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戊酸钠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癫痫发作的预防效果观察

周爱明;姚成伟;李练波

关键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癫痫, 丙戊酸钠, 预防
摘要:目的:观察丙戊酸钠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癫痫发作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入院后给予丙戊酸钠预防,对照组入院时癫痫未发作前不使用任何抗癫痫药物,癫痫发作时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对比2组患者癫痫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癫痫发作率为15.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嗜睡的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丙戊酸钠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癫痫的发作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干预对卵巢早衰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卵巢早衰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卵巢早衰伴不良情绪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妇科护理。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2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2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卵巢早衰患者实行优质护理,可以更好地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阴晓萍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小儿腹股沟疝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均实施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则实施开放性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比2组患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后续并发症发生率等手术指标,同时统计2组患儿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开放性疝囊高位结扎术,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后续并发症发生率等诸多手术指标上均有明显进步,同时能有效降低患儿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明珠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农药溶媒分析在农药中毒救治中的意义

    目的:总结农药溶媒分析在农药中毒救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7例急性农药中毒患者的农药种类、溶媒成分、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农药检测出的种类包括有机磷、沙蚕毒素、拟除虫菊酯、有机氯及阿维菌素等,农药溶媒以苯、甲苯、二甲苯为常见。结论农药溶媒分析意义重大,发生农药中毒时,应对农药原液及农药溶媒中毒进行综合救治。

    作者:杨卫生;陈敏艳;黄卫群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阶段式带教在烧伤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阶段式带教在烧伤科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烧伤科实习护生50名,采用随机数表法将50名护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名。观察组实施5步阶梯式带教方式统一带教,对照组采取传统跟班制带教方法。均带教1个月,实习结束对比2组理论、操作成绩及综合成绩,并比较2组对带教方法的兴趣度及带教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综合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实习护生对带教方法的兴趣度及带教效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阶段式带教可使烧伤科护生更好地理解护理服务及责任制内涵,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其学习兴趣、综合素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钰梅;李玉琴;陈恒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4例需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焦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后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运用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付玉芬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头部侵袭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头部侵袭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头部侵袭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脑膜瘤的手术方式及影像学检查,随访1年,观察脑膜瘤患者术后症状恢复情况、是否复发及生活质量。结果9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患者均存活,术后随访1年,患者恢复情况均良好。术后脑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P <0.05)。结论头部脑膜瘤以局部结构侵袭性为主,具有更为典型的脑膜尾征,具有明显的影像学特点,手术切除对各级脑膜瘤患者均有较好疗效,术后及随访1年未见严重并发症出现,脑膜瘤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张承军;陈小艳;付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60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喘息、咳嗽咯痰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具有一定的效果,能有效稳定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顾潇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老年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老年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78.5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均有一定的临床作用,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更为突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作者:林峰;李兵兵;陈宇;林宗锦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经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餐后2h 血糖值(2hPG)变化,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 SCr、HbA1c、UAER 及2hP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结论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简良聪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功能锻炼联合心理引导干预在 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功能锻炼联合心理引导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 COPD稳定期患者79例,按照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锻炼和心理引导护理干预。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检查,其中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 1)、用力肺活量(FVC)及6min步行试验(6MWT)等。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对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表对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行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EV1、FVC大于对照组、6MWT长于对照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 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联合心理引导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心理状况,提升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蒋静;余玲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免疫学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8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CD +3、重组人干扰素-γ(IFN-g)水平及 IFN-g/ IL-4比值升高,IL-4水平降低,且治疗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较好,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兰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两种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在上消化道出血输液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真空负压颈外静脉穿刺法在抢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真空负压法行颈外静脉穿刺法进行颈外静脉留置,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法进行颈外静脉留置。比较2组患者的穿刺成功所需时间和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真空负压颈外静脉穿刺法可以有效缩短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穿刺时间,且提高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在救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游巧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医院围术期应激性溃疡预防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医院围术期应激性溃疡预防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分析2016年1-6月我院308例围术期应激性溃疡预防用药情况,评估用药指征、给药情况(种类、途径、剂量、频次、疗程)的合理性,统计预防用药合理率和不合理表现。结果预防用药总体合理率为86.0%(265/308),不合理用药率为14.0%(43/308)。不合理预防用药表现依次为用药疗程过长(41.9%,18/43)、给药途径不当(18.6%,8/43)、给药频次过高(16.3%,7/43)、无指征用药(11.6%,5/43)、给药剂量过大(7.0%,3/43)、药物种类选择不当(4.7%,2/43)。结论围术期应激性溃疡预防用药合理性总体尚好,但需规范药物使用方法,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强管控和指导。

    作者:隋百灵;于万军;李智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浆碱性磷酸酶与生存率的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血浆碱性磷酸酶(ALP)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存率的关系。方法测定65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浆 ALP水平,分析心肌梗死后48~60个月患者生存率与患者入院血浆 AL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随访48~60个月,患者病死率为30.77%(20/65)。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与 ALP≤74U/ L 患者比较,ALP >74U/ L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Cox回归分析显示,肌钙蛋白 I 峰值、年龄、性别、入院血浆肌酐水平、心电图 ST段抬高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血浆 ALP 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 >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男性 ALP >74U/ L患者(30例)的生存率低于 ALP≤74U/ L 患者(10例)(P <0.05),女性患者不明显(P>0.05)。结论 ALP水平可作为预测糖尿病男性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生存率的指标。

    作者:曹艳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HPLC法测定胃得安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胃得安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XB-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52∶48)为流动相(每100ml 加十二烷基磺酸钠0.1g);检测波长为265nm,进样量为10μl,理论塔板数按盐酸小檗碱计算,应不低于4000。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004684~0.14052μg线性关系良好(r =1);平均回收率为99.57%,RSD =2.03%。结论 HPLC法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可作为控制胃得安胶囊质量的方法。

    作者:冯宁;谢志朋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高龄老年患者误吸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

    误吸是中老年患者一种常见的症状,发生率为20%~55%。其主要是指胃内容物、口咽部的分泌物、食物或其他异物误入肺内、支气管及气管的过程[1]。高龄老年患者因为身体机能下降,临床表现不明显,容易造成病情被掩盖,导致医师和护理人员不能及时发现。误吸可能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使患者出现营养不良,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患者出现窒息、死亡。因此,对高龄老年患者加强整体护理干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从我院选取了50例高龄老年误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误吸原因,探讨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立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帕罗西汀早期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早期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将 PSD患者12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药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给予药帕罗西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治疗14d 及28d 后 Hamilton 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NIHSS),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d及28d后2组 HAMD评分及 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41%高于对照组的8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帕罗西汀早期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 PSD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感障碍,恢复机体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超;王艺明;周敏娟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泮托拉唑联合托烷司琼预防结直肠癌患者化疗相关性呕吐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托烷司琼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化疗相关性呕吐(CINV)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将采用 mFOLFOX4方案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用泮托拉唑联合托烷司琼预防 CINV,对照组单用托烷司琼,完成2周期化疗,对比2组预防呕吐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2组均未出现Ⅳ度呕吐反应,观察组呕吐发生率为30.0%(9/30)低于对照组的60.0%(18/30),中重度呕吐(Ⅱ度+Ⅲ度)发生率为10.0%(3/30)低于对照组的30.0%(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中未观察到泮托拉唑和托烷司琼明显相关毒性。结论泮托拉唑联合托烷司琼能有效预防结直肠癌患者 CINV,特别是能预防中重度呕吐患者与其防治化疗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胃炎,安全性好。

    作者:高炜;林锦源;黄莎;杨建伟;陈奕贵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病原体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病原体及其耐药性,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55例,回顾性分析其病原体及耐药性。结果55病患者中腹透液培养阳性26例,培养阳性率47.3%,共培养病原体27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8株(66.7%),革兰阴性杆菌6株(22.2%),真菌1株(3.7%),革兰阳性杆菌1株(3.7%),革兰阴性球菌1株(3.7%)。革兰阳性球菌中常见的是链球菌属,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革兰阴性杆菌中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4株(66.7%),革兰阴性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定、亚胺培南、美洛培南、丁胺卡那均敏感。结论革兰阳性球菌中的链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大肠埃希菌是医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病原体,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胡钦凤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16例普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观察2组患者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疾病知识认知情况和不良情绪改善情况;观察2组患者护理后的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疾病认知度和不良情绪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有效降低普外科患者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且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彭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