沈进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