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论坛报》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山西晋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 A 组与 B 组,各53例。A 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B 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低血糖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 B 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 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 B 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次数少于 A 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可降低低血糖发生次数,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杨继琰;何新朝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攀枝花市仁和区大河中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根据高血压患者个体情况(年龄、身体状况、体质等)不同,采用适当剂量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血压控制情况,临床症状发生情况,心、脑、肾靶器官受损情况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0.8%;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87例(72.5%);治疗后患者头痛、乏力、头晕、眼花、耳鸣、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发生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靶器官损伤恢复率为61.5%;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可保护靶器官功能,且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侯建成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2012年在桐乡市石门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自愿接受人工流产孕妇16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0例。观察组术前服用米索前列醇0.6mg,对照组术时采用宫颈注射2%利多卡因4ml,比较两组孕妇的宫颈扩张程度、疼痛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宫颈扩张程度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和术中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利于宫颈充分扩张、减轻疼痛,且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子宫恢复更快。
作者:钟维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攀枝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产妇272例,随机分为全程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136例。常规护理组产妇予以常规产科护理,全程护理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予以全程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和产后出血发生情况、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全程护理组剖宫产和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全程护理组第1产程和第2产程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P <0.05);全程护理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 <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剖宫产和产后出血发生率,缩短第1产程和第2产程时间,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作者:杨艳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产后出血预防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广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具有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2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9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缩宫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产时、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产时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h、24h 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妇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优于缩宫素,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王尚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尿毒症并发左心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3月于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66例尿毒症并发左心衰竭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评分及依从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 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依从性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尿毒症并发左心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作者:闵小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 E1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肺动脉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在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8例,随机分为前列腺素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低流量吸氧、利尿、强心、平喘、解痉及纠正酸碱平衡等。前列腺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前列腺素 E1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搏出量、PaO2、PaCO2、肺动脉平均压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心搏出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前列腺素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心搏出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PaO2、PaCO2及肺动脉平均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前列腺素组 PaO2高于对照组,PaCO2及肺动脉平均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前列腺素组出现恶心1例,呕吐1例,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前列腺素 E1能够显著改善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以及肺动脉压。
作者:熊露;石青;张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于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6例,随机分成 A、B 两组,每组43例。A 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B 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治疗的同时选择培哚普利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和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 B 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可以有效控制血压,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翠兰;戴爱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大黄汤联合硫酸镁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6月于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97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 A 组31例、B 组32例、C 组34例。A 组单纯口服硫酸镁,B 组口服硫酸镁﹢30min 后大黄汤灌肠,C 组口服硫酸镁﹢2h 后大黄汤灌肠,比较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效果。结果 A 组肠道准备有效率为80.64%,B 组为90.62%,C 组为97.00%;B组和 C 组肠道准备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与 B、C 两组的肠道准备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7%,B 组为50.00%,C 组为23.50%;B 组和 C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与 B、C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排便次数为(4.5±1.2)次;肠内容物排清时间为(150±25)min。B 组排便次数为(5.1±1.2)次;肠内容物排清时间为(130±8)min。C 组排便次数为(6.2±1.5)次;肠内容物排清时间为(100±9)min。3组排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与 B 组肠内容物排清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B 组与 C组肠内容物排清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与 C 组肠内容物排清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大黄汤联合硫酸镁应用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可缩短肠道准备时间,提高患者的肠道清洁度。
作者:王珏琼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于米易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术前两组患者 SAS 和 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 SAS 和 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总分为(93.1±3.5)分,高于对照组的(64.7±2.8)分(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袁兰蓉;古明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维拉帕米治疗房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宁武县人民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房性期前收缩患者153例,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1组(80例)和治疗2组(7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心内科常规治疗,治疗1组在心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联合维拉帕米治疗,治疗2组单纯应用维拉帕米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组总有效率高于治疗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治疗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维拉帕米治疗房性期前收缩,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疗效确切,效果安全。
作者:侯喜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常州市新北区罗溪镇卫生院收治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各74例。常规组患者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压和肝肾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总胆固醇(TC)、空腹胰岛素(FIN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效果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相似,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李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心血管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兴隆县人民医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心血管住院患者的送检痰液、血液、尿液等各类感染性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对病原菌的常规分离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分离出无重复病原菌270株,包括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杆菌以及真菌3种,分别为189株(70.0%)、64株(23.7%)、17株(6.3%)。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排在病原菌分离率的前3位。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对氨卡西林和第3代头孢菌则有明显的耐药性。同时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呋喃妥因和头孢唑林的耐药性较高,但对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结论心血管科患者医院感染的为主要的病原菌是以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的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医学实践中,应保持对其耐药性的重视。
作者:张振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近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问题日益严重,因其耐药性高、病死率高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本文旨在对目前临床上各种抗 MRSA 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为临床治疗药物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张铃铃;陈剑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无肝素技术在肾衰竭合并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3年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肾衰竭合并高危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无肝素技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改善率高于对照组,非出血性肾衰竭并发症发生率、出血性肾衰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肝素技术在肾衰竭合并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有效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极大改善了患者的肾功能。
作者:黄赟;夏校敏;姚景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并发症预防护理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6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内科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并发症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的消化道出血、肠胀气、腹腔感染、高血糖、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并发症预防护理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中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减轻临床危险程度。
作者:李文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放射 CT 对肺段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修水县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40例肺段隔离症患者,均采用放射 CT 扫描机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40例患者病灶均位于双肺下叶后基底段,其中囊性病灶20例、实性病灶12例、囊实性病灶8例;异常主动脉供血22例,病灶周围有不同程度肺气肿存在10例。结论放射 CT 诊断肺段隔离症能够准确显示病变,观察病变周围组织变化,在肺段隔离症的诊断中有着较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张俊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6-氨基己酸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7月赫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单独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6-氨基己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64.00%),再出血发生率(16.0%)低于对照组(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 GO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6-氨基己酸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效果好,可显著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1月盂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纤维瘤患者19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9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临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术后切口感染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血肿感染率、切口一期愈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血肿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切口一期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灵山县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率、心搏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0.0%)低于观察组(87.5%)(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低于对照组,心搏出量与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能够有效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黄定邦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