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93例临床分析

张娟;张全英;陈伟民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抗感染药物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2年收集到的93例ADR报告分别从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3例ADR中,主要与抗感染药物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静脉给药方式、患者年龄偏大有关,ADR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4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均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配合康复训练,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采用Fugl-meyer评分法对2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巴氏指数(MBI)对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ugl-meyer评分和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针刺治疗脑出血患者并配合康复训练指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在基础降糖治疗上应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辛酸注射剂;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胫神经-腓浅神经N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胫神经、腓浅神经NCV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较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冬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开放性骨折并发气性坏疽患者的手术配合与感染管理

    气性坏疽是厌氧菌感染的一种,即由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伤口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特异性感染,此类感染发展急剧,预后较差,病死率高[1].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4d,是伤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严重组织碾压伤、开放性骨折、深层肌肉损伤和组织坏死等严重创伤的并发症.若早期不能及时诊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其伤侧肢体致残、毁损率高,据报道显示病死率可达20%~40%.2011年6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开放性骨折合并气性坏疽23例均已进行多次急诊手术清创和切开引流,现报道如下.

    作者:黎蓉;刘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剂量多巴胺用于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多巴胺用于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9例新生儿窒息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缺血缺氧性脑病(HIE)(64.5%)和心功能损害(29.0%)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HIE(81.6%)和心功能损害(4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肾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6.1%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小剂量多巴胺用于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经济、实用,对患儿的疼痛可起到较好的减缓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华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肝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拉米夫定联合中药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5%高于对照组的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

    作者:王世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帕金森病合并精神行为异常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合并精神行为异常的临床表现.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接受治疗的帕金森患者100例.Hoehn-Yahr分级判断患者的病理特征;UPDRSⅢ方法检测患者的运动功能;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阳性症状量表(SAPS)分别判断帕金森病患者的精神状态.结果 100例帕金森病患者中,阴性精神症状表现严重58例,社交兴趣明显下降57例;出现较严重阳性精神症状6例,其中出现幻觉5例.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出现合并精神行为异常的情况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情感冷漠,语言减少,情绪不稳定、抑郁,现幻觉、妄想,感觉性失语等症状,其中患者表现出的阴性精神症状与患者年龄、Hoehn-Yahr分级及UPDRSó评分有关.

    作者:杜伟杰;雷建明;杨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内蒙古地区育龄妇女对出生缺陷知识认知程度及地域差异分析

    目的 分析内蒙古地区育龄妇女对出生缺陷知识认知情况和地域差异.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内蒙古地区12个盟市的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育龄妇女来自东部地区的比例为36.5%,中部地区为30.1%,西部地区为33.4%;中部地区的育龄妇女除了对B型超声、优生检测和叶酸的补充时间认知较低,其他知识均较高(P<0.05);出生缺陷认知率较低地区,其出生缺陷率较高.结论 内蒙地区育龄妇女的出生缺陷认知水平偏低,尤其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可能与其育龄妇女的认知情况有关.

    作者:张星光;苏俐;郭淑怡;乌斯琴图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西药联合小儿止咳颗粒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药联合小儿止咳颗粒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联合小儿止咳颗粒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咳嗽症状消失时间、接受治疗总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高于对照组的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和接受治疗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常规西药联合小儿止咳颗粒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明显,可缩短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雪峰;曾斌;赖意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人文关怀在无痛胃肠镜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70例对照组160例.对照组在固有检查室检查,使用传统流程;观察组搬迁至新的内镜室检查,并使用人文关怀流程,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1%高于对照组的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文关怀的实施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及检查的满意度,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杨柳;蔡晓美;赵研;杨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门诊质子泵抑制剂应用分析及合理性评价

    目的 分析门诊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现状及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院2012年1~12月门诊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分布、用药金额、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日均费用、用药合理性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频度前3位的是兰索拉唑肠溶片、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肠溶片;用药金额前3位的是泮托拉唑注射剂、兰索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肠溶片;药物利用指数大多接近1;处方合格率为96.05%,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为无指征用药.结论 该院门诊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作者:何鑫;刘丽华;张明香;李柱;张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酮康唑联合外用药治疗糠粃孢子菌性毛囊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酮康唑联合外用药治疗糠粃孢子菌性毛囊炎临床效果.方法 将52例糠粃孢子菌性毛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9例.2组均予外用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酮康唑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酮康唑联合外用药治疗糠粃孢子菌性毛囊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糠粃孢子菌性毛囊炎病症,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外用药物治疗效果,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关士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煤矿重症工伤院内急救的护理体会

    我院是一所煤矿基层医院,担负着井下一线煤矿工人的工伤救治任务.煤矿井下的地质结构复杂,突发情况比较多.井下一旦发生事故,常造成作业工人的伤情严重、病情复杂危急、严重的导致大批工人伤亡.因此在救治工伤过程中,保障井下工人生命安全,大限度地减少伤残率是我院工作重点.实施符合煤矿抢救特点的工伤抢救程序,给予准确及时矿山急救及有效护理配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我院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风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断肢再植手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断肢再植血管危象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1年6月-2012年7月进行断肢再植手术的70例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密切观察其动脉及静脉指征变化.结果 70例断肢再植患者血管危象状况发生较少,患者断肢存活率较高.结论 对断肢再植患者进行系统的围术期护理,能有效预防患者血管危象的发生,促进患者断肢恢复,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伟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病理科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的探讨

    病理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被感染疾病、受到有毒化学试剂损害导致身体伤害的案例时有发生,病理科生物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分析病理科安全隐患因素,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有效防止隐患发生的目的.由于病理科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长期接触送检的病变标本及制作切片过程中的有毒化学试剂,这些均可能引起业务人员身体受到损伤.因此如何针对实际情况加强科室的生物安全管理,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防止隐患发生,应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郭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药理学研究探讨

    中西药联合是对中国传统医药的继承与发展,两者相互补充,取长补短,是目前临床上进行疾病诊治的新形式.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西医结合起来,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增加了对医学认识的新体会,本文对中西医结合药理学进行了探析,以期提高对中西药联合治疗方式的认识.

    作者:李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患者态度及本科护生心理素质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及对策

    目的 讨论患者态度及本科护生心理素质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进而提高本科护生实习的质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2012年7月15日-2012年8月15日30名河南大学护理学院本科护生在临床实习静脉穿刺的情况.结果 首次进行调查穿刺的成功率仅为61%,对学生培训干预后穿刺的成功率提升至82%.结论患者态度及本科护生心理素质的好坏与本科护生静脉穿刺成功率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曹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行甲状腺全切除治疗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患者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术前均确诊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经超声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均伴有不同大小的结节,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乳头状癌20例,占62.5%;滤泡状癌5例,占15.6%;微小癌3例,占9.4%;未分化癌4例,占12.5%.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患者均未发生低钙、声音嘶哑等并发症,且患者均未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复发现象,同时无患者出现甲状腺癌复发转移现象.结论 给予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全切除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且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增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消化内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由于消化内科的患者较多,在治疗的过程中,用药量较大,用药种类较为多样,稍有差池,就会造成对患者的不合理用药[1].消化内科对患者的不合理用药常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对医院的声誉和形象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消化内科对患者用药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与患者的治疗效果,所以,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注意用药安全和合理性显得尤为必要[2].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对我院消化内科近些年用药合理性进行综合点评,总结出多种较为典型的不合理用药问题,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亚瑞;陈丹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2月收治的肺炎患儿67例,对其实施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67例肺炎患儿实施治疗3d后,其中喘息、咳嗽症状完全消失56例(83.6%),喘息、咳嗽症状部分缓解8例(11.9%);治疗中出现哭闹不停,不接受治疗,为无效3例(4.5%).结论 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治疗方便、简易操作,而且耗费低廉,且药物不良反应小,可有效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值得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杜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背景音乐用于复合麻醉烧伤换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背景音乐用于复合麻醉烧伤换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2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基本麻醉方式均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在换药前15min至换药结束麻醉清醒后10min内给予个体化背景音乐治疗.比较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换药过程心率和满意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换药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换药过程心率低于对照组,换药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在烧伤换药过程中应用背景音乐,可明显缓解患者对烧伤换药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增加患者治疗信心.

    作者:任越;刘建军;殷杰;孙进华;刘丽华;王海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