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敏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辅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辅治,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对比2组排卵率和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排卵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辅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凤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为探讨金银花药材的植物资源、药理作用、化学制剂及用途等的研究进展.方法 笔者对临床医学近10年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金银花药材的综合信息.结果 金银花47可用作中药材,法定药物4种.目前已发现金银花化学成分主要有三萜类、黄酮类、挥发油、有机酸、无机元素.药种理学研究发现,金银花具有抗炎、抗病毒、增加免疫力、止血、利胆保肝、抗氧化等作用,主要用于香料、绿原酸提取、保健饮料、制药、保健品、化妆品等.结论 深入金银花综合研究,对金银花的各类成分、化学成分的药理活性、生殖毒理、构效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加强金银花系列产品研发,充分利用金银花的药用资源.
作者:宋冬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持续或反复作用而致的弥漫性肝脏损害[1].严重的并发症是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呕血及黑便,出血量多时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和诱发肝性脑病.我科对16例食管静脉曲张(EV)患者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EVS),达到了预防和治疗出血的目的,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先云;裴中英;潘成梅;黄会玲;梁娜;蒋维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8年10月-2013年10月该院产科分娩并出现产后出血的患者65例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出现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 65例患者中,产后子宫收缩乏力44例(67.69%),胎盘因素16例(24.62%),软产道损伤3例(4.62%),凝血功能障碍2例(3.08%).产后出血的治疗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输血补液、针对原发病治疗,以及及时寻找出血病因并做出对症处理等.经积极救治,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危险期,无死亡病例.随访结果显示,无慢性贫血病例,有席汉综合征1例.结论 产后出血常见的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而治疗除输血补液外,及时判断出血原因并做出对症治疗尤为关键.
作者:熊小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孕妇学校教育模式及课程内容的改革效果.方法 选取30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给予改革后孕妇学校教育模式和课程内容,选取206例孕妇作为对照组给予改革前孕妇学校教育模式和课程内容,对比2组围生期知识认知程度、分娩方式和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率及围生期知识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学校改革后的教育模式及课程内容促进了自然分娩率的提升,孕产妇能较熟练的掌握新生儿喂养、哺乳相关知识,促进了母婴交流和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范建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中西药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药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止血所用时间、血流量和上消化道出血再发率.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71.0%,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实验组止血所用时长短于对照组,血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上消化道出血再发率为6.25% (2/32),对照组为16.13% (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见效更快,再发率低,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海林;王振祥;王娟;邢冬梅;徐黔灵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同期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钙(Ca)、血磷(P);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骨钙素(BGP),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碱性磷酸酶(ALP)和甲状旁腺素(PTH).比较2组骨代谢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2组血Ca、P、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H水平高于对照组,BG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应及早进行骨密度测定,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应注意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薄德峰;李瑞霄;曹文功;田永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C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连花清瘟胶囊4粒口服,疗程14d.对照组采用2006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指南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好转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安全有效.
作者:姜霞;王忠平;虞涛;粱咏雪;李娅;何杰明;马丽雯;李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药敷脐联合抚触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9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恢复期嘱加强护理,避免交叉感染.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抚触,同时配合中药敷脐部3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康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康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敷脐联合抚触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该方法简便易学,费用低,不增加婴幼儿痛苦,可行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泽芹;高海妮;张淳珂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给予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止血时间及输血量.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止血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玉涛;张进;苏宝印;孙会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均治疗7d为1个疗程,3个疗程末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确切,能迅速控制感染和修复呼吸道,从而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与体征,在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英利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近年随着妇女肥胖人群增加,剖宫产率增高,电刀使用的推广,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明显增加[1].脂肪液化为一种无菌性炎性反应,但能增加手术切口感染机会,延长切口愈合时间,给患者增加身心及经济负担[2].现对邵阳市妇幼保健院剖宫产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唐最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胎儿娩出后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0.25mg肌内注射.对照组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缩宫素20U静脉滴注.应用称重法计算2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出血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16.0% (4/25)低于对照组的56.0%(1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较单独使用缩宫素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周宝芹;渠玉雪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在当前医患关系中,存在着较多问题,其中因医患关系不协调而导致的医疗纠纷,是一个值得关注与思考的问题.该问题不仅为医患双方所关注,同时也被媒体及行政司法广泛关注问题.医患问题的实质是信任危机,而信任危机产生主要是因医患双方之间缺乏沟通.国家卫生部门在管理会议上就当前医患关系紧张情况,及随之不断增加的医疗纠纷,明确指出其中约50%左右是因医患沟通不畅所导致的.在临床工作中,所实施的医患沟通主要是指患儿家属与医师之间进行的沟通,同时应注意与患儿保持较好的沟通了解.
作者:杜华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3年9月急性左心衰患者72例,其中38例为院前急救患者作为试验组,34例为自行到急诊科救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救治措施相同,比较2组临床疗效、救治时间和病死率.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救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急救能显著提高急性左心衰救治效果,降低病死率.
作者:何荷;杨雪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观察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腋下温度≥39.0℃)患儿随机分为布洛芬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各40例.服药后0.5、1、1.5、2、4、6h各测腋下体温1次,比较2组不同时段的体温和退热例数.结果 用药前2组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0.5、1、1.5、2、4h和6h体温均低于用药前(P<0.01),且布洛芬组用药1、1.5、2、4h和6h体温低于对乙酰氨基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2组用药后0.5h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洛芬组用药后2、4h和6h退热例数明显多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对小儿呼吸道感染高热安全有效,布洛芬的退热效果优于对乙酰氨基酚.
作者:周进科;朱发绪;卢学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路径用于泌尿外科专病护理的疗效.方法 将96例泌尿外科专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对比观察2组护理工作效率、护理质量、护士能力成长和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投诉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工作效率得分、护理质量评分、护士能力成长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路径用于泌尿外科专病护理能提高护理绩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士护理能力的提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正常阴道分娩风险的护理干预措施,防范正常阴道分娩风险,保证正常阴道分娩安全,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方法 对该院50例产妇给予风险护理干预,成立专门的管控护理风险小组,明确管理小组中各成员的工作职责.加强各成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强化其法律意识,做好预防护理风险的评估工作及健全护理风险的管理制度等,制定护理干预措施,逐条规范落实.观察护理干预实施后效果.结果 50例正常阴道分娩中生殖道损伤15例,产后出血0例,新生儿并发症1例,羊水栓塞0例,产妇满意度48例,投诉及纠纷0例.结论 通过护理管理者强化安全管理,提高正常阴道分娩风险防范意识,减少正常阴道分娩风险,保证正常阴道分娩安全提高了产妇的满意度,减少了护理纠纷及投诉.
作者:石金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88例出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各44例.比较2组产后2h出血量.结果 手术治疗组产后2h出血量为(25.3±3.7) ml少于药物治疗组的(235.2±71.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治疗中,必须提升抢救及时性、有效性,从而减少患者子宫切除术的使用率和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廖泽兰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治疗小儿疱疹性龈口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小儿疱疹性龈口炎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40例.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儿采用更昔洛韦治疗,B组患儿采用重组人干扰素注射液治疗,C组患儿采用中药地骨皮治疗.治疗后比较3组临床疗效、患儿退热时间、口腔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与C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口腔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B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患儿退热时间、口腔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疱疹性龈口炎疗效较好,疗程短,见效快,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柳青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