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敏;周汝明;暴云锋
目的 观察急性胆囊炎治疗中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则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方案,观察2组患者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8畅34%(P<0.01).结论 对于出现急性胆囊炎的患者,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方案对其进行治疗,在防范并发症的基础上,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其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建冬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脂肪乳联合常规疗法治疗马拉硫磷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马拉硫磷中毒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脂肪乳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血清胆碱酯酶水平、达到阿托品化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第3天、第4天、第5天、第8天、第10天、第12天及第15天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达到阿托品化时间(4 ±1.5) h,短于对照组的(6.5 ±2.0)h(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10.4 ±2.5)d,短于对照组(15.3 ±3.2)d(P<0.01);观察组使用呼吸机时间(3.5 ±2.1)d,短于对照组的(5.0 ±1.0)d(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低于对照组的53.33%(P<0.05).结论 马拉硫磷中毒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脂肪乳治疗,其有效率高,效果确切,同时可显著提高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庄文红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不同注射部位治疗眼睑痉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以医院收治的眼睑痉挛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均以A型肉毒毒素进行眼部注射治疗,依注射部位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位点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注射位点基础上增加眼轮匝肌睫部区域注射.观察比较2组药物起效时间、维持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Cohen痉挛强度分级标准评价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起效时间更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畅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4.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眼轮匝肌睫部区域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可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而且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应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宗惠花;施俊峰;陈成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男性乳腺癌(MBC)是一种极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占乳腺癌的0.82%~1.29%,占男性全部肿瘤的0.2%~5%,近年来MBC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流行病学数据显示, MBC的发病年龄分布呈单峰,峰值为71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比女性大约晚10年[1].现将我院近期钼靶X线确诊后手术的男性乳腺癌患者3例报道如下.
作者:苏建辉;胡聪聪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通过参与治疗1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过程,探究临床药师开展药学实践的方法,并总结全程药学实践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药师在参与患者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确定并监测药学监护点、评价疾病治疗效果和患者出院的用药教育等.结果 临床药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药学实践,找出用药不合理原因,与医师商议后共同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终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结论 应加强和完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药学实践工作,强化临床药师在疾病临床药物治疗中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药学服务.
作者:万梅玲;张迎新;韩强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出院患者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4个月进行2组患者康复训练评定:跌倒指数(FI)和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干预4个月后康复训练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芳;徐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使用静脉输液不合理医嘱干预情况,切实提高患者使用输液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 选取静脉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干预全部记录115条,对有关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115条干预记录中溶媒选择问题、联合用药问题、超剂量问题分列前3位,各占39.13%、33.91%、18.26%.结论 通过静脉配置中心药师审核医嘱、集中调配输液及干预不合理医嘱,促进了静脉输液的合理用药,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杨礼超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接收诊治的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含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应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降低血糖及血压效果显著.
作者:曾小华;龙瀛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致输尿管损伤的原因.方法 选取医院对输尿管结石的468例患者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时出现输尿管损伤24例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总结其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致输尿管损伤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结果 468例患者中发生输尿管损伤的发生率为5.13%,其中输尿管上镜过程中损伤21例(4.49%),而手术过程中损伤3例(0.64%).经诊断输尿管损伤为输尿管穿孔16例(3.42%),8例患者为输尿管黏膜下假道,16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为术中实施双J管留置术,而其余2例实施输尿管开放取石术;且8例患者为术中实施双J管留置术.结论 输尿管镜技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主要手段,术中安全性极高,但对于术中如何掌握正确操作是减少和避免输尿管损伤的关键.
作者:王德明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正常体质量情况下身体成分变化与脂肪肝发生的关联.方法 选入体检人员中全部体质量正常者共956例,分为有脂肪肝组183例和无脂肪肝组773例.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体脂肪率、腹围、内脏脂肪面积、脂肪肝等身体成分,同时对脂肪肝情况进行检查.分别对有无脂肪肝人群体脂肪率、骨骼肌、腹围及内脏脂肪总面积.结果 有脂肪肝组体脂肪率、腹围、内脏脂肪总面积较无脂肪肝组高(P<0.01);有脂肪肝组骨骼肌低于无脂肪肝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畅05).结论 体质量正常人群中体脂肪率、腹围及内脏总面积可能是脂肪肝的高危因素.
作者:柳沁元;包云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宫腔内填塞纱条联合卡前列甲酯栓直肠填塞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妇产科收治的接受剖宫产手术术中发生产后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单纯采取常规填塞纱条治疗,观察组采取宫腔内填塞纱条联合卡前列甲酯栓直肠填塞治疗,比较2组产后2h、产后24 h及产后48 h的出血量,并以容积法进行测量,同时检测比较2组产妇术前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止血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产后2 h、24 h、48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结论 宫腔内填塞纱条联合卡前列甲酯栓直肠填塞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减少产后出血量,止血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能赟 刊期: 2017年第35期
在临床外科中,腹股沟斜疝较常见,好发于老年群体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近些年来,老年腹股沟斜疝的患病率正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经研究相关资料显示,在腹股沟疝或者腹外疝患者中,超过90%均属于腹股沟斜疝,临床分型包括先天性与后天性2种,患者临床表现可依照疝气类型的差异而有所不同[1].当下临床对于腹股沟斜疝的治疗多采取传统手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尽管这2种术式均可取的确切的效果,但亦有差异[2].无张力修补术通过利用人工生物材料[3]对腹部沟管后壁进行加强来实施斜疝治疗的手术,由于修补不会引起周围组织张力进而在临床中受到广泛应用.现对我院收治的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39例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礼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采用非洛地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79.69%(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非洛地平疗效优于厄贝沙坦,其可将患者的治疗效率明显提高,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静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阻鼾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40例确诊为轻、中度OSA的观察组患者予阻鼾器治疗3个月;11例确诊轻、中度OSA的对照组患者予生活方式干预等一般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观症状的变化,观察2组治疗前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LSaO2)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感晨起后上下颌肌肉酸痛6例,出现颞下颌关节不适感5例,感牙酸、牙痛5例,自觉唾液增多4例.肌肉酸痛、关节不适及牙酸牙痛等症状在30 min内可自行缓解.唾液增多现象约在1周后逐渐缓解.经多导睡眠(PSG)监测,观察组治疗后AHI有所下降,LSaO2有所上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AHI、L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阻鼾器对轻、中度OSA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何玲玲;张世炜;王燕红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冠修复与根管治疗同步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隐裂牙牙髓病的患者4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采用根管治疗合并冠修复同步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根管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畅83%,高于对照组的73畅92%(P<0.05).结论 根管治疗合并冠修复同步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疗效更加确切,临床效果更好,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孟祥腾;赵佩朋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观察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加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高于对照组的67.74%(P<0.05);观察组治疗时间为(6.98 ±2.31)d,短于对照组的(11.29 ±1.78)d(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加地塞米松2.5 mg结膜下注射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可较快恢复视力,缩短治疗时间,在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疼痛、畏光,流泪等现象,可以考虑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何小玲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冲洗液温度与膀胱痉挛的关系,为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 选取在医院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2组患者术后均接受膀胱冲洗,A组冲洗液的温度接近肛温(37℃左右),B组冲洗液的温度接近室温(25℃左右),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日均膀胱痉挛发生次数、膀胱痉挛持续天数以及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比较发生膀胱痉挛与未发生膀胱痉挛患者的冲洗液温度,计算冲洗液温度与膀胱痉挛发生之间的相关性系数.结果 A组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日均膀胱痉挛发生次数、膀胱痉挛持续天数均少于B组(P<0.05),且A组血压、心率的变化幅度均小于B组(P<0.05).经比较,膀胱痉挛患者的冲洗液温度低于未发生膀胱痉挛患者(P<0.05).冲洗液温度与膀胱痉挛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呈负相关.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冲洗液的温度越接近肛温,其膀胱痉挛发生的概率越低,临床上应尽量选用接近肛温的冲洗液对患者进行膀胱冲洗.
作者:郭瑞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用于白内障术后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手术后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畅0%,高于对照组的63.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60.0%(P<0.05).结论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应用于白内障患者术后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瑞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尼可地尔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钙离子拮抗剂、硝酸酯类、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及阿司匹林等药物进行常规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0.0%(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畅0%,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2.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尼可地尔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占德进;曾玉李 刊期: 2017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中医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静脉滴注中成药红花黄色素,同时自拟活血化瘀方,根据患者实际病症表现予以加减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60例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1 ±1.7)分,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84.2 ±4.0)分,2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1).用药期间,出现轻度头晕头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1/60).患者基本治愈28例,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3%(56/60).结论 活血化瘀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助于增强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且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少且轻,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