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郭艳芳;李令臣;张东强

关键词:辛伐他汀, 高脂血症, 疗效观察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心血管疾病,其发生机制是机体脂质代谢异常,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1].积极有效地降脂、调脂是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的重要手段,辛伐他汀是近年来临床常用的一线降脂、调脂药物,主要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笔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子痫前期患者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院收治60例子痫前期进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接受治疗后产妇和新生儿的情况.结果 60例患者手术进行顺利,无孕妇发生死亡,术后发生感染12例(20.00%),产后出血6例(10.00%),新生儿窒息10例(16.67%),新生儿死亡5例(8.33%).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治疗的佳方法是行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也是确保母子平安的重要措施.

    作者:石明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月入院接受外固定架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50例,对其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50例接受外固定架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中,出现针道感染者仅有1例,占2%,出现关节移位者1例,占2%,出现肌肉萎缩者1例,占2%,总有效率高达94%.结论 对接受外固定架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可有效缩短康复周期,推动患者的恢复进程.

    作者:刘彦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新生儿科院内感染的认识和防治分析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对患儿的诊断和治疗仪器及药物也在不断改变[1].导致医院感染不断发生.新生儿科是一门近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主要针对新生儿诊断和治疗,降低患儿的死亡,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由于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因此也使得新生儿成了院内感染的高发人群.为了能更好的了解患儿发生感染的原因,对患儿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及治疗,现就有关系情况做以下详细报道.

    作者:党林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腋下温度≥39.0℃)患儿随机分为布洛芬组和对乙酰氨基酚组各40例.服药后0.5、1、1.5、2、4、6h各测腋下体温1次,比较2组不同时段的体温和退热例数.结果 用药前2组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0.5、1、1.5、2、4h和6h体温均低于用药前(P<0.01),且布洛芬组用药1、1.5、2、4h和6h体温低于对乙酰氨基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2组用药后0.5h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洛芬组用药后2、4h和6h退热例数明显多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对小儿呼吸道感染高热安全有效,布洛芬的退热效果优于对乙酰氨基酚.

    作者:周进科;朱发绪;卢学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替吉奥治疗,对比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症状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 (P <0.05);2组均出现贫血、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但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 (P <0.05).结论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较单用替吉奥在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方面有较为显著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保障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百菊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予左氧氟沙星治疗,疗程均为8d.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临床治愈率、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优势,可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理想的抗菌治疗药物.

    作者:倪美琴;杨桂梅;王慧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穴位注射应用于中风偏瘫康复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应用于中风偏瘫康复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将300例中风偏瘫需康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在基础治疗前提下加穴位注射,进行临床护理,对照组给予单纯基础治疗和临床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护理后恢复状况和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 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能力0级明显少于对照组,生活能力3级明显高于对照组,家属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础治疗加用穴位注射护理法对于中风偏瘫康复治疗护理患者效果明显,家属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

    当受精卵于子宫腔以外着床,称异位妊娠,其中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的95%[1].笔者采用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8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收治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患者80例,并符合以下条件:(1)生命体征正常,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腹痛等症状;(2)输卵管无破裂;(3)腹腔内无明显内出血体征;(4)B型超声示附件包块< 4cm,未见原血管搏动;(5)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U/mL;(6)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等均正常.

    作者:唐仕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慢性咳嗽患儿70例病因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接诊的慢性咳嗽患儿70例,充分对患儿病因与个体特征进行分析后,针对不同病因所致慢性咳嗽采取对应治疗,包括呼吸道炎性反应如肺炎与咽炎等所致采取抗生素治疗.结果 70例慢性咳嗽小儿在治疗3d后,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咳嗽消失,痊愈69例(98.57%),好转1例(1.43%),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 慢性咳嗽患儿致病病因很多,临床治疗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病因与个体特征采取对应治疗,能提高患儿临床治愈率,值得借鉴.

    作者:舒琼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X线与CT在胸壁结核诊断中的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X线与CT诊断胸壁结核的价值.方法 2011年11月-2012年8月该院收治胸壁结核患者34例,所有患者均行X线和CT栓查,观察患者的CT和X线影像特征.比较2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率和淋巴肿大检出率.结果 34例患者X线主要表现为骨质破坏情况;CT表现为肋骨旁软组织肿块,其边缘密度较高,中央密度低,增强扫描时可有肿块边缘的强化.CT还能发现较小的胸壁肿块,并可辅助诊断患者是否有淋巴肿大.胸部CT的诊断率、淋巴肿大检出率均高于胸部X线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壁结核的X线和CT表现有较大差异,CT是诊断胸壁结核的较好方法.

    作者:金凤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头穴久留针联合都可喜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头穴久留针联合都可喜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VD患者入院后给予头穴久留针10h,并予都可喜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改良ADL积分量表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104例患者中临床基本控制5例,显效49例,有效3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82.69%.治疗后患者MMSE、ADL-R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高切、低切下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头穴久留针联合都可喜治疗能明显改善VD患者的认知能力,对于改善VD患者脑血管灌注有确切疗效.

    作者:王建新;金志敏;徐凯;杨阳;王军伟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超声引导下破泡促排卵联合中药治疗不孕症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破泡促排卵联合中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80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破泡促排卵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破泡促排卵治疗.观察2组妊娠情况和卵巢过度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破泡促排卵联合中药治疗不孕症能提高患者的临床妊娠率,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亚杰;孙秀丽;吴亚丽;宗淑云;刘坤红;马振伏;吴美眸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氨氯地平组、缬沙坦组及联合用药组各40例.治疗后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用药组降压有效率为92.5%高于氨氯地平组的75.0%和缬沙坦组的6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3组共发生心脑血管事件6例,其中缬沙坦组脑梗死1例;脑出血1例;氨氯地平组急性心肌梗死1例,脑梗死1例;联合用药组发生脑出血2例.结论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组合用药的降压效果优于其各自单独用药.

    作者:滕宜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月该院收治98例老年患者,以患者的手术方式为依据给予其不同的麻醉方式,并对其术后麻醉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98例患者中行颅脑外科手术12例,术前行全麻,且麻醉效果均为优;肝胆、妇科、下肢骨干骨折、胃肠手术患者58例,给予其腰麻及硬膜外麻醉,其中优51例(87.93%),良7例(12.07%);骨科上肢骨折11例,行颈丛及臂丛阻滞麻醉,其中优8例(72.73%),良3例(27.27%);行肛肠手术17例,给予其局麻,其中优8例(47.06%),良8例(47.06%),差1例(5.88%),术后发生寒颤现象.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以患者的实际病情及身体状况为依据,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可有效地减轻患者术中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定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高原地区红景天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原地区红景天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8例.A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红景天胶囊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81.58%高于A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原地区红景天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有明显治疗效果.

    作者:罗勇;付艳;吕国志;冯国君;李超;魏林节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中药汤剂与穴位注射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汤剂与穴位注射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肺病并发呼吸道衰竭的效果.方法 将83例慢性肺病并发呼吸道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汤剂和肝素穴位注射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复发率为1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汤剂与穴位注射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肺病并发呼吸道衰竭的效果明显,且愈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瑞忠;肖丽丽;许书萍;刘爽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彝族地区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彝族地区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探讨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71例临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住院患儿病例资料.结果 农村彝族患病率高,占全组病例90.1%,全组病例仅4例有明确卡介苗接种史.全组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神经系统症状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胸部X线片或胸部CT异常31例(47.0%),其中粟粒型结核6例(19.4%).全组69例行头部CT,42例异常,阳性率为60.9%,其中33例伴随脑积水改变(46.5%).结论 发热伴颅内压增高,脑神经损害是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常见的表现.彝族地区卡介疫苗接种覆盖率低,发病率高,应重视宣传及加强对基层的防疫工作.头颅CT是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比较有效的方法.对疑诊患者或脑脊液不典型患者应早期行头部CT及胸部X线片检查.

    作者:李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孕妇学校教育模式及课程内容的改革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孕妇学校教育模式及课程内容的改革效果.方法 选取30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给予改革后孕妇学校教育模式和课程内容,选取206例孕妇作为对照组给予改革前孕妇学校教育模式和课程内容,对比2组围生期知识认知程度、分娩方式和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率及围生期知识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学校改革后的教育模式及课程内容促进了自然分娩率的提升,孕产妇能较熟练的掌握新生儿喂养、哺乳相关知识,促进了母婴交流和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范建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2种手术方法治疗胃穿孔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胃穿孔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将73例胃穿孔患者分为A组39例和B组34例.A组行单纯修补术,B组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B组也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单纯修补术在各项临床数据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但临床面对胃穿孔患者时也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这样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邓阳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110例护理体会

    糖尿病发病率高、病程长,且并发症较多.糖尿病是一种心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常因感到病情难以治愈,导致心理负担过重而出现抑郁、焦虑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患者不利于糖尿病的病情控制,且增加医疗费用,同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应尽早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血糖,改善其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对110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采用医护患团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解坤;段洁明;马华;邵彦青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