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急诊临床疾病种类及临床特征分析

唐玉峰

关键词:儿科急诊, 疾病种类, 临床体征
摘要:针对本地区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疾病进行总结分析,建立疾病谱,按发病率的高低进行排序。了解常见疾病并建立一整套的可靠资料,可在院内进行交流学习,作为临床指导和教学的一个参考。因此,对本地儿科急诊患儿的疾病种类及临床特征进行总结与分析,对于提高患儿的就诊率极为重要。本文对医院接诊的8000例患儿的疾病种类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肺脏超声与X线检查在新生儿肺不张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肺脏超声与X线检查在新生儿肺不张中的诊断价值差异。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疑似新生儿肺不张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肺脏超声和胸部X线进行检查诊断,以胸部CT检查为诊断“金标准”,比较肺脏超声、胸部X线在新生儿肺不张中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及阳性率。结果经胸部CT诊断,80例疑似为肺不张新生儿明确诊断为肺不张62例,占77.50%;其中局灶性肺不张44例,隐匿性肺不张18例。肺脏超声诊断灵敏度为98.39%,特异性为100.00%;胸部X线诊断灵敏度为75.81%,特异性为94.44%。肺脏超声和胸部X线在新生儿局灶性肺不张中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脏超声在隐匿性肺不张患儿中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胸部X线(P<0.01)。结论肺脏超声在新生儿肺不张的诊断较胸部X线检查灵敏度和阳性率高,在隐匿性肺不张患儿中诊断优势明显,具有经济、无创、无辐射诸多优点,可作为临床诊断新生儿肺不张首选辅助检查。

    作者:李广洪;白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负性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负性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帕金森病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认知功能及负面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且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和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干预前(P<0.01)。结论对帕金森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缓解或减轻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世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分娩球加健康指导对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娩球加健康指导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产妇78例,按助产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方式,观察组选用分娩球加健康指导方式,比较2组产妇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分娩球加健康指导促进自然分娩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石照娣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不同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大剂量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但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症状缓解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大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丽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参术双补汤联合通脉养心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参术双补汤联合通脉养心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通脉养心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参术双补汤,并根据患者情况辨证加减。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数值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2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数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术双补汤联合通脉养心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曲晶;王春娣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用于烧伤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用于烧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烧伤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植皮术后予2组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与相应的营养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手术结束第3天予重组人生长激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体内PA、Tb含量变化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生长激素、血糖以及胰岛素等3项临床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PA、Tb含量均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植皮区愈合时间、供皮区愈合时间及深Ⅱ度痂下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用于烧伤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提高患者PA、Tb含量,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斌杰;田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除术麻醉1例

    手足多汗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汗疾病[1],可能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失调或焦虑性疾病等引起,但主要原因是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过高,汗液分泌超过机体正常需要,好发部位常见于上肢、头颈部、腋窝等,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目前,多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2]。现将采用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除术治疗手足多汗症报道如下。

    作者:张雅暮;张永国;何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枸橼酸西地那非联合性感集中训练治疗新婚男性勃起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枸橼酸西地那非联合性感集中训练对新婚男性勃起障碍( ED)的疗效。方法选取ED患者75例,随机分为枸橼酸西地那非组、性感集中训练组和联合组,每组25例。枸橼酸西地那非组给予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性感集中训练组给予性感集中训练,联合组给予枸橼酸西地那非联合性感集中训练。治疗8周后观察3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IIEF-5)、勃起质量量表(EQS)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IIEF-5及EQ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枸橼酸西地那非组总有效率高于性感集中训练组和联合组(P<0.05)。结论枸橼酸西地那非联合性感集中训练可有效改善新婚男性的性功能障碍。

    作者:孙雄会;赵海霞;邸海燕;杨大中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胸腰段脊柱骨折采取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32例,均采取后路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Cobb角及视觉模拟评分( VAS)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手术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均大于术前, Coob角度小于术前, VAS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后路手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恢复伤椎高度,减少后凸矫正角度丢失,且疼痛较轻。

    作者:李银武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桡骨远端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属临床常见骨折类型,如不及时正确处理可引发肌腱及肌韧带软骨损伤、腕关节僵直、桡骨偏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康复,降低生活质量[1]。笔者就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中百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中药材连翘道地性的分子生物学分析

    道地药材概念的依据是药材的质量高低及产地特征[1]。资料显示,近年来道地药材,尤其以连翘(双黄连制剂的主要原材料)为代表的药材出现诸多质量方面问题,既严重影响中药材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又影响到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性[2]。故医界对连翘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度分析,并建立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3]。笔者用随机扩增多态DNA( RAPD)方法研究山西安泽、长治以及平顺等3个地区种植的中药材连翘的道地性,与此同时采用高性能液体色谱( HPLC)方法及WAGNER计算方法检测连翘中的甙含量指标。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璐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阿托伐他汀辅治冠心病对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辅治冠心病对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2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辅治冠心病对改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具有积极意义,可有效降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英来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可释放药物的隐形眼镜有望治疗青光眼

    近来自Massachusetts Eye and Ear、Boston儿童医院和Harvard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可释放药物的隐形眼镜,目前这一设备已经在猴子青光眼动物模型上得到验证。研究人员未来计划将其尽快推向临床研究,这也将为青光眼患者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逐段拔管密闭式负压皮下引流在预防腹部Ⅲ类切口术后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逐段拔管密闭式负压皮下引流在预防患者腹部Ⅲ类切口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外科住院行胃肠等腹部手术并符合腹部Ⅲ类切口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采用逐段拔管密闭式负压皮下引流联合换药的方法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对照组仅采用外科换药方法。观察2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愈合分级、二次缝合率及平均愈合时间。结果2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二次缝合率、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结论逐段拔管密闭式负压皮下引流可减少Ⅲ类腹部切口术后感染率及二次缝合率,缩短了切口愈合时间。

    作者:权永志;张宝军;周进峰;武笑羽;陈东伟;杨丽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择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140例,行尿液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结果140例中,尿细菌检测阳性50例(35.7%,大肠埃希菌40例,粪肠球菌6例,肺炎克雷伯菌4例),合并支原体感染8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细菌培养呈阳性的患者治疗期、巩固期、维持期以及总疗程与细菌培养阴性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对复发性尿路感染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2010-2014年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目的:调查铜绿假单胞菌( PAE)临床分布的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PAE 368株进行统计分析,并测定常用药物的抗药性。结果其中222株PAE来自ICU,占60.3%。368株PAE主要分离自痰液,占76.4%(281/368)。 PAE对多数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临床分离的PAE主要来源于呼吸道,而且耐药性较严重,应加强细菌培养和药敏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PAE的医院感染。

    作者:李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造血干细胞自身抗体测定在全血细胞减少症中的变化

    目的:观察造血干细胞自身抗体测定在全血细胞减少症中的变化。方法选择就诊的42例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实施骨髓单个细胞库姆试验或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疾病进行分型,并分析造血干细胞自身抗体与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的相关性。结果42例患者血常规均异常,其中16例患者为再生障碍性贫血,11例为急性白血病,6例为肝脾亢进,9例为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所有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的患者造血干细胞自身抗体检测均阳性。结论造血干细胞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的鉴别,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缪韦韦;沙信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围绝经期性激素补充9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性激素补充疗法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谷维素治疗方案,试验组采取性激素补充疗法。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接受治疗后,2组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试验组评分值为(31.23±3.35)低于对照组的(41.16±3.87)(P<0.05)。结论性激素补充疗法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所有患者均予尿激酶静脉滴注,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d、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DS)与日常生活能力(BI)。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2.97%(P<0.05)。治疗前2组CNDS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及14d观察组CNDS及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婧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神经内科结核性脑膜炎规范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结合性脑膜炎患者120例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抗结核、脱水、激素治疗。结果120例中痊愈71例占59.2%,好转49例占40.8%,总有效率为100.0%。治疗结束后,无1例出现后遗症。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根据病情,给予抗结核、脱水、激素等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维尧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