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注射用头孢美唑钠致过敏反应2例

宋芳;徐斌;马琳琳

关键词:头孢美唑钠, 过敏反应
摘要:病例1,女,64岁,因咳嗽、咯痰伴发热于2015年12月21日来我院就诊。检查:体温38.9℃,血压110/65mm Hg,外周血白细胞14.8×109/ L,淋巴细胞0.08,中性粒细胞0.83,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问诊既往无药物过敏史,给予注射用头孢美唑钠(皮试阴性,哈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A1511701-2)1.0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大约20min 后,患者输注部位周围发红且瘙痒,并主诉胸闷、心慌、呼吸困难,怀疑皮试结果出现假阴性导致药物过敏,立刻遵医嘱停止输液,给予吸氧、地塞米松10mg 静脉注射,后症状逐渐缓解,停用药物后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全自动染色机及封片机在病理制片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病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病理设备的不断更新,全自动染色机及封片机以其卓越的性能和良好的处理效果已被各大医院广泛应用,取代了人工染色及人工封片,我科近年来引进德国 Leica 全自动染色机及封片机,既减轻劳动强度,又提高制片质量,减少失误。经过几年使用略有心得,现介绍如下。

    作者:范玲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英文缩略语书写规范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可疑乙二醇中毒致高乳酸间隙1例

    血乳酸检测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尤其是危重症患者,但不同检测仪器采用不同方法测定的浓度有所不同,其中可能存在干扰,两者的浓度差值称为乳酸间隙。本病例高度怀疑乙二醇(汽车防冻液)中毒致高乳酸间隙。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邵华;苏冠丽;杨秀芬;张瑛琪;韩彩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肝癌组织和肝硬化组织 PI3K 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比较

    目的:比较肝癌组织和肝硬化组织 PI3K 信号通路相关分子 AKT、PTEN 和 TLR4水平。方法取肝癌组织和肝纤维化组织各10例,western-blot 法检测 PTEN、AKT 蛋白的表达。提取肝癌组织和肝纤维化组织总 RNA, RT-PCR 方法检测 PTEN、AKT、TLR4mRNA 的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的 PTEN、AKT、TLR4mRNA 和 PTEN、AKT、P-AKT 蛋白水平高于肝硬化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癌组织较肝硬化组织中 PI3K 信号通路活性增强。

    作者:金萌;韩颖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亚急性咳嗽的中医研究进展

    咳嗽是呼吸内科患者常见的症状,临床上将咳嗽按病程分为3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亚急性咳嗽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咯少量白色黏液痰,时间持续3~8周, X 线胸片检查无异常。现代医学认为亚急性咳嗽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后咳嗽,其次是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 PNDS)、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等[1],但对发病机制知之甚少,目前认为主要与气道炎性反应、气道反应性增高、咳嗽反射敏感度升高等因素有关。治疗缺乏疗效明确的化学药物,对咳嗽明显的患者主要应用镇咳药、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或减充血剂等药物治疗,副作用较为明显且停药后病情反复。近年来对中医药治疗亚急性咳嗽引起重视,相关文献报道增多,现将中医药治疗亚急性咳嗽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邓维海;庞玲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盐酸克林霉素致神经肌肉阻滞2例分析

    盐酸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的衍生物,抗菌谱和林可霉素相同,抗菌作用为后者4~8倍,临床主要适用于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及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放线菌等)所致的中、重度感染,如吸入性肺炎、脓胸、肺脓肿、骨髓炎、腹腔感染、盆腔感染及败血症等。临床应用及文献报道中的常见不良反应以皮肤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和全身症状为主[1];严重不良反应以伪膜性肠炎、过敏性休克[2]、肾功能损害[5]为主,较少报道神经肌肉阻滞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本文回顾性分析2例使用盐酸克林霉素出现神经肌肉阻滞不良反应病例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王俊;池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米格列醇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米格列醇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及对照组53例,观察组采用米格列醇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单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h 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83.02%,治疗后2组FPG、早餐后2hPG、HbA1c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格列醇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能更好地降低 FPG、2hPG 及 HbA1c水平,安全性较好。

    作者:杨维建;程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注射用头孢美唑钠致过敏反应2例

    病例1,女,64岁,因咳嗽、咯痰伴发热于2015年12月21日来我院就诊。检查:体温38.9℃,血压110/65mm Hg,外周血白细胞14.8×109/ L,淋巴细胞0.08,中性粒细胞0.83,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问诊既往无药物过敏史,给予注射用头孢美唑钠(皮试阴性,哈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A1511701-2)1.0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 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大约20min 后,患者输注部位周围发红且瘙痒,并主诉胸闷、心慌、呼吸困难,怀疑皮试结果出现假阴性导致药物过敏,立刻遵医嘱停止输液,给予吸氧、地塞米松10mg 静脉注射,后症状逐渐缓解,停用药物后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作者:宋芳;徐斌;马琳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跖骨头骨软骨病1例

    患者,女,20岁,主因左足背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约4年入院。患者入院约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第二跖趾区疼痛,肿胀,活动后加重。既往否认外伤史,平素喜穿高跟鞋。查体:左足第二跖趾关节处稍肿胀,压痛明显,屈伸活动受限,足趾末梢红白反应好。X 线片示左足第二跖骨头远端骨密度减低。CT 示左足第二跖骨头外形失常,密度不均,边缘不规则,有数个小块状骨。初步诊断左足第二跖骨头骨软骨病。住院予以行手术切除跖骨头治疗,经治疗好转出院。

    作者:孙同伟;赵财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美宝湿润烧伤膏在感染及难愈伤口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在感染及难愈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05年1月-2015年1月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的感染和(或)难以愈合伤口患者4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换药,患者疼痛轻,伤口愈合快,瘢痕少。29例经使用凡士林纱条、优琐尔纱条、抗生素纱条换药无效的患者,以及12例伤口偏大估计难以愈合或愈合速度慢的患者,经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换药后均愈合满意。结论美宝湿润烧伤膏换药对感染及难愈伤口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独特而有效的损伤控制原理是其疗效良好的主要原因。

    作者:代劲松;颜登高;胡正茂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作者书写摘要须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新生儿溶血病与孕妇产前血型抗体效价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 O 型孕妇产前免疫球蛋白 G(Immunoglobulin G,IgG)血型抗体水平与新生儿溶血病(HDN)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400例 O 型 Rh 血型系统中 Rh(D)阳性孕妇进行产前 IgG 抗体效价检测,分娩后新生儿血型非 O 型,Rh 血型系统中 Rh(D)阳性,进行 HDN 三项检查。结果2400名孕妇中 IgG 抗体效价﹤64者1256例,抗体效价≥64者1144例。对2400例新生儿进行溶血病检测,其中703例发生 HDN,1697例未发生 HDN,HDN 的总体发病率为29.3%。在孕妇产前抗体效价﹤64中有199例发生了 HDN,其发病率为15.8%,相对于 HDN 的总体发病率小;在孕妇产前抗体效价≥64中,有504例发生了 HDN,其发病率为44.1%,相对于 HDN 的总体发病率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产前抗体效价分别为64、128、256、512时,相对应的 HDN 的发病率为27.8%、37.1%、80.0%、100.0%。结论产前抗体效价越高,HDN 发病率越高,且溶血三项皆为阳性的比例更高,O 型孕妇产前 IgG抗体效价与 HDN 发病率成正相关。

    作者:王向红;苏学艳;赵志英;杨梅花;罗敏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吡嗪酰胺致肺结核患者血尿酸增高的药学服务

    结核病现仍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吡嗪酰胺作为常规治疗肺结核的药物之一,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其对人型结核杆菌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在 pH 5.0~5.5时,杀菌作用强,对于酸性环境中缓慢生长的吞噬细胞内的结核菌是目前佳的杀菌药物[1]。其不良反应有高尿酸血症、关节疼痛,胃肠不适和肝功能损害等。在现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发病率增高的情况下,吡嗪酰胺导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较过去明显增多[2]。现对1例使用吡嗪酰胺致血尿酸升高的病例进行分析,以期探讨在使用吡嗪酰胺时如何减少和应对不良反应发生。报道如下。

    作者:赵越;张德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复方连芩双层缓释药膜与金莲清热泡腾片对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水平的影响比较

    目的:比较复方连芩双层缓释药膜与金莲清热泡腾片对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及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给予复方连芩双层缓释药膜与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对照组给予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分别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肌钙蛋白、CD +3、CD +3 CD +4、CD +3 CD +8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 CK-MB、cTnI 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血清 CD +3、CD +3 CD +4、CD +3 CD +8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复方连芩双层缓释药膜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能降低血清 CK-MB、cTnI 水平,同时能提高血清 CD +3、CD +3 CD +4、CD +3 CD +8水平,优于金莲清热泡腾片。

    作者:张翠平;付艳颖;谢艳飞;王振彪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关于对冒用我刊名义进行非法征稿活动的郑重声明

    作者: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社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将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各30例,B 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立普妥。A 组在 B 组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检查治疗前、治疗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大小。记录血清学指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质(FIB)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 IMT、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且 A 组低于 B 组;治疗后2组 TC、LDL-C 及 FIB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 A 组低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除 B 组出现2例肝功能损害外,其他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立普妥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临床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显巍;余建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MCP-1、血清铁与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 DN)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血清铁离子(SI)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 DN 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8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h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ACR ﹤30μg/ mg)28例、微量蛋白尿组(ACR 30~300μg/ mg)29例及大量蛋白尿组(ACR ﹥300μg/ mg)28例,比较 SI、MCP-1的变化,及其与 ACR 的相关性。结果大量蛋白尿组 SI 水平低于正常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MCP-1水平高于正常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SI 与ACR 呈负相关(r =-0.684,P ﹤0.05),MCP-1与 ACR 呈正相关(r =0.871,P ﹤0.05)。结论 SI 和MCP-1随尿白蛋白排泄量增加而改变,SI 和 MCP-1可作为老年 DN 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梁洁;宋文琦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远程缺血预适应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临床结局影响的 Meta 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远程缺血预适应(RIPC)对先心病手术患儿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Science Direct、Elsevier、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10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和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资料。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 Stata 12.0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随机对照研究,共697例患儿,meta 分析结果显示,RIPC 与对照组相比,机械通气时间、ICU 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肌钙蛋白水平(cTnI)、术后24h 心肌收缩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与现有的成人研究结果不同,本文并未发现RIPC 对先心病手术患儿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提示仍需更多高质量 RCT 去证实 RIPC 的临床作用。

    作者:李贤伟;周红瀛;李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EDTA 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误诊1例

    患者男,70岁。10个月前因咳嗽、咯痰及喘息7d 就诊。查体:无贫血貌,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双肺呼吸音增粗,右下肺湿啰音;胸片示双肺多发斑片影;血常规检查白细胞6.3×109/ L,血小板12.0×109/ L;肝功正常,尿隐血阴性;无药物过敏史。初步诊断为肺炎、血小板减少症(原因待查)。入院后给予控制感染、对症治疗,输注血小板1U,复查血小板计数为184.0×109/ L。患者病情缓解出院。10d 前,患者再次因胸闷、气短半个月入院。血常规检查:血小板20.0×109/ L,尿便常规、甲状腺功能三项、血沉、C 反应蛋白均正常,便潜血阴性。行骨髓穿刺活检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可见7个,血小板成堆分布,粒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增生比例及形态均在正常范围内,为大致正常骨髓像。患者拒绝输注血小板治疗,转上级医院血液病科就诊。查血小板计数22.0×109/ L,无贫血貌,无牙龈、鼻出血,无血尿、黑便。更换枸橼酸抗凝剂复查血小板计数100×109/ L,为进一步确诊,再次行骨髓穿刺术,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尚活跃,巨核细胞可见8个。其余免疫学指标均正常。多次以枸橼酸抗凝复查血小板计数90~120×109/ L。

    作者:黄志刚;王正强;刘广林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