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进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多次给药联合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曲阳仁济医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孕妇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47例)。对照组孕妇予以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孕妇予以大剂量甲氨蝶呤多次给药联合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观察两组孕妇临床疗效、血β-HCG转阴时间、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双侧输卵管通畅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孕妇双侧输卵管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孕妇血β-HCG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甲氨蝶呤多次给药联合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血β-HCG转阴时间,减小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宋改敏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分析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3—2014年南华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患者9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中61~76岁组所占比例高(P﹤0.05);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中头孢菌素类所占比例高(P﹤0.05);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P﹤0.05)。结论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种类较多,且发生率较高,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
作者:向斌;向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比较甘油果糖与甘露醇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2月湘西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20%甘露醇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甘油果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药物起效时间、高峰作用时间、持续作用时间、眼压下降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眼压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起效时间、高峰作用时间、持续作用时间长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甘油果糖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与甘露醇相当,但甘油果糖降低眼压的作用平稳,不良反应小。
作者:田勇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检出的菌血症病原菌586例。于菌血症患者发热和接受抗生素治疗期间采集静脉血,将采集的血样标本置于常规消毒处理后的血培养仪中进行培养,予以药敏试验。结果586例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280例(49.30%)、革兰阳性球菌206例(36.27%)、真菌100例(17.61%)。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占47.14%,革兰阳性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2.43%,表皮葡萄球菌占33.98%,显著高于其他病原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72.73%,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98.88%,高于对其他药物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为75.00%、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为48.57%,高于对其他药物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菌血症患者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且对美罗培南、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性较低,用药效果较好。
作者:毛得斌;陶建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效果。方法选取祁阳县中医院2010年1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8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朱小松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25-羟基维生素D3、骨钙素、甲状旁腺素检测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赣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40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40例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的25-羟基维生素D3、骨钙素、甲状旁腺素水平。结果研究组25-羟基维生素D3和骨钙素水平低于对照组,甲状旁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甲状旁腺素水平会异常升高,骨钙素和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会异常降低,在临床上可以将该指标作为骨质疏松症诊断的主要参考指标。
作者:谢海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比较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安达市医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7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治疗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优于柳氮磺吡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德喜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安达市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8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罗红霉素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罗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罗红霉素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石文全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小儿感冒舒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表寒里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辛集市中医院2013—2014年收治的24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表寒里热证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观察组给予小儿感冒舒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小儿感冒散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退热时间及用药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和用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儿感冒舒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表寒里热不仅能够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还能够缩短临床治疗时间。
作者:张慈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联合卡泊芬净治疗小儿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3年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真菌性肺炎患儿40例,均予以伊曲康唑与卡泊芬净治疗。观察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常规检查指标变化情况。结果40例患儿治愈35例,显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病死率为2.5%;治疗后患儿中心粒细胞和白细胞计数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伊曲康唑联合卡泊芬净治疗小儿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谭志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方式和效果,探讨临床药师会诊工作的具体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4年10月灵山县人民医院临床药师会诊病例36例,收集整理住院病历资料,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申请会诊科室主要为感染疾病科13例(36.1%);外科10例(27.8%);会诊目的主要为希望调整抗生素选择方案15例(41.7%);希望根据患者具体特点制定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12例(33.3%);会诊意见全部采纳9例(25.0%);部分采纳27例(75.0%);痊愈29例(80.5%),好转6例(16.7%),无效1例(2.8%)。结论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工作可有效提高临床药师的临床实践能力及临床医师的药学相关知识水平,促进了住院患者的用药合理性,对临床科室诊疗起到了良好的协助作用。
作者:杨立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湄潭县人民医院2013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接受不同类型短小手术的患儿5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给予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记录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苏醒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对照组患儿心率( HR)、血压( BP)、平均动脉压( MAP)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短小手术中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能够有效减少患儿的不良反应,缩短麻醉持续时间,患儿的生命体征比较平稳,安全、高效。
作者:张宇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经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椎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50例AS合并椎骨骨折患者,按照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患者均行经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低于对照组(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3.202.1)周,短于对照组的(17.903.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经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椎骨骨折患者可有效促进椎体骨折复位,加强脊柱稳定性,促进骨折尽早愈合,提高术后患者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周凤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黑龙江省林业第二医院2014年2—12月收治的68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雌激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表层细胞百分比以及PH值的改变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低于治疗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以及表层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表层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阴道PH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前后阴道PH值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仅有1例出现下腹轻微胀痛感,除此外两组患者均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用药安全。
作者:藏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氯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黔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氯沙坦组(30例)、苯磺酸氨氯地平组(30例)、联合治疗组(40例)。氯沙坦组患者予以氯沙坦治疗,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患者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予以氯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尿清蛋白排泄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3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低于氯沙坦组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3组患者尿清蛋白排泄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3组患者尿清蛋白排泄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尿清蛋白排泄量低于氯沙坦组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患者尿清蛋白排泄量低于氯沙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血压,保护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王雪;王先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死( PT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PTCI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 GCS)、随访3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 GO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良好率高于对照组,中残率、重残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植物生存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PTCI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保护患者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孙凌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究临床他汀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方法选取六安市中医院2009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36例服用他汀类药物致不良反应的患者资料,分析他汀类药物用药情况、不良反应表现及原因。结果辛伐他汀用药多,氟伐他汀少;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为服药后2.8h~7.4d,以5~12h多;不良反应多累及消化系统,其次是皮肤、神经肌肉系统、泌尿系统;药物配伍不当、用药剂量或方法不当以及药物自身因素等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其中用药方法或剂量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将他汀类药物与其他经相同途径代谢的药物配用,应尽量选择已经核实的安全配伍。
作者:徐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2014年于溧阳市妇幼保健院分娩并发产后出血的产妇84例,按治疗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产妇予以缩宫素治疗,治疗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宫腔置入米索前列醇。观察两组产妇临床疗效、产后2、24h出血量、产后出血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产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产妇产后2、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产妇产后出血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出血量,缩短出血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且宫腔置入给药法更安全、科学、合理。
作者:吴建英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本文介绍了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诱发肺结核的病例。临床药师就结核复发原因及如何开展药学监护展开分析讨论,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海燕;孙丽蕊;于玲;侯继秋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产妇中性粒细胞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9月开滦总医院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产妇108例作为瘢痕子宫组,另选取同期开滦总医院产科收治的非瘢痕子宫产妇12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中性粒细胞趋化活性(中性粒细胞趋化距离、中性粒细胞趋化指数)及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中性粒细胞吞噬百分率、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结果瘢痕子宫组中性粒细胞趋化距离长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趋化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吞噬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子宫组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瘢痕子宫的形成可能与中性粒细胞趋化活性升高、吞噬功能降低有关。
作者:夏彦东;安新;李琳;闫贵春;陈梅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