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永坤
治疗脊柱结核的传统方法一般采取手术病灶清除,脓腔冲洗后放一些抗结核药物、植骨融合等.这种治疗方法存在着疗程长、稳定性差、脊柱畸形发生率高等不良后果,为减少窦道形成不放置引流导致伤口不愈合率高、易复发等情况[1-2].随着现代脊柱外科理论,手术技术和内固定物的发展和提高.一期病灶清除、矫正畸形、牢固的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大限度矫正畸形,同时给予术后充分引流的治疗理念和手段的应用,从而明显缩短了脊柱结核的病程,提高了疗效.伤口不愈合复发率明显降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海冰;白晓蔚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髌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髌骨骨折患者62例,按就诊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且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7%低于对照组的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髌骨骨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且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许冬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及产妇结局,以进一步保证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健康,提升分娩的成功率.方法 选取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阴道引产的方式进行分娩,对照组采用剖宫产的方式,比较记录分娩过程中的数据.结果 阴道分娩的成功率较高,而且产妇以及新生儿受影响较小,尤其是对于经历过剖宫产术的产妇来说,阴道引产分娩更有优势.结论 对于经历过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来说,再次妊娠时分娩方式对于自身健康以及新生儿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案例数据分析出阴道分娩具有一定的优势,成功率较高,且可以改变产妇结局,有利于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
作者:张敏妍;张亚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随着地理环境、气候、人文社会的变化,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对疾病的病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随着对变态反应的深入研究,过敏体质也逐渐被人们认识.在传统中医学中有过敏相关疾病,如漆疮、瘾疹、鼻鼽等,但大多只从症状命名,对其发病多从风论,而其真正的病因受时代、科技水平的影响不被历代医家所认识.在跟随名老中医温振英老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颁发特殊贡献津贴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学习期间,在老师的教授和指导下,逐渐认识了过敏性疾病,并从中医角度更多的理解了该病,温老师指出该病的病机:阴虚为其根本,风邪内伏为其病因,在此病机指导下,形成了独特的辨证、诊断及治疗体系.
作者:苏小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受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为临床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住院58例患者输血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007年1月-2015年12月间输血患者8423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56例,其中过敏反应41例(73.2%),发热反应11例(19.6%),其他反应例4(7.1%),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6%;输注冰冻血浆、去白悬浮红细胞、血小板和冷沉淀的输血反应所占比例分别为83.9%、12.5%、1.8%和1.8%;有输血史/妊娠史者非感染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无输血史/妊娠史者(P<0.05).结论 发生的输血不良主要为过敏反应和发热反应,且以血浆成分输血导致的不良反应为主,其他成分较低,对于有输血史/妊娠史患者应加强监控及观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郝英巧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抗胆碱药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阿托品静脉注射直至阿托品化等,治疗组用长托宁取代阿托品,根据患者中毒程度给予相应剂量长托宁肌内注射.观察2组长托宁和阿托品的用药次数,2药起效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CHE恢复时间,药物中毒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治愈率.结果 2组治疗后,治疗组各种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盐酸戊乙奎醚替代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辉程;黄金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5年7月起,在医院手术室的仪器设备管理当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将实施前的仪器设备故障发生率作为对照组,将实施后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仪器设备故障发生率为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过程中,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能够显著降低仪器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并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手术室人员的协作精神和工作效率,增强他们的管理意识,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丽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随着医院规模的发展扩大,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医院出现护理人员缺乏的现象.为了满足临床一线工作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使用聘用护士,使其在医院护理队伍中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由于聘用护士与在编护士在待遇、福利、晋升等方面有一定的差距,出现了聘用护士离职的现象.聘用护士离职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但聘用护士的流失不仅增加医院的人力招聘成本,培养成本,而且不利于护理队伍的发展和建设[1].现对我院近5年51人聘用护士离职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寻找原因,提出管理对策,稳定护理队伍的发展.
作者:韩雪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晨峰血压与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15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晨峰血压正常组(n=78)和晨峰血压异常组(n=77),分析晨峰血压水平与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的相关性.结果 原发高血压病患者MBPS除与年龄、BMI、TC、TG、LDL-C等因素相关外,还与PLT、MPV、PDW等血小板参数具有正相关.结论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晨峰血压升高者应关注血小板活性,而血小板异常者应关注晨峰高血压,这样才可进一步降低晨起高发的心血管事件.
作者:雷敏;张春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献血人员在正常情况下献血量约在200~400ml,即5%-10%的全身血容量,此种情况下献血人员基本不会出现献血反应,然而受到各类不良因素制约以及献血人员个体因素差异影响,不少献血人员依然会发生献血反应,给采血工作造成不良影响[1].笔者观察并分析献血员发生献血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应对措施,旨在为采血工作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莉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糖尿病肾病在Ⅰ型和Ⅱ型糖尿病中致死的危险性都是十分严重的,临床上仅次于心脑血管粥样硬化疾病.随着糖尿病史的延长,多数患者会并发肾病,终发展成为肾功能衰竭,在临床实践中,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发生,加强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笔者就糖尿病并发肾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作一总结.
作者:黄玉柳;郭禧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门诊药房合理配发老年患者用药注意事项.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药房2014年3月-2015年3月>60岁老年患者281例药品配发作为对照组,从2015年4月-2016年3月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296例药品配发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配发药物模式.试验组患者则结合配发药物工作实际,分析老年患者应知应会事项,进行针对性提醒.结果 试验组的药品配发差错率为1.35%、取药等待时间(19.5±7.2)min、投诉率0.69%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55%、35.9±6.1min、3.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投诉率为0.69%低于对照组的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药房合理配发老年患者用药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必要性,应推广应用.
作者:晁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探究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医院就诊的90例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平均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45例,传统组实施传统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改良组实施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对比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改良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过程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传统组(P<0.01).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具有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许海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Ⅲ期结直肠癌患者45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联合治疗组采用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比较、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KPS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血液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对近期疗效并无明显影响,但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如骨髓抑制等化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安宁;张明;于瑞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补肾调周法配合针刺、耳穴治疗妇女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 将66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补肾调周法配合针刺、耳穴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优势卵泡大直径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优势卵泡大直径略小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稍有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周期排卵率为6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妊娠率为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观察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补肾调周法、针刺和耳穴法联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疗效好,妊娠率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睿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研究经阴道子宫瘢痕修补术治疗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的经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患者各15例,观察组给予经阴道子宫瘢痕修补术,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学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明显,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子宫瘢痕修补术治疗子宫切口憩室损伤较小,安全,低价、有效.符合微创原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兰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内科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情况、康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发生护理纠纷2起(4.7%);对照组发生护理纠纷9起(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情好转优良率为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措施的实施,可有效提高急诊内科的护理服务质量,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起平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小儿喘息性肺炎58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联合组300例与对照组280例.2组均行抗感染及抗炎等基本治疗.同时联合组采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联合氧气雾化治疗,对照组仅予布地奈德氧气雾化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3.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儿咳嗽、喘憋及肺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所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异丙托溴胺与沙丁胺醇联合氧气雾化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忠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湛江市人群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型分布情况,用于指导临床遗传咨询,避免高风险地区严重类型地贫患儿的出生.方法 以2013年9月-2014年8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者为研究对象.基因型确诊运用PCR法或PCR结合反向点杂交技术进行地中海贫血常见突变分析.结果 在510例受检人群中,经基因诊断后,确诊为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206例.其中检出α地中海贫血125例(60.68%);检出β地中海贫血78例(37.86%);β地中海贫血复合α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3例(1.46%).5种常见α地中海贫血缺失型基因的突变频率是:--SEA/αα为58.40%,-α3.7/αα为14.40%,-α4.2/--SEA为8.00%,-α3.7/--SEA为7.20%,-α4.2/αα为6.40%;4种常见β基因突变类型的构成比是:41-42M为38.46%,654M为28.21%,-28M为11.54%,17M为6.41%.结论 本研究获得了湛江市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分布情况,为湛江市开展地贫人群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预防计划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是降低高危地域严重类型地贫患儿的出生的有效手段.
作者:邝昊宇;方小敏;李小冰;刘丽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肝硬化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伴胃肠动力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方剂柴平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2组总有效率均为96.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有效22例(88.0%)优于对照组的21例(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治疗肝硬化患者胃肠动力障碍的临床效果与西医治疗并无差异,并能有效改善症状及检测指标.
作者:覃勇军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