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颖;丁选胜
目的:观察保妇康栓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8例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给予保妇康栓联合bFGF治疗,比较治疗前后bFGF mRNA水平,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18例患者中治愈95例(80.51%),显效12例(10.17%),有效8例(6.78%),无效3例(2.54%),总有效率为97.46%。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治疗后 bFGF mRNA水平为(0.87±0.16)β-actin高于治疗前的(0.57±0.10)β-act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保妇康栓联合bFGF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奕娜;霍顺璞;王有明;宋红云;刘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门冬氨钾镁在小儿重度黄疸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8例小儿重度黄疸型肝炎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4例,在保肝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采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门冬氨钾镁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评价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改善,临床体征好转时间。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4.6%高于对照组的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2组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血清白蛋白(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TBIL、ALT低于治疗前,ALB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乏力、腹胀、肝区叩痛等临床症状的复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保肝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门冬氨钾镁治疗小儿重度黄疸型肝炎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体征,促进肝功能恢复,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贾晓云;赵灵娜;邓丽华;李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右旋糖酐40氯化钠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盐酸异丙嗪注射液联合用药对防止妇产科术后盆腹腔粘连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03年-2013年间进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在关闭腹腔前留置右旋糖酐40氯化钠注射液100ml、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盐酸异丙嗪注射液25mg等4种药物的混合液留于腹腔;对照组患者直接进行腹腔缝合。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中随机选取因各种原因需再次进行手术的患者各50例,在再次手术时观察2组患者盆腹腔粘连的情况及第二次手术术后疗效。结果对照组再次手术时发现重度粘连及轻度粘连的发生率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进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在关闭腹腔前,采用留置右旋糖酐40氯化钠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盐酸异丙嗪注射液的混合液,可起到防止盆腔粘连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1科研设计的选题与立题问题(1)标题太长,主题不突出;(2)标题与内容不符,或题目太大而内容贫乏;(3)标题单调,主题不明确。2关于题目要求(1)可检索性;(2)特异;(3)明确;(4)简短。3命题方法(1)方法;(2)结论;(3)探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圣路易斯大学药理和生理科学Thomas Burris博士等揭示了能调控“生物钟蛋白”活性的小分子,提供了潜在调控昼夜节奏和治疗与它有关的功能障碍如睡眠和焦虑症问题。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心室舒张功能的组织多普勒成像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0月医院门诊诊断OSAHS患者120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HI)将患者分为3组:轻度OSAHS( AHI 10~20次/h)、中度OSAHS( AHI21~40次/h)及重度OSAHS( AHI≥40次/h)各40例,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析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比较左室舒张功能组织多普勒参数与常规超声参数的差异。结果重度组左心房内径( LAD)、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 LVEDd)均高于中度组、轻度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度组、轻度组及对照组3组间LAD、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及对照组2组二头瓣舒张早期充盈速度/二头瓣舒张晚期充盈速度( E/A)逐渐升高,二尖瓣瓣口舒张早期大血流流速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比值( E/Ea)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参数E/A、E/Ea灵敏地反映了OSAHS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在治疗中可供参考。
作者:马庆娜;张勇建;李伟;王坤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头孢曲松钠为第三代半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应用广泛。国产头孢曲松钠在质量和下游适用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作为头孢曲松钠生产关键的精制操作不仅关系到产品的收益,更是控制产品质量的关键步骤,因此研究析出剂、洗涤溶媒—丙酮的应用势在必行。
作者:曹观贞;于亚娟;宋亮亮;郭金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神经细胞凋亡、Bcl-2、Bax蛋白及半胱氨酸蛋白酶( 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例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各20只。中药组将药物血府逐瘀汤按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折算动物等效药量,按生药25g·kg-1·d-1灌胃。对照组同期给予等量的葡萄糖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胃3d后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40只大鼠建模成功后测量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而后腹腔麻醉断头杀死大鼠,取侧脑室层面额叶皮层组织制备石蜡切片,TUNEL法检测脑皮层凋亡神经细胞,用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测量脑组织caspase-3阳性细胞数及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建模成功后,中药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84±0.49)分低于对照组的(3.14±0.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模型大鼠大脑皮层内均检测到凋亡细胞,其中中药组大鼠皮层内凋亡细胞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药组Bcl-2蛋白阳性细胞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Bax蛋白阳性细胞指数及脑组织中caspase-3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府逐瘀方能够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低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caspase-3及Bax蛋白的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贾世杰;王辉;张新广;张秀彬;徐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参考文献不仅增加论文的学术性,而且表明论文的科学依据,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的尊重。另外,凡无参考文献的文章,国家进行论文统计时不予统计。因此,希望作者在写论文时,凡在文中引用他人数据或观点时,应使用参考文献。并希望作者使用参考文献时参照我刊稿约,按参考文献的书写要求书写完整,且依论文中引用出现的先后进行参考文献排序和在论文中作相应标注。参考文献宜选用新近2~3年内的权威性国内外学术期刊,目前网上非文献数据库资料不宜引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妇科腹腔镜手术后甲氧氯普胺(胃复安)与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试验组患者于术后12h给予胃复安10mg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照组患者于术后12h给予新斯的明0.5mg足三里穴位注射。观察2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98.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和第一次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疗效相当。但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低于对照组的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术后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既发挥穴位的特异作用(调节胃肠蠕动,促进肠管内积气排出),也发挥药物的特殊作用(缓解全麻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胃复安在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优于新斯的明。
作者:张蓉;刘慧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川崎病( kD)患儿血浆脑利钠肽( BNP)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kD患儿42例作为kD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2组患儿的白细胞( WBC)、C反应蛋白( CRP)、红细胞沉降率( ESR)、血浆心肌肌钙蛋白( cTnI)及血浆BNP。并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分别于急性期和恢复期获取kD患儿的心脏指数( CI)、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频谱速度( E/A)、左室短轴缩短率( LVSF)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参数。结果急性期kD患儿WBC、CRP、ESR、cTnI及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WBC、CRP及BNP明显高于恢复期(P<0.05);而CI、LVSF及LVEF明显低于恢复期(P<0.05);血浆BNP与其CI、LVSF及LVEF均呈负相关(r值=-0.602、-0.564、-0.547、P<0.05)。结论急性期kD患儿血浆BNP会异常上升,恢复期逐渐下降,且患儿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障碍存在正相关,检测血浆BNP水平对kD的及早诊断有指导意义。
作者:石玉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氨溴索联合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 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脑利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8月住院治疗的呼吸衰竭新生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家长的治疗意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患儿采用大剂量氨溴索联合NCPAP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治疗。分析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3.3%(2/60)低于对照组的5.0%(3/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剂量氨溴索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平昌;岳海珍;高丽霞;陈玉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系统性硬皮病( SSc)是一种以皮肤及多系统胶原纤维化为特点的结缔组织病,多侵犯内脏器官,临床上表现为雷诺现象、皮肤硬化萎缩、黏膜损害及多内脏病变。SSc病因不明,临床上治疗方法虽多,但并无特效药,主要以抗炎、免疫抑制及调节、改善血循环及抑制纤维化等。现就SSc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古萍;段西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本刊采用国际通用的结构式摘要。中文摘要250字左右,英文摘--比中文摘要稍详细些。结构式摘要分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部分,可以连续排列。现将各部分的撰写要求分述如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液吸附、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透析3种血液净化方式对透析患者左心舒张功能及微炎性反应(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需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309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103例。给予所有患者常规对症治疗、营养支持和特级护理,A组患者采取血液吸附净化血液,B组采取血液透析滤过净化血液, C组仅采取血液透析净化血液,血液净化治疗1个月后比较3组患者左心舒张功能及微炎性反应差异。结果治疗后A、B组左心舒张功能及微炎性反应程度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C组患者左心舒张功能不全及微炎性反应程度均较A、B组严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吸附和血液透析滤过对透析患者左心舒张功能及微炎性反应影响较血液透析低。
作者:王莉华;刘东芹;张玉玺;胡凯;刘志强;赵永高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全面性护理在喜炎平、利巴韦林及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202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1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喜炎平、利巴韦林、黄芪注射液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综合护理方式,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对比2组患儿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儿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全面性护理可以快速促进溃疡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在小儿手足口病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鑫霞;刘会彦;尤彦华;白晶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年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这里界定的青年年龄为18~45岁,据统计这个年龄段卒中发病率占全部卒中的5%~15%[1],国内报道该年龄段脑卒中占全部卒中的13.44%,而且研究发现卒中的发病有愈来愈年轻化趋势。一些不具备其他危险因素的青年脑卒中的发病,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的相关性,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
作者:孙志华;班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托瑞米芬联合消乳散结胶囊在乳腺增生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辛集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乳腺增生症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托瑞米芬联合消乳散结胶囊,对照组单用消乳散结胶囊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观察组乳腺增生症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3%高于对照组的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E2水平低于治疗前,P及LH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剂量托瑞米芬联合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改善血清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会冬;焦汝泉;耿慧英;赵双英;周凤美;赵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AS)的临床疗效及对I-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6例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那西普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I-型胶原C末端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在治疗前,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水平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依那西普对AS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可显著降低 AS患者血清 I-型胶原 C末端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伟;刘爱军;张胜强;司宏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全称为经皮肾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法,是肾脏病理诊断的唯一方法。肾穿刺在临床工作中对肾脏病诊断、治疗、病情演变的随访及发病机制的研究等方面均极有意义[1]。2013年1月-2013年8月我科在B型超声定位下对76例患者进行了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同时进行了规范化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肾穿刺成功率为100%,减少了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慢性肾病规范化治疗提供了有利的证据,延缓了肾病进展。报道如下。
作者:程光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