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魏灵芝

关键词: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 奥曲肽, 去甲肾上腺素, 综合护理干预
摘要: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易导致失血性休克或肝性脑病[1]。本文采用奥曲肽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同时采用综合护理措施,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糖皮质激素用于 COPD 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全身使用激素及雾化吸入激素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 AECOPD)对血气分析分压及血糖影响的差异。方法将17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静脉注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pH值及空腹血糖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O2高于治疗前,PaCO2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pH值及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PaO2高于治疗前,空腹血糖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aCO2及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ECOPD患者局部吸入激素疗效优于全身用药,不良反应少。

    作者:贾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临床合理用药探讨

    本文列举了一些临床用药现状及滥用药物的危害,通过对药物选择、用量、用法、联合用药等几个方面的探讨,阐述了应怎样合理用药,并对药师在药学服务方面提出了要求。

    作者:颜霞;曹然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不同给药方法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方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A、B、C组, A组39例患者采用的雷贝拉唑溶于葡萄糖溶液治疗法,B组39例采用的奥美拉唑溶于葡萄糖溶液治疗法,C组38例采用西咪替丁治疗法,治疗3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A组、B组、C组患者病情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B组的89.74%和C组的89.47%,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C组,满意度明显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雷贝拉唑治疗胃溃疡可收到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佳敏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门诊处方9000张点评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和患者用药情况,提高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和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开展2013年1~6月门诊处方的点评工作,对门诊处方基本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000张处方中合格处方8599张,占抽查总数的95.54%;不合格处方401张,占抽查总数的4.46%。结论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引起重视,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作者:夏乔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易导致失血性休克或肝性脑病[1]。本文采用奥曲肽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同时采用综合护理措施,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灵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请作者在写论文时使用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不仅增加论文的学术性,而且表明论文的科学依据,也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的尊重。另外,凡无参考文献的文章,国家进行论文统计时不予统计。因此,希望作者在写论文时,凡在文中引用他人数据或观点时,应使用参考文献。并希望作者使用参考文献时参照我刊稿约,按参考文献的书写要求书写完整,且依论文中引用出现的先后进行参考文献排序和在论文中作相应标注。参考文献宜选用新近2~3年内的权威性国内外学术期刊,目前网上非文献数据库资料不宜引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英文缩略语书写规范

    英文缩略语有3种情况:(1)公知公用的英文缩略语可以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等。(2)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用的缩略语。此类缩略语在摘要和正文中首次出现时均应注明其中文全称,然后圆形括号内注出英文全称及缩写,如双相气道正压(bilevel possitive airway pressure ,BiPAP)。(3)中文病名过长并在文中多次出现者,为方便书写及增加文章的可读性而采取缩略语形式,处理方法同第二种情况。如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hist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 ,HNL)。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右美托咪定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镇静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镇静、镇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在该院重症病房接受治疗的需使用镇静、镇痛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各43例。右美托咪定组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镇静、镇痛进行治疗,咪达唑仑组使用咪达唑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镇静、镇痛进行治疗。结果右美托咪定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唤醒时间明显短于咪达唑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恶心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的顺行性遗忘及呼吸频率下降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但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咪达唑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但能引起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及顺行性遗忘等不良作用。

    作者:王本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7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2.5mg治疗。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5mg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压、血糖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治疗后2组的舒张压及收缩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较治疗前及对照组上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

    作者:王桂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中央型前置胎盘89例剖宫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导致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分娩的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89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9例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量≥500ml的44例作为出血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500ml的45例作为对照组。2组的年龄、孕周、孕次、刮宫史、剖宫产史、胎盘附着部位、胎盘粘连、植入及新生儿体质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49.44%(44/89)。2组孕妇年龄、孕次及孕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剖宫产史及刮宫史、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及前壁胎盘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共娩出91个新生儿(2例双胎),孕32周前发生新生儿窒息9例,其中重度窒息1例,轻度窒息8例;孕32~35周轻度窒息4例,35周后新生儿轻度窒息1例。结论刮宫史、瘢痕子宫、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及前壁胎盘是造成中央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作者:郭秀香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糖尿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

    目的:分析糖尿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1月-2013年6月收治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42例,比较依从性好78例(对照组)与依从性差64例(观察组)2组患者相关因素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年龄大于对照组,缺少糖尿病知识、对医疗水平不信任、存在降糖药物不良反应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服药种类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性别、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影响因素复杂,应通过糖尿病健康教、提高临床医务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用药指导、根据老年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指导、糖尿病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简化治疗方案便以提高依从性。

    作者:彭婷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结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应用手术方式对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结肠癌并发症梗阻患者104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均采取常规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切除吻合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良好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6%;总有效率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手术方式针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对应的手术方式,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喜炎平注射液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及体征消失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退热时间和疱疹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吸入疗法可有效运用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治疗,具有治疗效果好和恢复时间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51例临床救治体会

    严重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多为交通意外伤、压砸伤和高空坠落伤。近年来,其发生率日益增多。此类患者病情危重,常危及患者的生命和预后生活质量[1]。对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及早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救治对患者的安危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1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和救治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岳立锋;刘艳丽;姚赛男;郭艳波;赵娜;魏朝辉;陈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多索茶碱治疗老年肺功能下降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对老年肺功能下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肺功能下降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5%高于对照组的6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分析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PCO2低于对照组,PO2、Sa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多索茶碱治疗老年肺功能下降效果较好,不良发生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好。

    作者:田雨;李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致小儿过敏性皮疹1例

    患儿,女,2岁9个月,因以咳嗽、咯痰5 d就诊。伴发热,无气喘,食纳可,无腹泻,小便正常。既往无过敏史及特殊疾病史。查体T 37.8℃,体质量14kg,神志清,精神反应好,呼吸平稳,颈软,咽部略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肠鸣音正常。四肢关节无异常。生重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查血常规WBC 10.5×109/L,N 0.52,L 0.46,胸部拍片提示支气管肺炎,门诊以支气管肺炎收住院。入院第1天,头孢替唑钠注射液皮试为阴性。给予:头孢替唑钠0.5g+5%葡萄糖5ml,每天2次,氯溴索7mg+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当天输液至氨溴索注射液时,患儿突然出现全身丘疹样荨麻疹,伴瘙痒、烦燥、哭闹,口唇略发绀等症状。给予医嘱:停止输液,低流量吸氧,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5mg,继续输液维生素C 1g,维生素B60.1g,观察病情变化,30min后患者一般情况明显好转,口唇红润,烦燥的症状明显减退,皮疹,瘙痒症状略减轻。常规给予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扑尔敏片)2mg,口服每天3次,第2天早晨查房,患儿皮疹、痒感完全消失,继续给予头孢替唑钠0.5g+5%葡萄糖5ml,每天2次,5%葡萄糖注射液100ml+氨茶碱40mg,静脉滴注。未出现皮疹等反应。考虑为氨溴索注射液引起的过敏反应。按上述医嘱,继续治疗5d后治愈出院。

    作者:李显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超短波辅治对新生儿肠切除肠吻合术后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超声波辅助治疗对新生儿肠切除肠吻合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6例行肠切除肠吻合手术的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术后静脉营养、禁食及抗炎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则在基础治疗上施加超短波进行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的排便时间、切口愈合及进食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术后36h排便、7d内进食及9d内出院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9d内伤口Ⅰ愈合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短波辅助治疗新生儿肠切除肠吻合术后具有见效快、愈合度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宏权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对 PICC 置管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PICC置管患者按照置管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置管成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穿刺置管成功率为100.0%(30/30)高于对照组的86.7%(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

    作者:胡荣改;张哲;张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高频超声是指频率在7.5MHz以上的超声检查,目前临床广泛应用高频率超声探头,尤其在浅表器官病变诊断中。超高频超声分辨率不断提高,对浅表器官内微小病变诊断准确性很高,尤其是在甲状腺、乳腺、男性生殖器等方面检查更具优越性[1]。为探讨分析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本文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浅表器官疾病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罗秀勤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尿道电切术联合后腹腔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肿瘤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尿道电切术联合后腹腔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7例肾盂输尿管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33例和B组34例,A组实施传统开放式手术,B组实施尿道电切术联合后腹腔镜治疗,将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均未发现转移、复发病例。 B组出血量少于A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出现术后并发症3例(9.09%),包括出血1例,感染2例,B组患者未见明显并发症,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电切术联合后腹腔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肿瘤疗效较为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永向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