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卉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6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其中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满意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并发症3例(13.04%),对照组出现并发症9例(39.13%),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其临床不适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大黄来源于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因其苦寒降泄,作用强烈,素有将军之称,大黄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攻下药,能攻能守,被称之为中药四大金刚之一。现将大黄的性能及临床应用具体报道如下。
作者:李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评价齐多夫定( AZT)高效抗反转氯酶治疗( ART),艾滋病毒携带者/艾滋患者( HIV/AIDS)服用后的不良反应。方法分析总结152例患者经齐多夫定口服后出现不良反应并导致换药的时间、症状体征、占比及处置措施。结果除皮肤色素沉着者外,其他不良反应早出现时间在2周内,晚为16周,其中骨髓抑制31例(20.40%),恶心呕吐4例(2.63%),头痛4例(2.63%),面部色素沉着3例(1.97%),持续纳差2例(1.32%)。结论 AZT作为HIV/AIDS抗病毒治疗基本药物,其治疗作用和效果确切,但其不良反应在服药人群体中的较高发生率,需引起医学工作者重视,减轻或防止不良反应对患者健康的危害,增强长期服药的依从性。
作者:周玉川;蒲美君;蒋红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合理性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8月-2013年3月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住院病例,每月30份,共240份病例,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点评。结果在抽取的240份病例中,不合理使用的共有43份(15.1%),其中适应证不合理9例,混合配伍不合理10例,溶媒选择不合理9例,联合用药不合理6例,疗程不合理4例,其他不合理情况6例。结论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保障安全有效的用药。
作者:张利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预防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将240例外科腹部手术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外科护理,并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及出院时与出院后2周的伤口感染情况。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及出院2周后,观察组手术切口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对预防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效果明确,适宜广泛开展。
作者:贾文利 刊期: 2015年第13期
Kartagener综合征是由支气管扩张、副鼻窦炎、内脏转位三联症组成,现将收治确诊的2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
作者:赵书权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儿童龋齿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7-11月对社区内238例适龄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9例。社区口腔医师以及护士对试验组进行口腔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和口腔健康教育,4个月后统计2组儿童的人均龋齿增加率,并且对龋齿的治疗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进行护理干预之前的总龋齿颗数及人均龋齿颗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试验组儿童进行行护理干预后,总龋齿颗数为(143±3)颗,对照组为(172±4)颗,试验组和对照组人均龋齿颗数分别为(1.26±1.20)颗和(1.47±1.30)颗,分别增长了9.5%和3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的龋齿短治疗时间、长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的平均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护理干预在降低龋齿发生率以及降低龋齿治疗时间上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妇乐片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妇乐片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可彻底清除病灶,不良反应小,不易产生抗药性,服用方便。
作者:周小兵;翁莹;吴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产前诊断脐带入口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行产前超声检查的652例孕妇中诊断为脐带入口异常的孕妇40例,分析孕妇脐带入口异常情况和围产儿的结局。结果诊断为边缘性胎盘脐带入口35例(87.5%),插入部位位于胎盘边缘处,插入部位与胎盘边缘的距离为1.4~1.9(1.6±0.25) cm,其中低置胎盘4例;产前超声检查2例胎盘内低回声区域,产后胎盘检查,胎盘绒毛间隙表现为局灶性的出血。帆状胎盘脐带入口5例,胎儿脐带插入到胎盘表面前属于多个分支,其中3例合并有低置胎盘和胎盘多发的低回声区,产后胎盘的病理检查2例为胎盘绒毛组织纤维素样变性和梗死,形成绒毛膜板血栓1例;40例胎盘脐带入口异常围生儿中,择期行剖宫产的14例(35.00%),急诊剖宫产5例(12.50%),顺产21例(52.50%)。结论产前超声诊断用于胎盘脐带入口异常孕妇的检测及诊断中,不但能及时发现孕妇胎盘的异常,有助于对孕妇的治疗,而且能为孕妇的生产方式提供良好的建议,确保胎儿的成活率,极具临床价值。
作者:张昆玉;张芬;罗静;缪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解痉平喘及抗感染等综合基础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适量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经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接受地塞米松与糜蛋白酶雾化吸入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报告显示,妇女在怀孕期间经历了极度的孕吐,比女正常的恶心和呕吐多过三倍的时间,可能与孩子们发育问题有关,包括注意力障碍和语言及语音延迟。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 ALB)及非结合胆红素( UCB)检测在新生儿黄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新生儿黄疸患者87例,对患儿血清ALB、UCB及血清总胆红素( TSB)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对比可知重度黄疸患儿ALB显著低于中度黄疸患儿,TSB及UCB显著高于中度黄疸患儿(P<0.05)。除梗阻性黄疸患儿与其他原因黄疸患儿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外,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及其他原因黄疸患儿其他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LB及UCB检测在新生儿黄疸诊断中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可用于对患儿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为治疗方案的确定及预后评价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董凯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纤维蛋白原( FG )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228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22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hs-CRP、FG含量并比较研究组中不同梗死面程及不同病情患者血清hs-CRP、FG水平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hs-CRP、FG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随着hs-CRP和FG含量的上升,其梗死面积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越重,患者hs-CRP和FG水平越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hs-CRP和FG进行检测可以明确患者梗死面积及其病情发展程度,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夏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胸部外伤影像学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胸部外伤患者30例,对其先后进行X线、CT检查,将检测结果记录并与病理学确诊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影像学诊断价值。结果 X线检查显示肺血肿患者3例,肋骨骨折患者5例,心包积血4例,肺挫伤3例,胸腔积液3例,通过病理学分析,X线检查的准确率为60%;CT检查显示肺血肿患者6例,肋骨骨折患者7例,心包积血8例,肺挫伤5例,胸腔积液5例,准确率为100%。 CT检查的影像学诊断价值高于X线检查。结论在临床上,胸部外伤常见症状有肺血肿、肋骨骨折患者、心包积血、肺挫伤及胸腔积液等,相比于X线检查,CT检查显示出优越的可靠性、全面性及高安全指数,而X线检查则易出现漏检情况,CT检查对于临床胸外伤患者病情诊断更加有效。
作者:陆兴荣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对内科病患者进行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该院内科接受治疗的140例患者,进行护理健康教育,患者出院后对其随访1年继续进行护理健康教育,比较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行为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内科疾病患者的吸烟率及饮酒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患者遵医嘱服药、进行体育锻炼、低盐低脂饮食以及情绪等方面较健康教育实施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可促使患者自主戒烟戒酒,有效维护患者身体健康,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认识,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行异位妊娠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腹痛消失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需要由专业医师进行操作,与开腹手术相比较,在功能保留以及微创方面,腹腔镜手术有着较大的优势。
作者:丁洪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近日,来自西奈山医疗中心( Mount Sinai Medical Center)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血液检测手段,其或许可以准确鉴别出帕金森疾病发病的血液标记或生物标志物。相关研究成果或为开发寻找新型生物标志物的新方法来帮助预测个体是否患帕金森疾病带来一定的帮助。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杂志Movement Disorders上。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钆喷酸葡胺( Gd-DTPA)临床主要作为核磁共振成像时顺磁性对比剂,可以增强显影效果,且少有过敏等不良反应,因而在临床检查中使用较为普遍。2013年8月11日,我科首次发生1例行磁共振强化检查时使用钆喷酸葡胺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经治疗患者基本痊愈,现将抢救经过报道如下。
作者:孙建宏;高志红;刘丽华;李杰;蒲海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较好的固定方法。方法将入选的长期住院老年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2组患者均用相同方法穿刺,静脉滴注结束进行封管,观察组采用改进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方法。观察2组患者留置针、脱出血管情况及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留置针脱出患者的比例小于对照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后的固定方法可大限度避免留置针的脱出,延长留置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剑英;路娜;秦卫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的X线胸片变化。方法将100例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COPD治疗,给予抗生素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吸氧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正规抗结核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X线胸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COPD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应尽早明确诊断,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韩现志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