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2012年下半年住院病历抗生素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胡伟;张曙光;张欢

关键词:住院病人, 抗菌药, 治疗应用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住院患者抗生素临床应用情况,以期对医院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起到促进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6月-2012年12月出院患者的病历,并分析抗生素应用情况.结果 非手术病历中给药频次不合理占14.3%,联合用药占21.4%.手术病历中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时间平均为2.9d,Ⅱ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时间平均为4.1d,Ⅱ类切口手术治疗用药时间平均为11d;Ⅰ类切口手术无指征应用抗生素占72.7%,药物选择错误占9.5%,单次剂量使用错误占9.5%.甲状腺、乳房、腹外疝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平均为1.88d;无预防应用抗生素指征占52.5%;单次剂量不正确占5.3%;未在切皮前0.5~2.0h之内给药占10.5%.结论 针对发现的问题,应加强对抗生素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尽大可能地减少药源性疾病及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全部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LVEF指标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5%(31/40),对照组总有效率47.5%(19/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头晕1例,无咳嗽;对照组中头晕2例,咳嗽2例.结论 缬沙坦能减慢心率,还能降血压,有助于缩小左室内径,另外还能增加患者心搏出量,因此,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王海山;吴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老年患者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2年我院收治的38例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老年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围术期的临床护理.包括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呼吸系统护理、循环系统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和早期康复锻炼.结果 38例患者均无围术期死亡,平均旁路移植2.5支,手术时间2.3~4.5h,平均(3.2±1.2)h,精心护理后康复出院.随访3个月,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围术期进行精心护理,对于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老年患者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彭素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阿托伐他汀和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和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6月收治的6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MCA、NIHSS及A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MCA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AD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托伐他汀和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赵明芳;马飞;韩静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大豆异黄酮与乳酸菌联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分析

    目的 比较大豆异黄酮联合微生态制剂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反复发作的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来我院治疗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5例使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组35例使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加服大豆异黄酮.治疗6周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3个月定期随访.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16.67%)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豆异黄酮与乳酸菌活菌胶囊联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比单独使用乳酸菌活菌胶囊效果更好.

    作者:姚雪梅;卢梅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2年心内科收治的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两组患者均参照循证医学的基础上使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方案之上配以中药汤剂,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并于出院后6、12个月进行回访,分别从治疗总有效率、病死率,6、12个月的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90%,高于对照组的8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出院后6、12个月的复发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3例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停药后好转.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运用中西医结合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症状缓解迅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景旭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及愈后.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诊治经验,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积极的抢救,24例患者中治愈8例,好转10例,未愈4例,死亡2例.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重,发展迅速,为减少病死率,应早期积极治疗.

    作者:郎跃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策略分析

    伴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善,人们的身体健康得到了良好的保障,但是医护人员对于产妇生育和新生儿的护理却做得不到位.新生儿在护理的过程当中常出现的问题一般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新生儿的一般护理和疾病的预防护理等,本文主要分析了新生儿在护理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发现风险的主要来源就是新生儿家属、护理人员、护理的技术、用药问题和杀菌隔离方面的问题等.

    作者:史荣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炎琥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9-2010年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炎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体温、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例数分别为11例、14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3%、93.3%;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治疗前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体温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患儿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及咳嗽缓解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炎琥宁注射液相较于利巴韦林治疗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可更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唐会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成年人活动义齿修复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成年人活动义齿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活动和固定义齿修复患者各60例,两组在修复前均对口腔余留牙、基牙的牙周情况进行观察,固定义齿修复组给予固定义齿修复,活动义齿修复组给予活动义齿修复,对比两组患者在义齿修复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复诊情况及修复12个月后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 修复1个月内,活动义齿修复组复诊118次,平均2.0次;固定义齿修复组由于临时固定试戴,复诊107次,平均1.8次.修复1个月内两组复诊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1~6个月,活动义齿修复组复诊41次,平均0.7次;固定义齿修复组复诊34次,平均0.6次.修复6个月内两组复诊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6~12个月,活动义齿修复组复诊72次,平均1.2次;固定义齿修复组复诊13次,平均为0.2次,修复6~12个月两组复诊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义齿修复组和固定义齿修复组在义齿初戴时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7±2)分和(39±3)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6±2)分和(27±3)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成年牙列缺损患者,行活动义齿修复的适用范围广,修复效果显著,且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侯兴奇;朱继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舒利迭与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舒利迭与布地奈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56例住院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剂,治疗组给予舒利迭雾化剂,疗程为4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呼吸困难、咳嗽、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肺活量(FVC)、用力呼气峰流速(PEFR)、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EV1、FVC、PEFR、FEV1/FV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与预后之间的关系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救治过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94例,对患者在病发后48h内的血糖改变状况进行详细记录,并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结果 当患者发生急性颅脑损伤情况时,48h内对患者的血糖测量值进行记录,发现当患者血糖值>10mmol/L时,病死率与致伤、致残率明显偏高.结论 利用急性颅脑损伤者的血糖变化值情况是可以对患者病情发展以及致死、致伤结果做出较为准确的预见,治疗中就能够及时采用适当的治疗和干预措施,血糖变化情况是与临床预后之间有较为明显的关联性.

    作者:马金良;李振举;王剑伟;于春雷;张弘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的影响,为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我院2008-2011年成功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140份病例资料,按照预防再狭窄的不同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口服复方丹参滴丸,两组均治疗6个月,随访12个月,治疗前后行冠状动脉造影,计算晚期冠状动脉丢失内径与净获得内径,比较随访期间再狭窄发生率差异.结果 随访12个月,观察组的再狭窄率、晚期丢失内径均低于对照组,净获得内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降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缩小晚期冠状动脉丢失内径,提高净获得内径,二者联合能够协同预防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

    作者:毛向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思密达、西咪替丁、鱼肝油滴剂联合治疗化疗性口腔内膜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思密达、西咪替丁、鱼肝油滴剂联合治疗化疗性口腔内膜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化疗性口腔内膜炎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思密达、西咪替丁、鱼肝油滴剂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腔溃疡膜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为(1.28±0.24)d,低于对照组(2.54±0.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密达、西咪替丁、鱼肝油滴剂联合治疗化疗性口腔内膜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晋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心得

    目的 总结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心得.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3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理论给予中药汤剂进行施治;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两组患者治疗4周以后,分别从疗效、血清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L-2、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L-2、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贾相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加味薏仁附子败酱散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薏仁附子败酱散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疼痛患者4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对照组21例.治疗组给予加味薏仁附子败酱散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2%(20/21);对照组57.1%(12/21).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薏仁附子败酱散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疗效确切.

    作者:王紫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2012年我院儿科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儿科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儿科2012年收集到的6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抗生素占首位,87.1%.静脉给药方式为主要途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常见.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有ADR征兆时及时处理,以免发生更严重的ADR.

    作者:朱玲玲;宋静;倪祥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普外科2008年4月-2011年6月就诊的4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其中术后3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经临床抗感染、酒精湿敷等治疗后成功痊愈,疗效满意,治愈率为92.86%(39/42).结论 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后,应尽早的给予患者手术治疗,及时切除坏死的阑尾组织,清除腹腔内的脓液,防止感染扩散.

    作者:秦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3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两组均给予包括曲美他嗪在内的常规治疗,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心脏超声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心排出量(CO)]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CO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较好,可在该类心力衰竭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郭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9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刘宝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我院内分泌科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了解我院代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经过医院信息系统查询,调查抗生素使用情况,对2013年1-6月份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的使用情况按月进行统计、分析.经过抗生素专项整治活动和<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实施细则>的要求和管理,我院代谢内分泌科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彭竞芳;自炳娇;仇联;陈世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