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方法探讨

孙秀成

关键词:戎酸雌二醇, 米索前列醇, 绝经期, 宫内节育器, 宫颈软化, 取器
摘要:目的:探讨戌酸雌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期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戌酸雌二醇口服法+米索前列醇阴道置入法,对照组仅采用米索前列醇阴道置入法。比较2组患者宫颈软化效果、取器成功率、取器过程中患者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宫颈软化总有效率和取器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戌酸雌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节育器妇女效果较佳,可有效软化扩张患者宫颈,为顺利取器提供良好条件,同时可减轻患者疼痛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腺肽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方法选择86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胸腺肽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仅用利巴韦林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岳银刚;陈太银;张先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及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及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异丙托溴铵及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氧气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气喘、哮鸣音等症状消除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及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有着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大大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减轻患儿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予以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紫杉醇+顺铂方案联合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紫杉醇+顺铂方案联合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放疗,研究组则予以紫杉醇+顺铂方案联合同步放疗,分析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年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1年生存率为76.7%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顺铂方案联合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效果明显,有效改善预后质量。

    作者:郝义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胆结石的成因及中西药预防的研究进展

    胆结石以胆固醇结石为常见,我国西北地区此病的发病率较其他地区略高[1]。近年来胆结石的发病率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改变而逐步升高,严重影响了现代人的健康生活,也致使很多患者遭受着很大的困扰,如何预防和治疗胆结石病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深入探究的突出课题,因此很多医务工作者对胆结石病的成因以及此病的预防也有了大量探究,现就胆囊结石成因以及此病中西医预防近5年的研究进展进行以下综述。

    作者:王文栋;王红;邓为民;石建华;韩俊泉;曲鹏飞;刘斌;何俊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肝功能衰竭1例

    患者,男,79岁。因发热、咳嗽于2013年5月10日入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查体:T 38.9℃,BP 150/90mm Hg,P 89次/min,双肺湿啰音。血细胞分析检查:WBC 14.5×109/L,N 0.87,L 0.07,M 0.05,E 0.01,B 0.00。综合诊断为支气管肺炎。患者神志清楚,肾功能:血尿素氮(BUN)5.26mmol/L,尿肌酐(CR)68.9μmmol/L,血糖5.66mmol/L。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26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22 U/L,谷氨酰转肽酶( GGT-γ)12U/L,总胆红素( TBIL )13.2μmmol/L,结合胆红素(DBIL)3.3ummol/L。入院后给予左氧氟沙星注0.4g/d静脉滴注。用至第5天,患者面部及全身出现红色斑丘疹,恶心呕吐。考虑左氧氟沙星药物过敏,发现患者皮肤、巩膜黄染。进行肝功能、肾功能检查。结果:ALT 173U/L,AST 184U/L,GGT 806U/L,TBIL 299.6μmmol/L,DBIL 250.9μmmol/L )、肾功能( BUN 7.99mmol/L, CR 130.7μmmol/L)。经消化科会诊,诊断为:药物性肝病。遂转入消化科治疗。转科后黄疸加重,皮肤伴奇痒,食欲减退,尿少,颜色浓茶样,进行性肝衰竭。经排除其他肝病( HBV-DNA<1000,抗HAV:阴性,抗HCV:阴性,抗HEV:阴性,抗HDV:阴性),由注射左氧氟沙星引起的药物性肝病成立。考虑为药物性肝病引起的暴发性肝衰竭。给予血浆置换,清除体内过多胆红素及药物,1个月后病情基本恢复正常至出院。

    作者:丁圣楠;程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存在呼吸困难症状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2组NRDS发生率、血气结果、呼吸急促、发绀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NRDS发生率、出现呼吸急促和发绀症状的几率以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显示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pH显著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对NRDS有显著预防效果,可促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郝玉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ModicⅠ型改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对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其中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32例为观察组,无腰椎终板Modic改变6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术前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VAS和OD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可能是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腰部疼痛缓解的原因之一。

    作者:王卫;谭祯孝;武可;韩世波;张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紫外线光疗配合中西药治疗对白癜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白癜风患者应用紫外线光疗配合中西药治疗血清炎性因子变化及疗效观察。方法将24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应用中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紫外线光疗。观察并比较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7( IL-17)、γ-干扰素( IFN-γ)和同型半胱氨酸( Hcy )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IL-17、IFN-γ、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17、IFN-γ、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各部位治疗效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稳定期和进展期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紫外线光疗配合中西药结合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综合效果佳,能够综合的治疗患者疾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昉军;付合金;李玉湘;赵敬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所有患者均严格给予抗结核化疗,支持治疗和密切护理,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病灶吸收程度、空洞闭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8%高于对照组的83.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李俊;周晓俊;刘云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频单味中药组方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频单味中药组方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6例。2组均给予降低颅内压、抗凝、控制血糖及血压、改善脑微循环等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高频单味中药组方联合普罗布考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普罗布考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1.13%(P<0.05)。结论高频单味中药组方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涛;马娟哲;冯永真;王洪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DSA、TCD诊断颅内血管狭窄的准确性比较

    目的:探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CD(经颅多普勒超声)分别在颅内血管狭窄诊断准确性上的差异。方法将200例可疑颅内血管狭窄患者分别行DSA和TCD检查,以病理确诊为标准,比较DSA和TCD诊断颅内血管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析DSA和TCD诊断准确性的差异。结果200例患者经病理切片确诊共174例,经DSA检测出阳性151例,真阳性148例;经TCD检测出阳性103例,真阳性92例,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计算出DS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06%、88.46%、98.01%和46.94%;均高于TCD的52.87%、57.69%、89.32%和15.46%(P<0.05)。结论 DSA诊断颅内血管狭窄较TCD有更高的准确率,TCD可作为DSA检查的筛选手段。

    作者:李康;姜世峰;于书壮;张志新;孙志学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银屑病患者血清 TNF-α、IL-17、IL-23水平相关性探究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及白介素-23(IL-2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银屑病患者10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4例作为健康组,分别检测2组血清中TNF-α、IL-17及IL-23水平,探讨3者与银屑病的相关性。结果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IL-17及IL-23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IL-17及IL-23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血清TNF-α水平与IL-17、IL-23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273,P<0.05;r=0.7171,P<0.05),血清IL-17水平与IL-23亦呈明显正相关( r=0.6999,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IL-17及IL-23水平均显著性的增高,均可用于银屑病的辅助诊断。

    作者:沈平;通佩文;张学广;刁树明;韩凤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早期低剂量肠内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早期低剂量肠内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低剂量肠内营养组(观察组)100例与正常剂量肠内营养组(对照组)100例,起病后48h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二胺氧化酶( DAO)水平、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IFABP)、尿乳果糖/甘露醇( L/M)水平的变化。对比2组治疗后7天内VAP发生率,气管插管率,胃食管反流率,腹胀、呕吐、胃潴留发生率,腹泻率。结果治疗前2组DAO水平、IFABP、L/M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第7天2组DAO水平高于治疗前,IFABP、L/M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胃食管反流、呕吐次数、胃潴留、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腹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多伴有严重应激状态,肠道功能障碍明显。早期低剂量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增加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能力,提高肠黏膜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减轻肠壁黏膜血管通透性,减轻应激状态下肠道功能障碍,降低颅脑损伤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尹立国;张锐利;张小章;陈超;徐兴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氟哌啶醇致静坐不能1例

    患者,男,20岁,学生。主诉间断性精神失常5年,加重4 d于2011年2月11日入院。患者缘于2005年7月因未考入理想的学校而出现情绪低落,话少,精神差,不出门,考虑问题多。2007年出现全身不适,胸闷,眼痛,有时双眼交替疼痛,就诊于北京安定医院,诊断为“阴性抑郁”,给予舍曲林治疗,10d后眼痛减轻能上学。2010年6月4日因病情波动2周入住我院,患者院外表现说话明显增多,认为家属不理解自己,情绪不稳,易激动,表示自己在学校受了大委屈而哭泣,自觉聪明。住我院诊断“双相情感—躁狂发作”。给丙戊酸钠,碳酸锂,富马酸喹硫平片治疗26d病情痊愈后出院。本次住院前4d,患者因情绪不稳,发脾气,拒绝服药,再次住院。住院后因拒药给氟哌啶醇注射液10mg肌内注射,20min后患者出现表情痛苦,烦躁不安、不能静坐、反复走动或原地踏步。极度痛苦,脉搏118次/min,给东莨菪碱0.3mg,氯硝西泮1mg肌内注射,上述症状仍无明显缓解,患者睡眠时和转移注意力后症状缓解,其余时间反复找大夫要药,说自己受不了,踏步踏样动作,左脚、右脚,轮流不停。后给予盐酸普奈洛尔、异丙嗪、地西泮口服,3d后症状逐渐缓解。

    作者:乔泽国;刘彩云;吴恩海;周海霞;高云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医院药房管理模式的演变

    目的:探索医院药房管理模式的演变。方法传统医院药房管理模式改革后,门诊西药房、中药房以及住院药房成为一个综合性的药房,对传统医院药房管理模式的改革和演变进行探索分析。结果整合后的综合药房降低了药品储藏空间,节约药房工作人员,简化了药房管理程序,提高了药房管理效率。结论医院药房管理模式演变为综合药房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能有效提高药房管理水平和质量。

    作者:成咏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阿米替林辅治功能性消化不良4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8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米替林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2组主要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主要症状发生率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米替林联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更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魏红安;张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双氧水和维生素B2治疗男性外生殖器溃疡1例

    患者,男,年龄76岁。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史,双目失明。其家属发现其外生殖器有两处大约1cm2左右溃疡面。经庆大霉素、冰硼散外敷治疗,效果欠佳,笔者予维生素B25~6片研成细末,先用双氧水局部冲洗,除掉坏死组织,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按无菌原则将维生素B2片剂粉末均匀涂散于溃疡面上,不予包扎;然后用红外线灯做溃疡面理疗30min;每天换药2次,理疗2次,14 d后患者溃疡面治愈。

    作者:马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老年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老年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老年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对照组观察至疾病进展时进行进一步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5%高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14例(35.00%),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腹泻等,未出现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对后续治疗未产生严重影响。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对后续治疗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自拟宣肺升降方对 AECOPD 伴炎性反应综合征患者血凝的影响

    目的:分析自拟宣肺升降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 AECOPD )伴炎性反应综合征患者凝血的影响。方法将240例AECOPD伴炎性反应综合征患者按照入院先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宣肺升降方。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天晨空腹静脉血检测2组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以及血清中内皮素-1(ET-1)、细胞黏附分子-1(ICAM-1)水平,估测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 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Fbg、D-二聚体、ET-1、ICAM-1、FEV1/FVC和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bg、D-二聚体、ET-1、I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FEV1/FVC和FEV1(%)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拟宣肺升降方可显著改善AECOPD伴炎性反应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分析其机制与自拟宣肺升降方改善患者体内血凝状态,从而减轻AECOPD患者肺动脉压力有关。

    作者:高瑞臣;闫月花;马书梅;周彩霞;史瑞月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药生化汤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在药物流产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中药生化汤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用于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需行流产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中药生化汤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对照组采用传统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比较2组流产效果和囊胚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及月经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完全流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完全流产率、流产失败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囊胚排出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月经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生化汤联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用于药物流产临床效果较佳,可进一步提高完全流产率,缩短阴道出血时间,降低阴道出血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韩红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