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

杨洁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 注药速度, 穿刺部位, 麻醉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腰—硬联合麻醉手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依注药速度不同分为A组(10 s)、B组(15 s)、C组(20 s),每组30例,观察3组T10平面出现时间、高阻滞平面及出现时间、首剂5 min后Bromage评分、肌松满意度、利多卡因追加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根据穿刺部位不同将A、B、C3组分别分为L2-3亚组(15例)和L3-4亚组(15例),观察比较各亚组麻醉起效时间和高阻滞平面.结果 高阻滞平面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T10平面出现时间和高阻滞平面出现时间依次呈递增趋势,B组高于A组,C组高于A组、B组(P<0.01).3组Bromage评分均为2~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肌松优秀率高于A组、C组,肌松优良率高于C组(P<0.05);B组术中麻药追加率低于A组、C组(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优于A组(P<0.05),与B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2-3亚组穿刺患者与L3-4亚组穿刺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L2-3亚组穿刺患者高阻滞平面约高于L3.4亚组穿刺患者1个节段(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采用15 s的注药速度能获得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及麻药追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2组营养指标和炎性指标,并以营养不良-炎性反应评分(MIS)评估2组营养状况.结果 治疗前2组BMI、干体重、TSF、MAC、MAM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MI、体质量、MAC、MAMC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SF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2组各项生化指标及M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b、Alb、PA、TP水平均不同程度升高,Cre、BUN、CRP和MIS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观察组Hb、Alb、PA、TP、CRP、MIS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营养状况,降低炎性反应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利娜;陈新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护理干预对胸部肿瘤同步放化疗并发放射性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胸部肿瘤同步放化疗并发放射性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胸部肿瘤同步放化疗并发放射性肺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在功能量表评估中,观察组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和躯体功能均高于对照组;在症状单项测量中,观察组经济困难纳差、便秘、腹泻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在症状量表评估中,观察组呕吐恶心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在总体健康评估中,观察组总得分为(63.01±3.12)分,高于对照组的(47.22±3.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对胸部肿瘤同步放化疗并发放射性肺炎患者实施心理、呼吸道、氧疗、饮食等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放射性肺炎症状恶化,这对患者后续治疗具有着重要意义,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魏春英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品管圈对提升门诊预约服务诊疗的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门诊儿科的预约服务诊疗中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根据医院门诊儿科的就诊特殊性,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是抽取周一~周五每天4个门诊普通医师诊室早上电脑排号的前1~20号进行调查,时间为10个工作日.得出影响门诊儿科的预约挂号率的原因,然后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整改.过程中我们利用多种预约挂号的宣传方式进行宣教,让患者/家属体会到预约就诊的方便、快捷.结果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门诊儿科的预约挂号率.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门诊儿内科进行预约挂号的宣教得到很好的成效,缓解医院门诊儿科就诊、候诊拥挤现象,减少纠纷,维护医院良好的就医环境,提高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协调护患关系,体现护士价值.

    作者:张子媛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24h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应用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检出率

    目的 分析常规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应用于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行常规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检测,观察2种诊断阳性率、心律失常检出率及偶发性、频发性心律失常检出情况.结果 24h动态心电图检测阳性率为64.81%,常规心电图检测为53.70%,2组检测方式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P <0.01);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对偶发性、频发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P <0.01或P <0.05).结论 与常规心电图比较,24h动态心电图检测能够更好检出心律失常.

    作者:郁曙铭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地特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地特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患有初发2型糖尿病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地特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地特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糖变化,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FBG、2 h PBG、HbA1c水平均下降,观察组FBG、2 h PB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 (P<0.05).结论 针对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进行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陈光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手术室疼痛护理对非全麻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手术室疼痛护理对非全麻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非全麻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疼痛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中舒适程度以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中0~3h内的舒适程度有很大提升,且观察组手术开始起0h、1h、2h、3h的舒适程度更高(P<0.05);手术过后,2组患者均出现疼痛现象,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为(5.0±1.6)分,低于对照组的(7.9±1.5)分(P<0.05).结论 对非全身麻醉患者予以手术室疼痛护理,对提升患者治疗舒适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有着良好的效果,将其应用于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丽军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PDCA循环在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为保证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系统的实施,遵循临床试验方案,采用标准操作规程,保障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的权益,确保试验数据记录、数据准确、完整可信,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学习了PDCA循环理论管理体系并将体系应用到试验管理中,将PDCA循环实现质量目标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中,更好的实现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和保证.

    作者:蔡佳莺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乳腺摄影图像信息标注规范化设计与实施

    数字化摄影已成主流,但其图像信息标注不同医院间、不同设备间各不相同,上传PACS的虚拟胶片图像的信息标注差异较大,而且存在重要信息重复或欠缺等情况[1].2015年河北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组织的全省乳腺摄影照片评比,我们对收到的93张数字化乳腺摄影胶片图像信息标注进行了统计分析,图像信息标注规范化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及规范[2].

    作者:暴云锋;郭哲;王红光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疑似乳腺癌的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MR、超声检查,比较2种诊断方法对乳腺癌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和误诊率等.结果 MR的诊断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均高于超声诊断,误诊率低于超声诊断(P<0.05).2种诊断方法在灵敏性、漏诊率和阴性预测值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诊断病灶的范围小于超声(P<0.05).结论 MR在诊断乳腺癌方面的准确率高,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立岩;潘广;杜志泉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医院脉管炎科治疗的TAO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2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和满意率.结果 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依从性得分分别为(10.2±2.5)、(11.3±2.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依从性得分为(23.4±0.8)分,高于对照组的(14.9±1.7)分(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结论 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护理策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静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半夏泻心汤结合三联抗Hp方案治疗胃癌前病变患者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结合西药三联抗Hp方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胃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胃癌患病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医院消化科就诊的胃癌前病变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使用三联疗法抗Hp方案治疗,观察组加以半夏泻心汤加减口服治疗.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17及血清硫氧还蛋白-1(TRX-1)水平进行检测,分析2组治疗有效率,使用自主研发的胃癌前病变前瞻性自动监测随访软件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观测其胃癌发病率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9%,高于对照组的79.73% (P <0.05);2组血清G-17、TRX-1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使用胃癌癌前病变随访软件对2组进行监控,观察组的在随访期间一、二级预警人数少于对照组,而三、四级预警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感染Hp率为6.76%,胃癌发病率为2.70%;对照组再感染Hp率为17.57%,胃癌发病率为6.7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结合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癌前病变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Hp再感染率,有助于Hp的进一步根治,降低胃癌发病风险,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马善美;郑卫;张筠;蔡和利;林洁;倪德龙;欧丽敏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实施生长抑素方案的价值与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生长抑素治疗方案,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病情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68.18%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0%,低于对照组的40.91% (P <0.05);观察组腹痛症状消失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上腹部压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实施生长抑素方案,除了能提高患者的整体治愈率外,还能防范并发症发生,同时缩短其腹痛症状消失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上腹部压痛消失时间等,可推广应用.

    作者:郭磊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和奈达铂治疗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观察比较奈达铂与顺铂分别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肺鳞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晚期肺鳞癌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组(59例)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59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包括: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SD:疾病稳定;PD:疾病进展;ORR:客观有效率;DCR:疾病控制率)、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PR、SD、PD、ORR和DCR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西他滨+顺铂组不良反应中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心电图异常、脱发的发生率均高于吉西他滨+奈达铂组(P<0.01或P<0.05);吉西他滨+奈达铂组与吉西他滨+顺铂组相比在血小板减少明显(P<0.01).吉西他滨+奈达铂组中发生Ⅲ~Ⅳ度不良反应事件共6例(10.17%),顺铂组中共14例(2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方面比较,吉西他滨+奈达铂组改善率高于吉西他滨+顺铂组(P<0.01);在稳定率方面、在下降率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可作为晚期肺鳞癌一线治疗的优选方案之一.

    作者:张容轩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阿托伐他汀和沙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进展

    2型糖尿病(T2DM)是由于胰岛功能进行性衰退,包括β细胞胰岛素分泌缺陷和α细胞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造成的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比例失调[1].新调查统计,我国2型糖尿病发病率达到11.6%,约1.139亿人[2],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高达15.5%[3].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由于胰岛素的生物调节作用发生障碍,常伴有脂质代谢的紊乱,出现脂质代谢异常,这是引起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增加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临床上,将降糖与降脂药联合使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本文就阿托伐他汀和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作一综述,旨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避免用药风险.

    作者:王保庆;孙增先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慢性肾脏病高磷血症的综合管理及药物选择

    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CKD)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是CKD患者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的高危因素,因此高磷血症的综合管理对于CKD患者至关重要,本文就近年来CKD高磷血症综合管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丽平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生化汤加减治疗宫内组织物残留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生化汤加减治疗宫内组织物残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宫内组织物残留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生化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益母草颗粒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阴道出血持续时间、阴道出血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60.00% (P <0.01);观察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7d时例数多于对照组,>14d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等于月经量时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于月经量时观察组例数多于对照组,大于月经量时观察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生化汤加减治疗宫内组织物残留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本玲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老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老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生理盐水注射,观察组于术前15 min以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T0为气管插管前,T1为气管插管时间,T2为手术开始时间,T3为手术半小时)各项临床指标,并于术前24h和术后72 h对其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观察比较2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T1、T2 2个时间点平均动脉压数值高于对照组(P<0.01);2组不同时间点心率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72 h评分较术前24h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术后24h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33.33% (P <0.01).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1%,低于对照组的53.85% (P <0.01).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老年患者术前注射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降低其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使患者血压趋于平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秀娥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输尿管结石治疗钬激光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43例,均采用钬激光治疗,观察比较43例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和治疗效果.结果 43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3.18±5.70)min,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100.00%,术后VAS评分(2.49±0.82)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术后6个月复发率为6.98%.结论 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疗效确定、无痛苦、恢复快等优点,操作简单、不易复发,安全性和稳定性好,钬激光结合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宇峰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型髂关节炎以及一些严重影响到机体关节功能的一些患者.有研究报道称,给予准确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发生….对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0例给于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给于护理措施后能够有效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发生,在研究的20例置换患者中未发生关节脱位,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华;王学梅;凡翠云 刊期: 2017年第32期

  • 超声心动图在扩张型与缺血性心肌病中的鉴别诊断

    目的 观察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应用超声心动图的鉴别诊断.方法 选取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40例和缺血性心肌病患者40例,分别标记为扩心组和冠心组,观察2组患者在超声心动图下血流动力学、心脏形态及心功能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在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的返流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心组LAD(43.85±2.74) mm、LVDs(58.33±2.66)mmn、LVDd(65.09±4.58) mm;冠心组LAD(35.79±3.08) mm、LVDs(42.54±1.85) mm、LVDd (56.40±3.62) mm.扩心组LAD、LVDs、LVDd等心脏形态指标高于冠心组(P<0.05);扩心组在EPSS心功能扩张指标的增大幅度显著高于冠心组(P<0.01),扩心组在LVEF、SV心功能收缩指标的降低幅度低于冠心组(P<0.01).结论 在超声心动图下,扩张型与缺血性心肌病在血流动力学、心脏形态及心功能指标方面均具有特异性表现,且与正常人群存在明显差异,超声心动图鉴别诊断扩张型与缺血性心肌病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

    作者:吴海峰 刊期: 2017年第3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