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Gamma钉与 DHS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张超群;郑华庆

关键词:Gamma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DHS,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Gamma钉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观察组采用Gamma钉内固定,对照组采用DHS内固定。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负重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术后随访1~24个月,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Gamma钉与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均良好,但Gamma钉内固定相比DHS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5例临床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及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属消化内科的常见急症之一,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由于生理、病理变化的不同,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与中青年患者存在较多差异[1]。为掌握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便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国华;郑宏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体会。方法将11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胶囊,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药治疗。2组患者均配合系统的护理措施。观察2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妊娠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3%,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中西药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且具有较高的妊娠率和较低的复发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剖宫产与阴道助产用于胎儿脐带脱垂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剖宫产与阴道助产用于胎儿脐带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脐带脱垂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脐带脐带脱垂病例中剖宫产12例,阴道助产12例。剖宫产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明显低于阴道助产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分娩方式较阴道助产更适合脐带脱垂产妇的分娩,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作者:蒋海燕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伴终板 Modic 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伴腰椎终板Modic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2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开窗组112例,其中无腰椎终板Modic改变者60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32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Ⅱ型改变20例;融合组100例,其中无腰椎终板Modic改变者52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30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Ⅱ型改变18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标改善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优良率;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复发率情况。结果术前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开窗组VAS和ODI评分高于融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融合组无1例复发,复发率为0;开窗组复发19例,复发率为16.96%,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开窗髓核摘除术和后路椎间融合术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术式,腰椎终板Modic Ⅰ型改变可能是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腰部疼痛缓解的原因之一。

    作者:王卫;谭祯孝;武可;韩世波;张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请作者在写论文时使用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不仅增加论文的学术性,而且表明论文的科学依据,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的尊重。另外,凡无参考文献的文章,国家进行论文统计时不予统计。因此,希望作者在写论文时,凡在文中引用他人数据或观点时,应使用参考文献。并希望作者使用参考文献时参照我刊稿约,按参考文献的书写要求书写完整,且依论文中引用出现的先后进行参考文献排序和在论文中作相应标注。参考文献宜选用新近2~3年内的权威性国内外学术期刊,目前网上非文献数据库资料不宜引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有关文稿中法定计量单位的书写要求

    本刊法定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100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采用小剂量米氮平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100例,给予小剂量米氮平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的抑郁程度、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患者的抑郁程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神经功能缺损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评定。结果100例患者中治愈52例(52%),有效42例(42%),无效6例(6%),总有效率为94%。治疗后患者的HAMD评分及C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氮平联合疏肝解郁胶囊用于脑卒中后抑郁症抗抑郁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文军;李永涛;李淼;侯艳平;王艳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他汀类药物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在西方人群中脑出血约占所有卒中患者的15%,而在中国人群中占到了20%~30%。与缺血性卒中相比,出血性卒中病情往往更为凶险,通常具有更差的功能转归和更高的病死率。他汀类药物作为一线降血脂药物,近年来被发现在卒中患者中使用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报道住院前及住院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能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1]。而对于脑出血,他汀类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已有很多报道,但对于人类则鲜有报道[2]。一些研究显示脑出血患者住院前使用或住院期间继续使用他汀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但一些研究报道并无统计学意义,有些研究甚至提示他汀类药物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3]。目前,他汀类药物治疗与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仍存在争议[4]。对于出血性卒中患者,住院期间能否、应不应该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仍然是临床上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现就近年有关出血性脑卒中与他汀类药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敬兰;赵华伟;薛世虎;李华;职晶晶;贾建敏;韩会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五常法管理骨科手术仪器的护理探讨

    随着现代医学诊治水平的提高,及医师对手术室护理要求日趋完美,为了加强手术室仪器使用的合理及安全性,同时使护理服务更快捷、准确,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故将五常法细化到仪器管理中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吕永涛;牛裴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糖尿病并发压疮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压疮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引起。压疮一旦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医疗费用,严重时并可继发感染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针对糖尿病并发压疮患者需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以降低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危害。近年来,本院对糖尿病并发压疮患者实施精心护理,收到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社区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析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社区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某社区糖尿病患者70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及体征,低密度脂蛋白(LDL)、餐后2h的血糖(2hPG)及空腹血糖含量(FPG),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70例患者中显效43例(61.4%),有效20例(28.6%),无效7例(10.0%),总有效率为90.0%。治疗后患者的LDL、2hPG及FPG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在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有效,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远愉;韩翠平;叶睿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血清和肽素、脑钠肽水平与心力衰竭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疾病严重程度与血清和肽素( CPP )及脑钠肽( BNP )含量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将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CPP及BNP含量。同时按照纽约心功能分级( NYHA)将观察组患者分为心功能Ⅱ级组44例、心功能Ⅲ级组42例及心功能Ⅳ级组34例,分析心功能分级与CPP及BNP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CPP及BN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PP及BNP含量与心功能分级间有显著的正向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 CPP及BNP含量与心力衰竭病情严重程度有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贾燕霞;王化民;王延平;杜卫杰;孔彦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羟氯喹致重症药疹的护理体会

    随着羟氯喹在风湿病领域的应用增多,其潜在不良反应如视网膜蓄积毒性使其在临床上得以重视。2010年4月-2013年1月我科在用羟氯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型结缔组织疾病时出现重症皮疹8例。药疹是一种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通过静脉、肌肉、口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1]。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陆婷婷;卫仿仙;周建芳;叶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合理性调查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判断是否具有合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资料,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本调查统计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要应用的降压药物包括依那普利、缬沙坦、尼莫地平、美托洛尔及氨氯地平等。280例患者中服用短效降压药155例(55.36%),服用长效降压药125例(44.64%)。采用单药治疗102例(36.43%),采用联合用药治疗178例(63.57%)。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较为合理,在今后的降压药选用中应注意选用长效制剂和联合用药,并注意不良反应的防治。

    作者:刘相武;刘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门诊处方9000张点评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和患者用药情况,提高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和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开展2013年1~6月门诊处方的点评工作,对门诊处方基本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000张处方中合格处方8599张,占抽查总数的95.54%;不合格处方401张,占抽查总数的4.46%。结论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引起重视,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作者:夏乔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知网版权声明

    为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加强知识信息推广力度,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CNKI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著作权使用费及相关稿酬,本刊均用作为作者文章发表、出版、推广交流(含信息网络)以及赠送样刊之用途,即不再另行向作者支付。凡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即视为同意我社上述声明。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进行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甲磺酸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罗哌卡因麻醉,对2组患者给药前后0.5h的动脉压( MAP)、心率( HR)、血氧饱和度( SpO2)等进行观察与记录。患者运动阻滞通过Bromage进行评定。通过针刺法对阻滞平面进行测定,对阻滞起效时间、大阻滞时间、运动恢复时间等进行详细观察与记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AP、HR及SpO2等的变化明显小于对照组,阻滞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而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大Bromage评分、麻醉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在硬膜外麻醉中的使用提高了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维持患者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作者:唐茂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氯沙坦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舒张压及收缩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观察组24h尿蛋白量、血清肌酐及尿素氮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且24h尿蛋白量、血清肌酐及尿素氮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舒张压与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肾功能。

    作者:李玉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茯苓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茯苓多糖是从传统中药茯苓中提取的一种活性成分,其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其应用前景广阔,随着我国对茯苓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对茯苓多糖药理作用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同时对化学修饰后茯苓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也越来越广泛,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近年来茯苓多糖及其修饰物的药理作用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作出参考。

    作者:许浩;卢静;曲彩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改良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15例临床分析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腰椎管狭窄症在老年退行性疾病中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常引起难治性腰背部疼痛,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下肢感觉异常等,大大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满意者,临床多倾向于手术治疗[1]。但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内科基础疾病,因骨质疏松等基础条件较差,对于减压方法、固定节段的长短及植骨等存在争议。以往报道的全椎板切除创伤较大,远期临近节段的稳定性不佳,同时存在术后椎管粘连导致再次狭窄的可能。我院对收治的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5例采用改良椎管成形术治疗,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亚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