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硝普钠葡萄糖注射液中硝普钠的含量

林小明;韦宝含;曾毅;韦平原;梁汉钦;谢伟乾;陈明忠

关键词:硝普钠葡萄糖注射液, 硝普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硝普钠葡萄糖注射中硝普钠的含量.方法 Diamonsil ODSC18柱(250nm ×4.6nm,5μm);以0.34%硫酸氢四丁基铵与0.284%无水磷酸氢二钠溶液(用磷酸调pH值至6.0)-甲醇(50:5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是254nm.结果 硝普钠在9.96~ 637.4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相对标准差(RSD)=0.3%.结论 本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硝普钠葡萄糖注射中硝普钠的含量测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假性球麻痹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会引起很多的并发症,而假性球麻痹便是其中的一种,其主要的症状是吞咽会呈现一定的困难.轻度患者只有在吞咽不顺时才会出现误吸的现象,而重度患者普遍要依靠鼻饲、静脉营养或者胃造漏管、水电解质等辅助才能持续治疗.所以为了有效的防治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的概率,降低病残率,唯有对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进行一系列的较正规的早期康复训练.就目前来说,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方面康复训练是效果明显的一种方法,故笔者将近几年治疗该病的经验总结整理如下.

    作者:钱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通窍化瘀醒神汤结合康复疗法治疗重度颅脑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重度颅脑损伤发病率较高,临床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9月始采用通窍化瘀醒神汤结合康复疗法治疗重度颅脑损伤致长期昏迷患者17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2013年9月我院共收治重度颅脑损伤致长期昏迷患者178例,男137例,女41例;年龄6~80岁,其中<19岁39例,20 ~ 59岁101例,>60岁38例;昏迷时间:1 ~3个月103例,4~6个月52例,>6个月23例;损伤情况:原发脑干损伤95例,无严重原发脑干损伤83例;瞳孔:双侧瞳孔散大21例,单侧瞳孔散大43例;GCS评分:3分23例,4分29例,5分34例,6分26例,7分35例,8分31例.所有患者中,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43例;行保守治疗35例.

    作者:李征;黄金格;朱金华;刘常权;屈波;刘文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粪肠球菌68株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粪肠球菌粪药敏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院送检的标本微生物病原学培养分离粪肠球菌68株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培养分离68株粪肠球菌,在18种药物药敏检测中,药物敏感前5位依次为万古霉素100%、呋喃坦啶91.18%、阿莫西秫/棒酸88.24%、复方磺胺甲恶唑73.53%、氨苄青霉素70.89%;耐药药物前5位依次为四环素100%、红霉素97.06%、氯林可霉素94.18%、苯唑青霉素86.76%、青霉素73.53%、克拉霉素60.29%.结论 在临床上按微生物病原学培养及药敏结果用药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病原微生物抗药性的有效措施.

    作者:向战兰;邵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清醒期的应用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清醒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气管插管清醒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清醒期的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增加对临床工作的信任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晶;朱云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3385名学龄前儿童体质量≤均数-2个标准差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体质量≤均数-2个标准差状况,为学龄前儿童合理营养干预措施提供资料.方法 对2012年玉林市城区21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正常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385名学龄前儿童体质量≤均数-2个标准差(营养不良)儿童68例,发生率为2.01%.结论 在校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有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的发展趋势,尽管营养不良发生率较低,仍需用对营养不良儿童家家属提供儿童营养指导,以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吉惠华;叶泽忠;张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无缝隙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进,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开展,无缝隙护理在临床工作中体现出了无法替代的作用.无缝隙护理是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中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要求有临床相关连续性的护理服务模式.患者在“门诊就诊—住院护理—院外康复”的全程中缺少系统的、相互连续的护理服务.住院患者作为医院的服务对象,更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1].我科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通过挖掘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缝隙,进行分析改进,取得了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瑞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莪术油注射液预防开腹手术后肠粘连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莪术油注射液对预防开腹手术后肠粘连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04例行开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第2天予莪术油注射液治疗,随访以比较2组肠粘连状况.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1~5年,观察组无1例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对照组发生9例(17.3%)粘连性肠梗阻.结论 莪术油注射液预防开腹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简单、安全、疗效可靠,适用于开腹手术预防性治疗.

    作者:董智骤;李炳禄;刘惠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秋泻灵合剂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秋泻灵合剂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治疗组66例.对照组合理饮食,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补液、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蒙脱石散灌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秋泻灵合剂口服.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秋泻灵合剂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显著.

    作者:钟群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氟尿嘧啶注射液皮损内注射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氟尿嘧啶注射液皮损内注射和皮损外用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将2.5%氟尿嘧啶注射液与2%利多卡因(1:1)的混合液注入疣体,每周1次,连用2次;对照组将2.5%氟尿嘧啶注射液外涂皮损处,每天3次,连用30d.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46.8%高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9.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尿嘧啶治疗多发性跖疣痊愈率高、疗效好、恢复快、痛苦小.

    作者:卢海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调节的作用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23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17例和对照组115例,治疗组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对照组口服P-转移因子口服液,观察T细胞亚群(CD3+、CD4+、CD8+)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CD3+、CD4+较治疗前显著增高,CD8+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用药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和转移因子口服液免疫调节作用相近,能很好的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小儿RRTIs的发病率.

    作者:刘国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甘草酸二铵致血压升高1例

    患者,男,42岁.于2013年6月18日收入我院,主诉咳嗽、咯痰、盗汗,体检发现肺部阴影1月余未治疗.6月16日患者到市某医院行CT示:左上肺见小结节状、斑片状、索条状阴影;实验室检查示:ALT 65.9U/L、AST 212.4U/L、GGT1146.6U/L.门诊以:(1)左上肺继发型结核;(2)肝功能损害收入院.入院后查体:T 36.5℃,P 82次/min,R20次/min,BP120/80mm Hg,B型超声示:脂肪肝.既往有饮酒史20年,平均5~6瓶啤酒/d;吸烟史25年,平均15 ~20支/d.分析肝功能异常,可能与长期酗酒有关.

    作者:段智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清醒患者吸痰的护理体会

    现今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因体质虚弱,咳嗽、咯痰无力,使痰堵窒息发生率升高,清醒患者也不例外,因为患者意识清楚,对吸痰有抵触情绪,不能配合操作,所以更应该去发掘一套适合清醒患者的吸痰方法,利用患者清醒这个条件,为吸痰提供帮助,故要做好和患者的沟通,使其配合吸痰,对不能配合者,就是要通过刺激患者的咳嗽反射,来帮助更好、更有效的吸痰.

    作者:谢芳;甄丽;庞志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应用进展

    右美托咪定(DEX)属于α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新型激动剂,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既能兴奋迷走神经,又能抑制交感神经,故临床多用于高血压、心动过速、心肌耗氧量增大、焦虑、疼痛及烦躁失眠等的治疗.2009年6月右美托咪定在我国上市,由于其独特的药理学特性,已在临床实践中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和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麻醉医师的青睐.

    作者:王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托伐普坦的国内外临床研究进展

    血钠正常范围为135~ 145mmol/L,当<135mmol/L即为低钠血症,低钠血症病情严重程度取决于血钠值及其下降的速度,下降越快,病情越重,若发展缓慢,一般以肌肉痉挛、头痛等症状多见;若快速发展则会导致精神状态改变,如精神混乱、昏迷甚至癫痫发作.慢性低钠血症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站立不稳、步态失调、姿势不正和易跌倒等,另外还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和虚弱等症状,多与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等疾病有关.托伐普坦是世界上首个口服普坦类药物,由日本Otsuka Pharm制药公司开发的口服剂型选择性升压素V2受体拮抗剂,于2009年5月19日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高容量和正常容量低钠血症,包括心力衰竭、肝硬化和SIADH患者,既是目前唯一获准治疗低钠血症的药物,也是中国市场第一个和唯一的V2受体拮抗剂.

    作者:江冬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综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颈椎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退行性颈椎病变,好发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随着电脑、电视的普及,学生学业负担的加重,逐渐出现年轻化趋势.不良姿势、长期震动,积累损伤和年龄增长是肯定的发病诱因,其病理变化为:由于颈部长期劳损,颈椎键盘髓核脱水变性,纤维环破裂,椎间盘脱出或突出,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孔及椎管狭窄,神经根或脊髓受压,椎及交感神经刺激,导致临床上复杂多样的表现,笔者运用综合康复治疗颈椎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淑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左氧氟沙星等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75例患者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mg、左氧氟沙星胶囊0.3g、阿莫西林胶囊1.0g三联治疗,观察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Hp根除率为94.67%;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除Hp效果满意,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杨会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学信息在医疗科研方面的作用

    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与物资、能源一起被称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它是一种既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又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的特殊资源.随着现代信息网络化社会中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信息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1 医学信息是医疗科研的基础和保证1.1 医疗科研人员的工作要遵循一定的科学程序进行科学程序必须具有客观的真实性和现实的可行性.显然,单纯的靠科研人员的个体智能素质和经验的储备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今社会人们对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命健康的需求.因此作为一个医疗科研人员学会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检索医学信息资源是其必备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他所研究的项目是否正确有效.而正确有效的科研项目的确立不仅来源于医疗科研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经验积累,更重要的是要以全面、准确、及时、实用的医学信息作为其科研的依据.因此,医学信息工作作用发挥的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医疗科研项目的终成果和水平.

    作者:于似月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康妇炎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康妇炎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7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妇炎胶囊,治疗2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盆腔炎性渗出和包块均有明显减少,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康妇炎胶囊与抗生素综合治疗可缩短疗程,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支气管哮喘药物的新进展及合理应用

    近几年,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支气管哮喘就成为威胁公共健康主要的肺部慢性疾病.它是一种由遗传、环境、行为、心理、机体免疫等多种因素诱发,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哮喘发生伴随着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肥大,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等病理变化,表现为喘息反复发作,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治疗不及时、不规范,哮喘可能致命,而规范化治疗可使接近80%的哮喘患者疾病得到非常好的控制,工作生活几乎不受疾病的影响.随着医学界对哮喘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新型抗哮喘药物不断开发,哮喘治疗取得了新进展,前景良好,现就支气管哮喘药物的发展及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朱维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69株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药敏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儿童呼吸道分泌物微生物病原学培养分离肺炎克雷伯杆菌69株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肺炎克雷伯杆菌69株,敏感药物前5位依次为亚氨硫毒素100%、氧哌嗪青霉素/Tazobac 94.20%、盐酸环丙沙星92.75%、罗米沙星91.30%、丁氨卡那霉素85.51%.耐药药物前5位依次为氨苄青霉素97.10%、氧哌嗪青霉素76.81%、氨苄青霉素/青霉烷砜69.57%、头孢噻肟62.31%、头孢唑啉60.87%.结论 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有效治疗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病原微生物抗药菌的产生.

    作者:邵怡;向战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