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浩凯
目的:以葛根素为模型药物制备口腔崩解片。方法该研制把崩解时间及沉降容积比为指标,单因素法筛选片剂的处方组成及工艺,并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葛根素口腔崩解片的辅料为甘露醇、明胶、阿司帕坦与薄荷香精,经过冷冻干燥方法制备,口感良好,4s的崩解时间,在4min内体外溶出度达96.46%。结论葛根素口腔崩解片可迅速崩解于口腔内,制备工艺可行。
作者:向程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判断是否具有合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资料,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本调查统计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要应用的降压药物包括依那普利、缬沙坦、尼莫地平、美托洛尔及氨氯地平等。280例患者中服用短效降压药155例(55.36%),服用长效降压药125例(44.64%)。采用单药治疗102例(36.43%),采用联合用药治疗178例(63.57%)。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较为合理,在今后的降压药选用中应注意选用长效制剂和联合用药,并注意不良反应的防治。
作者:刘相武;刘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信必可)联用孟鲁司特治疗Ⅲ、Ⅳ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名确诊为稳定期的Ⅲ、Ⅳ级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使用信必可联用孟鲁司特治疗,对照组使用信必可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行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测、呼吸困难严重程度评分变化、自我评估测试评分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2组的肺功能指标皆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PaO2均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mMRC评分及CAT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出现加重症状的比例为8.6%低于对照组的1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Ⅳ级COPD患者使用信必可联用孟鲁司特综合治疗效果优于信必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红梅;赵兰兰;陈利;王霞;刘媛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孕16~24周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2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观察组给予大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观察2组流产情况,阴道出血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流产成功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82%,阴道流血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口服能安全有效地终止16~24周妊娠,效果较好,可减少阴道出血量,且服药方法简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冯建玲;张建玲;张静茹;董素玲;李文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口腔炎喷雾剂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儿科门诊80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除采用一般治疗外,治疗组应用口腔炎喷雾剂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应用西瓜霜喷雾剂治疗。5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体温恢复正常、口腔黏膜充血、水肿消除和疱疹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儿退热、黏膜水肿消除及溃疡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口腔炎喷雾剂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临床症状改善快,有效率高且安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美霞;何浙海;胡义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患者,男,54岁。因咳嗽、咯痰半个月,咯血3 d余,加重4 h于2014年3月27日急诊入院。既往体健,有氨基酸及辅酶类药物过敏,自述曾口服头孢类药物,无过敏。入院查体:T 36.5℃,P 78次/min,R 24次/min,BP 90/60mm Hg(1mm Hg=0.133kPa)。胸部CT提示右中叶斑片状毛玻璃影。初步诊断为支气管扩张伴咯血、肺部感染。于11∶40给予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厂家:北京康辰药业,规格:1U,批号:2012111021)2U+生理盐水10ml静脉推注,约1min后出现头痛、胸闷、全身大汗,伴频繁呕吐,无意识障碍,查体:精神差,面色苍白,双肺听诊无异常,心率82次/min,律齐,心音弱。立即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0 mg静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0.5 mg静脉注射,约20min后症状逐步缓解,后续血压偏低约88/48 mm Hg,给予盐酸多巴胺注射液静脉滴注,盐酸异丙嗪注射液肌内注射,症状好转。考虑为尖吻蝮蛇血凝酶致过敏性休克。
作者:张雨洁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比较乳头凹陷与非乳头凹陷并发乳腺炎的预后。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1月-2014年9月收治的乳头凹陷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非乳头凹陷哺乳期乳腺炎患者101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根据哺乳期乳腺炎的不同分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脓肿形成率为72.45%(71/98)高于对照组的24.75%(25/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P<0.05)。观察组的断乳率为65.31%(64/98)高于对照组的17.82%(18/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P<0.05)。结论乳头凹陷严重影响了母乳喂养,哺乳期易形成乳腺脓肿,断乳率极高,母乳喂养率极低。
作者:李小龙;赵海军;姚静娟;范微;支立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在西方人群中脑出血约占所有卒中患者的15%,而在中国人群中占到了20%~30%。与缺血性卒中相比,出血性卒中病情往往更为凶险,通常具有更差的功能转归和更高的病死率。他汀类药物作为一线降血脂药物,近年来被发现在卒中患者中使用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目前,已有多项研究报道住院前及住院期间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能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1]。而对于脑出血,他汀类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已有很多报道,但对于人类则鲜有报道[2]。一些研究显示脑出血患者住院前使用或住院期间继续使用他汀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但一些研究报道并无统计学意义,有些研究甚至提示他汀类药物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3]。目前,他汀类药物治疗与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仍存在争议[4]。对于出血性卒中患者,住院期间能否、应不应该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仍然是临床上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现就近年有关出血性脑卒中与他汀类药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敬兰;赵华伟;薛世虎;李华;职晶晶;贾建敏;韩会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汪氏牌致醇蜂胶软胶囊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0.167g/kg、0.333g/kg、1.000g/kg剂量的汪氏牌致醇蜂胶软胶囊给小鼠经口灌胃30d,分别测定免疫器官脏器/体质量比值,进行迟发型变态反应( DTH,足跖增厚法)、Con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MTT法)、抗体生成细胞检测( Jerne改良玻片法)、半数溶血值(HC50)测定和小鼠碳廓清实验、NK细胞活性的测定(乳酸脱氢酶测定法)。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0.333g/kg、1.000g/kg剂量能显著提高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的能力和NK细胞活性,1.000 g/kg剂量能显著提高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和半数溶血值(P<0.05)。3个剂量对小鼠体质量增长、胸腺/体质量比值、脾脏/体质量比值、单核—巨噬细胞碳廓清能力,Con A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及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均无显著影响。结论汪氏牌致醇蜂胶软胶囊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
作者:黎仁军;喻建辉;余春涛;喻淑娥;袁渊;史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 chronic atrophic gastnitis ,CAG)也称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发病缓慢,病程迁延,病情反复难愈,又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病理特点为胃固有腺体(幽门腺或泌酸腺)数量减少,黏膜层变薄,胃酸分泌减少,而出现内镜下的胃黏膜血管网显露。但萎缩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和纤维组织、淋巴滤泡和黏膜肌层增厚等增生变化,重者可伴有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1]。本文运用醒脾扶萎汤治疗CAG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缑朝辉;赵国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析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社区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某社区糖尿病患者70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及体征,低密度脂蛋白(LDL)、餐后2h的血糖(2hPG)及空腹血糖含量(FPG),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70例患者中显效43例(61.4%),有效20例(28.6%),无效7例(10.0%),总有效率为90.0%。治疗后患者的LDL、2hPG及FPG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在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有效,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远愉;韩翠平;叶睿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本刊法定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患儿,女,2岁9个月,因以咳嗽、咯痰5 d就诊。伴发热,无气喘,食纳可,无腹泻,小便正常。既往无过敏史及特殊疾病史。查体T 37.8℃,体质量14kg,神志清,精神反应好,呼吸平稳,颈软,咽部略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肠鸣音正常。四肢关节无异常。生重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查血常规WBC 10.5×109/L,N 0.52,L 0.46,胸部拍片提示支气管肺炎,门诊以支气管肺炎收住院。入院第1天,头孢替唑钠注射液皮试为阴性。给予:头孢替唑钠0.5g+5%葡萄糖5ml,每天2次,氯溴索7mg+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当天输液至氨溴索注射液时,患儿突然出现全身丘疹样荨麻疹,伴瘙痒、烦燥、哭闹,口唇略发绀等症状。给予医嘱:停止输液,低流量吸氧,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5mg,继续输液维生素C 1g,维生素B60.1g,观察病情变化,30min后患者一般情况明显好转,口唇红润,烦燥的症状明显减退,皮疹,瘙痒症状略减轻。常规给予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扑尔敏片)2mg,口服每天3次,第2天早晨查房,患儿皮疹、痒感完全消失,继续给予头孢替唑钠0.5g+5%葡萄糖5ml,每天2次,5%葡萄糖注射液100ml+氨茶碱40mg,静脉滴注。未出现皮疹等反应。考虑为氨溴索注射液引起的过敏反应。按上述医嘱,继续治疗5d后治愈出院。
作者:李显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行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常规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低于对照组的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朱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根治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直肠癌根治术复发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R0切除38例,R1切除25例, R2切除17例;57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随访期间死亡30例,3年及5年存活率分别为42.1%及29.8%;手术根治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独立因素。结论对直肠癌术后复发的患者术前进行肿瘤侵犯程度评估,提高根治率是改善预后的有效手段。
作者:宋应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体会。方法将11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胶囊,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药治疗。2组患者均配合系统的护理措施。观察2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妊娠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3%,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中西药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且具有较高的妊娠率和较低的复发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曾多次重申,科技期刊从来无国家级、地方级之分,仅有主办、主管单位属中央和地方之别。论文的学术水平与刊物主办单位不存在因果关系。然而,不少地区、单位在学术水平评定、技术职称晋升中常会片面地以发表论文的期刊主办、主管单位级别评价论文学术水平。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伴腰椎终板Modic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伴下腰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2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开窗组112例,其中无腰椎终板Modic改变者60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32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Ⅱ型改变20例;融合组100例,其中无腰椎终板Modic改变者52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Ⅰ型改变30例,伴有腰椎终板ModicⅡ型改变18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标改善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优良率;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复发率情况。结果术前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VAS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开窗组VAS和ODI评分高于融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融合组无1例复发,复发率为0;开窗组复发19例,复发率为16.96%,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开窗髓核摘除术和后路椎间融合术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术式,腰椎终板Modic Ⅰ型改变可能是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腰部疼痛缓解的原因之一。
作者:王卫;谭祯孝;武可;韩世波;张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了解门诊急诊注射室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拟提醒药师和医师,减少不合理用药,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在医院HIS系统调出2013年11月4~17日我院门诊急诊注射室注射剂处方11914张,进行处方点评,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1937张占16.26%,以超出药品说明书用药为主;主要包括用法用量不适宜、遴选药物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给药、适应证不适宜及其他用药不适宜等。结论应加强用药管理,对注射用药不合理处方医嘱进行干预,确保药物治疗的合理、安全和有效。
作者:陈翠环;陈树新;徐永锋 刊期: 2015年第16期
1临床资料患者1,女,26岁。因腹痛在当地肌内注射用药后昏迷来院。查:36.8℃,脉搏扪不清,R 26次/分,BP 0/0mm Hg,昏迷状;面部、胸部潮红;瞳孔0.5cm,对光反射、角膜反射迟钝;心率:116次/分、律齐、心音低远、各瓣膜区末闻杂音;腹平软、耻骨联合上压之有疼痛反应,肠鸣活跃。立即静脉输液。因月经情况不明,请妇科医师排除了异位妊娠。0.5h后清醒,血压升高,3h后一切正常。追问病史,系在当地注射阿托品0.5mg,注射后5min昏迷。
作者:吴利群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