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跃民;肖林文;张爱英
目的:探讨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临床用药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本院感冒患者抗感冒药物处方420份,分析临床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临床用药情况。结果420份抗感冒药物处方中不合理感冒用药处方98张,占23.3%。其中,感冒用药药物成分重复处方60张,占14.3%;感冒药物使用不对症处方38张,占9.0%。感冒用药药物成分重复处方发生率高于感冒药物使用不对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420份抗感冒药物处方中使用率高的为双扑伪麻分散片,占50.7%(213/420),其次为复方锌布颗粒,占29.0%(122/420),愈酚甲麻那敏颗粒占12.9%(54/420),酚麻美敏口服液占3.8%(16/420),复方氨酚烷胺片占3.3%(14/420),酚氨咖敏片占0.2%(1/420)。涉及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包括:解热解痛类、收缩血管类、抗组胺类、镇咳祛痰类、抗病毒类及其他类。结论临床应用抗感冒药物时,应全面了解和掌握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充分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开具处方,以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
作者:叶陈伟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X线与CT检查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万安县人民医院2014—2015年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86例,入院后均接受X线与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86例患者中,X线检查诊断准确率为55.8%(48/86),高于CT检查的81.4%(7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X线检查在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时可判断病情的进展情况,但在早期病变诊断中易漏诊,此时CT检查的诊断效果更佳。
作者:刘跃民;肖林文;张爱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河北冶建医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依帕司他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血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24h 尿微量清蛋白( UALB);留取晨尿,采用苦味酸法监测尿肌酐( UCr),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β2微球蛋白(β2-MG);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BG、2h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FBG、2h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BUN、Scr、UALB、β2-MG/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UN、Scr、UALB、β2-MG/C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明显,可降低血糖并改善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卫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 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2012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伴CHF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脏病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6min步行试验、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浆脑钠肽水平的改善程度、心电图检查及心功能指标恢复时间、药物治疗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6min步行试验、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浆脑钠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血浆脑钠肽水平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长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时间、心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及药物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伴CHF临床效果明显,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性好。
作者:韦永维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88例,按照患者入院尾号奇偶数分为A组45例与B组43例。A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B 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 A (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机体营养改善情况〔血红蛋白(Hb)、血清蛋白(ALB)以及三酰甘油(TG)〕、预后及并发症。结果 IgA、IgG及IgM时间与方法有交互作用(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d、10d两组患者IgA、IgG及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21d,A 组 IgA、IgG 及 IgM 水平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ALB、Hb及TG时间与方法有交互作用( 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d、10d 两组患者 ALB、Hb 及 TG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1d,A组患者ALB、Hb及TG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凌海华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老年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他汀类降脂药等扩张血管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患者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 PT)及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高于对照组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PTT、PT、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APTT、PT短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且相关指标改善情况优于阿司匹林。
作者:吴领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比较剖宫产后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横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产妇,根据产妇意愿及分娩体征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行剖宫产分娩,观察组采取经阴道试分娩,比较两组产妇24h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窒息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经阴道分娩成功18例,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为90%。观察组产妇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符合阴道分娩指征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产妇经阴道分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与剖宫产相比,经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低、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
作者:覃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1病例简介患者,女,69岁,主因“非霍奇金淋巴瘤1年,心悸、胸闷4d”于2016-02-20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伴有发热、盗汗、体质量减轻,血常规检查提示贫血,血红蛋白85g/L,经颈部淋巴结活检诊断为外周T细胞性淋巴瘤,非特指型ⅣB。后给予 E -CHOP(环磷酰胺1.2g 第1天;表柔比星80mg,第1天;长春地辛3mg,第1天;泼尼松80 mg,第1~5天;足叶乙甙0.1g第1~3天)3周为1个周期,化疗6个周期,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后因体质较差,巩固治疗应用三氧化二砷10mg/d,d1~14,静脉滴注,1个月为1个化疗周期,共3个化疗周期,停亚砷酸期间服用泼尼松40mg/d。治疗过程中贫血无明显改善,血红蛋白75~90g/L。此次入院为第3个周期的亚砷酸治疗停药后2周,入院前4d出现胸闷、心悸,休息后不能缓解,后出现喘憋、双下肢水肿,为进一步诊治再次入院。当日体格检查:半卧位,中度贫血貌,双肺底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示:心影稍增大,双肺纹理增多、增粗,肺门影增大,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心肺改变符合心力衰竭表现。心脏彩超检查示:左心室壁顺应性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45%。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心率82次/min,V3~6导联ST段压低,V4~6导联T波双向。实验室检查示:心肌肌钙蛋白 I( cTnI)为0.85μg/L↑;心肌酶肌酸激酶:206U/L↑、CK -MB:48U/L↑、羟丁酸脱氢酶:297U/L↑,血钾2.8mmol/L↓,N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8350ng/L↑,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入院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外周T细胞性非特指型ⅣB;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病危通知,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滴扩张冠状动脉同时减低肿瘤负荷;低分子肝素钙3000U,1次/12h 皮下注射;拜阿司匹林0.1g/次,1次/d,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次,1次/d,口服,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并予心脉隆注射液及二果糖磷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后病情有所好转,心电图检查示ST段压低逐渐改善,心悸、胸闷症状改善,心肌酶谱恢复至参考范围,下肢水肿消失。
作者:孙长勇;周玉才;王雪梅;杨淑莲;王茂生;侯伟;闫金玉;李振丽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多重耐药菌感染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汉中市3201医院2015年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为95.8%(46/48),高于对照组的79.2%(3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反复感染率为4.2%(2/48),低于对照组的18.8%(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交叉感染,对照组发生交叉感染1例。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7.9%(47/48),高于对照组的77.1%(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能提高治疗效果,避免交叉感染,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张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模式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百色市田东县中医医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不良心理状态发生情况、胃溃疡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恐惧、紧张、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胃溃疡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模式在慢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治疗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时间,安全可靠。
作者:农惠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缬沙坦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卡维地洛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及治疗效果,并分析缬沙坦治疗的药理作用。结果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 )、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 LVEDV)低于对照组,心搏出量( S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廖全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右旋糖酐40注射剂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广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5年85例右旋糖酐40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报道进行分析。结果右旋糖酐40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寒战、发热、呼吸困难等,其中过敏性休克为突出,占36.5%;严重不良反应多在30 min内发生(85.9%),其中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更为集中,15 min内发生的占86.2%。结论右旋糖酐40注射剂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过敏体质者应慎用;如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救治,将用药风险降到低。
作者:杨燕妮;冯雪梅;楚莉辉;何雨蓝;成琳;林洁南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联合无乳糖奶粉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安市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小儿秋季腹泻患儿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消旋卡多曲单一治疗,观察组采用消旋卡多曲联合无乳糖奶粉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消失时间、消化功能恢复时间及药物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2/90),高于对照组的71.1%(6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腹泻症状消失时间、消化功能恢复时间及药物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无乳糖奶粉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明显,可缩短症状改善时间。
作者:丁柒伶;刘小平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卡络磺氯化钠注射液应用于烧伤手术患儿创面止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保定市第五医院收治的烧伤手术患儿80例,按照双盲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卡络磺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手术创面止血效果(出血时间、单位面积出血量、出血总量、术后24h引流量)及术前、术后30min、术后24h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并观察两组患儿的其他临床指征。结果试验组患者出血时间、单位面积出血量、出血总量、术后24h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TT、FIB时间与方法间无交互作用(P﹥0.05);PT、APTT、TT、FIB时间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T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前、术后30min、术后24h PT、APTT、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中、术后24h内生命体征、心电图无异常,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无明显差异,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预后良好。结论卡络磺氯化钠注射液应用于烧伤手术患儿创面止血的止血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引流量,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香坤;黎海辉;袁彬;孙进华;吴奕垣;杨坤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郑州大学洛阳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90例,患者均实行FNAC、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并以FNAC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X线检查与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误诊率。结果超声检查对恶性转移性淋巴结、淋巴结肿大、典型转移性淋巴结、非典型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符合率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超声检查的误诊率低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X线检查相比,超声检查在肺癌锁骨部位转移性淋巴结临床应用价值更高,诊断符合率较高。
作者:姬智晓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清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复治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江油市人民医院2012—2015年收治的118例晚期复治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59例,试验组患者给予清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参照组患者给予诺维本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存活情况、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存活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外周神经症状、脱发、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清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复治乳腺癌的临床疗效确切,毒副作用患者可耐受,无严重不良事件,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田洪刚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北京市大兴区202例重症高危妊娠孕产妇危险因素,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北京市大兴区20家地段保健站、10家助产机构产科门诊接收的重症高危妊娠孕产妇202例,按照《北京市孕产妇危险因素分类标准》及《北京市大兴区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规范》进行筛查管理。按照本市、外地户籍进行分类,分别统计孕妇年龄、建册时间、孕产史、发病时间、上报部门、转归、产检次数,统计各危险因素的情况、发生率及不同妊娠结局的情况和构成比。结果202例重症高危孕妇中,外地户籍116例,占55.50%。≤18岁的早育孕产妇外地户籍占0.99%,高于本市户籍;高龄孕产妇外地户籍占7.42%,高于本市户籍的4.46%;再孕经产孕产妇外地户籍占34.65%,高于本市户籍的18.32%;孕早期建册外地户籍占22.77%,低于本市户籍的35.64%;产检次数﹤8次外地户籍占2.48%,高于本市户籍;产检次数12次以上外地户籍占17.33%,低于本市的26.73%。重症高危妊娠14种危险因素中,前5位危险因素依次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妊娠合并血液疾病。筛查发现孕中期和孕晚期重症高危妊娠占78.20%。202例重症高危孕妇全部安全结束妊娠,其中安全分娩186例,占92.08%,无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结论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和助产机构管理,严格筛查并关注动态危险因素,加强婚前和孕早期健康教育,普及避孕、优生优育、健康生活方式、高度重视产前检查等知识,强化执行三级管理制度,是做好高危妊娠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也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砚颖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方法选取三门峡市中医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02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 n=50)和观察组( n=52)。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卡托普利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卡托普利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效果明显,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好。
作者:张伟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比较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行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治疗,对照组行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治疗。采用Harris功能评分法评价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检测髋关节屈曲活动度和髋关节总活动度,并统计假体松动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及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髋关节屈曲活动度和髋关节总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假体松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的临床疗效相当,但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患者假体松动率较低,安全性高。
作者:谢宗鹏 刊期: 2016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四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鹿邑县老君台后街疾病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黏膜保护剂、抗酸药、抗幽门螺杆菌抗生素、壁细胞受体阻断剂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黏膜保护剂、抗幽门螺杆菌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呕血、呕吐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呕血、呕吐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安全性高。
作者:刘艳萍 刊期: 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