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效果观察

黄智寿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肺结核, 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4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降血糖、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医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痰菌转阴和病灶吸收情况,观察比较2组糖尿病疗效.结果 观察组病灶好转率为84.38%,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观察组痰菌阴转率为68.75%,高于对照组的37.50% (P< 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 h PBG)数值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FBG和2 h PBG数值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1.88% (P <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精准护理在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提高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精准护理在规范管理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房颤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凝宣教,观察组采用路径式健康宣教.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出血倾向或栓塞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INR达标情况、服药依从性及定期监测INR的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精准护理对规范房颤患者的抗凝管理切实可行.

    作者:宋志虹;马琳晔;陈思萍;王文卿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柴苓汤对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分析柴苓汤对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2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柴苓汤,观察2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免疫功能情况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68.3%(P<0.05);观察组治疗后QLQ-C30量表中生理、日常生活、认知、情感、社会功能、疲劳、疼痛、恶心呕吐、睡眠、食欲、腹泻、便秘、呼吸困难、经济状况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柴苓汤对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有积极的临床价值,能够缓解临床症状,调节机体免疫能力,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减少晚期躯体痛苦.

    作者:于吉超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0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每组180例.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胶囊80 ~ 160 mg/d治疗,苯磺酸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10 mg/d治疗,疗程均为12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PFVE,E峰)、左房收缩期大流速(PFVA,A峰)及E/A比值等指标,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4h后,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总有效率为93.9%,高于缬沙坦组的86.1% (P <0.05).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12个月后LVEDd、IVSd、LVPWd、PFVE、PFVA、E/A值各参数均改善(P<0.01),且治疗12个月苯磺酸氨氯地平组较缬沙坦组各项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出现头痛、消化不良2例,未经特殊处理缓解.缬沙坦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长期治疗可逆转LVH、改善心脏功能且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祝婕;林建华;王舸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Cook球囊对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足月妊娠患者引产时合理应用Cook球囊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医院妇产科分娩的足月妊娠患者232例为研究对象,均选Cook球囊方案引产.结果 232例患者应用Cook球囊后,Bishop分数从(3.39±0.92)分升至(8.79±0.18)分(P<0.05).7例(3.02%)患者引产失败,8例(3.45%)患者实施剖宫产.结论 对于足月妊娠患者,在促进其宫颈成熟操作中,通过实施Cook球囊方案,不仅能改善患者Bishop分数,而且还能保证其引产效果,降低引产失败率、剖宫产率等,从而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安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总结促进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老年患者96例,回顾性分析其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统计患者不良反应累及系统、表现及用药分布,观察患者药物合用情况、给药途径,分析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提出促进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干预方法.结果 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是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常累及的系统,构成比依次为32.29%、23.96%和10.42%;抗菌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心脑血管药物是引起老年人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构成比依次为27.08%、19.79%和17.71%;老年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以2~3种西药合用多见,构成比65.62%;静脉注射、口服、肌肉注射是引起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构成比依次为42.71%、29.16%和17.71%.结论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多,症状表现复杂,临床应加强对老年人合理用药的指导,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用药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孙兴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干扰素与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门诊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干扰素与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门诊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VAD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干扰素、小剂量沙利度胺、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红蛋白、肌酐、骨髓浆细胞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肌酐、骨髓浆细胞数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00%,低于对照组的88.00% (P <0.01).结论 干扰素与小剂量沙利度胺、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门诊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安全性高,方便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上高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耳穴贴压改善抑郁症相关性失眠的研究进展

    抑郁症(MDD)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认知功能损害、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1].近年抑郁症发病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具有患病率高、自杀率高的特点[2].有研究表明,约70%的抑郁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3].失眠是抑郁症常见的睡眠障碍.目前对于抑郁症相关性失眠概念未做界定,认为是一种基于情志障碍出现的失眠症候群,持续长时间的对睡眠的质和量存在主观不满意[4].长期失眠会加重抑郁情绪,形成恶性循环.失眠也是自杀的重要标志,严重的失眠可能会加大抑郁症患者自杀的风险[5].

    作者:谢珊;傅荣;吴华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恩替卡韦对拉米夫定治疗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恩替卡韦对拉米夫定治疗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拉米夫定治疗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组.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6个月乙肝病毒基因检出值,乙肝病毒基因检出转阴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4、6个月,观察组乙肝病毒基因检出值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乙肝病毒基因检出转阴率为72.09% (31/43),高于对照组的6.98% (3/43) (P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30.23%(P<0.01).结论 对拉米夫定治疗失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治疗能促进患者早日改善病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治疗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作者:黄修柳;李裕海;黄锦荣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重型颅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重型颅脑外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40例的诱因进行分析,并总结防治措施.方法 选取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0例进行研究,且术中均有急性脑膨出症状发生,在分析诱因的同时,重点总结防治措施,以改善预后.结果 40例急性脑膨出患者中,弥漫性、急性脑肿胀18例(45.00%),迟发型颅内血肿17例(42.50%),大脑缺血/缺氧5例(12.50%),均予以及时处理.随访发现,植物生存者1例(2.50%),重度残疾者5例(12.50%),中度残疾者5例(12.50%),恢复质量较好者12例(30.00%),死亡者17例(42.50%).结论 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弥漫性、急性脑肿胀;迟发型颅内血肿或者是大脑缺血/缺氧都可能会诱发急性脑膨出,因此在治疗中,除了要对患者疾病特征深入分析外,还要制定专业防治措施,通过防止脑膨出症状出现,再加以综合处理,从而改善预后.

    作者:杜洪宇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辅治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辅治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中医内科门诊治疗的慢性胆囊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辅治,观察比较2组临床效果、症状改善及胆囊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81.03% (P <0.05);观察组治疗后右上腹疼痛、腹胀、胆区不适或叩击痛等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胆囊长径、胆囊短径、胆囊壁厚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 半夏泻心汤加减辅治慢性胆囊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胆囊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文艳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电刺激仪治疗老年痴呆伴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电刺激仪治疗老年痴呆伴吞咽障碍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痴呆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雅思牌)进行治疗和护理,根据哇田饮水试验得分和营养状态分析应用效果.结果 治疗后,患者吞咽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2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对于老年痴呆伴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仪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吞咽功能改善速度,加快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铷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颌间牵引钉联合小型或微型钛板内固定修复颌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颌间牵引钉联合小型或微型钛板内固定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颌间牵引钉联合小型或微型钛板内固定修复术,对照组采用微型钛板内固定修复术,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55.0%(P<0.05);2组患者术后伤口全部愈合拆线,并无感染.对照组有1例钛钉移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颌间牵引钉联合小型或微型钛板内固定修复术治疗的效果理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中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2组患儿均给予镇咳、化痰、退热及平喘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红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患儿临床疗效、临床体征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1.43% (P <0.05);观察组各项临床体征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阿奇霉素对于支原体感染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应用于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具有疗效确切、起效时间短以及用药安全的明显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建锋;李容汉;李文成;肖玉凤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羟考酮用于全身麻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羟考酮用于全身麻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进行全身麻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102例,均采用七氟醚维持麻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给予羟考酮镇痛,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镇痛.2组均在手术缝皮时停用七氟醚并给药,观察比较2组拔管时间,拔管时的躁动情况、心率变化,术后不同时间运动时的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呼吸抑制评分.结果 2组患者拔管时间、拔管时躁动发生情况及心率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6、12 h运动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24h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4%,低于对照组的23.53%(P<0.05).观察组呼吸抑制评分为(1.87±0.51)分,低于对照组的(2.32±0.65)分(P<0.01).结论 羟考酮用于全麻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镇痛效果较好,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张胧兮;王胜春;李航;蔡铠懋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达英-35联合来曲唑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达英-35联合来曲唑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医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均在使用达英-35进行激素水平调节治疗后,观察组加用来曲唑进行促排卵治疗,对患者服用达英-35前后的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水平进行测定;观察2组患者的妊娠、流产、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和卵泡黄化素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服用达英-35进行基础治疗3个疗程后,2组患者LH、T和LH/FSH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患者妊娠率为84.4%(38/45),流产率为2.2% (1/45),均未出现未破裂卵泡黄化素综合征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对照组妊娠率为62.2%(28/45),流产率为13.3% (6/45),有4例(8.9%)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4例(8.9%)出现卵泡黄化素综合征,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英-35联合来曲唑能有效减低患者体内的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睾酮素水平,调节患者的性激素水平达正常标准,并且能够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卵,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卵泡黄化素综合征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率,从而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

    作者:陈丽英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中医护理对冠心病搭桥术后心律失常的干预

    目的 中医护理对冠心病搭桥术后心律失常的干预.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搭桥术后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均进行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素异丙酯组合物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常规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率缓慢、尿量、6 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 观察组LVEF为(16±4)%,高于对照组的(11±3)%(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4%,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1);观察组心率缓慢8例,对照组心率缓慢12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量、6MWT均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医护理对丹参素异丙酯组合物为主治疗冠心病(CHD)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LVEF,保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提高心肌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使心肌血供流畅,促进心脏的活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琳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骨硬化蛋白与腹主动脉钙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骨硬化蛋白与腹主动脉钙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4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医院接受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骨硬化蛋白检查,比较2组之间骨硬化蛋白水平,同时分析观察组腹主动脉钙化程度与骨硬化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骨硬化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主动脉钙化发生率为45.00%(18/40),且主要位于L4水平;而对照组发生率仅为2.50% (1/40),位于L4水平;重度腹主动脉钙化患者的骨硬化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轻度、中度钙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腹主动脉钙化(AAC)积分的不断增加,患者的骨硬化蛋白水平显著提升.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中骨硬化蛋白水平表达与患者血管钙化程度有着显著的相关性,患者骨硬化蛋白水平升高是患者腹主动脉钙化的高危因素.

    作者:申磊;高志英;王莉华;高永宁;侯晶晶;王丽丽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胆囊腺肌症的临床超声表现及诊断

    胆囊腺肌症是临床上比较少见且发病机制不明确的胆囊壁疾病,主要是胆囊腺体和胆囊肌层出现良性增生病变,这种疾病由于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尤其是与胆囊炎、胆囊结石等疾病临床症状相似,术前诊断往往比较困难,一般是以胆囊切除术的标本为诊断依据.患者出现这种疾病,对身体机能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进行疾病的确诊治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1].笔者以我院3年间收治的25例胆囊腺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胆囊腺肌症的临床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秀兰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医用生物膜联合丹参注射液预防腔镜甲状腺手术后颈前皮瓣粘连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聚乳酸医用生物膜联合丹参注射液预防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后颈前皮瓣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手术指证的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时使用浸润丹参注射液的聚乳酸医用可吸收膜,对照组不使用浸润丹参注射液的可吸收膜.观察2组患者术后3~7d有无颈部不适、疼痛感、肿胀程度及随访3个月后颈部活动和吞咽活动牵扯感.结果 术后3~7d,观察组颈部疼痛、颈部肿胀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84.00%,高于对照组的52.00%(P<0.05).结论 聚乳酸可吸收医用膜联合丹参注射液对于预防腔镜下甲状腺术后粘连是有效、安全的,保证微创治疗甲状腺手术美观的优势,可作为一种新的预防术后粘连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彪;刘仕云;曾晓莉 刊期: 2017年第29期

  • 我院门诊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精神科门诊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为推进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统计医院精神科门诊抗精神病药物处方6 393张,通过对处方数据的统计,对每种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频率和联合用药情况及药品使用的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估、分析.结果 该院抗精神病用药处方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共10种,使用频率较高的是利培酮、阿立哌唑、奥氮平等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再根据各药品的药物利用指数(DUI)值,分析得出医院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使用基本符合目前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原则,但联合用药频度过高.结论 通过本次统计分析发现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的非经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基层医疗单位正被广泛使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了解医院近时期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特点,为指导临床抗精神病药物的合理运用、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和思路.

    作者:杨爱兰;陈荣;薛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