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对比

刘旭峰

关键词:哮喘, 多索茶碱, 氨茶碱,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比较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5月柳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2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予以氨茶碱治疗,观察组予以多索茶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肺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肺活量(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优于氨茶碱,可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分层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分层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在靖安县高湖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160例,根据其管理制度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研究组采用分层护理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成就感、医生护理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人员工作成就感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生对护理满意度为97.5%(39/40),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9.6%(1246/1251),高于对照组的93.7%(1180/1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分层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护理知识的掌握能力,继而提高其工作成就感、护理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邓永红;袁爱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不同停药方式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不同停药方式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9月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服药2周后逐渐减少剂量至用药结束,对照组患者待红细胞沉降率(ESR)恢复后停用.观察两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ESR、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等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停药3个月后观察患者的复发率、症状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TSH较治疗前上升,FT3、FT4、ESR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患者ES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SH、FT3、F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逐渐减少糖皮质激素剂量的停药方式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复发率、且预后好.

    作者:唐振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血管意外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又称为脑卒中)行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徐州市急救医疗中心收治的140例采取院前急救措施的脑卒中患者作为急救组,选取同一时间段内未采取院前急救措施由家属护送入本院治疗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后遗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 急救组患者治愈率、后遗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52.9%、41.4%和5.7%,对照组患者治愈率、后遗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21.0%、61.0%、18.0%,急救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行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路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2015年任丘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ADL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葛根芩连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2015年武义县熟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葛根黄连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 葛根芩连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美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医生小词典——食管动力障碍分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5年3月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中医院心内科收治的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患者100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联合组与单药组,各50例.联合组患者给予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单药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利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MMSE评分高于单药组,ADL、CDR评分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云志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外科治疗进展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系统之一,甲状腺癌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大部分患者属于微小乳头状癌.外科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现状和进展是本文的研究主题.

    作者:许明亮;曹安华;李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良好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9月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内科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全面健康指导教育.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服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诊疗工作时,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并配合良好的健康宣教,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强化患者服药依从性,对患者的预后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李秋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及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抑郁、焦虑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徐州矿务集团第二医院收治入院的COPD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与主观幸福感.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幸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抑郁、焦虑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主观幸福感.

    作者:连艾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给予患者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冯晓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住院确诊的AMI患者96例,按随机顺序将患者分为M组46例和L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规范化AMI治疗,在此基础上,M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L组给予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记录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评价患者HRV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SDNN、SDANN、rMSSD、PNN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组SDNN、SDANN、rMSSD、PNN50低于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可以提高AMI患者的HRV,从而减少AMI患者由于HRV降低而再发的严重心血管事件.

    作者:何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针灸结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针灸结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2015年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1例)与早期综合组(42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早期综合组给予常规治疗+早期针灸结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患肢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抑郁评分.结果 早期综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患肢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早期综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常规组,患肢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结合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患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宗彦武;蔡柳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6月周口市疾病控制中心专科病医院内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索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通气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大呼气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临床症状(气喘、咳嗽、哮鸣音)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PEF、FVC高于对照组,咳嗽、气喘及哮鸣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可显著提高疗效,快速缓解患者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杨艳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文拉法辛和氯丙咪嗪治疗焦虑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

    目的 比较文拉法辛和氯丙咪嗪治疗焦虑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入院的138例焦虑性抑郁症患者,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文法拉辛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氯丙咪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HAMD评分方法和时间有交互作用(P﹤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评分方法和时间有交互作用(P﹤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周HAMD评分和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文拉法辛治疗焦虑性抑郁症的疗效优于氯丙咪嗪,且药效更加迅速,更加安全可靠.

    作者:田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重度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重度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5年9月瑞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病毒性脑炎患者31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15例与研究组1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退热、住院天数、惊厥控制、头痛呕吐消失、意识转清时间及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退热、住院天数、惊厥控制、头痛呕吐消失、意识转清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纳洛酮治疗重度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黄令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樟脑酚与氢氧化钙作为填充药物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樟脑酚与氢氧化钙作为填充药物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0月武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接受根管治疗患者68例(76颗患牙),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38颗患牙)与对照组34例(38颗患牙).观察组给予氢氧化钙填充,对照组给予樟脑酚填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牙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患牙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患牙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根管治疗中氢氧化钙作为填充药物临床效果优于樟脑酚,氢氧化钙对内毒素有良好的灭活性,可提高根尖孔封闭性,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刘思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环磷腺苷葡胺辅助治疗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环磷腺苷葡胺辅助治疗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昭平县人民医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慢性心律失常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组(试验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8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环磷腺苷葡胺,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平均心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7%(44/48),高于对照组的50.0%(2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平均心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平均心率为(57.4±6.5)次/min,高于对照组的(50.9±6.9)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4/48),低于对照组的31.3%(1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磷腺苷葡胺辅助治疗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调节患者心率、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益火补土法治疗脾肾阳虚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益火补土法治疗脾肾阳虚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九江市中医院收治的STC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并随机抽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益火补土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血管活性肠肽(VIP)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NOS、VI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NOS、VI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健康对照组NOS、VI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火补土法治疗脾肾阳虚型STC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且无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作者:毛丽华;陆琳;刘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支气管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5年4月宝丰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为45例合并OSAHS者,对照组为35例未合并OSAHS者,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肺功能指标,分析支气管哮喘合并OSAHS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 45例哮喘合并OSAHS临床特点:夜间发作占31.1%,日间发作占22.2%;体质指数(BMI)在25kg/m2及以上占80.0%.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过敏性鼻炎及肥胖是支气管哮喘并发OSAH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合并OSAHS发生率较高,其独立影响因素为过敏性鼻炎与BMI病史.

    作者:岳新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