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张春伟

关键词:室性早搏, 参松养心胶囊,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9月收治的室性早搏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均停用所服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7d以上,对照组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参松养心胶囊4粒/次,3次/d;2组均治疗1个疗程(4周为1个疗程)。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动态心电图症状改善效果总有效率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剂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可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患者共98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2组均在急性感染期病情控制后,对照组给予中药黄芪颗粒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相同的基础上加用五味赖氨酸颗粒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g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明惠;高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6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与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46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两家干休所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9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仅给予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取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侯玉玲;陈燕萍;温曰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临床药师参与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管理对患者住院时间、费用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临床药师参与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管理对于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1年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和因心力衰竭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5月住院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心力衰竭疾病管理组(58例)和对照组(50例)。临床药师参与对疾病管理组患者进行住院期间个体化用药方案制定、用药教育,出院后电话随访,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心力衰竭疾病管理组的平均住院天数、1年内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总费用、住院药费、1年内因心力衰竭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疾病管理,能降低患者住院天数,降低患者再入院次数,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黄玉玲;陈幸谊;张稳住;李健豪;杨辉;梁伟杰;梁嘉永;黄惠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布拉酵母菌佐治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亿活)佐治儿童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0月Hp感染患儿63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儿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0例。2组均采用4种药物口服10d序贯疗法,即前5d予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后5d予以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开始治疗时加用亿活0.5~0.75g,每天1次,治疗10d。疗程结束后1个月采用13 C尿素呼气试验评价和比较Hp根除率,治疗有效率,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0%(32/33),对照组总有效率96.7%(29/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Hp根除率93.94%,对照组9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1/33)低于对照组10.0%(3/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亿活佐治儿童Hp感染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腹泻的症状明显改善,患者依存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糖尿病保健食品现状调查与监督管理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住院患者对保健食品的消费现状、了解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消费及认知情况和监管状况,为今后消费者理性合理使用保健食品和监管部门对保健食品改进监管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家三级甲等医院,调查患者对保健食品的知识、态度、消费现状等,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保健食品的需求不相同,>45岁的人群是保健食品的主要消费人群;消费者获知保健食品的主要途径是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消费者认为目前保健食品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问题严重;在保健食品购买人群的消费需求上,人们更加关心的是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安全性、价格、品牌等,通过问卷调查,提出合理建议,为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结论建立对保健食品广告的重点监测机制,常抓不懈,营造保健食品消费良好的氛围,确保广大消费者食用保健食品的安全。

    作者:刘印国;陶跃华;沈爱国;顾士圻;刘明慧;刘月明;徐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镇江三院药物不良反应165例分析报告

    目的:了解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及规律,以及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对该院2011-2013年165例ADR报告通过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途径、损害部位、引发ADR的药物种类等项目进行归类分析,按照国家ADR检测报告的标准对其进行因果关系评价。结果165例不良反应报告中,男女患者性别比例为1∶1.01,31~60岁为ADR主要发生人群,共涉及70个品种的药物,抗菌药物占首位共25个品种62例(37.57%),其次为消化系统用药(20.00%)、抗结核药(18.18%)及中成药(15.12%)。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74.55%)。 ADR损害器官涉及皮肤黏膜损害86例(52.12%),位居第一,其次为消化系统27例(16.36%)。严重不良反应以严重皮疹和过敏反应为主。结论必须注意抗菌药和中成药的合理运用,加强ADR的临床监督意识,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余爱霞;成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肝门部胆管损伤的处理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开展和普及,腹腔镜手术技术也日臻完善,但腹腔镜手术的组织损伤时有发生。尤其是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管损伤较多,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的后果。肝门部胆管损伤是指位于肝总管及其以上部位的胆管发生的损伤,我院于2007-2012年共处理肝门部胆管损伤患者1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彦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全程优质护理在慢性乙肝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全程优质护理辅助治疗慢性乙肝的价值。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8例入院治疗同时对其进行全程优质护理,即在传统护理方式上加入新的情绪护理、营养干预、出院指导等。并对患者治疗恢复所用的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满意度进行相关记录与评价。结果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院时间明显较短,治疗配合度普遍较高,并且治疗后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患者对此次治疗与护理满意度高,幸福指数与生存质量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与满意度,间接提高整体治疗效率。临床治疗过程中应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代文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视网膜病变应用的研究进展

    银杏( Ginkgo Biloba Linn )属裸子植物银杏科,其叶和果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和药用价值。银杏叶提取物( EGB)是一种药理作用广泛、不良反应少的天然药物,其在心脑血管、外周血液循环障碍性等疾病方面的疗效已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近年来,眼底视网膜疾病的患病率在我国呈快速上升发展趋势,银杏叶提取物在眼科中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在就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及其在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杨馥宇;王林洪;田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中使用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比较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运用不同止血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135例,随机平均分为常规缝合止血组(Ⅰ组),单级电凝止血组(Ⅱ组),双极电凝止血组(Ⅲ组)各45例,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止血方式,比较术后3组患者基础性激素量(包括血清卵泡刺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窦卵泡数量以及月经情况。结果术后Ⅰ组雌二醇量明显高于其他2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量无明显升高,窦卵泡数量减少及月经异常例数明显低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应用常规缝合止血方法对患者卵巢功能损伤较小,相比其他止血方法表现出了较强的优越性,建议广泛使用。

    作者:王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血必净注射液的药品不良反应34例分析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 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医师提供用药参考。方法对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0月临床各科室上报的34例血必净注射液所致ADR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34例血必净注射液ADR,以中老年人为主,未出现死亡病例,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多见,其次为消化系统,ADR发生时间多集中在用药30min内。结论临床应重视血必净注射液所致的ADR,加强用药监护。

    作者:赵业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临床药师对于质子泵抑制剂注射剂合理使用的干预效果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对于质子泵抑制剂注射剂合理使用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干预前的住院患者病历(2012年3~9月)及干预后的住院患者病历(2013年3~9月)的住院患者病历各30份,观察分析干预组和未干预组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不良反应及用法不规范、用药时间过长、无使用指征用药、用药重复、用药过量、溶媒选用不恰当及药物联合使用不当比例。结果干预组的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未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用法不规范、用药时间过长、无使用指征用药、用药重复、用药过量、溶媒选用不恰当及药物联合使用不当例数均显著低于未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在临床药物合理使用中扮演关键角色,能够合理、有效地促进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使用。

    作者:高卫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及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批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及炔雌醇环丙孕酮(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组和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达英-35组各50例,比较3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变化差异。结果二甲双胍组治疗有效率为66.0%,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组治疗有效率为80.0%,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达英-35组治疗有效率为92.0%,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达英-35组与二甲双胍组、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均未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黎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 所并发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住的62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经鼻导管常规吸氧+药物治疗;治疗组即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pH、PaCO2、PaO2、RR、HR的变化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明显改善AECOPD的临床症状和通气功能,对纠正Ⅱ型呼吸衰竭起到的良好作用,可有效控制疾病发展,疗效肯定。

    作者:王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振动排痰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及振动排痰,观察组患者加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比较2种治疗方法对患者治疗1周后的脉搏氧变化,临床症状,住院时间的长短。结果2组患者协助排痰治疗1周后,观察组脉搏氧含量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咳嗽减轻天数、呼吸困难消失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祛痰方式,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吴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儿阑尾炎手术60例的临床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小儿阑尾炎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3月收治阑尾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麻醉效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平均起效时间为4.97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阑尾炎儿童,效果显著、安全性相对较高。

    作者:邓默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通心络对脑动脉硬化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对其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3年12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动脉硬化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症状。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患者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改善脑血管血流,起到脑血管保护作用。

    作者:张孟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肝左外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55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肝左外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采用肝左外叶切除治疗5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方法及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5例患者术后经B型超声或T管造影显示取净结石48例(87.27%),结石残留7例(12.73%),其中位于肝右叶5例,位于肝左内叶2例,均经再次手术后痊愈出院。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胆漏1例,经对症处理后治愈,无休克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肝左外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手术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焦宇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CVC导管血栓性堵塞原因分析及疏通方法

    中心静脉置管( CVC)作为危重症患者输液输血和全胃肠外营养的重要途径已在重症监护病房( ICU)广泛应用[1]。导管虽然是医用高等级硅胶管,与人体组织相容性较好,但毕竟对于静脉是异物,导管管壁不可避免的对深静脉产生机械性刺激,引起局部血管内膜反应性炎症,损害血管内皮,诱发血栓形成[2]。如何疏通堵塞的导管是护理中的核心技术之一[3]。我科2014年1~6月对2例患者发生导管堵塞后经使用尿激酶稀释液利用负压的原理,使其顺利畅通,避免了拔管,减轻了患者再次穿刺的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报道如下。

    作者:苑海霞;牛晓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麻醉效果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实行息肉摘除的患者110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芬太尼与丙泊酚;试验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结果试验组的呼吸完全恢复时长、睁眼时长和拔管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所受到的血流动力影响明显要小于对照组,对照组的SBP、DBP的升高速度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声带息肉摘除手术时,瑞芬太尼与丙泊酚相结合能够获取到极佳的麻醉效果,且所受到的血流动力影响偏小,安全稳定性较为良好,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作者:马红瑞;蒲从义;张国锋;田占辉;闫军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