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贞金;蓝金金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通气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RR)及心率( HR);对比2组患者的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插管脱落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PaO 2)、血氧饱和度(SaO 2)及 pH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 2)、RR及H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通气时间、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和再插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能改善患者血气水平,缩短通气、ICU治疗和住院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和再插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德锋;聂晓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胃得安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XB-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52∶48)为流动相(每100ml 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1g);检测波长为265nm,进样量为10μl,理论塔板数按盐酸小檗碱计算,应不低于4000。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004684~0.14052μg线性关系良好(r =1);平均回收率为99.57%,RSD =2.03%。结论 HPLC法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可作为控制胃得安胶囊质量的方法。
作者:冯宁;谢志朋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九味羌活丸中升麻素苷、升麻素、黄芩苷的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 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250mm ×4.6mm,2.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25∶75,流速为1.0ml/ 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56nm。结果升麻素苷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4.216×104 X -8.362×102(r =0.9998),在0.691~6.91mg/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升麻素线性回归方程为:Y =6.529×104-1.201×103(r =0.9997),在0.326~3.26mg/ L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黄芩苷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2.703×104-7.182×104(r =0.9996),在21.1~211mg/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九味羌活丸中三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操作方法简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以作为九味羌活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江国荣;陈卫民;何玲玲;刘少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总结农药溶媒分析在农药中毒救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7例急性农药中毒患者的农药种类、溶媒成分、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农药检测出的种类包括有机磷、沙蚕毒素、拟除虫菊酯、有机氯及阿维菌素等,农药溶媒以苯、甲苯、二甲苯为常见。结论农药溶媒分析意义重大,发生农药中毒时,应对农药原液及农药溶媒中毒进行综合救治。
作者:杨卫生;陈敏艳;黄卫群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在晨间护理中的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提高护生临床实习的晨间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率。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分别对福州某三甲医院实习护生100例和内科病房住院患者20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实习护生在晨间护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影响护生临床实习的晨间护理质量。结论在整个实习期间要加强实习护生对晨间护理的认识,转变专业思想,在晨间护理中安排高年资的护士给予床边指导及理论强化,使实习护生主动、规范的对住院患者进行晨间护理,以提高晨间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率。
作者:王昌会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前2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血气指标均显著改善(P <0.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血气指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政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早期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将 PSD患者12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药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给予药帕罗西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14d 及28d 后 Hamilton 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NIHSS),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d及28d后2组 HAMD评分及 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41%高于对照组的8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帕罗西汀早期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 PSD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感障碍,恢复机体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超;王艺明;周敏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在腹部手术后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腹部手术后肠梗阻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守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观察2组患者胃肠减压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腹胀缓解时间,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胃肠减压量少于对照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随访1年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应用保守方式治疗腹部手术后肠梗阻患者时,加用生长抑素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医师应予以重视。
作者:陈振霖;林欣;肖吓鹏;阮召杰;李翰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体检人群骨密度(BMD)检查结果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该院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患者1596例,运用双能 X线骨密度仪开展 BMD测试操作。就不同性别、年龄及是否饮酒、吸烟、运动和日照情况在BMD值方面予以观察比较,并对存在 BMD异常者实施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中老年女性 BMD值低于男性(P <0.05);伴随中老年年龄的增长,其 BMD值则存在随之下降状况,趋于60~69岁中老年人下降为明显,不同年龄的中老年人的BMD值差异显著(P <0.05);对于存在饮酒、吸烟、运动少及日照<1h/ d者,其 BMD值则存在显著减低状况(P <0.05)。结论中老年人在性别、年龄及生活习惯方面可对其 BMD值造成影响,伴随其年龄的不断增长,定期对 BMD实施复查,及时、准确发现骨质异常,且对其开展相应干预举措,可达到减少骨质疏松(OP)发生几率,并可降低骨折发生率及致残率。
作者:许巧玲;潘雅英;林东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构建点评体系,提高处方质量,规范临床用药,减少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和经济负担。方法建立质子泵抑制剂(PPI)合理性应用点评标准,对该院2016年1~6月预防性应用 PPI门诊处方300张,住院医嘱180份进行合理性分析,通过院内用药教育及行政干预,优化组织架构,构建完善点评体系。结果2016年1~6月份预防性应用 PPI的处方合理率有明显提高,点评体系有效地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结论 PPI 预防性应用点评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陈娟;李锡浩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腹泻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儿均给予腹泻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治疗后对比观察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儿腹泻、呕吐缓解时间和体温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腹泻改善时间、呕吐缓解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促进腹泻患儿的康复,缩短治疗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美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4例需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焦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后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运用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付玉芬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溶血的原因,为临床药师对此类患者的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参与3例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 G-6-PD缺乏性溶血患者的治疗方案制定,对患者的溶血原因进行分析,介绍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实施药学监护的过程。临床药师将治疗药物的选择和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作为切入点,开展药学监护。结果糖尿病合并 G-6-PD 缺乏症患者的溶血反应很可能与高血糖状态和血塞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相关。结论对糖尿病合并 G-6-PD 缺乏症的患者,临床药师尤其应注意可引起溶血的药物因素,为此类患者开展药学监护有助于提高用药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陈璐鹭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 Apollo支架治疗椎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选择椎动脉狭窄患者50例,均采用 Apollo支架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椎动脉平均狭窄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 Rankin量表(mRS)评分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椎动脉平均狭窄率、NIHSS评分、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pollo支架治疗椎动脉狭窄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睿;陈灿中;王灿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患者,男,42岁。于2015年4月因发热、肝区疼痛,无纳差、黄疸、消瘦等伴随症状,就诊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分院,完善相关检查,腹部CT显示胆囊体部及底部弥漫性不规则增厚,增强扫描见强化明显,提示“胆囊癌?”。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复诊,行腹部增强 CT 亦为“胆囊癌?”,因胆囊周围水肿、粘连明显,故外科暂不考虑手术治疗。而后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门诊就诊,患者以发热、胁肋疼痛为主症,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涩,结合四诊,当属中医学“胁痛”病范畴,辨证为肝郁气滞证,中医治法:疏肝健脾,理气止痛,选方:柴胡疏肝散加减,具体药物:茵陈、炒白术、砂仁、陈皮各10g,竹叶柴胡、生白芍、枳壳、茯苓、生晒参、建曲、防风各20g,石斛、鸡内金、白花蛇舌草各30g。服药方法:智能免煎制剂,每天3次,每次1格,温开水100ml 冲服。此后长期坚持中药治疗,坚持守方守法,随症加减,顺应四时。2015年10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分院复查腹部增强 CT提示胆囊体部及底部壁增厚,增强扫描见中度强化,胆囊窝周围脂肪层清晰;诊断为胆囊体部及底部壁增厚,考虑胆囊癌可能,其他待排。CT片提示肿块较之前明显缩小,故继续坚持中药治疗。2016年2月于华西医院复查全腹部增强CT 示胆囊壁增厚,与胃窦部胃壁粘连,系胆囊炎可能性大。于2016年3月9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术后送病检示慢性胆囊炎伴腺肌症。患者术后一般情况良好,病情痊愈。
作者:谭小芳;姚德蛟;周凌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真空负压颈外静脉穿刺法在抢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真空负压法行颈外静脉穿刺法进行颈外静脉留置,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法进行颈外静脉留置。比较2组患者的穿刺成功所需时间和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真空负压颈外静脉穿刺法可以有效缩短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穿刺时间,且提高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在救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游巧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比较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老年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老年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78.5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均有一定的临床作用,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更为突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作者:林峰;李兵兵;陈宇;林宗锦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夜班护士的压力及解决对策。方法抽取医院参与急诊夜班的3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分析急诊夜班护士存在的压力及产生压力的因素或原因,并因此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及方法),采用 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32名护士采取对策前后的状况进行调查评分。结果对策实施后,除偏执外,各项 SCL-90评分均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对策实施前后偏执的 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诊夜班护士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各种压力,通过制定落实相应的对策不但可以极大地降低减少压力,还可以让护士更主动积极参与急诊夜班中去,为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能力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莹;冯尤健;黄雪珍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回盲部憩室炎患者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1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产生的原因。结果17例回盲部憩室炎患者误诊原因为病史询问不详细3例(17.6%),未能充分掌握疾病临床特点6例(35.3%),相关辅助检查不足8例(47.1%)。结论回盲部憩室炎临床表现与急性阑尾炎相似,较易发生误诊,应在诊断过程中准确的区分回盲部憩室炎与急性阑尾炎,从而给予患者适当的治疗,促进患者痊愈。
作者:郑赟;林斌;陈科杰;肖吓鹏;李翰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经蝶筛窦径路进行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07年12月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27例为保守组,行256极速 CT眼眶薄层扫描,保守治疗患者予以激素冲击、营养神经及扩张血管等综合药物治疗;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14例,手术患者除保守治疗措施外,行神经内镜下经蝶筛窦视神经管减压术。随访6个月。依据治疗前后视力评分情况,比较2种治疗方案的视力恢复的疗效差异。结果全组病例均随访6个月,手术组视力改善有效率高于保守组(χ2=4.41,P <0.05)。2组治疗后的视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手术组高于保守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蝶筛窦径路进行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陆爻忠;周建宏;陈革;王清 刊期: 2016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