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节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

刘凤英

关键词:细节护理, 普外科,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评价细节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试验组进行细节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2组焦虑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焦虑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细节护理干预提高了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更确保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全麻下新生儿行脐肠瘘修补术1例并文献分析

    患儿,男,因发现脐部分泌物2d入院,手术时患儿16d,体质量4000g。诊断考虑为“脐肠瘘”。出生体质量3250g。手术当天体质量3800g。一般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听诊正常。腹部体格检查:脐部有渗血渗液,无脐疝。实验室检查:各项生化检查基本正常。脐部窦道造影示:经脐部导管注入造影剂见少许造影剂经导管进入肠道内,未见明显造影剂弥散,考虑脐肠瘘。经脐部注射亚甲蓝,观察尿液颜色正常,脐尿瘘的可能不大。服用活性炭后脐部有溢出,综合各项检查考虑诊断“脐肠瘘”。麻醉方法:ASA 分级2级。对该患儿进行全麻+骶管阻滞方法,诱导给予咪唑0.1mg,芬太尼8μg,阿曲库铵2mg,丙泊酚12mg。选用3.0#气管导管,插管深度11.5cm。维持使用丙泊酚,液体使用微量泵泵注。处理经过:入室后接入液体,液体使用微量泵泵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10ml·kg -1·h -1。连接心电监护监测心电图、血氧、血压。麻醉诱导后插管,插管过程生命体征平稳。行右侧股动脉穿刺,监测动脉血压。行骶管麻醉,给予0.185%罗哌卡因+0.5%利多卡因共5ml,单次阻滞。术中使用丙泊酚9μg/ kg 维持麻醉,手术开始时追加芬太尼4μg,术中给予追加一次阿曲库铵1.5mg。整个手术过程,心率维持在130~140次/ min,血压维持在70~80/35~45mmHg,血氧饱和度>99%,分钟通气量0.8L/ min,根据血气分析调整参数。术中严密监测输液量、出血量及尿量。术后呼吸恢复,带气管导管回新生儿科,至新生儿病房时,患儿完全清醒,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给予拔除气管导管。

    作者:易金容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行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比较2组疗效和血浆脑钠肽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2组血浆脑钠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血浆脑钠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借鉴。

    作者:巫文宏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病原体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病原体及其耐药性,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55例,回顾性分析其病原体及耐药性。结果55病患者中腹透液培养阳性26例,培养阳性率47.3%,共培养病原体27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8株(66.7%),革兰阴性杆菌6株(22.2%),真菌1株(3.7%),革兰阳性杆菌1株(3.7%),革兰阴性球菌1株(3.7%)。革兰阳性球菌中常见的是链球菌属,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革兰阴性杆菌中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4株(66.7%),革兰阴性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定、亚胺培南、美洛培南、丁胺卡那均敏感。结论革兰阳性球菌中的链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大肠埃希菌是医院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病原体,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胡钦凤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头部侵袭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头部侵袭性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头部侵袭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脑膜瘤的手术方式及影像学检查,随访1年,观察脑膜瘤患者术后症状恢复情况、是否复发及生活质量。结果9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患者均存活,术后随访1年,患者恢复情况均良好。术后脑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P <0.05)。结论头部脑膜瘤以局部结构侵袭性为主,具有更为典型的脑膜尾征,具有明显的影像学特点,手术切除对各级脑膜瘤患者均有较好疗效,术后及随访1年未见严重并发症出现,脑膜瘤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张承军;陈小艳;付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中老年体检人群骨密度检查结果与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中老年体检人群骨密度(BMD)检查结果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该院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患者1596例,运用双能 X线骨密度仪开展 BMD测试操作。就不同性别、年龄及是否饮酒、吸烟、运动和日照情况在BMD值方面予以观察比较,并对存在 BMD异常者实施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中老年女性 BMD值低于男性(P <0.05);伴随中老年年龄的增长,其 BMD值则存在随之下降状况,趋于60~69岁中老年人下降为明显,不同年龄的中老年人的BMD值差异显著(P <0.05);对于存在饮酒、吸烟、运动少及日照<1h/ d者,其 BMD值则存在显著减低状况(P <0.05)。结论中老年人在性别、年龄及生活习惯方面可对其 BMD值造成影响,伴随其年龄的不断增长,定期对 BMD实施复查,及时、准确发现骨质异常,且对其开展相应干预举措,可达到减少骨质疏松(OP)发生几率,并可降低骨折发生率及致残率。

    作者:许巧玲;潘雅英;林东红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ICU护士的物理性职业危害与防护

    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护理工作是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繁重劳动, ICU护士随时处于抢救的应急状态、争分夺秒的快节奏工作状态,体力巨大消耗等,在高强度、高压力、高要求的工作环境下,护士面临着物理性职业危害尤为突出,给其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现就 ICU护士的物理性职业危害与防护进行分析总结,提出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杨芳;董翠霞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R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接收治疗的 CRS患者44例,给予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 VAS评分和 Lund-Mackey鼻窦 CT评分。结果44例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 Lund-Mackey鼻窦 CT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44例患者临床检查中发现有23例患者属于双侧鼻窦炎,另外21例是单侧,确定本次试验所有患者鼻窦炎共67侧,治疗后67侧Lund-Mackey评分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克拉霉素治疗 CRS 疗效较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林晓翔;季阳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通气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频率(RR)及心率( HR);对比2组患者的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插管脱落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PaO 2)、血氧饱和度(SaO 2)及 pH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 2)、RR及H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通气时间、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和再插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能改善患者血气水平,缩短通气、ICU治疗和住院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和再插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德锋;聂晓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不同抗生素对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抗生素对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氨苄西林联合青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钠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腹泻发生率及患儿肠道菌群变化。结果观察组腹泻发生率26.7%(8/30)低于对照组的53.3%(16/30),2组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肠杆菌科细菌显著增多(P <0.05),其他细菌无明显变化(P >0.05)。对照组治疗后酵母菌增多(P <0.05),其他菌种显著减少(P <0.05)。结论两类抗生素均会造成患儿肠道菌群失调,但氨苄西林联合青霉素所造成的菌群失调低于头孢哌酮钠。

    作者:武书丽;张春丽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阿扎司琼预防顺铂所致呕吐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阿扎司琼防治顺铂化疗所致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6例化疗所致的呕吐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分别给予国产阿扎司琼和甲氧氯普胺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60.53%高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国产阿扎司琼可以有效防治顺铂化疗所产生的呕吐反应,是一种既安全又高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维娟;刘玲;孙运祥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老年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老年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78.5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均有一定的临床作用,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更为突出,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作者:林峰;李兵兵;陈宇;林宗锦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产后出血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欣母沛组和宫腔填纱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2h、24h出血量、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及产后情况。结果欣母沛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宫腔填纱组,欣母沛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宫腔填纱组,欣母沛组产褥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显著,起效快,安全可行,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艳;张冲;张宇轩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奥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采用奥氮平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将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予以奥氮平治疗,对照组予以氟西汀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抑郁状况。对比2组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 NIHSS评分、SDS评分及 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9%低于对照组的15.7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饮食评分、睡眠评分及精神状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奥氮平用于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林铃芳;陈菲;黄财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比2组患者在72h内的临床疗效、住院病死率、胸痛复发率和治疗前后心室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胸痛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心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心室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陈静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将10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采用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根治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进行5年随访,比较2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及平均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低于对照组的1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大榕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神经内镜下视神经损伤经筛蝶窦入路减压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经蝶筛窦径路进行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07年12月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27例为保守组,行256极速 CT眼眶薄层扫描,保守治疗患者予以激素冲击、营养神经及扩张血管等综合药物治疗;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14例,手术患者除保守治疗措施外,行神经内镜下经蝶筛窦视神经管减压术。随访6个月。依据治疗前后视力评分情况,比较2种治疗方案的视力恢复的疗效差异。结果全组病例均随访6个月,手术组视力改善有效率高于保守组(χ2=4.41,P <0.05)。2组治疗后的视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手术组高于保守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蝶筛窦径路进行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陆爻忠;周建宏;陈革;王清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4例需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焦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后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运用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付玉芬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回盲部憩室炎患者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回盲部憩室炎患者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1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产生的原因。结果17例回盲部憩室炎患者误诊原因为病史询问不详细3例(17.6%),未能充分掌握疾病临床特点6例(35.3%),相关辅助检查不足8例(47.1%)。结论回盲部憩室炎临床表现与急性阑尾炎相似,较易发生误诊,应在诊断过程中准确的区分回盲部憩室炎与急性阑尾炎,从而给予患者适当的治疗,促进患者痊愈。

    作者:郑赟;林斌;陈科杰;肖吓鹏;李翰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总结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与体会。方法对50例直肠癌患者在全麻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并给予密切的手术护理配合,强调做好术前访视,与患者沟通交流,进行心理支持与护理;做好手术器械准备,与麻醉医师积极配合全麻诱导、动静脉穿刺;与手术医师配合默契,术中密切观察手术操作步骤,做好手术配合。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操作,术毕送麻醉恢复室(PACU)苏醒,进一步监护治疗;术中发生皮下气肿2例,未作特别处理自行缓解;术后并发症少,均康复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视野更加清晰、直观,大限度地减少血管神经的损伤,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精确性,使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林秋梅;郭采花 刊期: 2016年第34期

  • 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经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餐后2h 血糖值(2hPG)变化,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 SCr、HbA1c、UAER 及2hP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结论中医滋肾固精凉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简良聪 刊期: 2016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