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分析

曹运思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临床治疗,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医院诊疗的支气管患者70例,按其床位的单双号分为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和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的观察组各35例,详细记录2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伴有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P<0.05);对照组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食欲缺乏以及口腔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对支气管炎哮喘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其在改善肺部功能的同时,也调理脾胃运化,使机体达到完全的康复,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肺结核患者佩戴口罩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佩戴口罩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以此来探讨提高其依从性的有效方法。方法由医院结核专家设计调查问卷,随机选取医院的结核病区患者102例进行调查。结果肺结核患者佩戴口罩的依从性得分为(11.54±4.11)分。经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监管机制,个性心理因素,社会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结论住院患者佩戴口罩的依从性为中等水平,提示医师应该加强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和佩戴口罩的监管工作,加强宣传,提高住院患者对佩戴口罩的依从性。

    作者:邱艳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清醒无痛下行微创软组织松解术的护理体会

    微创软组织松解术是利用医用松解针具通过皮肤直达病变部位,将其组织机械性的松解或减压,改善其病理变化,使其相关组织恢复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应用于人体运动系统疾病,如常见的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风湿性疼痛等。微创软组织松解术的治疗是根据微细组织结构病理改变的高选择性,闭合性地进行手术。大量的临床应用已显示出独特的疗效,很容易地治愈许多长期以来难以治疗的颈肩腰腿痛顽症。但局麻患者难以耐受,往往患者存在紧张、焦虑、恐惧心理,耐受能力差,手术中出现痛苦挣扎,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近年来,随着清醒无痛技术应用于微创软组织松解术,能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舒适、安静,痛苦明显减少,提高治疗效果。笔者总结我科清醒无痛下行微创软组织松解术的护理体会,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丽锋;赵琴;王慧;韩秋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孕中期孕妇血清叶酸与红细胞叶酸检测方式的比较

    目的:分析孕中期妇女血清叶酸与红细胞叶酸检测的关系,为孕中期妇女补充叶酸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8月检测叶酸的120例孕中期孕妇的临床资料,空腹采集静脉血及非抗凝血、EDTAK2抗凝全血送检,对孕妇血清叶酸浓度及红细胞叶酸浓度进行测定,对2种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孕妇血清叶酸平均值显著低于红细胞叶酸平均值,红细胞叶酸低值发生率为25.00%高于血清叶酸低值发生率的4.17%( P<0.05)。结论红细胞叶酸水平高于血清叶酸水平,孕中期孕妇补充叶酸需以红细胞叶酸水平值为依据,切忌盲目补充叶酸。

    作者:刘鑫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临床病因及临床治疗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见病因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取一般治疗方法的对照组和采取结合溶栓治疗的观察组,详细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以过度劳累为主,其次为暴饮暴食、便秘以及吸烟喝酒;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心源性休克、泵衰竭、出血总发生率为20.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6.7%(P<0.05);观察组胸痛缓解时间、ST段下降﹥50%、CK-MB变化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溶栓等综合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冯欧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护理体会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为女性常见良性肿瘤,30~50岁育龄期妇女多见。该症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殖而引起,同时以少量的结缔组织纤维作为其支撑机构。根据其生长部位可分为宫体肌瘤及宫颈肌瘤;根据其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可分为黏膜下肌瘤、浆膜下肌瘤及肌壁间肌瘤。该症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经期延长、量多,伴白带增多、小腹坠胀等典型的临床症状。该症治疗多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严重者则需切除子宫。近年来,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该方法可保留患者生育能力且安全性高[1]。而科学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是保证该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笔者总结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国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性高及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已被广大医师和患者接受。而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则可保证治疗质量、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笔者对我院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全程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英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马来酸依那普利联合吲哒帕胺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普那利联合吲哒帕胺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按不同病情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应用依那普利联合吲哒帕胺治疗,对照组单用吲哒帕胺。服用1个月。比较2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0.71%、10.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吲哒帕胺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永德;张聘年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分析及护理策略

    剖宫产术为产科常见手术之一,已成为挽救产妇和新生儿生命的重要手段,但随着肥胖人群增加及女性对自身完美要求的提高,剖宫产率明显增加。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无疑延长切口愈合时间,增加切口感染的机会,不仅给患者及家属在精神、躯体、工作、家庭、经济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同时也增加了医师的压力和工作量。我们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探讨、总结其发生原因及防治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付胜须;权永志;张新彦;常建伟;刘军杰;武笑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剖宫产子宫二次妊娠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安全性分析

    近年来随着该院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剖宫产子宫再次妊娠也随之增加,其分娩方式已成为产科临床突出的问题。临床要求既要尽可能的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再次剖宫产给母婴造成的不良影响,又要预见和避免可能发生的子宫破裂对母婴导致的危害。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剖宫产子宫二次妊娠患者44例,现总结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及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及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及翼状胬肉患者58例(58眼),观察患者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3~12(6.42±3.21)个月,即术后1d、1周、2周、3周、4周、3个月、6个月及终随访。结果视力术前≤0.0242眼(72.4%),术后0.2~1.053眼(91.3%)。眼压术前平均(26.73±8.40)mm Hg,术后随访眼压平均(12.25±3.51)mm Hg。术前鼻侧胬肉25眼,鼻、颞两侧均生长胬肉12眼,遮盖瞳孔14眼,复发性翼状胬肉7眼。术后复发1眼,再次胬肉手术未见复发。术后Ⅰ型滤过泡20眼(34.5%),Ⅱ型滤过泡35眼(60.3%),Ⅲ型滤过泡2眼(3.4%),Ⅳ型滤过泡1眼(1.7%)。术后Ⅰ度浅前房5眼(8.6%),Ⅱ度浅前房3眼(5.1%)。术后角膜水肿5眼(8.6%),后囊膜浑浊3眼(5.1%),治疗后改善。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及翼状胬肉,采用联合手术能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减少了二次手术带来的眼部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案。

    作者:鲁红宇;张祥元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多层螺旋CT诊断阑尾炎价值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腹症,随着CT扫描技术的不断更新,在急腹症中的应用越来越多,MSCT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也逐渐被人们认可及应用。笔者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炎患者的CT征象,旨在探讨阑尾炎的CT诊断价值。

    作者:张玉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冠心病院外护理体会

    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多,使之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一种疾病。除了遗传等自身不可控因素外,冠心病的其他原因都是可以预防的,对于一些经过治疗之后出院的冠心病患者,日常更要注意康复护理,否则极易再次诱发冠心病。

    作者:黄淼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腹腔镜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运用腹腔镜联合甲地孕酮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24%,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腹腔镜联合甲地孕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仅治疗效果好,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复发率,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青霞;罗利花;耿彦利;宋彩霞;陈国杰;张晓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克拉霉素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克拉霉素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3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32例和对照组131例。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口服治疗及灭滴灵阴道置入治疗,治疗组给予克拉霉素口服治疗及保妇康栓阴道置入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口服加外用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为有效的药物,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翠格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基础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护理基础质量衡量一个医院护理质量的高低,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基本的重要内容。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而在七分护理工作中,基础护理占大部分。基础护理包括患者的生活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技术操作、消毒隔离,病房管理等内容。基础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病情的好转与恢复,做好基础护理可使患者处于接收资料的佳心身状态,早日康复。

    作者:孙庆翠;沙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阿司咪唑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致全身过敏性1例

    患者,女,36岁,患季节性过敏性鼻炎10余年,每年春季和夏末秋初之际过敏性鼻炎就会间断性反复发作,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每次﹥3个,多在天气突然变化时发生。流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伴有轻度嗅觉减退。通常自用中成药和抗过敏药物治疗,效果尚可。近日,鼻炎症状发作,经人推荐口服阿司咪唑(息斯敏)3mg,1次/d治疗。服药后次日天出现颈部、躯干瘙痒,但无明显皮疹。因鼻炎症状缓解患者停药后皮疹瘙痒症状好转。数日后因天气变化鼻炎症状又加重,患者自服阿司咪唑6mg,1次/d治疗。又于用药次日颈部、躯干瘙痒,胸、腹部以及背部出现散在的大小不等的红斑、部分皮肤有丘疹,症状较第1次明显加重。患者遂来我门诊部就诊。拟诊断为阿司咪唑过敏。立即给予异丙嗪注射液25mg,肌内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维生素C注射液1.0g、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静脉注射治疗。20min 后,患者瘙痒症状消失,颈部,躯干部红斑明显减轻。嘱停用阿司咪唑,给予口服氯雷他定10mg,1次/d,3d后皮疹消退,鼻炎症状也明显好转。

    作者:陈建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产房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目的:分析产房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并且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有效地减少医患纠纷。方法2014年1~6月来医院接受分娩的产妇210例,根据入院前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产妇分娩时给予一般护理,试验组产妇分娩时给予针对性、优质护理,对2组产妇分娩时的风险评估分及产后的各项指标(血压、心率、紧张度)、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满意度评分﹥90分试验组占40.00%高于对照组的27.62%(P<0.05)。护理后,试验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例数均少于对照组,紧张情绪缓解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科研应对产房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保证了母婴的安全,减少了医患纠纷。

    作者:刘红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乌司他丁联合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267例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分为联合组134例和对照组133例。联合组给予乌司他丁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对照组仅予磷酸肌酸钠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52%高于对照组的7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心肌酶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乌司他丁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心肌功能,降低再灌注损伤,建议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红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加强环节管理在医院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中的应用

    多重耐药菌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在医院各科室及部门的医疗护理行为过程中,很多的工作环节都可能造成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交叉感染是多重耐药菌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1],故加强多重耐药菌预防及控制中的环节管理很重要,我院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做好各环节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庞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美洛昔康对骨科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美洛昔康对骨科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该院骨科手术患者150例均在术后1h、24h肌内注射15mg美洛昔康进行镇痛,对镇痛疗效欠佳者给予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05mg)补充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估患者术后1h、2h、4h、8h、12h、24h、48h疼痛程度,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的变化情况,观察有无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结果按手术大小分类观察个时间点的VAS评分,并比较各组的疼痛缓解率,各组疼痛缓解率结果显示,美洛昔康对不同类型手术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其中小型手术患者使用美洛昔康的镇痛效果优于大、中手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美洛昔康术后镇痛整体疗效满意。用药前后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无美洛昔康相关不良反应。结论美洛昔康可有效缓解骨科术后疼痛,无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是一种有效的骨科术后镇痛药物。

    作者:于贵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