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李茂龙
目的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程度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60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行脑室腹腔分流;对照组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将试验组患者以脑积水严重程度分为3组,组间对比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脑积水消失27例(90.0%),对照组术后脑积水消失23例(76.67%),差异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67%(2/3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4/30),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回访试验组2例、对照组4例脑室未恢复正常,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4.2±5.0)分,对照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1.4±6.7)分,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重度脑积水患者,差异对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以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腰大池腹腔分流术,且患者脑积水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优,故临床行脑腹腔分流术需坚持及早发现,及时治疗的原则,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汤维力;孙春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李斯特菌败血症(listeriosis sepsis)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LM)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疾病,一般为散发,本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在欧美报道较多,可引起暴发流行[1]。是较为严重的新生儿期感染性疾病,易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为引起新生儿科医师重视,笔者对我院收治的15例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广州;于凤琴;姜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万古霉素是目前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等感染的首选抗生素,但其具有潜在的耳、肾毒性,尤其对于合并肾功能不全且在ICU接受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 CVVH)治疗的患者,合理使用万古霉素是临床药师在临床实践中的关注点。我国《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剂量专家共识(2012版)》(下称专家共识)[1]推荐对于接受置换液流速为1.5L/h的血液透析的重症感染患者,负荷剂量为25~30mg/kg(按实际体质量算),维持剂量为15~20mg/kg,每24小时追加0.5g或48h追加1.5g,同时监测谷浓度使其维持在15~20mg/L。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若根据《专家共识》推荐的剂量使用万古霉素,谷浓度不能达到理想值,现将临床实践中的一例接受24h置换液流速为3L/h的CVVH万古霉素给药方案的案例进行介绍与分析。
作者:郭茵;李泳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提供的PubMed数据库收录的胃造瘘术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旨在明确胃造瘘术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为科研人员指明方向。现报道如下。
作者:麻立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部分切除术在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中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本科进行手术切除的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取低温等离子刀方法切除扁桃体;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方法切除扁桃体;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疼痛评分上观察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程度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鼻内镜辅助下低温等离子刀部分切除扁桃体具有清晰的视野,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且能够有效的保留部分扁桃体功能。
作者:张灵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一氧化碳中毒是一种常见的生活性和职业性中毒,是气体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冬季,在我国寒冷的北方,发病率更高。日常生活中一氧化碳中毒常见的原因是家庭中煤炉取暖、煤气泄漏,经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逐渐恢复,但仍有部分中毒患者在意识障碍恢复后,经过约2~60d的“假愈期”后出现一系列后发的神经、精神症状,即所谓“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本病病情重、病程迁延、疗效差,常导致患者劳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甚至死亡,严重影响预后及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我院在高压氧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云芳;付印;崔新霞;宋军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总结血清CA-153与组织多态特异性抗原( TPS)在乳腺癌诊断中联合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住院的乳腺癌患者6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40例,另选体检正常女性的静脉血标本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ELISA)检测血清TPS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 CA-153含量。结果乳腺癌组血清CA15-3、TPS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乳腺良性肿瘤组( P<0.01)。乳腺癌组CA-153、TSGF阳性率(单项检测或者联合检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乳腺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CA-153和TPS在乳腺癌中检出率明显升高,联合检测CA-153和TSGF在提高乳腺癌患者诊断的准确性及敏感性中意义较大。
作者:赵军山;高翠娟;权永志;张新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病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医院所接受的消化道溃疡病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按就诊单双数顺序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雷尼替丁药物治疗,研究组采取奥美拉唑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出血停止时间、大便隐血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1.1%,且其再出血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消化道溃疡病变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再出血率低,住院时间短,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与运用。
作者:房永胜;陈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奥施康定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67例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A组36例和B组31例,A组予奥施康定、加巴喷丁联合镇痛治疗,B组奥施康定单药镇痛治疗;治疗2周后分析疗效。结果 A组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B组的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Karnofsky评分提高+稳定者35/36(97.2%)明显高于B组的25/31(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加巴喷丁联合奥施康定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刘志波;赵君慧;吴密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供应中心主要负责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工作,同时还承担着对医院内再利用物品的处理,因此,其工作性质与院内医疗护理质量以及预防控制院内感染息息相关。近年来,院内感染的病例数不断上升,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成为医院工作的关键环节,也给当前医院管理提出一个重要课题。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常规配置部门,其在预防、阻断病菌感染、传播方面具有极为重大的责任[1]。供应中心应做好对无菌物品的监督管理工作,并保证向临床各科室所供物品符合规定,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笔者就当前供应中心在医院感染控制、预防方面的现状、作用及对策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切实落实供应中心的消毒工作,为打造医院安全的医疗环境作出努力。
作者:陈家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剖宫产妊娠女性118例,依子宫及分娩情况分为试验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57例与对照组(非瘢痕子宫初次妊娠产妇)61例。全部患者入院后均以剖宫产分娩,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分娩期间的临床资料,比较其手术指标及术后情况,分析其剖宫产原因。结果先兆子宫破裂试验组7例(12.28%),对照组2例(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试验组产妇较对照组产妇剖宫产耗时更长,产中、产后出血量更大,产后恶露时间更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对照组≥7分者60例,试验组56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个人因素是2组产妇的主要剖宫产指征,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胎位异常指征、胎儿窘迫指征及产程进展异常指征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相比,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风险较高,故临床确定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时需综合考虑多方因素,谨慎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以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张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DKD )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DKD患者9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魏酸哌嗪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血清肌酐( Scr)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等的改变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2组治疗后UAER、Scr以及β2-MG均显著优于治疗前,联合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魏酸哌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DKD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急性酒精中毒指一次饮入过量酒精或酒类饮料引起兴奋继而抑制的状态[1]。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出现的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常由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引起[2]。急性酒精中毒、急性脑卒中为急诊门诊的常见疾病,但急性酒精中毒后并发脑梗死、脑出血等脑卒中疾病却少有报道。我院急诊科自2010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急性酒精中毒后并发脑卒中患者共21例,现将其急救及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晶;姜玲;高振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呋喃西林滴鼻液中醋酸可的松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Ultima-teTM XB-C18(4.6mm ×250mm,5μm)为固定相;乙腈—水(36∶6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结果醋酸可的松在0.02317~0.2317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101.6%, RSD为1.2%(n=9)。结论该方法测定简便、快速、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呋麻滴鼻液的含量。
作者:张继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国产Gamma钉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InterTan钉内固定治疗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聚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常熟地区甲真菌病流行病学情况,为常熟地区甲真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医院皮肤科疑似甲真菌病患者1228例,进行真菌确诊,并对所感染的真菌种类进行分析。结果1228例中确认为甲真菌症患者800例,患者中≤15岁的39例,16~25岁77例,26~35岁95例,36~45岁126例,46~55岁158例,56~65岁146例,>65岁159例。皮肤癣菌664例(83.00%),其中断发毛癣菌54例(6.75%),石膏样毛癣菌70例(8.75%),红色毛癣菌540例(67.50%);酵母菌94例(11.75%);霉菌42例(5.25%)。结论常熟地区甲真菌感染以皮肤癣菌为主,其次为酵母样菌,再次为霉菌。
作者:王雪松;贾淑琳;仲亚平;李静;张红明;孙嘉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医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利妥昔单抗标准剂量(375mg/m2)治疗,4次/周;观察组给予利妥昔单抗剂量为每次100mg/m2进行治疗,1次/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特异性抗体、血小板计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小板特异性抗体、血小板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均明显升高,特异性抗体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显著。
作者:尹俊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胃炎灵颗粒中橙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150 mm ×4.6 mm,5μm)色谱柱分离,甲醇—醋酸—水(35∶4∶61)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83nm,柱温为35℃。结果橙皮苷在5.54~27.72μg /ml ( r=0.9998)范围内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为100.8%( RSD=1.02%,n=9)。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胃炎灵颗粒中橙皮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具有较强的灵敏性,且操作简单,可重复进行,对确保胃炎灵颗粒质量有重要帮助。
作者:成西霞;李云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常见的2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有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病变、心力衰竭、高血压、卒中等,与其相应的危险因素包括胰岛素抵抗、高血糖、严重血脂紊乱、肥胖、炎症、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氧化应激等。本文旨在针对2型糖尿病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药物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苏志国;刘新东;刘国强;高胜男;刘思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精索静脉曲张( VC)是指精索内蔓状静脉丛的异常扩张、延长和迂曲,是青春期男性和成年男性的常见病。本研究重点在介绍精索静脉曲张发病情况及其与男性不育症的关系,及迈之灵片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及伴发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研究,供临床医务人员参考。
作者:胡玉维;钟华琴;陆卫萍;龙凯欣;刘婕;刘小清;雷招宝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