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武
新生儿黄疸指的是出生24h的新生儿体内血清胆红素显著升高,出生时血清胆红素水平一般介于17~51 μmol/L(1~3 mg/dl),而出现黄疸后这一指标提升至86 μmol/L(5 mg/dl)及以上.黄疸症状较轻的患儿面颈部出现浅黄色,或累及躯干,出生后2~3d可消退,出生后5~6d肤色恢复[1].而黄疸症状较为严重的患儿可能出现全身黄色,同时脑脊液、呕吐物等也可能黄染,持续时间在1周以上,尤其是个别早产儿黄疸症状可持续4周,尿中无胆红素.对于此,临床中可通过中西医进行治疗,使黄疸症状尽快得到缓解,避免对患儿神经系统产生损伤.
作者:陈璇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及分析门诊中成药不合理应用情况,并探究防控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1 135张,对于中成药的用药情况(配伍、用法、剂型以及适应证等)展开分析,并且统计出不合理性用药的比例.结果 1 135张门诊部中成药处方中73张中成药处方具有不合理现象,发生率为6.43%;产生不合理的因素众多,包括用法不当、剂型选择不合理、中西药配伍不当以及适应证不明确等;其中占据比重大的不合理因素就是适应证不明确,高于其他因素所占比重.结论 当前在中成药临床应用期间具有较为严重的不合理情况,不合理因素包含多个方面.需要严格重视中成药不合理应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确保用药安全性.
作者:汤韦奇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心脏彩超检查对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肺动脉高压患者37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7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心脏彩超检查结果,心脏彩超检查和手术检查肺动脉高压的结果.结果 观察组肺动脉压、肺动脉内径、右房纵径及右房横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脏彩超检查肺动脉高压患者风湿性心脏病、肺栓塞、房缺、室缺情况与手术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彩超检查经测量右房横径、肺动脉压、肺动脉内径等情况,可鉴别肺动脉高压,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金奇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观察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新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采用铂类加氟尿嘧啶治疗.观察2组患者化疗后疗效及化疗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9%,高于对照组的80.30% (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新辅助化疗应用于进展期胃癌的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更好,且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患者痛苦的程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居兰宁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椎管内分娩镇痛方式对于孕产妇子宫收缩持续时间以及间隔时间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分娩的孕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镇痛分娩处理,对照组未进行分娩镇痛.分析2组孕产妇子宫收缩持续时间以及宫缩间隔时间.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进行分娩镇痛后10~ 30min子宫收缩时间相对于镇痛前均明显缩短(P<0.01),镇痛后1h子宫收缩持续时间与镇痛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孕产妇镇痛后30 min、1h宫缩间隔时间与镇痛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后孕产妇30 min、1h宫缩间隔时间4~5 min占比高于镇痛前(P<0.05).结论 孕产妇实施硬膜外镇痛分娩可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镇痛后30 min内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子宫收缩,镇痛1h内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宫缩间隔时间,正确认识椎管内分娩镇痛对孕产妇子宫收缩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分娩镇痛成功率.
作者:王秋霞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期癌症治疗的疗效,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剖腹手术.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疾病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70.0%,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52.5%、85.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发生率为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0.0%,对照组为2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期癌症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降低治疗费用,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防止疾病复发,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周宇;罗良德;申红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产后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因素及策略.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52例临床资料,统计52例患者出血因素和出血量、选择的治疗策略.结果 产后出血性休克临床因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全身因素、子宫局部因素、生殖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出血量增多会增大休克的发生率,需要给予相应处理策略才能控制疾病.结论 出血因素不同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休克发生率,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作者:郭鸿雁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美罗培南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246例细菌性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3例.观察组给予美罗培南治疗,对照组给予常用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后灭菌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7%,高于对照组的84.55% (P <0.05);灭菌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53.85%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低于对照组的12.20% (P <0.05).结论 美罗培南可有效清除细菌,控制感染率,见效快,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突出,实践中体现了较高的价值性和应用性.
作者:金宇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因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以MSCT多平面重建进行诊断;对照组以MRI进行诊断.观察2组对梗阻部位及病因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2组患者梗阻部位及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梗阻部位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梗阻病因诊断准确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6.5% (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急性肠梗阻病变部位及病因诊断准确率高,能够为临床开展有效救治提供重要影像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喻国栋;孙伟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疑似甲状腺肿瘤患者60例,均接受超声检查,术后进行病理诊断.对比超声检查和术后病理诊断的诊断结果.结果 60例疑似甲状腺肿瘤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出甲状腺良性肿瘤41例,甲状腺恶性肿瘤19例,其中误诊1例,其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分别为95.00%、85.00%、91.67%.甲状腺良性肿瘤中包括甲状腺腺瘤25例、甲状腺囊肿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4例.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血流信号分布情况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恶性肿瘤的检出率高.结论 甲状腺肿瘤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能够较好的鉴别诊断甲状腺肿瘤.
作者:施彬彬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在颈肩腰腿痛治疗中联合应用中药熏洗、针灸理疗及运动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颈肩腰腿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理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及运动疗法,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 (P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 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 颈肩腰腿痛患者联合应用中药熏洗法、运动疗法及针灸理疗能够获得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祥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应用卡培他滨单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4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常规支持治疗患者标记为对照组22例,卡培他滨治疗患者标记为观察组21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42.86%,生存期为(16.86±4.52)个月;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09%,生存期为(11.70±3.44)个月,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低于对照组的59.09% (P <0.05).结论 口服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给药简单,治疗后患者胃肠道、手足皮肤的不良反应少,有效控制患者癌细胞扩散,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杨锦玉;高斌 刊期: 2017年第32期
数字化摄影已成主流,但其图像信息标注不同医院间、不同设备间各不相同,上传PACS的虚拟胶片图像的信息标注差异较大,而且存在重要信息重复或欠缺等情况[1].2015年河北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组织的全省乳腺摄影照片评比,我们对收到的93张数字化乳腺摄影胶片图像信息标注进行了统计分析,图像信息标注规范化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及规范[2].
作者:暴云锋;郭哲;王红光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和单纯颈丛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患者内固定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超声引导下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20例)和单纯组(超声引导下单纯颈丛阻滞麻醉,20例),比较2组患者麻醉效果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单纯组的75.00% (P <0.05).2组患者霍纳综合征、膈神经阻滞、喉返神经阻滞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颈丛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应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相对单纯颈丛阻滞麻醉麻醉效果更好,并不增加麻醉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秦海霞;蔡红刚;王义琛;赵雯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对药师参与本次25例难治性感染患者的有效性进行详细阐述.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难治性感染患者25例,通过药师参与会诊,并按照患者的临床基本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患者治疗转归的情况进行阐述.结果 本次会诊建议或意见共采纳17例(68.00%),部分采纳7例(28.00%),完全不采纳1例(4.00);本次治疗中治愈15例(60.00%),好转7例(28.00%),无效1例,死亡2例.结论 药师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团队的关键人员之一,在实际治疗工作中不仅能发挥其自身的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准确性较高的医学服务,亦对治疗中发生的不足,给予尽快的改善,对提高疗效的意义尤为重要.
作者:吴鲲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舒利迭联合常规及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度就诊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舒利迭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TLC、RV、RV/TLC)、血气指标(PaO2、SaO2、PaCO2、pH).结果 治疗后,2组FVC、FEV1、FEV1/FVC、TLC、RV、RV/TLC数值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2组PaO2、SaO2数值较治疗前升高,PaCO2、pH数值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PaO2、SaO2、PaCO2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慢阻肺且伴随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采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传湘;周康仕 刊期: 2017年第32期
2型糖尿病(T2DM)是由于胰岛功能进行性衰退,包括β细胞胰岛素分泌缺陷和α细胞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造成的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比例失调[1].新调查统计,我国2型糖尿病发病率达到11.6%,约1.139亿人[2],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高达15.5%[3].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由于胰岛素的生物调节作用发生障碍,常伴有脂质代谢的紊乱,出现脂质代谢异常,这是引起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增加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临床上,将降糖与降脂药联合使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本文就阿托伐他汀和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作一综述,旨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避免用药风险.
作者:王保庆;孙增先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规范化疼痛护理对骨科脊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骨科脊柱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评分、睡眠及康复锻炼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疼痛评分为(2.01 ±1.13)分,低于对照组的(4.01±5.16)分(P<0.05).观察组睡眠时间为(4.27±1.24)h,康复锻炼时间为(49.48 ±13.32) min,分别长于对照组的(3.66±1.07)h、(41.18±18.31) min(P <0.05).结论 进行规范化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治愈率,增加了患者的睡眠时间与康复锻炼总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翟义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地特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患有初发2型糖尿病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地特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地特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糖变化,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FBG、2 h PBG、HbA1c水平均下降,观察组FBG、2 h PB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 (P<0.05).结论 针对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进行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陈光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疑似乳腺癌的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MR、超声检查,比较2种诊断方法对乳腺癌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和误诊率等.结果 MR的诊断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均高于超声诊断,误诊率低于超声诊断(P<0.05).2种诊断方法在灵敏性、漏诊率和阴性预测值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诊断病灶的范围小于超声(P<0.05).结论 MR在诊断乳腺癌方面的准确率高,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立岩;潘广;杜志泉 刊期: 2017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