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张锦

关键词:克拉霉素, 阿奇霉素, 鼻咽癌, 放疗, 鼻窦炎
摘要:目的 比较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克拉霉素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CT评分和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CT评分、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T评分、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CT评分、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克拉霉素应用于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治疗中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手术室麻醉苏醒过程中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手术室麻醉苏醒过程中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予以全身麻醉的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麻醉后恢复情况(呼之睁眼时间、呼之握拳时间、拔管时间及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期心率与血压、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麻醉后呼之握拳时间、拔管及呼之睁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期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4.08%,低于对照组的46.29%(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有效开展,可有效促进患者尽早苏醒,且意识恢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利于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怡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和胱抑素C联合检测在诊断肾脏疾病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评价应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在诊断肾脏疾病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就诊的64例新诊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以64例门诊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2组患者BRP和Cys-C水平,以对照组RBP和Cys-C水平可信区间的95%上限为阳性参考值,比较RBP和Cys-C单独与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结果 观察组RBP和Cys-C水平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RBP和Cys-C联合检测的敏感度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应用RBP和Cys-C联合检测在诊断肾脏疾病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素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奥氮平治疗脑卒中后精神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奥氮平应用于脑卒中后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抑郁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NIHSS评分与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与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平应用于脑卒中后精神障碍患者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精神障碍表现,强化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红霞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手术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麻醉,观察组采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2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情况、苏醒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显效率为71.9%,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麻醉中,观察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数值与麻醉前比较(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为(19.5±5.1)min,短于对照组的(40.5±10.3)min(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28.1%(P<0.05).结论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加宁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美托洛尔与胺碘酮联合应用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分析美托洛尔与胺碘酮联合应用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66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均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2组患者均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美托洛尔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5.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43,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的21.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21,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显著,治疗有效率高,且降低了不良发应的发生风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冬雪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附件包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附件包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附件包块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每组45例.开腹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指标(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疼痛程度(VAS)评分、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P<0.05);2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VAS评分、抗生素使用天数均少于开腹组(P<0.05).结论 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附件包块,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可缓解疼痛程度,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跟骨骨折患者93例术后早期康复的临床护理

    跟骨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创伤疾病之一,占全身骨折的2%左右,好发于青壮年人群,在发病的人数中有75%的患者骨折后会合并跟距关节损伤[1-2]. 跟骨骨折后若治疗不及时或护理不当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伤口感染、骨外露、骨折急性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等. 跟骨骨折一般建议术后2~3个月后再下地负重,如果卧床这段时间未进行合理的护理指导,患者易导致踝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废用性骨质疏松导致的疼痛等[3-4]. 因此术后良好的护理及康复指导对患者的功能康复及临床疗效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选取我科住院治疗的93例( 105足)跟骨骨折患者进行术后早期康复临床护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唐海燕;邱美芳;蔡秋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心理护理在互助献血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通过对南平市无偿献血者中互助献血者心理护理前后心理认知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为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促使互助献血者转变为固定的无偿献血者,扩大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心理护理效果评价表,在南平市中心血站2016年互助献血者中随机抽取200人,发放问卷调查表,分析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前后互助献血者的心理认知状况.结果 对互助献血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互助献血者对献血知识及互助献血政策有了全面的了解,缓解了献血前紧张的情绪,表示再次献血和宣传无偿献血的人数增多,护理前后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均<0.01).结论 心理护理在互助献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互助献血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消除互助献血者精神紧张、恐惧、抵触的心理,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献血量,使互助献血者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顺利完成献血,保证血液质量,并对互助献血有正面的认识,调动互助献血者再次献血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主动宣传和投入到无偿献血中,有利于招募和保留献血者,提高重复献血率.

    作者:朱丽霞;叶香枝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患者中的优势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患者中的优势.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低于对照组的54.8%(P<0.01).结论 相较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具有治疗过程中痛感小,恢复速度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林;刘修元;金运平;彭鹏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我院住院患者60例激素使用合理性分析

    目的 初步了解住院医嘱糖皮质激素使用现状及合理性,为临床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使用糖皮质激素的住院病历60份,病历来自大内科、大外科各30份,针对性的对各相关指标进行分类汇总归纳,作回顾性的分析与评价.结果 本次调查失分项目仅少量存在于适应证禁忌、用法用量、联合用药与不良反应(ADR)记载4个方面.本次使用合理性调查总评分为91.2分,依据点评规则判定本季度住院医嘱糖皮质激素使用基本合理.结论 在点评领导小组、点评专家组、点评小组协同监管下,及时干预医嘱点评结果后,对促进临床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确保安全用药起到关键性作用.

    作者:杨礼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锁骨钩钢板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克氏针治疗.观察2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P<0.05).结论 对于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骨折患者行锁骨钩钢板治疗,治疗方法符合人体肩锁关节解剖特点,固定效果好、创伤较小、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光宇;许多红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门诊小手术的人性化护理研究

    目的 对门诊小手术的人性化护理进行研究,并总结相关经验.方法 将相关资料齐全的患者166例分为2组,其中普通护理组83例,人性化护理组83例,而后针对普通护理组和人性化护理组的效果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人性化护理组术中配合情况好于普通护理组,术后伤口感染率低于普通护理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普通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小手术的护理来讲,人性化的护理配合可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迪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曼月乐对子宫腺肌症患者治疗效果及影响子宫血流动力学、血清相关指标情况分析

    目的 观察曼月乐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子宫血流动力学、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达那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曼月乐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子宫血流动力学、血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为100.00%,优于对照组的85.71%(P<0.05);治疗前,2组子宫血流动力学、血清相关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子宫血流动力学、血清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子宫血流动力学、血清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曼月乐用于子宫腺肌症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子宫血流动力学、血清相关指标,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在临床上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建云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扶正消积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结肠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扶正消积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中晚期结肠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扶正消积汤联合化疗,对照组采用单一化疗,观察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免疫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81.7%,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观察组CD4+水平(35.8±2.3)%、CD8+水平(24.3±2.1)%、CD4+/CD8+值(1.5±0.6),均高于对照组的CD4+水平(27.2±2.6)%、CD8+水平(17.5±2.4)%、CD4+/CD8+值(1.2±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扶正消积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结肠癌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珉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门急诊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门、急诊用药的基本情况,并对不合理处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质量改进意见.方法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2016年8~11月门、急诊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门、急诊处方中,处方合格率达79.56%,不合格率为20.44%.不规范处方有997张,占不合理处方的41.49%;不适宜处方有671张,占不合理处方的27.92%;超常处方有735张,占不合理处方的30.59%.结论此次处方抽查结果表明,我院门、急诊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不高,部分科室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较明显,需进一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持续性改进,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杨文华;魏玲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骨通贴膏联合艾灸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周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骨通贴膏联合艾灸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风寒湿痹型肩周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骨通贴膏外贴和局部艾灸肩部明显压痛点,对照组采用扶他林乳膏涂抹肩部明显压痛点,疗程均为2周.通过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肩功能CMS总分及各项评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肩功能CMS总分及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MS总分及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肩功能CMS总分及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骨通贴膏联合艾灸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周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叶;周章武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口腔畸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正畸组,每组5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正畸组采用正畸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愈时间、治疗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正畸组口腔畸形的治愈率为92.00%,优于常规组70.00%(P<0.01);正畸组治疗后4 h、8 h、16 h VAS评分为均较常规组低(P<0.01或P<0.05);正畸组治愈时间为(4.13±0.26)个月,短于常规组的(6.59±0.64)个月(P<0.05);正畸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低于常规组的20.00%(P<0.05);正畸组满意度为98.00%,优于常规组的84.00%(P<0.05).结论 对于口腔畸形患者,在口腔修复中,采用正畸治疗的效果更为可观,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红英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胃癌患者SLCO1 B3基因多态性与多西紫杉醇诱导中性粒细胞减少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SLCO1B3基因多态性与多西他赛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61例接受多西他赛化疗的胃癌患者,采用飞行时间质谱法检测SLCO1B3基因多态性,研究不同SLCO1B3基因分型与骨髓抑制风险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SLCO1B3 AA型42例(68.9%),AG型16例(26.2%),GG型有3例(4.9%).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不同SLCO1B3基因型与骨髓抑制发生风险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共显性遗传模型:杂合子(AG)vs.野生型(AA),优势比(OR)=0.341,95%置信区间(95%CI):0.101-1.156;纯合子(GG)vs.(AA),OR=0.375,95%CI:0.031-4.465;显性遗传模型:(AG+GG)vs.AA,OR=0.346,95%CI=0.110-1.087;隐性遗传模型:GG vs.(AG+AA),OR=0.500,95%CI=0.043-5.823].进一步对患者各临床特征与骨髓抑制发生风险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二者之间也不存在相关性.结论 SLCO1B3基因多态性不能作为预测本组人群多西他赛化疗相关骨髓抑制的基因预测指标.

    作者:吴萍;邹素兰;倪雪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瘢痕子宫再度妊娠自然分娩的产科风险评估

    目的 观察及分析瘢痕子宫再度妊娠自然分娩的风险情况.方法 将60例足月妊娠瘢痕子宫孕产妇随机分为自然分娩的观察组和实施剖宫产术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2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褥感染情况等,统计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 min、5 min Apgar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褥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 min、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瘢痕子宫可以满足良好的自然分娩时,通过自然分娩可提高孕产妇和新生儿的预后效果,降低或者防止出现并发症问题.

    作者:曹雪梅 刊期: 2017年第26期

  • 萘夫西林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萘夫西林联合美罗培南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化脓性脑膜炎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以美罗培南单药治疗,观察组采取萘夫西林联合美罗培南的治疗方案.将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浆及脑脊液中的一氧化氮水平、硫化氢水平以及各项症状、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浆及脑脊液中的一氧化氮、硫化氢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颅内压降低、止惊、退热、脑脊液白细胞恢复和血液白细胞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采用萘夫西林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有利于各项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早日恢复至正常水平,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朱灵;朱焰;陈校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