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性阑尾炎误诊原因分析

陆汉龙;吴伟;罗千观;罗奎

关键词:阑尾炎, 急性, 误诊, 老年人
摘要:急性阑尾炎是为常见与多发的外科疾病之一,为阑尾部位急性脓性病变导致[1]。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右下腹转移性疼痛,具体表现为腹痛开始的部位,多在上腹痛、剑突下或脐周围,约经6h后,腹痛部位逐渐下移,后固定于右下腹部,某些会伴有其他不同的症状表现,如阑尾部位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甚至伴有发热、咳嗽、恶心呕吐等体征表现。但由于很多其他外科疾病尤其是腹部炎性疾病也会有类似的表现,所以在诊断阑尾炎时,还需认真对待,以防误诊,尤其是对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本次将回顾我院老年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误诊情况,分析其原因并总结防治方法,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坦度螺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坦度螺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坦度螺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单一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使用Y-BOCS和汉密顿焦虑( HAMA)量表评定患者的强迫症和焦虑症精神症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8周末使用副反应量表( TESS )评定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Y-BOCS评分及HAMA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Y-BOCS评分及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8周末2组患者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坦度螺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能有效缓解强迫、焦虑症状,安全有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邓燕;佟靓;吴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我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该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5年6-12月住院期间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的240例患者病历,根据药品说明书和中药注射剂使用的相关要求,进行点评与解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使用频次居前3位的是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生脉注射液和艾迪注射液;240例患者病历中,214例(89.17%)使用1种中药注射剂,26例(10.83%)联合使用2种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选药不合理、超剂量使用和溶媒选用不适宜等方面。结论该院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规范用药,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曹益鸣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干扰 miR-150表达对鼻咽癌 CNE1细胞侵袭的影响

    目的:探讨干扰miR-150表达对鼻咽癌细胞CNE1侵袭的影响。方法使用脂质体将miR-150抑制剂转染CNE1,以无关序列抑制剂作为阴性对照。采用qRT-PCR技术验证miR-150抑制剂转染细胞中miR-150的表达水平;通过MTS法实验观察miR-150表达下调对CNE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转染miR-150抑制剂的CNE1细胞中miR-150的表达量明显下调。转染miR-150抑制剂的CNE1细胞与对照细胞相比,侵袭速度明显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miR-150能促进鼻咽癌细胞侵袭能力,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先锋;肖娟;黄远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误诊原因分析

    急性阑尾炎是为常见与多发的外科疾病之一,为阑尾部位急性脓性病变导致[1]。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右下腹转移性疼痛,具体表现为腹痛开始的部位,多在上腹痛、剑突下或脐周围,约经6h后,腹痛部位逐渐下移,后固定于右下腹部,某些会伴有其他不同的症状表现,如阑尾部位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甚至伴有发热、咳嗽、恶心呕吐等体征表现。但由于很多其他外科疾病尤其是腹部炎性疾病也会有类似的表现,所以在诊断阑尾炎时,还需认真对待,以防误诊,尤其是对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本次将回顾我院老年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误诊情况,分析其原因并总结防治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汉龙;吴伟;罗千观;罗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关系及叶酸联合甲钴胺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关系及叶酸联合甲钴胺的干预作用。方法血浆Hcy水平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比较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 n=78)和认知功能正常患者( n=82)的血浆Hcy水平;将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叶酸联合甲钴胺,检测记录Hcy水平及MMSE分值。结果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浆Hcy水平为(24.61±4.27)μmol/L高于认知功能正常患者的(18.93±5.66)μmol/L;治疗后治疗组患者MMSE分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其血浆Hcy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浆Hcy水平和MMSE分值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的高低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程度具有一定影响,叶酸联合甲钴胺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能力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琳琳;陈春友;仇晨峰;吴伟林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 b凝胶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21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8例,研究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与保妇康栓交替运用,对照组则单一给予保妇康栓治疗。对比2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37%高于对照组的83.33%,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保妇康栓可使中、重度宫颈糜烂疗效提高,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淑珍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FD患者78例,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给予双盲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2组均给予多潘立酮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服复方消化酶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D患者治疗中多潘立酮、复方消化酶联合用药,较多潘立酮单独用药治疗有效性增加,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吉祥;谭礼让;石海燕;易鸣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围术期护理和康复指导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围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该院行人工肩关节置换术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7例,对患者围术期进行护理和康复指导,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neer评分并用X线观察患者的假体情况,观察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患者neer评分在手术后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显示患者的假体未出现脱位,仅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围术期护理和康复指导在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龚亚莉;苏珣;杨梅桂;李玲玉;宋睿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吗啡联合地佐辛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吗啡联合地佐辛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6年2月骨科和肝胆外科择期大中手术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术后采用经静脉途径患者自控镇痛,吗啡组镇痛药物为吗啡0.5mg/(kg· d),地佐辛组镇痛药物为地佐辛0.5mg/(kg· d),联合组为吗啡0.25mg/(kg· d)+地佐辛0.25mg/(kg· d)。观察术后6、12、24、48h静态和动态VAS评分,镇痛有效率,补救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术后6、12、24、48h静态VAS评分、动态VAS评分、镇痛有效率、补救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吗啡组、地佐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啡联合地佐辛用于大中手术后镇痛效果好,小剂量地佐辛可增强吗啡镇痛作用,进而减少吗啡用量,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严文荣;张志英;周火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临床西药使用的不良反应120例分析

    随着西药在我国的使用,各类疾病得到有效治疗,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良反应,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1]。为能有效地减少或避免临床用药中出现不良反应,掌握引发不良反应的因素,便于医师有效、合理安全的临床用药。本文对我院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小曼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整体护理程序用于小儿腹泻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程序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1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试验组行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护理满意度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1%,总有效率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程序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可提高患儿治愈率和护理满意度,应推广应用。

    作者:代秀琼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统计学书写规范

    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对于服从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应采用M( QR )方式表达,不应采用x-±s方式表达。对于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前者不应盲目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者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要避免用直线回归方程描述有明显曲线变化趋势的资料。不宜用相关分析说明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吻合程度的高低。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释。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2.2%(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6.7%( P<0.05)。结论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临床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菊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BPSD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BPS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利培酮口服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疗程为8周。2组患者均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Cohan Mansfield 激越行为量表(CMAI)评定激越行为的改善程度,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自编依从性量表观察患者服药依从性,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在治疗第4周,2组BEHAVE-AD评分和CMA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治疗第8周,2组BEHAVE-AD评分和CMA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治疗第4、8周2组BEHAVE-AD评分和CM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体质量增加、嗜睡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周2组依从性无明显差异(P>0.05),从治疗第4、8周研究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培酮口服液应用于临床治疗老年痴呆伴发BPSD效果显著、相对安全,患者具有更好依从性。

    作者:曲春晖;孙平;孙忠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舒芬太尼的临床应用及文献复习

    目的:分析和总结舒芬太尼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该院临床各科室舒芬太尼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总结舒芬太尼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该院麻醉科舒芬太尼的使用频次高,其他依次有产科、ICU、化疗科。结论舒芬太尼的药理作用广泛,已在临床很多科室使用。

    作者:祁真;陈丽云;郑蓥蓥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及对策

    目的:分析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SIRS )的治疗方法及对策。方法选取82例就诊于该院的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SIRS患者,根据术后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用有效的抗感染治疗,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5.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73%,住院时间为(4.89±1.61)d短于对照组的(7.89±1.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并发SIRS的患者中使用对症治疗联合抗生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恢复较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在临床治疗中应积极地予以应用。

    作者:郭举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血清及胸腔积液 CA125、腺苷脱氨酶测定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血清及胸腔积液CA125、腺苷脱氨酶( ADA)在测定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8月-2015年12月接收治疗的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试验组)及60例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清及胸腔积液CA125、ADA在不同病理类型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CA125、A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及胸腔积液CA125、ADA在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方面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作者:伍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哮喘儿童夜间睡眠障碍37例相关症状表现调查

    目的:调查37例哮喘患儿夜间睡眠障碍相关症状表现。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在沈阳市儿童医院门诊确诊的哮喘患儿37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同年龄段健康儿童3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儿童睡眠状况评估问卷”调查2组睡眠情况。结果研究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78.38%(29/37)高于对照组的25.64%(1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4,P<0.01)。研究组的打鼾、易醒、呼吸暂停、辗转不安、肢体抽动、张口呼吸、入睡困难等症状指标评分及睡眠障碍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哭叫及哭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儿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存在诸多相关症状表现。

    作者:魏杰淼;闫虹;陈小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替硝唑与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替硝唑与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替硝唑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药物消除半衰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药物消除半衰期为(14.79±0.56)h长于对照组的(9.54±0.45)h,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2.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较于甲硝唑,替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突出,药物消除半衰期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建议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周武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国产智能红细胞洗涤机及配套耗材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质量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智能红细胞洗涤机及配套耗材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质量。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l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的方法进行不同的实验验证机器的性能。结果采用该国产智能红细胞洗涤机及配套设备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质量检测结果:容量(364.6±1.90)ml,血红蛋白(47.43±7.27)g,游离血红蛋白(0.52±0.10)g/L,白细胞残留量(0.13±0.06)×107,甘油残留量(1.44±0.58) g/L,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结论该国产智能红细胞洗涤机及配套设备制备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的质量符合要求,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时卉丽;赵倩;杨凤霞;李建民;何路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