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七氟烷与丙泊酚对老年肺癌患者麻醉效果及术后生命体征的影响比较

张红玉;陈海明;张强;韩慕谦

关键词:七氟烷, 丙泊酚, 肺癌, 麻醉, 生命体征
摘要:目的:观察七氟烷与丙泊酚对老年肺癌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术后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将19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6例。研究组采用七氟烷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及术毕情况,并采用国际通用的视觉模拟评分( VAS)法对患者术毕时及术后12h疼痛程度进行分。结果研究组在插管侧位双肺通气15min(T1)及单肺通气15min(T2)、30min( T3)、60min( T4)时刻MAP、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2组患者术毕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毕时和术后12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用七氟烷对老年肺癌患者进行麻醉效果优于丙泊酚,能够更好地控制患者血压、心率,减轻术后疼痛,值得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七氟烷与丙泊酚对老年肺癌患者麻醉效果及术后生命体征的影响比较

    目的:观察七氟烷与丙泊酚对老年肺癌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术后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将19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6例。研究组采用七氟烷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及术毕情况,并采用国际通用的视觉模拟评分( VAS)法对患者术毕时及术后12h疼痛程度进行分。结果研究组在插管侧位双肺通气15min(T1)及单肺通气15min(T2)、30min( T3)、60min( T4)时刻MAP、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2组患者术毕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毕时和术后12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用七氟烷对老年肺癌患者进行麻醉效果优于丙泊酚,能够更好地控制患者血压、心率,减轻术后疼痛,值得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玉;陈海明;张强;韩慕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抗氧化剂-普瑞巴林联合显著降低钙化性胰腺炎患者的疼痛

    近期,根据3月6日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慢性钙化性胰腺炎患者来说,抗氧化剂—普瑞巴林联合会显著降低这类患者的疼痛。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 PEM)联合顺铂( DDP)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采用PEM(500mg/m2,第1天)+DDP(80mg/m2,第1、2天)全身化疗,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GEM)(1000mg/m2,第1、8天)+DDP(80mg/m2,第1、2天)全身化疗。2组均以28d为1个周期,于规则化疗2周期后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为34.62%,控制率为76.92%,均高于对照组中的23.08%及57.69%,2组缓解率及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发生率及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PEM联合DDP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GEM联合DDP方案,其对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低,可明显延缓肿瘤复发,减轻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苏伟明;伍定辉;兰国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益气活血汤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术后,观察组患者给予益气活血汤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等剂量温开水口服。术后第3、5天,软尺测量2组患肢肿胀程度、比较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通过膝关节功能评分(HSS)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第5天2组患者髌上10cm、髌骨中点、髌下10cm周径较第3天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5天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髌上10cm、髌骨中点、髌下10cm周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血清TNF-α、IL-6、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可以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肿胀程度,降低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促进关节功能康复。

    作者:郭振中;张宁;程燕;路露;段晓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我国主导的ISO国际标准《中药编码规则》正式发布

    近日,由我国主导的《中药编码系统--第一部分:中药编码规则》( ISO 18668-1)经过为期3个月的ISO终国际标准草案投票,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标志着中药在数字化、标准化、信息化方面迈出了第一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低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IBD的发病率和不良预后有关

    近期,一项在线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上的5年纵向研究结果显示,低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IBD(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发病率,疾病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有关,而且补充似乎与保健应用减少有关。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针对性护理应用于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应用于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86例,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试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对2组患者血压的控制情况、孕妇妊娠情况以及新生儿健康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护理后血压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试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剖宫产使用率、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先兆以及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新生儿早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新生儿平均体质量和Apgar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治疗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进一步改善孕妇和新生儿的结局。

    作者:赵汝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药结合干扰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血清 VEGF、CA153及 CYFRA21-1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结合干扰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CA153及人细胞角蛋白21-1( CYFRA21-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结合干扰素联合化疗治疗的研究组(100例)和干扰素联合化疗治疗的对照组(100例)。分别在2组治疗前后检测血清VEGF、CA153及CYFRA21-1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VEGF、CA153及CYFRA21-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2组血清VEGF、CA153及CYFRA21-1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性的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结合干扰素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治疗,能有效的降低患者体内血清VEGF、CA153及CYFRA21-1水平。

    作者:吕翠红;胡利宏;程瑞波;董丽娟;郑志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MCP-1、血清铁与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血清铁与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43例( DO组),糖尿病无骨质疏松的患者42例( DM组)。检测2组患者腰椎( L1~L4)及左侧股骨颈部的骨密度,并采集空腹血检测2组患者血清铁及外周血中MCP-1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DO组腰椎T值和股骨颈T值均低于DM组,血清铁低于DM组,血清MCP-1高于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铁与股骨颈T值(r =0.613,P <0.05)、腰椎T 值(r =0.592,P <0.05)呈正相关;MCP-1表达水平与股骨颈 T 值(r=-0.85,P<0.05)、腰椎T值(r=-0.89,P<0.05)呈负相关。结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外周血MCP-1表达水平增高,血清铁含量减少,MCP-1和血清铁可能参与了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发生。

    作者:梁洁;宋文琦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小组训练在早中期阿尔兹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组训练模式在早中期阿尔兹海默病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老年病区住院的82例早中期阿尔兹海默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结合患者智能受损情况、文化程度及自身爱好,将患者分配至不同的小组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对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抑郁、焦虑状况在入院时、住院治疗3个月后进行评估。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的MMSE、ADL、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月末2组相比,观察组ADL、HAMD及HAMA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MSE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小组训练模式可延缓早中期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晚期症状的出现,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早中期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康复治疗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赵玲丹;陈泽聪;杨六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4例。对照组患者每天给予硫酸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9%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低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注射液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仕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连续心率减速力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连续心率减速力(DRs)的变化,及其心率变异性指标如心率变异性总标准差( SDNN)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AMI患者84例作为AMI组,及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测定2组研究对象的DRs值(包括DR2、DR4和DR8)以及心率变异性指标,将AMI组与对照组按照DRs值的大小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比较2组中高危患者所占比例,并分析AMI组DRs值与SDNN的相关性。结果 AMI组DR4、DR8、SDN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DR2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中预测到的中高危患者所占比例为4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R2、DR4、DR8均与SDNN呈正相关。结论 DRs值可定量对AMI患者的迷走神经张力进行评估,且与SDNN正相关,或可作为临床预测AMI患者发生猝死的一个新指标。

    作者:杨红;熊秋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医学论文的基础结构

    医学论文(论著)的具体撰写,一般可分为题目、序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等项。题目:论文的题目必须切合内容而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能够明确表达论文的性质和目的。题目一般都采用主要由名词组成的词组来表达,且标题不宜过长(一般少于20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科学家找到一个B细胞白血病的重要驱动因子

    近日,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JCI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进展,他们对一种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的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了基因表达分析,结果发现一种叫做IGF2BP3的RNA结合蛋白在病人体内表达丰度非常高,并证明该蛋白在该类型白血病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驱动作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特发性矮身材儿童生长障碍与GH-IGF1轴关系的研究进展

    人体成年身高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性状,某些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变化可能决定人群身材高矮的差异,导致部分人群矮小。现在身高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患有生长障碍疾病的儿童能否得到及时诊断及治疗可影响其本人心理、学业、事业、婚姻等诸多方面,因此受到家长及临床医师高度重视。矮身材(short stature)是指在相似环境下,身高较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健康儿童身高均值低2个标准差(-2SD)以上或处于第3百分位数以下[1]。其中,特发性矮身材( 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在临床上约占60%~80%,它不是一种临床诊断,而是包含一些病因尚不明确的矮身材在内的描述性分类。身高增长主要由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即GH-IGF1轴调控。本文仅就特发性矮身材儿童生长障碍与GH-IGF1轴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陈龙;陈晓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醒脑静注射液对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及神经保护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及血清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按照2014年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给予降低颅内压,适当控制血压等对症处理。观察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同期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入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后24h及72h晨空腹抽血5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水平及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NSE,应用ELISA检测S100β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与NSE、S100β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降低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TNF-α、IL-1β、NSE及S100β蛋白水平,降低组织炎性反应,保护神经功能。

    作者:李小亮;刘文进;田书娟;王志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滴鼻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啶(DEX)滴鼻对患者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效果。方法选择将100例择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D0、D1、D2、D3组,每组25例。小剂量右美托咪啶组0.5μg/kg( D1)、中剂量右美托咪啶组0.75μg/kg(D2)、高剂量右美托咪啶组1.5μg/kg(D3)和生理盐水对照组(D0),诱导前经鼻腔给予DEX滴鼻,完成滴鼻后10~15min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分别观察4组在麻醉前( T1)、滴鼻后10min( T2)、胃镜置入即刻(T3)、胃镜置入3min(T4),撤出胃镜即刻(T5),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组内比较,D0组在T3~5时较T1~2时MAP、HR显著升高(P<0.05);D1、D2和D3组在T3~5时MAP和HR均低于T1~2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比较,D1、D2和D3组在T3~5时MAP和HR均低于D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2和D3组之间比较,D3组MAP和HR在T3~5时下降更明显(P<0.05)。 D3组心动过缓、舌后坠、阿托品对抗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肠镜检查的不良反应,在术前经鼻腔给予中等剂量的DEX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董慧领;张惠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2014年我院住院部抗菌药物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该院2014年住院部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与常见分离细菌耐药趋势。方法利用Excel对住院部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量、药敏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药、氟喹诺类和大环内酯类是我院使用的主要品种,多种细菌已对常用抗菌药物产生较高耐药率。结论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 DDDS )与细菌耐药呈正相关关系,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提高疗效和减缓耐药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韦红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用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围术期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用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围术期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例实施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采用舒适护理与常规护理。术后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根据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15.0%,研究组患者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平均得分为(87.46±4.84)分高于对照组的(74.21±4.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适护理用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围术期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秀芳;黄玲;张静;张会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慢重症患者在ICU的滞留和预后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慢重症( CCI)患者在ICU的滞留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5年6月江苏省中医院ICU收治的95例CCI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滞留时间和病死率,以及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比较不同滞留时间的CCI患者病死率,绘制频率直方图和存活曲线。结果95例CCI患者总滞留时间22677d,平均(238.71±318.99)d,滞留少于3个月44例(46.3%),3~6个月25例(26.3%),滞留超过半年26/95例(27.4%),却占总滞留天数的74.8%(16972/22677);死亡53例,总病死率55.79%(53/95),其中男性36.84%,女性18.95%,滞留时间分别(200.39±53.99)d和(307.44±106.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60岁以上CCI患者为主(89.5%),>70岁的CCI患者病死率为61.64%。结论大部分CCI患者滞留ICU时间不超过半年,约1/4的CCI消耗了约3/4的ICU住院时间,以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为主,老年女性滞留更久;大部分CCI患者在半年内死亡,>70岁的患者病死率较高,女性病死率相对较低。滞留超过1年的CCI患者,病死率降低,这意味着CCI患者将逐年增多,应该研究CCI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规律,提高医疗效率。

    作者:常宁;裴颖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