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明
目的 观察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预防白内障超声乳化晶体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眼科2012年7—12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晶体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157例(眼),按入院日期单双日将患者分为试验组76例与对照组81例.试验组术前及术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术眼,对照组术前及术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术眼,并于术前0.5 h静脉滴注头孢唑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疼痛、眼压升高、视力急降、光感消失、脓性分泌物等不良症状.结论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预防白内障摘除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无需预防性静脉滴注头孢唑林.
作者:盘胜枝;赵永旺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联合胃泌素17(G-17)检测在不同胃黏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宝鸡市中心医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经胃镜及病理确诊未经治疗的胃病患者571例,根据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非萎缩性胃炎组108例、萎缩性胃炎组368例、胃溃疡组29例、十二指肠溃疡组37例、复合溃疡组9例及胃癌组17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PGⅠ、PGⅡ及G-17水平,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结合内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血清G-17、PGⅠ、PGⅡ及其比值PGR在不同胃黏膜病变中的变化情况.结果 萎缩性胃炎组G-17高于非萎缩性胃炎组,胃溃疡组PGR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十二指肠溃疡组G-17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复合溃疡组、胃癌组PGR低于非萎缩性胃炎组(P<0.05).十二指肠溃疡组G-17低于萎缩性胃炎组,胃癌PGR低于萎缩性胃炎组(P<0.05).结论 血清PGⅠ、PGⅡ联合G-17在检测不同胃黏膜病变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文涛;李继昌;刘海霞;杨凌玲;薛挺;魏晓花;吴育美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抚州市南丰县精神病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痴呆伴精神障碍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培酮治疗组与奥氮平治疗组,各42例.利培酮治疗组予以利培酮治疗,奥氮平治疗组予以奥氮平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干预前后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起效时间,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奥氮平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利培酮治疗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及精神行为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奥氮平治疗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高于利培酮治疗组,精神行为症状评分低于利培酮治疗组(P<0.05).奥氮平治疗组起效时间为(8.51±1.25)d,短于利培酮治疗组的(12.39±2.15)d(P<0.05).奥氮平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1%,高于奥氮平治疗组的7.14%(P<0.05).结论 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精神行为症状和智力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且起效快,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王平生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通过对钙剂联合催产素的效果研究探索其在产后出血高危患者中的作用,终能够为临床医学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选取达川区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高危产妇19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参照组,各96例.观察组产妇在宫口全开给予10%葡萄糖酸钙联合宫缩素治疗,参照组产妇于生产前服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宫缩素治疗.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24 h出血量,并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情况.结果 产后2、24 h,观察组产妇出血量均少于参照组(P<0.05).两组产妇实际产后血量>500 ml、宫颈乏力性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宫颈乏力性出血量>1000 ml、宫颈乏力致休克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钙剂联合催产素在产后出血高危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也可降低宫缩乏力性出血、休克发生率.
作者:朱芳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2014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入院72 h内的影像学复查结果分为急性脑梗死后非出血转化组(非转化组)与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组(转化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抗凝药物使用率、大面积脑梗死病史和心房颤动病史率、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急性脑梗死发病前抗栓药物应用情况.结果发病前转化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使用率高于非转化组(P<0.05).转化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7.29±0.69)分,高于非转化组的(21.25±0.21)分(P<0.05).转化组大面积脑梗死病史率、心房颤动病史率高于非转化组(P<0.05).转化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华法林使用率高于非转化组(P<0.05).结论 应用抗栓药物、有大面积脑梗死病史、心房颤动病史、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高均可影响急性脑梗死预后,与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关系密切.
作者:西颖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抚州市第三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各42例.利培酮组患者采用利培酮治疗,奥氮平组患者采用奥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比较两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结果 利培酮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奥氮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2、4周,奥氮平组患者PANSS评分高于利培酮组(P<0.05);治疗后8周,两组患者PANSS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患者体质量增加发生率高于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低于利培酮组(P<0.05).奥氮平组患者治疗起效时间短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奥氮平起效更快,且均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作者:黄幼昌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探钩辅助小切口跟腱修复术治疗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 选取福建省立医院2014年5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跟腱断裂患者13例,均接受小切口跟腱吻合术治疗.术后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及AOFAS后足和踝功能评分、视觉横拟评分法(VAS)评分进行随访记录.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4.2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未出现感染或跟腱再断裂等严重并发症,获统计的10例患者AOFAS平均积分为93.6分,随访取得11例患者的VAS评分均值为1.7分.结论 在缺乏专用器械的情况下,借助探钩同样可完成小切口跟腱修复术,并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杨新;高翔;张旭鸣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和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干预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PaO2、PaCO2及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aO2高于对照组,PaCO2、pH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联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可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张云云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对妊娠高血压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南昌市第三医院妇产科2016年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100例为妊娠高血压组,另选取同期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100例为对照组.按照第七版《妇产科学》中妊娠高血压诊断与分类标准[4]将不同严重程度的妊娠高血压组患者分为普通妊娠高血压组(A组)27例、轻度子痫前期组(B组)35例及重度子痫前期组(C组)38例.比较两组受检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并分析妊娠高血压不同亚组患者PT、TT、APTT、FIB及D-D水平.结果 妊娠高血压组PT、TT、APTT短于对照组,FIB、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PT、TT、APTT、FIB、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PT、TT、APTT短于B组、A组,FIB、D-D水平高于B组、A组(P<0.05);B组PT、TT、APTT短于A组,FIB、D-D高于A组(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通过对其凝血四项指标、D-D的检测可预测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利于指导妊娠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白羽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百白破接种后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于攀枝花市仁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接受百白破疫苗注射新生儿120例,观察不同剂次百白破疫苗接种后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不同时间间隔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注射第一、二、三剂后,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四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前3剂(P<0.05).百白破疫苗注射后,接种当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接种后1 d及接种后2 d(P<0.05).结论 在百白破疫苗接种的新生儿中,临床应在第四剂注射及注射当天加强观察与预防,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高汝琼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在行剖宫产术产妇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寒战、牵拉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桂林市兴安县妇幼保健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产妇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44例.对照组产妇于剖宫产术前实施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蛛网膜下腔注射0.75%罗哌卡因.观察组产妇于剖宫产术前实施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处理,蛛网膜下腔注射0.7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比较两组产妇寒战发生情况及给药后1、10 min寒战评分、牵拉痛评分,并比较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给药后1 min,两组产妇寒战评分、牵拉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10 min,观察组产妇寒战评分、牵拉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期间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在行剖宫产术产妇中的麻醉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产妇寒战发生率,缓解寒战、牵拉痛程度.
作者:李益龙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探查干预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粘连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无锡市中医医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95例,根据分离术后探查放置圆环的时间点及持续时间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50).患者均于宫腔镜下行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观察组患者于术后放置圆环,同时进行3个月的药物治疗后再次行宫腔镜检查取环.对照组患者先取环,3个月后再次行宫腔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后的预防效果、宫腔粘连复发情况、月经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1年,观察组患者预防效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年,观察组患者月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宫腔粘连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采取术后放置圆环的同时进行药物治疗3个月后,再次宫腔镜检查取环的治疗方案和取环时机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
作者:朱铮;毛利云;颜望碧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于南京市鼓楼区模范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6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各43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低剂量组患者给予吸入型50/250μg沙美特罗替卡松,高剂量组患者给予吸入型50/500μg沙美特罗替卡松,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5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3、5周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呼气峰流速(PEFR)〕、哮喘症状评分(日间评分、夜间评分).结果 治疗1周,高剂量组患者FVC、FEV1和PEFR高于低剂量组,日间评分和夜间评分低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3、5周,两组患者FVC、FEV1、PEFR及日间评分、夜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应首选高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对于稳定期患者,应首选低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
作者:杨东松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比较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湘雅萍矿合作医院2013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99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3例.3组患者分别实施重比重、等比重、轻比重布比卡因进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3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高阻滞平面时间和血液动力学检测结果.结果 3组患者高阻滞平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B组、C组(P<0.05).麻醉前、麻醉10 min时,3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5 min时,3组患者MA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患者MAP、HR低于B组、C组(P<0.05).结论 等比重布比卡因在老年人的下肢骨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相比轻、重比重布比卡因更加适合临床运用.
作者:李鹏;周力克;曾友良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视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会昌县人民医院2016年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8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佳矫正视力(BCVA)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视网膜厚度,并观察患者术后前房炎性反应、角膜水肿、高眼压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生活自理能力、健康活动能力、日常社交能力、心理能力)评分.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BCV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BCV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视网膜厚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视网膜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前房炎性反应、角膜水肿、高眼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健康活动能力、日常社交能力、心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佳,可有效促进患者视力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肖涌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单节段OVCF患者38例,随机分成A组(n=18)和B组(n=20).A组患者采取传统开放手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P<0.05).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对于单节段OVCF患者而言,采用PVP治疗方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切口感染、气胸、血肿等并发症少的优势,更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王斌;吴楚君;梁培雄;杨明兴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贵阳市妇幼保健院皮肤科2013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斑秃患儿85例,均采用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持续用药60 d.比较不同分期患儿临床疗效,有效组和无效组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观察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急性期和稳定期患儿治疗有效率均高达50%及以上,且两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嗜酸球计数升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患儿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血嗜酸球百分率升高、ANA水平升高及血清IgE水平升高率高于无效组(P<0.05).患儿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斑秃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纠正患儿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文婷;张玲;吴波;何勤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赣州市肿瘤医院2015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抗生素药物治疗患者120例,根据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在应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期间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应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期间予以临床药学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抗生素使用频率、抗生素费用、抗生素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抗生素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药学干预在抗生素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感染率,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地林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中医院临床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现状、耐药性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射洪县中医院2013—2015年收治的住院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62株,应用康泰微生物鉴定系统对临床分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在临床标本中以痰标本分离率高,伤口分泌物和腹腔引流液次之.感染分布的病房以呼吸内科为主,其次为脑外、肿瘤内科.多重耐药比率ICU占第一位,其次为脑外科、骨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和多重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青霉素类、B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混合制剂有较高的耐药性,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性低,其次是头孢哌酮、磷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和耐药率不断上升,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做好各种预防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发生及多重耐药菌株出现.
作者:何莲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及药理作用.方法 选取崇左市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8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24 h心率、24 h室性期前收缩次数、QT间期离散度(QT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高于对照组的72.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24 h室性期前收缩次数、QTd、LVESd、LVEDd、LVEF、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24 h室性期前收缩次数、QTd、LVESd、LVEDd、hs-CRP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肌损伤.
作者:黎清 刊期: 2017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