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丹
患者,男,22岁,否认吸烟史,因“发热、咯血4d”于2015年5月12日入我院呼吸科。患者于入院4天前始劳累后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8.4℃,伴咯血,为暗红色血,每天约10ml,同时乏力,无胸痛,无寒颤,无盗汗,无明显咳痰,无呼吸困难。曾于门诊静点阿奇霉素症状无好转入院。查体:T 37.4℃,P 102次/min,R 16次/min,BP120/80mmHg,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左肺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心率102次/min,未及病理性杂音,腹软,双下肢不肿。辅助检查:血细胞分析:白细胞7.4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3.60%;血沉30.00mm/h;降钙素原0.39ng/ml;痰细菌涂片未发现真菌及抗酸杆菌,外斐氏反应、肥达氏反应、出血热抗体、支原体抗体、衣原体抗体均为阴性;EB病毒抗体检测阴性;胸部CT左肺上叶片状高密度影,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病变边缘模糊,考虑感染。诊断与治疗经过:入院后考虑社区获得性肺炎,予左氧氟沙星抗炎,热毒宁清热解毒,云南白药、白眉蛇毒血凝酶止血治疗4天患者咯血好转,仍发热,体温38.3℃,更换头孢哌酮舒巴坦抗炎治疗4d发热无好转,体温38.6℃。复查肺CT:左肺上、下叶多发斑片状、片状高密度影,病变范围较前扩大,随转至上级三甲医院,先后给予帕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联合万古霉素,莫西沙星抗炎治疗20余天,仍发热,体温达39℃,为明确诊断行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行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患者病程中曾出现面部、胸部皮疹,考虑药疹,停用除莫西沙星外其他抗生素,同时抗过敏及激素治疗,体温降至正常。病理回报:肺泡间隔纤维母细胞增生伴较多炎症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可见较多泡沫细胞呈慢性炎症改变。结合临床及病理诊断隐源性机化性肺炎,继续口服激素治疗,体温稳定正常出院。出院后口服甲泼尼龙并逐渐减量共6月。2015年7月15日于我院复查肺CT,左肺病变明显吸收。患者目前无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
作者:甄丽;赵月伟;宋双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应用于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9月-2013年4月住院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以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把2013年9月-2015年4月住院患者51例作为研究组,给予PDCA循环管理,对比分析2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患者满意度以及护士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患者与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不良事件上报率和护理质量,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刘静;吕永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一直以来,手术室所用的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及保养准备工作都是由其自行设立的器械室来完成的,由于手术器械的清洗需要配备资格较深的护士,她们同时还担负着手术室各种手术的护理配合工作,这就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并且随着现代医院内手术量的增多,护士已经很难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及包装工作[1]。此外,手术室缺乏专业的清洗设备和条件,护理人员工作紧张,用于手术器械清洗的时间有限,因此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在手术室内进行手术器械的包装也会影响到空气洁净度,处理不当还会造成手术感染,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院现在已经实行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模式,充分利用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资源设备,使手术器械得到彻底清洗和消毒,同时也减轻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强度,使其有更多时间参与到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中。笔者就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流程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敬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心脏重构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内科收治的高血压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100例,分析其心电图的变化、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变化的情况。结果降压药物治疗1年后,100例患者血压下降与心律失常发生频率、心胸比率及左室重量指数呈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性心律失常患者应联合使用降压药物有效降压、逆转心脏重构,以达到降低长期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风险。
作者:赵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西帕依固龈液对牙龈炎所致口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l~12月口腔门诊因牙龈炎致口臭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龈上洁治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的同时,配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分别在0周以及4周末进行口臭值测定。结果试验组口气中硫化物含量在4周时较0周时明显降低,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帕依固龈液对牙龈炎所致口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常熟地区甲真菌病流行病学情况,为常熟地区甲真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医院皮肤科疑似甲真菌病患者1228例,进行真菌确诊,并对所感染的真菌种类进行分析。结果1228例中确认为甲真菌症患者800例,患者中≤15岁的39例,16~25岁77例,26~35岁95例,36~45岁126例,46~55岁158例,56~65岁146例,>65岁159例。皮肤癣菌664例(83.00%),其中断发毛癣菌54例(6.75%),石膏样毛癣菌70例(8.75%),红色毛癣菌540例(67.50%);酵母菌94例(11.75%);霉菌42例(5.25%)。结论常熟地区甲真菌感染以皮肤癣菌为主,其次为酵母样菌,再次为霉菌。
作者:王雪松;贾淑琳;仲亚平;李静;张红明;孙嘉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月医院治疗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6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试验组采用普瑞巴林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3、4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睡眠干扰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进行疗效评定,并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VAS评分、睡眠干扰评分、HAMD以及HAMA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同时间点,试验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采用普瑞巴林的疗效较卡马西平好,起效快、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睡眠、焦虑及抑郁等症状,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刘锋;高允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派丽奥)联合布洛芬对慢性牙周炎( C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11月收治的CP患者86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派丽奥治疗,试验组应用派丽奥联合布洛芬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以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达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6.05%(P<0.05);试验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应用派力奥单药相比,联合应用派丽奥联合布洛芬治疗CP的临床疗效更佳,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谢志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上颌后牙缺失会严重影响咀嚼功能,不利于患者正常的饮食,还会影响美观。当前,修复缺失牙的有效途径是人工种植牙。然而上颌后牙缺失后,会因上颌窦气化、后牙牙槽嵴萎缩、骨质疏松等因素影响,使得垂直骨量不够,进行牙齿种植时,人工种植牙难以常规植入固定[1]。上颌窦提升术是一种改善上颌窦底垂直骨量的方法,能有效解决人工种植体难植入的问题,临床潜在价值巨大。现就上颌窦提升术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孝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STE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7月医院收治的STE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非糖尿病合并STEMI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择期PCI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高血压史、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血肌酐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既往PCI史、高脂血症史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前心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CI术中病变血管支数、植入支架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PCI治疗后,观察组住院期间心力衰竭率,随访期间心绞痛复发率和再发心肌梗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因再狭窄行PCI病例数、术后病死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STE-MI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PCI治疗的预后较非糖尿病的STEMI患者差,严格掌握PCI治疗治疗适应证,按冠心病二级预防和血糖有效达标对改善预后有帮助。
作者:杜微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对血液流变学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出血量>500ml手术患者共3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分别于手术前和回输完自体血液手术后24h抽取股动脉和股静脉血液;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前和异体血液输完后24 h抽血,即刻送检血液流变学和生化指标分析。结果与麻醉前比较,输血后对照组红细胞沉降率( ESR)加快,红细胞压积降低;观察组血沉加快,而红细胞压积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术后检测的各项指标除谷转氨酶(AST)变化不明显,其他的变化趋势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身输血对机体整体血液流变学及部分生化指标特性不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临床证明其安全有效,可作为输血技术的有效补充。
作者:涂亮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常见的2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有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病变、心力衰竭、高血压、卒中等,与其相应的危险因素包括胰岛素抵抗、高血糖、严重血脂紊乱、肥胖、炎症、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氧化应激等。本文旨在针对2型糖尿病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药物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苏志国;刘新东;刘国强;高胜男;刘思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1940年口服抗凝药物问世以来,华法令(又称华法林)成为治疗某些内外科疾病重要的一种抗凝药物,例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动脉支架植入术、心律失常及瓣膜修补术后血栓形成的预防等。华法令导致皮肤坏死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并发症,在华法令服用者中的发生率为0.01%~0.1%,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大约有300余例的病例报道。尽管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华法令诱导皮肤坏死一旦发生需要进行大面积清创、皮肤移植甚至截肢,如不能早期发现,可导致死亡。我科曾收治1例华法令导致皮肤坏死的患者,病历资料如下。
作者:韩丽丽;张永利;周俊峰;万献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在肝癌的常规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后的护理质量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1月-2015年5月治疗肝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待护理疗程后,对2组患者行SCL-90评分,护理前后ADL评分,护理后满意度、以及遵医行为指标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患者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安全的护理措施,对于肝癌治疗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均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淑岭;郑欢伟;杜瑞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2月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60例,将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根据其血压测量值选用左西孟旦予以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治疗,2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6周,在治疗结束后比较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有着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等方面也有着显著的优势,值得广大医护人员临床应用。
作者:代利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并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帕金森病并抑郁患者60例按住院时间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住院患者常规护理与出院患者一般随访,干预组给予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在入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6个月时的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合并抑郁患者的情绪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黄裂红;陈德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剖宫产妊娠女性118例,依子宫及分娩情况分为试验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57例与对照组(非瘢痕子宫初次妊娠产妇)61例。全部患者入院后均以剖宫产分娩,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分娩期间的临床资料,比较其手术指标及术后情况,分析其剖宫产原因。结果先兆子宫破裂试验组7例(12.28%),对照组2例(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试验组产妇较对照组产妇剖宫产耗时更长,产中、产后出血量更大,产后恶露时间更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对照组≥7分者60例,试验组56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个人因素是2组产妇的主要剖宫产指征,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胎位异常指征、胎儿窘迫指征及产程进展异常指征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相比,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风险较高,故临床确定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时需综合考虑多方因素,谨慎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以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张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探索奥美拉唑西沙比利与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医院反流性食道炎患者81例。随机分为单用药组40例和联合用药组41例。单用药组仅予奥美拉唑治疗;联合用药组予奥美拉唑与西沙比利联合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胃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结果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5.12%明显高于单用药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用药组的胃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溃疡愈合时间明显较单用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西沙比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消退,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冯碧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调查分析口腔修复治疗前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行口腔修复患者150例,通过问卷调查及口腔检查的方式对其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检查,主要包括牙齿龋损、牙列缺损、牙齿缺失及修复和牙周病等健康情况。结果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口腔健康问题检查主要以龋齿、牙龈出血、牙齿缺失、牙齿缺损、牙结石及牙齿松动为主,其中各项口腔问题均随年龄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以55~70岁组接受调查患者的发病率高。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主要口腔健康问题为龋齿,且龋齿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递增趋势,龋齿数量随年龄也呈递增趋势。结论口腔修复治疗前患者存在不同严重程度的口腔健康问题,加强对人群的口腔卫生宣教,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与刷牙方式,对于预防、减少口腔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帮助与临床意义,可以有效减少口腔问题的发病率。
作者:耿宏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提供的PubMed数据库收录的胃造瘘术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旨在明确胃造瘘术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为科研人员指明方向。现报道如下。
作者:麻立民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