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永红
目的:研究硝酸甘油软膏治疗慢性肛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2012年7月—2014年5月收治的慢性肛裂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试验组给予硝酸甘油软膏治疗,对照组采用不含药物成分的安慰剂治疗,连续用药8周。观察两组患者主要疗效、次要疗效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肛裂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视觉模拟(VAS)评分、便血评分、肛门溃疡评分以及肛管静息压均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头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头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硝酸甘油软膏治疗慢性肛裂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肛门疼痛、便血、肛门溃疡等症状,降低肛管静息压。
作者:徐卫峰;黄华丽;毛龙飞;胡智亮;黄晓东;王敏英;费逸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药品缺货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减少药品缺货的发生,更好地保障临床用药。方法提取赤水市人民医院药剂科2015年5—12月常规使用药品634种,收集药品临床缺货情况的数据和药品供应商提供的缺货登记反馈表数据,发现缺货药品117种,根据药品缺货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再将数据用排列图法进行分析。结果造成临床药品缺货的主要原因为效期过近、延迟到货、供应商供货不足、原料短缺、长期缺货,其余项为一般原因。结论应加强药品缺货管理制度,将影响因素限制在可控范围内。
作者:梁茂容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都江堰市人民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7月收治的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卡培他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87.6%(28/32),对照组为53.1%(1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手足综合征、脱发、关节肌肉酸痛、乏力、口腔黏膜炎,以Ⅰ~Ⅱ级为主。两组患者各级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疗效显著,患者毒副作用均可耐受。
作者:高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于晋江市医院行短小手术患儿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儿予以七氟烷吸入麻醉,观察组患儿予以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观察两组患儿麻醉前(T0)、麻醉诱导结束(T1)、喉罩置入时(T2)、切皮时(T3)、切皮后(T4)、喉罩拔除时(T5)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两组患者停药后10、15min 的清醒程度、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送返病房时间等麻醉效果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 T2~ T4时间点的 HR、RR、MAP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0~ T5时间点的 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送返病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停药后10min 清醒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15min 清醒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输注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显著,可稳定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加快患者清醒进程,缩短患者苏醒时间,且不良反应少,提高术后恢复质量。
作者:黄小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药学监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用药依从性、认知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河池市中医医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 COPD 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监护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行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监护组给予药学监护,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认知程度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 FVC)〕,并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监护组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监护组患者基础知识、正确用药、生活方式、运动锻炼方面的认知程度高于对照组,圣乔治呼吸问卷( SGR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 FEV1、FEV1/ FV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药学监护能有效提高 COPD 患者用药依从性,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徐钦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不同检测方法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苏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2015年收集的梅毒患者血液标本76份,分别采取梅毒螺旋体荧光抗体吸收试验(FTA - ABS)、胶体金快速检测试验(SY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凝集试验(TPH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进行梅毒血清学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FTA - ABS、ELISA、TPPA、TPHA 检测各期梅毒和隐性梅毒的检出率均为100%。TRUST 对一、三期梅毒及隐性梅毒检验阳性率均较 SYP 检查低;SYP 对一期梅毒检验阳性率较 ELISA、TPHA、TPPA 检查低。结论 ELISA、TPHA、TPPA 检查在梅毒血清检测中效果较理想,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李武艺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6个月内婴儿不明原因哭闹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大化县人民医院接收的正常足月儿及产妇350例。在产妇完成分娩5d 内及分娩后6个月对产妇开展问卷调查并分析6个月内婴儿不明原因哭闹的影响因素。结果婴儿出现不明原因哭闹36例,占10.29%。不明原因哭闹婴儿每天哭闹≥1h,每周哭闹≥1d,持续7周,平均哭闹时间为(2.2±0.1)个月。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孕期对工作与夫妻生活兴趣下降或者彻底丧失、存在孤独感、较易出汗、母亲对婴儿的表现较为苦恼、孕妇自觉身体疼痛增加与6个月内婴儿不明原因哭闹有关(P <0.05)。结论孕妇在孕期及分娩后产生的负性情绪会导致婴儿不明原因哭闹发生率增高。
作者:黄含秋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3种质子泵抑制剂(PPI)根除幽门螺杆菌(H. pylori)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伴H. pylori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6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 组54例、B 组54例、C 组55例。3组患者采用四联疗法即 PPI +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PPI 选择:A 组予以雷贝拉唑治疗,B 组予以泮托拉唑治疗,C 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观察3组患者临床疗效、H. pylori根除率并对其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3组患者总有效率、H. pylori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成本-效果比(C/ E)低于 A 组和 B 组,A 组和 B 组 C/ E 差异不明显,A 组增量成本-效果比(△C/△E)低于 B 组。3组治疗方案的敏感性分析结果与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奥美拉唑 C/ E 优于雷贝拉唑和泮托拉唑,为经济、合理的给药方案。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根除H. pylori,但药品价格较贵,在患者不考虑费用的前提下,可作为一种有效治疗方案。
作者:黄祝林;陈康部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疏肝法治疗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三门峡市中医院2014—2015年收治的胃炎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n =43)和西医+疏肝组(n =42)。西医组采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铋钾治疗;西医+疏肝组在西医组基础上加用疏肝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及焦虑评分的差异。结果西医+疏肝组治疗总效率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西医+疏肝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西医+疏肝组证候积分及焦虑评分均低于西医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疏肝法治疗胃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其焦虑感,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伟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1例69岁男性患者给予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在静脉滴注第5分钟患者由卧位转为坐位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面色潮红、血压急剧下降。立即停用该药,给予升压、扩容等支持治疗并进行心电监测指标。患者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逐渐减轻至消失。
作者:彭媛;周玥;赵曜;杨明;李胜前;刘福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会昌中学医务室接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炎患者7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半夏泻心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转阴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32/35),高于对照组的62.9%(2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胃黏膜病变,提高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穴位艾灸疗法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 P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2月深州市医院妇产科收治的 PCS 患者107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33例,Ⅱ组38例,Ⅲ组36例。Ⅰ组患者给予益气活血散瘀中药汤剂治疗,Ⅱ组患者给予灌肠法治疗,Ⅲ组患者给予穴位艾灸疗法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长径、盆腔积液、静脉内径、静脉血流速、疼痛评分、满意度、舒适度、再次诊疗意向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子宫长径、盆腔积液、静脉内径、静脉血流速、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Ⅲ组患者子宫长径小于Ⅰ组、Ⅱ组,盆腔积液少于Ⅰ组、Ⅱ组,静脉内径小于Ⅰ组、Ⅱ组,静脉血流速快于Ⅰ组、Ⅱ组,疼痛评分低于Ⅰ组、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Ⅲ组患者满意度、舒适度、有效率高于Ⅰ组、Ⅱ组,再次诊疗意向率高于Ⅰ组、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穴位艾灸疗法治疗 PCS 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依从性较高。
作者:赵秀管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调查分析脓毒症患儿细菌培养及药敏情况。方法选取衡阳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度收治的脓毒症且细菌培养阳性患儿168例,分析其病原菌构成及药敏情况。结果36h 内病原菌阳性检出率高,其中革兰阳性菌占71.43%(120/168),革兰阴性菌占25.00%(42/168),真菌占3.57%(6/168)。根据药敏试验发现,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头孢西丁、红霉素耐药率比较高,革兰阴性菌对呋喃妥因、氨苄西林耐药率比较高。结论应在36h 内对脓毒症患儿进行细菌培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从而提高患儿救治率。
作者:李军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小儿复方退热栓治疗高热惊厥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浚县妇幼保健院儿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6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小儿复方退热栓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惊厥好转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惊厥好转时间为(3.7±1.6)min,短于对照组的(5.9±2.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1/30),低于对照组的2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复方退热栓治疗高热惊厥患儿,可有效改善患儿的惊厥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饶洪江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2015年苏北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60例,按照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索他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吉孝祥;胡建兵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 CT 和 MRI 在弥漫性轴索损伤检出情况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2014年7月—2015年11月收治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65例,入院后均接受 CT 和 MRI 检查,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和病灶检出情况。结果65例患者 MRI 检查阳性检出率为93.9%(61/65),高于 CT 检查的53.9%(3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 MRI 检查对于位于丘脑、基底核、胼胝体、皮质下脑白质、脑干及小脑部位的病灶检出例数均高于 CT 检查,且病灶检出例数也高于 CT 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RI 与 CT 检查均可为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但 MRI 检查对此类病灶具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其检查结果更为可靠。
作者:武永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牵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建昌县康复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中频电治疗和牵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VAS)评分、临床疗效及主观状况、客观症状、活动能力受限情况及膀胱功能状况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在治疗后1周、1个月 VAS 评分及主观状况、客观症状、活动能力受限情况膀胱功能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针灸联合牵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预后效果佳,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刘树雷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癸酸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池市复退军人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124例,根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采取齐拉西酮联合癸酸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采取齐拉西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阶段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阴性症状、阳性症状、神经病理 PANSS 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2、4、8周观察组阴性症状、神经病理 PANSS 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阳性症状 PANS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癸酸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有较好的治疗可行性。
作者:林三妹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光山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收治的癫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 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短疗程抗菌药物治疗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合理性。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4年6月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患者256例。根据用药疗程不同分为短期组94例与长期组162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8h 或72h 的应答率、治愈率以及30d 存活率。结果两组患者应用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三代头孢、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的48h 或72h 应答率、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30d 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肝肾综合征治愈率、30d 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短疗程与长疗程抗菌药物治疗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相当,但短疗程抗菌药物治疗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腹膜炎更合理。
作者:冯姝;高斌;梁树人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