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并发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黄玉柳;郭禧凤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肾病,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摘要:糖尿病肾病在Ⅰ型和Ⅱ型糖尿病中致死的危险性都是十分严重的,临床上仅次于心脑血管粥样硬化疾病.随着糖尿病史的延长,多数患者会并发肾病,终发展成为肾功能衰竭,在临床实践中,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发生,加强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笔者就糖尿病并发肾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作一总结.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将医院在2015年1~1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配合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3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患者配合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赵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拉米夫定联合激素治疗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患者2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激素治疗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6例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患者给予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天1次,连续12个月)治疗7d后加醋酸泼尼松正规治疗(1mg· kg-1 ·d-1,8周后规律减量).结果 治疗12个月后24h尿蛋白定量(1.60±1.06)g/d较治疗前的(3.80±1.02) g/d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白蛋白为(39.43 ±3.21)g/L较治疗前的(22.63 ±3.74)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BV-DNA水平(Lgcopy数)由治疗前(2.9±1.8)降至治疗后的(1.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米夫定联合激素对治疗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有良好疗效.

    作者:覃源;李康慧;冷斌;李小红;曾凝;覃新芳;廉溪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奥扎格雷联合丁苯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联合丁苯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治疗之上给予奥扎格雷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果表明奥扎格雷联合丁苯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少英;李落彩;范聚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脊柱结核一期病灶清除后矫形重建脊柱稳定性的疗效观察

    治疗脊柱结核的传统方法一般采取手术病灶清除,脓腔冲洗后放一些抗结核药物、植骨融合等.这种治疗方法存在着疗程长、稳定性差、脊柱畸形发生率高等不良后果,为减少窦道形成不放置引流导致伤口不愈合率高、易复发等情况[1-2].随着现代脊柱外科理论,手术技术和内固定物的发展和提高.一期病灶清除、矫正畸形、牢固的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大限度矫正畸形,同时给予术后充分引流的治疗理念和手段的应用,从而明显缩短了脊柱结核的病程,提高了疗效.伤口不愈合复发率明显降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海冰;白晓蔚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我院2013-2014年耐药菌株的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细菌耐药特点和变化趋势,为临床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2013~ 2014年住院患者痰、脓、血液、尿液等标本分离培养,药敏试验以及病史.结果 2013年共检测出多重耐药菌为610株,其中排名前6位的细菌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25.3%)、大肠埃希菌(15.3%)、肺炎克雷伯菌(7.8%)、金黄色葡萄球菌(7.7%)、鲍曼不动杆菌(7.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3%).2014年共检测出多重耐药菌为533株,排名前6位的细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18.0%)、铜绿假单胞菌(17.5%)、鲍曼不动杆菌(11.0%)、金黄色葡萄球菌(7.5%),肺炎克雷伯菌(7.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0%).我们发现,2014年多重耐药菌比2013年少77株,下降了12.6%.结论 掌握我院细菌感染以及细菌耐药特点和变化趋势,为临床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防止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作者:姬长存;黄伟;刘新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益生菌对肠道黏膜免疫的调节作用

    随着医学的深入研究,肠道黏膜是机体自身与外环境接触的大界面这一观点已被人们逐渐认识,它不仅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场所,而且具有重要的防御性屏障功能,是机体防御外来抗原和致病微生物侵犯的主要防线.此功能由于某些原因受到损伤时,肠黏膜通透性增高,进一步肠道细菌移位和促炎因子大量释放,从而使原发疾病加重,甚至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大量抗生素的使用虽在继发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上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目前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病死率仍未减少.抗生素治疗外源性感染,杀灭病原菌的同时机体正常的有益菌也被杀灭,从而导致内源性感染或机会感染.因此,一些学者提出应对感染的“源头”针对性治疗,而不是面对靶器官.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生态学影响人类健康状况的观点已被人们广泛接受,益生菌被应用于临床改善肠道屏障功能,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开始被广泛关注.笔者就肠道正常屏障功能,以及微生态制剂对肠道正常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郄素会;潘颖;高丽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牙髓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牙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牙周牙髓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各50例.第Ⅰ组患者实施根管治疗、牙周基础治疗后以碘甘油治疗;第Ⅱ组患者实施根管治疗、牙周基础治疗后以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对比2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菌斑指数(PI)、探诊出血(BOP)、牙龈指数(CI)、牙周袋深度(PD)的差异.结果 第Ⅱ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第Ⅰ组(总有效率92.00% vs 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BOP、GI、PD改善优于第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牙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牙周牙髓病变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龙欣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双联抗血小板在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符合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分析比较2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57.1%和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2%和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全血低切黏度3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纤维蛋白原变化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联抗血小板在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各项指标,缓解症状,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张合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组胺H2受体阻断剂改善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原因有心肌受损、心室负荷过度、心室充盈障碍以及心律失常,终导致心室泵功能低下,其病死率高,预后不良.尽管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我们已经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但慢性心力衰竭仍然是全世界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仍然需要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案,尤其部分无重大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的药物.笔者通过对既往以组胺H2受体为靶点,研究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实验进行综述,阐述当前H2受体阻断剂对改善心功能的新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作者:张峡君;廖禹林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新生儿静脉输液的风险与对策

    目的 分析新生儿静脉输液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的新生儿21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08例和对照组107例.对照组采取静脉输液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采取静脉输液风险管理治疗方案.比较2组的临床价值和危险因素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95.37%高于对照组的7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药物渗漏、静脉炎和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静脉输液的风险性因素进行管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能够使药物渗漏、静脉炎和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琴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移位锁骨骨折33例

    儿童锁骨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多为上肢外展伸直位摔伤或肩关节直接摔伤所致.锁骨中段骨折较常见,外1/3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所致.多数患者骨折后发生不同程度的移位[1];目前临床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但是手法复位时达到解剖复位较困难,整复的当时即使达到良好复位,然而松开手指后,又可发生移位.复位后多采用“8”字绷带外固定,因外固定效果不可靠,固定后断端往往重新再移位.近的研究表明,非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骨不连发生率占5%~15%[2],儿童移位锁骨骨折非手术治疗愈合后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畸形,且畸形愈合发生率较高,近端向下方移位及骨折短缩是多见的畸形,还可能出现患侧塌肩畸形,若患者塑形矫正不佳,会影响美观和锁骨的承载能力,部分患儿遗留患肩疼痛和肩关节功能受限.儿童锁骨骨折的内固定方法较多,在临床上存在争议.我院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移位锁骨骨折3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晋世康;廉会存;刘聚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门诊药房合理配发老年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目的 总结门诊药房合理配发老年患者用药注意事项.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药房2014年3月-2015年3月>60岁老年患者281例药品配发作为对照组,从2015年4月-2016年3月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296例药品配发作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配发药物模式.试验组患者则结合配发药物工作实际,分析老年患者应知应会事项,进行针对性提醒.结果 试验组的药品配发差错率为1.35%、取药等待时间(19.5±7.2)min、投诉率0.69%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55%、35.9±6.1min、3.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投诉率为0.69%低于对照组的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药房合理配发老年患者用药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必要性,应推广应用.

    作者:晁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血清MMP-9动态变化研究

    目的 研究乳腺癌原发肿瘤切除前后的血清MMP-9的水平及动态变化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普外科经病理切片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00例,分别监测10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第1、7、14天血清MMP-9的浓度,40例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30例健康志愿者确定血清MMP-9水平;结果 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MMP-9浓度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前及健康人血清水平(P<0.01);手术切除肿瘤后,术后第1天乳腺癌患者的血清MMP-9水平显著升高(313.67±60.43ng/mL),术后第7、14天逐渐降低(197.56 ±-56.31ng/ml、141.77±32.67ng/mL) (P <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血清MMP-9水平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人,原发肿瘤切除后血清MMP-9水平显著下降.

    作者:赵军山;权永志;常建伟;张新彦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肠造瘘术治疗老年癌性结直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肠造瘘术治疗老年癌性结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8例老年癌性结直肠梗阻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实施肠造瘘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血浆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生存时间、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 治疗前2组间体质量、血浆白蛋白及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质量、血浆白蛋白及淋巴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时间、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造瘘术治疗老年癌性肠梗阻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冀二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医药院校护生从事老年护理就业意愿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护理学院学生(护生)选择老年护理的就业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探索老年护理专业方向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及护理学院学生选择老年护理就业意向的调查问卷对我校1098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对老年护理就业意愿总体得分(79.22±15.04),对从事老年护理的工作的兴趣(24.69±5.64),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得分为(16.95±4.03).单因素分析发现,学习过老年护理学相关课程、有照顾老人经验、第一志愿是护理专业、就读护理专业的主要原因是喜欢为影响护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类高等医学院校要积极开设老年护理专业,增设老年护理相关课程教育,大力培养老年护理专科人才,满足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

    作者:冯会玲;白建英;秦爱军;邸淑珍;韩聚强;李晶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美托洛尔联合心脑宁胶囊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心脑宁胶囊在治疗室早方面的有效性、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室性早搏确诊患者90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美托洛尔组和心脑宁组各30例.联合组予心脑宁胶囊+美托洛尔治疗;美托洛尔组仅予美托洛尔治疗;心脑宁组仅予心脑宁治疗.3组均连续服用28d.比较3组临床效果、心电图改善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3.0%明显优于美托洛尔组的76.0%及心脑宁组的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托洛尔组与心脑宁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心电图、24h室性早搏平均次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美托洛尔组及心脑宁组.3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心脑宁胶囊合并美托洛尔治疗室性早搏临床有效率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东峰;王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Ⅲ期结直肠癌患者45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联合治疗组采用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比较、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KPS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血液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对近期疗效并无明显影响,但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如骨髓抑制等化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安宁;张明;于瑞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抗胆碱药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阿托品静脉注射直至阿托品化等,治疗组用长托宁取代阿托品,根据患者中毒程度给予相应剂量长托宁肌内注射.观察2组长托宁和阿托品的用药次数,2药起效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CHE恢复时间,药物中毒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治愈率.结果 2组治疗后,治疗组各种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盐酸戊乙奎醚替代阿托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辉程;黄金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尿沉渣镜检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尿沉渣镜检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医院肾脏科、泌尿科患者300例,对患者的尿样分别进行尿液分析和尿沉渣镜检,比较2种检测结果.结果 2种方式检出的红细胞、白细胞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分析仪检出267例阳性患者,33例阴性患者,再经尿沉渣镜检查,发现假阳性35例(15.09%);假阴性12例(36.36%).结论 采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沉渣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较高,检测结果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尿沉渣镜检在泌尿系统或者肾脏疾病的鉴别、诊治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应用 价值.

    作者:梁丽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糖尿病并发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糖尿病肾病在Ⅰ型和Ⅱ型糖尿病中致死的危险性都是十分严重的,临床上仅次于心脑血管粥样硬化疾病.随着糖尿病史的延长,多数患者会并发肾病,终发展成为肾功能衰竭,在临床实践中,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发生,加强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笔者就糖尿病并发肾病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作一总结.

    作者:黄玉柳;郭禧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