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比较

周其华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O11年1月-2O13年6月本院收治的胆囊切除手术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43例。腔镜组标准四孔操作方法行囊切除术;开腹组取4~6cm 右上腹直肌小切口行囊切除术。两组患者的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腔镜组除住院总费用较开腹组高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开腹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开腹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4例,术后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6%;腔镜组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山市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用药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中山市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2O13- O7-17为时间点,对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使用频率高的抗精神病药物是利培酮,其次是氯氮平和奋乃静;使用一种抗精神病药物患者83例,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联用患者9例;使用心境稳定剂患者32例,抗精神病药物与心境稳定剂联用者26例;使用抗抑郁药患者1例;使用苯二氮卓艹类药物患者23例。结论中山市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以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为主,注重心境稳定剂、抗抑郁药及苯二氮卓艹类药物的使用,兼顾关注患者的躯体情况,从医疗用药方面体现了中山市对流浪精神病患者救治的重视。

    作者:马宇行;李水洪;黎超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脑舒通胶囊预防高血压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心脑舒通胶囊对预防由高血压引起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OO8年6月-2O12年6月高血压患者12O 例,按确诊日期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58例,应用缬沙坦(ARB)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CCB)治疗;治疗组62例,给予 ARB、CCB 加心脑舒通胶囊治疗,疗程1年。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比较两组脑梗死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脑梗生率为1.6%,低于对照组的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两组血压及心率均降低,且治疗组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DBP)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O.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 O%,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组出现胃部不适感4例,轻度口干2例,干咳1例,5d 后症状消失。对照组干咳3例,症状均于7d内消失。两组的不良反应均不影响治疗。结论在正规应用降压药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心脑舒通胶囊可以降低因高血压所致脑梗死的发生率,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依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克霉唑和氟康唑联合治疗顽固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克霉唑和氟康唑联合治疗顽固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OO9年1月-2O13年2月收治的顽固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81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一般资料相近原则分为3组:选择克霉唑和氟康唑联合治疗的27例为观察组,单纯用克霉唑治疗的27例为对照组一组,单纯用氟康唑治疗的27例为对照二组。观察3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一组及对照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治疗期间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的恶心和腹泻,对照一组有2例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对照二组有1例有腹泻现象;均未采取任何措施,2d 后自行消失。结论克霉唑和氟康唑联合治疗顽固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鄢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难治性肝硬化腹腔积液的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大量放腹腔积液加静脉滴注清蛋白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O12年1O 月-2O13年8月收治的难治性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68例,患者均采用在常规保肝利尿基础上大量放腹腔积液后静脉滴注清蛋白疗法。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尿量、B 超所见腹腔积液性暗区和相关肝肾功能指标,同时考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综合考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腹腔积液均减少,平均住院时间(2O.8±2.7) d。患者的尿量增多,B 超所见腹腔积液性暗区面积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而在肝肾功能指标中,只有血钾和血纳有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O. O5)。68例患者中有5例出现穿刺部位感染;1例由于穿刺原因导致腹腔积液外渗,对症治疗后纠正;2例在放腹腔积液时出现一过性的恶心和呕吐。结论该疗法可以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减少住院事件,对患者的预后有所改善,且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等特点,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胡绍君;骆勇;罗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干扰素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干扰素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5月-2O13年4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采用干扰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联合妇炎灵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为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3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患者治愈16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患者治愈9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9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治疗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组患者复发3例,复发率为1O.7%;对照组患者复发9例,复发率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干扰素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JAMA Intern Med:研究显示伟哥与黑色瘤有关联

    近几年,研究人员发现一个潜在重要通路,通过这一通路,PDE5A 抑制剂(包括西地那非,即伟哥,还有其他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和肺动脉高压的药物)可能增加黑色素瘤风险。目前,早期证据显示西地那非与黑色素瘤之间存在关联,虽然它不能证明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上,它分析了2.5万多名男性患者数据。在调整其他风险因素之后,近使用西地那非的男性发生黑色素瘤的风险几乎增加一倍。在任何时候使用西地那非的男性其黑色素瘤风险增加类似。未发现其他的皮肤癌(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风险增加与 PDE5A 抑制剂有关。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本院门诊药房退药分析与解决方法

    目的:分析本院门诊退药原因,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法,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本院门诊药房2O13年3-8月退药处方共1O12份,按退药原因及退药科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2O13年3-8月的门诊处方量为791921张,退药处方约占总处方量的 O.13%。按退药原因分类统计,在退药原因分类中前5位的依次为医生错漏、患者本人要求、收费错漏、药房缺药、患者个人信息有误;按退药科室分类统计,在退药科室分类中前5为依次为内科、皮肤科、儿科、外科、妇产科,退药科室比例与该科的就诊人数的多少有关。结论通过增强相关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开展相关的咨询工作,完善相关的电脑系统等措施来减少和规范退药情况。

    作者:陈嘉;辛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雷贝拉唑分别联用依托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老年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联合依托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老年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OO9年4月-2O12年9月本院内科收治的老年性食管炎患者9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8例,对照组4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和伊托必利,对照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和多潘立酮。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以及内镜下改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和伊托必利治疗老年性食管炎具有较好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鼻窦内镜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鼻窦炎采用鼻窦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O11年1月-2O13年1月收治的46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对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46例进行治疗,将鼻腔和鼻窦内的病变组织实施清除,鼻窦开口进行扩大,使用 O.9%氯化钠溶液对鼻腔进行冲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有无复发情况。结果患者术后症状消失,鼻内镜下观察发现手术创面愈合,窦口正常开放,窦腔内部黏膜再上皮化,没有分泌物。随访1年发现,28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1例复发,复发率为3.57%;8例变态反应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1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2.5%;其余患者没有出现复发。结论真菌性鼻-鼻窦炎采用鼻内镜实施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曰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究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O11年1月-2O13年1月本院收治的1OO 例 COPD 患者,根据入院编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O 例采用头孢呋辛钠联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5O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两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脂质管氧化物(LPO)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 Px)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LPO 均降低,GSH - Px 均升高;且观察组在治疗后的 LPO 低于对照组,GSH - Px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氨溴索能够有效降低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的 LPO 水平,升高 GSH - Px 含量,改善氧化应激反应造成的病情加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金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牙周病与2型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目的:探讨牙周病与2型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O12年6月-2O13年6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8O 例作为研究组,根据糖尿病并发症情况将其分为 A 组45例(无血管并发症)、B 组47例(微血管并发症)、C 组42例(大血管并发症)、D 组46例(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选择同期收治的健康体验者5O 例作为对照组。检查各组患者的口腔情况,即牙龈指数( GI)、菌斑指数(PLI)及牙周袋的深度(PD)。结果研究组中的 PD、PLI 及 GI 值均高于对照组;B 组、C 组、D 组的 PD、PLI 及 GI 值高于 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HbA1c与 PD、PLI 及 GI 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血管的并发症与牙周病有密切关联。

    作者:张艳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消肿止痛方外敷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晚期癌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O12年8月-2O13年8月于本院住院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6O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O 例。两组均给予盐酸吗啡缓释片必要时口服,3Omg/次,12h/次,不能口服者予以芬太尼透皮贴剂,72h/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肿止痛方外敷,其方法将中药研成细粉用蜂蜜调成糊状敷于疼痛部位,每天换药1次。观察两组镇痛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盐酸吗啡缓释片使用剂量(3O ±1O)mg/ d 低于对照组的(6O ±15)mg/ d,持续时间(12±3)h/ d 高于对照组(1O ±2)h/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盐酸吗啡缓释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安菊;何永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O11年6月-2O13年6月收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O.32%)高于对照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作者:陈剑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新生儿喂养困难时采取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2O12年1月-2O13年9月收治的142例喂养困难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试验组3例出现大便次数增加,粪便呈现稀糊状,给药剂量降低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结论当新生儿出现喂养困难时,适当地给予红霉素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涛;李传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人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肾盂肾炎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O1O 年4月-2O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肾盂肾炎患者52例,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治疗所遵从的原则,依据治疗原则来确定治疗所采用的药物。结果52例肾盂肾炎的老年患者,治愈31例(59.62%),有效16例(3O.77%),无效5例(9.61%),总有效率9O.39%。结论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治疗原则,依据治疗原则来确定治疗药物,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致病菌的生长,而且可以明显地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艳秋;李涛;徐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徒手旋转胎头辅以对侧卧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徒手旋转胎头辅以对侧卧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O12年1O月-2O13年1O 月收治的5O 例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将产妇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取胎背对侧卧位分娩,观察组取产妇侧卧位,并采用徒手旋转胎头分娩,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有24例产妇成功分娩,成功率为96%,对照组中有19例产妇成功分娩,成功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取产妇侧卧位,采用徒手旋转胎头分娩法有助于解决难产问题,且术后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班爱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在老年骨折术后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老年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O1O 年12月-2O13年2月来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8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骨折患者护理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护理组中2O 例痊愈,2O 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 O%(4O /44);对照组8例痊愈,25例有效,1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5. O%(33/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护理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反应类型仅为褥疮,发生率为4.5%。对照组不良反应还有下肢血栓以及废用综合征等,发生率为2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老年骨折患者在接受一系列综合护理后,其治疗有效性得到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有所提高,值的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治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O11年7月-2O12年7月本院急诊科及妇产科诊治的妇科急腹症患者12O 例,均接受经阴道及经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共检查异位妊娠46例,急性盆腔炎25例,不全流产21例,黄体囊肿破裂15例,卵巢囊肿蒂扭转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联合超声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6%、1OO. O%、95.2%、93.3%、87.5%和1OO. O%,总体诊断符合率达95.8%。联合超声对妇科急腹症诊断符合率达95.8%,高于经腹部超声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结论联合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贾春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静脉药物配制问题及策略

    专门的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将静脉药物置于干净整洁的环境中,这样有助于达到用药的安全性,也有助于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但在实际操纵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弊端,静脉药物配制作为药学服务类的一个分支,在临床结合上缺乏紧密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药学服务的发展。本文主要对静脉药物的配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便对医院的药学服务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陈淑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方式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O1O-2O12年收治的8O 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5O%)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5. O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1OO. OO%)高于对照组满意度(77.5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毕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