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

李晓兰;申海芳;何军霞;张杰;牛光亚;赵伟;杨鸿燕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 镇静, 镇痛, 麻醉药品
摘要: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α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可用于临床镇静、镇痛、麻醉辅助,减少麻醉药剂量,围术期降低应激引起的神经内分泌,减少寒颤,稳定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右美托咪定还可降低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发生,提供可唤醒能力的镇静、有利于手术中及术后进行神经学检查和治疗,为麻醉医师提供了新的选择[1]。本文分析了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情况,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黄柏胶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黄柏胶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患者均行外用保妇康栓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黄柏胶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克拉霉素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初期有部分患者有局部烧灼感,在用药1h后未作特殊处理,不良症状消失,轻微胃肠及阴道刺激性反应2例,继续用药一段时间后症状消失。结论黄柏胶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使用克拉霉素治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陈继红;牛会茹;李艳红;左建富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消痔灵注射液致过敏反应4例

    消痔灵注射液作为临床治疗痔疮的一线用药,因其具有注射操作简单、临床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而轻、治疗费用低等优点,深受临床欢迎[1,2],但近年来因注射消痔灵注射液出现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现象时有报道,其中过敏反应偶见[3,4]。我院近6年来在注射消痔灵针剂后发生过敏反应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持旺;苗祥文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2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4例。观察组给予尿激酶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观察2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管再通率和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佘学兵;赵俊杰;张明;邓刘伟;李文娟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健脾化瘀方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方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4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试验组给予健脾化瘀方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仅给予TACE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水平,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近期有效率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1%,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半年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健脾化瘀方联合TACE治疗肝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和预后结局,并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VEGF水平,且VEGF水平与疗效和预后结局呈负相关。

    作者:李海涛;陈超;张红玉;王艳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并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型糖尿病合并1、2级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给予拉西地平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2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及治疗4个月后测量空腹血糖及三酰甘油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三酰甘油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三酰甘油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能有效提高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并促进糖代谢、脂代谢,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研究。

    作者:陈安武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高黏度骨水泥PVP与单侧入路PKP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目的:比较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与单侧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给予高黏度骨水泥PVP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侧入路PKP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手术时间、VAs评分、术中出血量、注入骨水泥量、椎体后凸成角及椎体平均高度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黏度骨水泥PVP与单侧入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相似的疗效。

    作者:孟永生;武永庆;刘梦军;郭庆良;袁静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该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加强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方法收集2013年11月份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全部出院病历126份,统计分析患者基本信息、微生物送检情况、分离菌菌种分布、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等,并评价其用药合理性。结果用药前微生物送检率为87.3%,平均每例患者用药天数为12.2d,碳青霉烯类及糖肽类药物使用量较高。结论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在微生物送检、用法用量等方面仍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林志强;傅新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1例临床护理体会

    2014年4月我科收治1例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VKHD)患者,给予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腹腔镜联合小切口治疗胆总管结石100例疗效观察

    胆总管结石是位于胆总管内的胆道系统结石,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18岁以上年龄段的人群中患病率达8%左右,且胆总管结石由于胆囊结石继发引起的发病率还在逐年上升[1]。在临床治疗中较多应用的治疗手段包括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前或术后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 EsT)取石[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在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中微创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应用腹腔镜联合小切口对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焱;赵宝生;赵晨光;段昆朋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破伤风抗毒素致血清病1例的药学监护

    破伤风抗毒素( TAT)是临床上防治破伤风的必用注射剂,使用前虽经皮内过敏试验后肌内注射,仍有部分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现将笔者参与1例注射TAT后致血清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及药学监护总结如下。

    作者:杨波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冠心病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经血流变快检测仪进行全血比黏度、高切黏度及低切黏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67.44%(P﹤0.01);治疗后观察组冠心病患者血浆比黏度、高切黏度、低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

    作者:王桂双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利多卡因复合芬太尼宫颈局部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复合芬太尼宫颈局部注射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9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要求人工流产术的无麻醉、手术禁忌证的孕妇2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A组采用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复合芬太尼,B组采用宫颈注射利多卡因,观察2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效果、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的镇痛有效率为98%高于B组的92%,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后腹痛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2组宫颈松弛、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发应。结论利多卡因复合芬太尼宫颈局部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是安全、有效、价廉、简便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红云;赵囡囡;周洪英;朱伟国;姚洁;陈启国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质控小组建设在药品管理中的实施要点初探

    目的:建设质控小组,加强药品管理,可有效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为了提高药剂科管理水平,建立药品质控管理小组,严格规范药品流通的各个流程。结果建立完善的药剂科质量管理体系,并结合质控小组的活动,可有效提高药品质量管理,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结论通过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提高临床用药质量及服务质量相当重要。

    作者:陶磊;田才君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脑出血后应用活血化瘀药物的时机探讨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选择活血化瘀药时机。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60例脑出血患者,病发至入院﹤48h,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活血化瘀药治疗。记录2组临床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肿吸收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治疗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经CT结果检测显示,观察组血肿吸收率为9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15/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活血化瘀药治疗病发后48h内入院救治的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显著,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可明显改善,且促血肿吸收,对保障预后效果显著。

    作者:吴莲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临床用药差错成因及药师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对临床用药差错成因进行分析,并对药师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对该院2009年2月-2013年2月药剂科发生的用药差错情况进行登记,对差错成因进行分析总结,并探讨积极、有效的药师干预方法。结果共发生172例用药差错,其中医师导致102例,药师导致43例,护理人员因素19例,患者因素8例;未对患者造成伤害167例(97.1%),造成轻微伤害5例(2.9%),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伤害事件。结论针对临床用药出现差错的原因,实施有效的药师干预方法,进而有效降低用药风险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关会卿;范崇威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右美托咪定对骨科止血带所致远隔器官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骨科止血带所致远隔器官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对照组各120例。4组均给予预处理。A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4μg/kg,B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6μg/kg,C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8μ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4组泵注时间均为10min。之后开始上止血带。分别于扎止血带前(T1),松止血带10min(T2),松止血带30min(T3),松止血带60min(T4),行血气分析检测并对比4组各时段动脉血氧分压( 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 C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PA-a DO2)水平,检测并比较4组T1、T3、松止血带2h(T5)、松止血带24h(T6)的血NO浓度和血浆ET-1水平。结果4组T1时段PaO2、PA-aD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段,各组PaO2低于T1时段,但B组和C组的降低幅度均少于A组(P﹤0.05),B组和C组无差异(P﹥0.05),且3组降低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T2,T3,T4时段,各组PA-aDO2均高于T1时段,但B组和C组的增高幅度均少于A组(P﹤0.05),B组和C组无差异(P﹥0.05),且3组增高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4组各时段PaCO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T1时NO、ET-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4组T3、T5、T6时NO水平均低于T1时,ET-1水平均高于T1时,且A、B、C组NO、ET-1水平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B、C组NO、ET-1水平波动幅度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B组和C组NO、ET-1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通过调节NO/ET-1平衡来保护骨科止血带所致远隔器官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且0.6、0.8μg/kg右美托咪定的保护效果无差异。

    作者:闫晓强;刘蔚;高军辉;吴敬峰;温志强;白晓亮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美罗培南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美罗培南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4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美罗培南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8%,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美罗培南治疗重症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时间,是重症肺炎疾病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应用中研究与推广。

    作者:许彦涛;兰兴敏;邹祥;康薇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儿科门诊处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医院儿科门诊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规范儿科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3年9月-2014年8月1200份儿科门诊处方进行超说明书用药分析。结果1200张处方共含5665条用药记录,超说明用药处方520张,占43.50%;超说明书用药记录674条,占11.90%。其中给药时间不当占45.30%、超年龄用药占32.9%及给药剂量不当占8.6%,分别位居超说明书用药类型的前3位。各类药物的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前3位的是消化系统用药(47.3%)、抗变态反应药物(18.9%)及外用药(17.9%)。结论该院儿科门诊处方中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情况突出,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和品种,可减少超说明书用药率,提高儿童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慕燕萍;何国樑;胡建楣;杨辉;刘佩坚;黄玉玲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2014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该院不良反应( ADR)发生的特点、规律及给患者造成的危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2014年1~12月上报的85份ADR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 ADR多发生于年龄﹥60岁以上的患者(40.0%);静脉注射给药途径引发ADR较多(61.2%);引发ADR的药品种类以中药制剂(48.2%)和抗菌药物(30.6%)居多,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多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4.7%)和消化系统反应(20.0%)居多。结论医院需加强中药制剂及抗菌药物的ADR监测,注意观察中老年患者的用药过程,注意不易观察及慢性ADR的监测,提高上报质量,关注用药安全性。

    作者:嵇小彦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牙龈环切辅助牙周炎患牙正畸压入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在伴有前牙畸形的牙周炎患者中应用牙龈环切辅助牙周炎正畸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伴有前牙畸形的牙周炎患者208例(患牙208颗)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104例。对照组在排齐整平阶段不配合牙龈环切治疗,研究组在排齐整平阶段配合牙龈环切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间牙根长、牙冠长、患牙压入长度(CEJ-AC)及冠根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6个月的治疗后,研究组牙根长、牙冠长、CEJ-AC及冠根比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牙龈环切辅助牙周炎正畸压入治疗可有效地改善伴有前牙畸形的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攀;任伯义;季洪超;杜军峰;邵延彬 刊期: 2015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