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输注方案治疗ICU获得性鲍氏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疗效

刘翔;余国宝

关键词:肺炎, 鲍氏不动杆菌, 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钠,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输注方案治疗ICU获得性鲍氏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湘雅萍矿合作医院收治的ICU获得性鲍氏不动杆菌肺炎患者9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50例)与对照组(46例)。试验组患者予以改良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输注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输注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5、7d成功率、治疗后复发率、治疗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5、7d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鲍氏不动杆菌对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MIC90结果为2μg/ml,未发生变化,细菌培养均未发现泛耐药性革兰阴性杆菌;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输注方案治疗ICU获得性鲍氏不动杆菌肺炎与传统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输注方案的临床疗效相当,而改良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输注方案可降低患者治疗费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诱发肺结核一例分析

    本文介绍了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诱发肺结核的病例。临床药师就结核复发原因及如何开展药学监护展开分析讨论,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海燕;孙丽蕊;于玲;侯继秋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参苓胃消胶囊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参苓胃消胶囊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攀枝花市仁和区仁和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苓胃消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参苓胃消胶囊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朱利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炔诺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炔诺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新蔡县中医院收治的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炔诺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炔诺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作者:魏艳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常见多重耐药菌( MDROs)监测结果。方法选取2012—2014年苍梧县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各科室送检的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2386株,严格按第3版《全国检验技术操作规程》中的要求接种、分离、培养。结果病原菌2386株,其中MDROs 646株,占27.07%(646/2386)。革兰阴性MDROs共434株:大肠埃希菌265株(41.02%)、肺炎克雷伯菌62株(9.60%)、铜绿假单胞菌42株(6.50%)、鲍曼不动杆菌35株(5.42%)、奇异变形杆菌30株(4.64%);革兰阳性MDROs共21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MRSCN)99株(15.33%)、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7株(5.73%)、抗万古霉素肠球菌(VRE)7株(1.08%)、其他69株(10.68%);大肠埃希菌同种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MRSCN、MR-SA、VRE同种检出率相对稳定;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对亚胺培南无耐药率,对哌拉西林/他唑巴、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唑、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耐药率﹥50.00%,奇异变形杆菌对呋喃妥因全部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异帕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30.00%,对复方磺胺甲唑、米诺环素、头孢曲松全部耐药,除喹诺酮类外其他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50.0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胺、头孢吡肟、氨曲南的耐药率较低,对其余大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50.00%;MRSA、MRSCN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无耐药率,MRSA对替考拉宁的耐药率为18.92%;VRE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3.02%,对四环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50.00%,对利福平、左氧氟沙星、红霉素、青霉素的耐药率﹥75.00%,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为100.00%。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MDROs的监控及建立有效的耐药预警机制与消毒隔离制度,根据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才能有效地控制和延缓耐药菌的产生与传播。

    作者:黄远祥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注射用瑞替普酶与注射用尿激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注射用瑞替普酶( r-PA)与注射用尿激酶( UK)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一六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首次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为r-PA组(24例)与UK组(26例)。r-PA组患者予以r-PA溶栓治疗,UK组患者予以UK溶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溶栓治疗情况(血管再通率、病死率、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r-PA组患者血管再通率高于UK组,出血发生率低于U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U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A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好于UK,可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出血发生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殷晓伟;王春红;李春林;赵珺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 PCT)检测在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万安县人民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2例小儿感染性肺炎患儿,结合病历资料,将34例病毒性肺炎患儿设为对照组,28例细菌性肺炎患儿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PCT水平、PCT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PCT水平、血清PCT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在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为小儿感染性肺炎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指导,有利于改善小儿感染性肺炎的预后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作者:曾子荣;郭涌泉;郭雅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遂平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3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缬沙坦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尿清蛋白排泄率)、肾功能(血肌酐、血肌酐清除率、24h尿总蛋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尿清蛋白排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尿清蛋白排泄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血肌酐清除率、24h尿总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郭刚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尼可地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尼可地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6月保定市骨科医院收治的UAP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尼可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C反应蛋白( CRP)〕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K、CK-MB、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K、CK-MB、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治疗UAP的疗效好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其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李运启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文拉法辛缓释剂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缓释剂和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7月在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符合CCMD-3中广泛性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6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研究组口服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治疗,疗程为4周。临床疗效判定依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减分率,不良反应采用不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第2周时研究组HAMA评分、精神性焦虑评分、躯体性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第4周时研究组HAMA评分、精神性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短期效果优于阿普唑仑,不良反应两者无差异。

    作者:孙跃华;王德燧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伊曲康唑联合卡泊芬净治疗小儿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联合卡泊芬净治疗小儿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3年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真菌性肺炎患儿40例,均予以伊曲康唑与卡泊芬净治疗。观察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常规检查指标变化情况。结果40例患儿治愈35例,显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病死率为2.5%;治疗后患儿中心粒细胞和白细胞计数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伊曲康唑联合卡泊芬净治疗小儿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谭志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生物学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四肢长骨骨折在骨折中占有较高比例,其治疗原则从国际内固定协会( AO)理论逐步向生物学固定( BO)理论转变,在促进骨折愈合及减少并发症方面显示出了极大的优越性。本文汇总分析了20余年来国内外BO技术在四肢长骨骨折治疗中的相关文献,与AO技术相比较,分析各自的优缺点。笔者认为BO理论是AO理论的延伸,代表了骨折治疗技术的发展方向,但仍需加强材料和技术方面的研究。

    作者:柏冰;马松涛;侯志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一例保肝药物引发的药物热案例分析

    目的:分析1例保肝药物引发的药物热案例。方法通过总结1例发热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了解其病情变化,找出发热原因。结果停止使用全部药物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可诊断为药物热。结论药物热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较常见,当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时应考虑药物热的可能,以免误诊、漏诊。

    作者:吕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良恶性乳腺肿瘤钼靶X线检查的钙化征象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良恶性乳腺肿瘤钼靶X线检查的钙化征象特征,以提高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北京市第六医院外科诊治的乳腺肿瘤患者60例,其中乳腺良性肿瘤35例,乳腺癌25例。患者均接受钼靶X线检查。观察良恶性乳腺肿瘤钼靶X线检查的钙化征象特征。结果良恶性乳腺肿瘤患者的病灶数、形态、密度、分布、钙化Le Gal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钼靶X线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乳腺病变钙化的特征,对良恶性乳腺肿瘤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赵春荣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和利培酮组,每组29例。氨磺必利组给予氨磺必利治疗,利培酮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定疗效,应用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PANSS评分以及锥体外系反应、头痛、失眠、恶心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利培酮组体质量增加发生率高于氨磺必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均安全有效。

    作者:刘亚丽;陈运昭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孟津县妇幼保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8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给予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律失常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期前收缩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期前收缩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

    作者:李青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1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18%)高于对照组(8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俊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检出的菌血症病原菌586例。于菌血症患者发热和接受抗生素治疗期间采集静脉血,将采集的血样标本置于常规消毒处理后的血培养仪中进行培养,予以药敏试验。结果586例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280例(49.30%)、革兰阳性球菌206例(36.27%)、真菌100例(17.61%)。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占47.14%,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2.43%,表皮葡萄球菌占33.98%,显著高于其他病原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72.73%,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98.88%,高于对其他药物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为75.00%、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为48.57%,高于对其他药物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菌血症患者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且对美罗培南、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性较低,用药效果较好。

    作者:毛得斌;陶建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对Graves病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 MMI)与丙硫氧嘧啶( PTU)对Graves病( GD)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GD患者63例,随机分为MMI组(31例)和PTU组(32例)。MMI组患者予以MMI治疗,PTU组患者予以PTU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及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2、IL-6、TRA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6个月MMI组患者IL-2水平高于PTU组,IL-6、TRAb水平低于PT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I与PTU治疗GD的效果相当,但MMI的免疫抑制作用强于PTU,药物t1/2长于PTU,故临床更倾向于使用MMI。

    作者:庞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脑心通胶囊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代谢综合征( M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收治的MS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脑心通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压、心率、体质指数( BMI)、腰围及血清生化指标〔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空腹血糖( FBG)、血肌酐( SCr)、尿微量蛋白( MUAC)〕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BMI低于对照组,腰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TC、TG、FBG、SCr、MUA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MS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压、心率及体质量。

    作者:朱小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微量肝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微量肝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乡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微量肝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喘憋缓解时间以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喘憋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量肝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减轻肺炎患儿的支气管痉挛,降低气道阻力,改善肺通、换气功能,促进炎症的吸收,促进肺部微循环,简便快捷,安全有效。

    作者:傅洪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