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为解决妇科临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和滴虫细菌混合感染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法。方法研制氧氟沙星和替硝唑的复方制剂,并采用妇科常用的剂型栓剂为制剂剂型。结果制剂方法简单,主要成分定性定量方法方便可靠。结论复方替硝唑栓制备工艺合理,质量标准可靠。
作者:戈大春;吴丽娟;华璇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与教育的有机结合[1]。做为妇产科的医护人员,要在临床医护工作中多向患者及陪护人员传授孕产期保健知识,不要等到带来疾病时再去保健和传授。传授保健知识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
作者:李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胎儿肢体畸形的漏诊原因,旨在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方法2004年1月_2013年12月采用常规检查方法和连续顺序追踪法对30508例孕妇进行检查。结果产后证实63例为胎儿肢体畸形,其中2004年1月_2007年12月采用常规检查方法共检出18例,漏诊10例,漏诊率35.7%,漏诊多为胎儿复杂性畸形中的较大肢体畸形;2008年1月_2013年12月采用连续顺序追踪法共检出27例,漏诊8例,漏诊率22.9%,漏诊全部为指趾骨末端畸形。结论采用连续顺序追踪法可进一步提高超声筛查胎儿肢体畸形的检出率,大程度减少不必要漏诊。
作者:伍炳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中西药联用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规范化、合理化用药的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3月_2013年3月医院中西药联用处方800份,对其中不合理联用处方进行分类和统计,并对其药品类别、用药方式以及用药量等情况进行了解,分析其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800份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98份(12.3%),其中重复用药61份(7.6%),可造成理化性变化的处方24份(3.0%),可产生拮抗作用的处方19份(2.4%),可诱发并发症的处方16份(2.0%)。结论中西药联用存在不合理配伍现象,应加强对中西药的性能、成分、药理毒理作用以及配伍禁忌等进行了解和掌握,提高中西药联用的合理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作者:刘年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我院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将4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2例和对照组180例。2组均予对症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围术期常规使用抗生素,对照组仅在术后给予抗生素抗感染。观察2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延迟愈合发生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延迟愈合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从患者康复情况来看,我院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应用较合理,能明显改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但临床应进一步规范抗生素的应用,尽量减少耐药情况的发生。
作者:李会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为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收治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102例,其中治疗组52例,在基础治疗下,将布地奈德混悬液1mg +0.9%氯化钠溶液2ml 通过 PARI 驱动雾化吸入,30min 后将特布他林5mg +0.9%氯化钠溶液2ml 通过 PARI 驱动雾化吸入,两者交替进行吸入,2次/ d,连续7~14d。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检查及抗感染、祛痰止咳,平喘等基础治疗,连续7~14d。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联合交替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对于 COPD 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尤其是喘气较重的患者有比较好的疗效。
作者:贺万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胸脊神经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多为棘突滑囊炎、棘上或棘突间韧带炎或胸椎小关节紊乱引起,除了常见的胸背部疼痛和多种不同程度的急慢性肋间神经痛外,还可表现为胸腹腔脏器功能紊乱等相关症状,临床上极易被误诊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1]。
作者:耿永彪;高妹花;张宏宇;刘延青;刘学英;于洪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骨修复材料的研究一直是骨科领域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人们新型骨修复材料的尝试从未间断,出现了金属、陶瓷、有机高分子等生物骨修复材料,但其生物相容性、降解性、骨传导性、骨诱导性等仍有待提高。锶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中几乎所有组织都含锶,其中总量的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锶对骨细胞具有双重影响,可促进成骨细胞复制、分化和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即可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1]。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在不同骨修复材料中掺入了锶元素,并在骨修复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出现的掺锶骨修复材料的材料学特性以及生物学评价做一综述。
作者:徐卫华;梁永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 AX4030全自动尿液干化仪检测白细胞、红细胞和人工显微镜检查的符合情况。方法随机收集1000份来自医院门诊患者新鲜尿标本,混匀尿液后,分成 A、B 两管,A 管用于干化学分析,B 管按10ml 刻度定容后,以1500r/ min,离心5min,吸掉上清液,留0.2ml 沉渣滴于载玻片上进行显微镜下镜检。结果白细胞符合率为91.7%,红细胞符合率为87.6%。以人工显微检查为标准,干化学分析法检查白细胞假阳性率为2.47%,假阴性率为7.54%,而干化学法检查红细胞假阳性率为12.4%,假阴性率为2.16%。结论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不能替代镜检法对尿液白细胞、红细胞进行检测。
作者:郭婧澜;徐灵玲;杨明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美国全国压力性溃疡顾问小组2007年对压疮的定义是:压疮是局部皮肤及(或)皮下组织的损伤,通常在骨隆突处,由于受压力/压力+剪切力/摩擦力的组合而引起的压力性溃疡。危重患者多是意识不清、循环功能障碍、营养不良、大小便失禁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压疮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患者的医疗费用。因此,加强此类患者的护理,预防压疮的形成对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护理难度及医疗费用,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因此预防压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笔者对危重患者压疮预防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以降低危重患者压疮的发生,减少压疮带来的危害,确保患者的安全,促进患者的健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蒋仲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丹红注射液与脑心通联合用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的适宜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在2008年5月_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150例,其中使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患者52例作为丹红组;脑心通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脑心通组;联合使用丹红注射液和脑心通治疗的患者48例作为复合组。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等的改善情况以及有效率。结果3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对心电图 ST 段、经颅多谱勒脑血流增快、减慢均有明显的改善,而复合组的改善显著。丹红组和复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3%、92.00%,而复合组为97.92%,显著高于前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用脑心通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等。
作者:廖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美托洛尔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情况。方法将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 A、B 组各45例,A 组给予卡维地洛治疗,B 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结果2组治疗后降压效果均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2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A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胰岛素、TC、TG、LDL-C 水平有所下降,HDL-C 升高,而 B 组空腹血糖、胰岛素、TC、TG、LDL-C 水平较治疗前上升,HDL-C 降低,A 组各项指标均较 B 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维地洛、美托洛尔降压效果相当,而卡维地洛在调节血脂、血糖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
作者:马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临床药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运用系统的临床药学知识与技能,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和用药监护的相关工作,如与临床医师共同探讨诊疗方案,协助医师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吴雪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等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应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对比分析。方法12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均实施等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根据罗哌卡因浓度,将其随机分为 A 组(0.75%)、B 组(0.50%)、C 组(0.30%)各40例,观察和比较各组麻醉效果、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 C 组相比,A 组和 B 组麻醉优良率明显升高,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都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0.50%罗哌卡因等比重蛛网膜下腔阻滞能够较快达到预期麻醉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应用于剖宫产手术。
作者:钟桥秀;陈红霞;张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甲状腺疾病属于一种常见的、高频率的疾病之一。通过相关调查和试验研究得出,甲状腺肿瘤的恶性程度和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所处地域都有很大关系[1、2]。调查显示很多患甲状腺肿瘤的是女性群体,且多为良性肿瘤。现将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陈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连续性血液净化是近二十年来急救医学重要的进展之一,极大地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使患者能够平稳度过疾病的急性期[1]。但对于高危出血、凝血机制障碍、重度血小板减少及其他因素无法应用肝素的患者,无肝素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方法。临床一般是先预冲,浸泡,冲洗,治疗时高血流量,严密监测动脉压、滤前压、静脉压、跨膜压的变化,每20~30分钟用100~250ml 0.9%氯化钠溶液冲洗滤器一次,冲洗液在排除液中扣除。但实际操作中,无肝素盐水冲洗法要求血流量高,会增加容量负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重患者难以耐受,而且常常因为管路或滤器凝血而提前下机,达不到治疗要求的时间,从而影响治疗效果[2]。另一方面,20~30min冲洗一次明显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使管路寿命延长,并且减少护士的工作量,现将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孙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利福平注射液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强化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2例痰涂抗酸杆菌阳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 =20)和对照组(n =22),治疗组给予国产利福平注射液,联合其他3种抗结核药物;对照组给予利福平胶囊,联合其他3种抗结核药物。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月末胸片病灶吸收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3例(15%),对照组6例(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福平注射液在肺结核的治疗中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作用快,不良反应小的特点。
作者:徐黎明;周春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_2014年1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2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对照组予25%硫酸镁20ml 加入5%葡萄糖溶液10ml 静脉注射,后予50ml 硫酸镁入5%葡萄糖溶液450ml 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 口服,3次/ d。比较2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h 尿蛋白定量(24hUTP)、血液黏度、新生儿Apger 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9%明显高于对照组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压、24h 尿蛋白定量、血液黏度均有改善(P <0.05),且观察组改善较为明显(P <0.05)。观察组新生儿 Apger 评分为(9.2±1.3)分,对照组为(9.1±1.6)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较好的降低患者血压,且不良反应少,对胎儿影响小,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焕平;杜青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对眼外肌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后发性眼外肌麻痹患者48例采用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1次/ d,14d 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可连续治疗1~3个疗程。结果48例患者经1~3个疗程治疗,治愈32例,好转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3.33%。结论采用颞浅动脉旁注射复方樟柳碱治疗眼外肌麻痹,治愈率高,无并发症,安全有效。
作者:宁英慧;薛婷;张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分析基层住院呼吸内科患者抗菌药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8月_2013年8月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全部使用过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预防用药67例(67.0%),联合用药74例(74.0%);不合理用药43例(43.0%)。结论基层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要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抗菌药使用。
作者:吕井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