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霞;王风萍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辅治老年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老年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 B组患者采用常规抗胰腺炎治疗, A组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非诺贝特,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三酰甘油( TG)、血淀粉酶( AMY)以及血钙( Ca)水平变化。结果2组患者的TG、AMY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A组患者的TG、AMY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2组患者血液中Ca水平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具有病情复杂的特点,治疗高脂血压胰腺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非诺贝特,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吴玉叶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减少脑出血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包括心理指导、饮食睡眠指导、呼吸道护理指导、康复训练以及预防压疮、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和便秘的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便秘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呼吸道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桂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辨证治疗慢性湿疹中药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72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根据患者病情及分型给予相应的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给予地氯雷他定片口服,并外涂复方地塞米松软膏;2组均14d为1个疗程,在3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湿疹根据患者病情及分型给予相应的中药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陈录凯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孕11~13+6周胎儿鼻骨和颈项透明层超声检查在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进行产前筛查的孕11~13+6周(孕早期)且获得随访的孕妇3286例,采用常规经腹部超声对胎儿鼻骨和颈项透明层进行检测,超声检查与后期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孕早期经超声检测染色体异常高风险者277例,高风险孕妇进一步行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证实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10例。3286例孕妇进行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或产后随访得出染色体异常15例,检出率为66.7%(10/15),假阳性率为8.1%。结论采用超声检查孕早期颈项透明层厚度和鼻骨有无缺失检查出高风险孕妇,大大缩小了进行羊水穿刺分析染色体核型的孕妇数量,是产前筛查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者:王会轻;蒲红生;赵军茹;张苏芬;崔云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妇乐片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妇乐片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可彻底清除病灶,不良反应小,不易产生抗药性,服用方便。
作者:周小兵;翁莹;吴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来自约克大学的科学家首次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LTPs)对来自病人组织样本中的细胞进行作用,研究者表示,LTPs或许是一种治疗前列腺癌的潜在疗法,而且其相比当前的放疗和光动力疗法要更加有效。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后抑郁风险的影响。方法根据产妇意愿将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62例分为观察组148例和对照组114例,观察组给予微量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对照组未采取任何分娩镇痛技术,对2组孕妇产程中疼痛程度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对2组产妇产后5d和产后6周进行EPDS评分,比较2组孕妇舒适满意度和出现产后抑郁症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宫口开全时和胎儿娩出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舒适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5d和产后6周EP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抑郁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EPDS评分和抑郁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提高了产妇舒适满意度,降低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提高了产科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立芹;张格;黄雅丽;刘惠燕;宋红云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纤维蛋白原( FG )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228例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22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hs-CRP、FG含量并比较研究组中不同梗死面程及不同病情患者血清hs-CRP、FG水平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hs-CRP、FG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随着hs-CRP和FG含量的上升,其梗死面积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越重,患者hs-CRP和FG水平越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hs-CRP和FG进行检测可以明确患者梗死面积及其病情发展程度,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夏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我国是世界结核病大国之一,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进一步加重,结核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亦有上升趋势。抗结核药物治疗是有效的治疗肺结核的途径,却又具有不同程度致肝功能损伤,用药时间越长肝功能损伤越严重[1]。有文献报道称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为12.6%[2],因此,肝损伤在抗结核用药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3]。为此,现对我院收治的86例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结核药对肝损伤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艳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退药的原因,并针对退药原因探讨相关应对措施,以减少门诊药房退药现象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门诊药房2013年1-12月期间219610张门诊处方中527张退药处方,分析其科室来源、退药原因,进而探讨其应对措施。自2014年1月起实施门诊药房退药应对措施,对比该措施实施前后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发生率,以检验该应对措施的效果。结果(1)退药处方科室构成比:527张退药处方中,内科253张(48.0%),儿科160张(30.4%),外科58张(11.0%),妇产科47张(8.9%),其他9张(1.7%)。(2)退药原因:527张退药处方中,因药物不良反应退药者318张(60.4%)。医师原因退药处方张173张(32.7%)。患者自身原因退药处方张27张(5.2%)。药师原因导致退药处方9张(1.7%)。(3)应对措施实施效果:经过上述措施的实施,门诊药房退药率从2013年的0.24%显著降低到目前的0.18%( P<0.01)。结论门诊药房退药在医疗机构中较为普遍,为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药物疗效,仍应采取相关措施减少退药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坚颖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咳嗽是肺气上逆等产生的一种肺部疾病,是中医内科常见病症和多发病症[1],从中医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咳嗽的治疗,非常重视辨证,只有清楚知道患者咳嗽的病因、发病机制,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才会起到良好的作用[2,3]。为进一步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咳嗽的方法及效果,特对我院收治的咳嗽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宏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磷酸奥司他韦是一种前体药物,在体内代谢产生奥司他韦羧酸盐,此盐是选择性的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神经氨酸酶是病毒表面的一种糖蛋白酶,其活性对新形成的病毒颗粒从被感染细胞中释放和感染性病毒在人体进一步播撒至关重要。磷酸奥司他韦的活性代谢产物可抑制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活性。在体外对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低至纳克水平。在体外观察到活性代谢产物抑制流感病毒生长,在体内也观察到其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和致病性[1]。该药通过抑制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了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的播散。
作者:胡建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因COPD急性加重而入住ICU的137例患者,随机分为短疗程组68例和常规疗程组69例,所有患者均在第1天接受40mg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注射,第2~5天口服强的松40mg/d。常规治疗组在第6~14天继续口服强的松40mg/d,短程治疗组患者在第6~14天服用安慰剂。观察2组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程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总有效率、病死率和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缩短应用甲泼尼龙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程,可减少不良反应,且不影响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兵;宋志军;刘巍;刘永青;刘建香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肝细胞严重损害,导致其合成、分泌以及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
作者:杨少伟;曹连芬;徐春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预防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将240例外科腹部手术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外科护理,并比较2组患者出院时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及出院时与出院后2周的伤口感染情况。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及出院2周后,观察组手术切口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对预防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效果明确,适宜广泛开展。
作者:贾文利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围术期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将80例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行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未发生死亡事件。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提升小儿支气管炎异物取出术的成功率与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提升临床治疗安全性。
作者:吴盖珍;黄春柳;谢双娣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外固定架固定及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人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300例老年人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00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密切护理,A组给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B组给予外固定架固定,C组给予T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后统计3组患者愈合时间、骨折复位程度、腕关节活动度及疗效评价。结果 C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A组、B组,腕关节活动评价优于A组、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骨折复位程度显著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与B组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活动评价、总有效率及骨折复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形钢板内固定具有良好的解剖复位,腕关节功能和疗效均优于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及外固定架固定。
作者:任伟亮;李建平;李胜强;王金榜;许社玲;齐立卿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手术室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风险高,在繁忙的工作中任何一点疏忽均有可能引起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笔者就我院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及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留置胃管临床护理操作时常见的护理问题,分析影响其成功率的因素,积极找寻对策。方法对73例患者留置胃管的操作过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操作前评估患者,加强心理疏导,选择合适的胃管,正确的插管方法,可明显提高留置胃管操作的成功率。结论针对不同患者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准确运用留置胃管操作技术,插管成功率达95%,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赵俊英;杨开琴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