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脉注射液联合菖蒲郁金汤治疗利血平中毒患儿1例

苗木;刘迪;周海春;周艳敏;黄纳纳;许静

关键词:中西药联合, 药物中毒, 利血平, 治疗
摘要:利血平是一种吲哚型生物碱,是肾上腺素能神经细胞阻断性抗高血压药,有抗高血压、减慢心率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我科采用中西药联合疗法治愈误服大量利血平中毒患儿1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儿,女,6岁,因误服降压药利血平20余片1d余于2012年9月26日晨收治入院.抱入病房,浅昏迷,急性面容,烦躁不安,查体不配合,时有肢体抽搐,脉弦,舌质黯淡,舌苔薄,心电监护显示:体温36℃,脉搏10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98/66mm Hg(1mm Hg =0.133kPa),急查电解质显示低钾、低氯、低钠血症,中医诊断为药物中毒:毒陷心脑,经口而入.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患者常因颅内出血及脑神经损伤而导致昏迷,伴有吞咽、咳嗽反射减弱等.其肺部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共收治各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5例,笔者分析其并发肺部感染病因,探讨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5例,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10 ~73岁;损伤类型:颅内血肿20例,脑挫裂伤14例,复合伤1例;气管切开6例.1.2诊断标准以《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为依据,X线胸片显示阳性指征,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确诊:(1)发热;(2)白细胞数增高;(3)脓性支气管分泌物;(4)肺部啰音;(5)痰液培养连续2次分离到相同病原体.35例患者均符合医院内肺部感染诊断标准.1.3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5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病例进行详细分析和统计.

    作者:李彦州;刘宝敏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联合亚标准剂量丙种球蛋白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联合亚标准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ITP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各30例.A组给予地塞米松+泼尼松治疗,B组给予大剂量IVIG治疗,C组给予亚标准剂量IVIG治疗,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出血控制、血小板开始上升及血小板恢复时间.结果 B组、C组总有效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出血控制时间、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及血小板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出血控制时间、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及血小板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标准剂量IVIG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ITP能快速控制出血状况,促进血小板水平的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且更加具有经济性,值得重视.

    作者:王海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小剂量雌激素预防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8例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69例,A组给予抗生素治疗,B组给予雌三醇软膏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63.8%低于B组的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复发率为29.0%高于B组的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小剂量雌激素预防治疗绝经后妇女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史宝智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以腹泻、腹痛为首发临床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患者,女,41岁,主因腹泻、腹痛、恶心、呕吐3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d,无明确诱因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多,为水样便,量多,无黏液脓血,自行口服药物治疗(具体用药种类不详),效果欠佳而来院.既往体健,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性疾病史.查体:T 39.5℃,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中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血常规:白细胞11×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87;大便常规示白细胞(++),余无明显异常;腹部超声:腹腔少量积液.考虑诊断:急性胃肠炎.给予抗感染、补液等综合治疗7d,患者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症状缓解,办理出院.出院后6d,患者再次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症状,体温达39℃左右,再次入院治疗,复查腹部超声示:腹腔积液量增多,抽取腹水化验,符合渗出液诊断标准.患者住院治疗3d,症状改善不明显,转入省级某医院住院治疗10d,复查腹腔积液为血性,仍有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考虑为结核性腹膜炎,后转入北京协和医院治疗,检查结果:抗SM抗体为阳性,抗核抗体阳性.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给予标准环磷酰胺冲击治疗6个月,环孢素A治疗1个月,经治疗1个月后,患者无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症状,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

    作者:房大明;刘俊;崔俊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嵌顿环状混合痔肛垫复位断桥整复术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嵌顿环状混合痔肛垫复位断桥整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嵌顿环状混合痔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行肛垫复位断桥整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外剥内扎术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Barthel指数评分统计.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垫复位断桥整复术应用于嵌顿环状混合痔的治疗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同时辅以优质的护理服务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细菌性阴道炎的研究新进展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是育龄妇女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患者年龄多在15 ~44岁,是由多种致病性厌氧菌感染引起的无明显黏膜炎性反应疾病,感染率在15%~30%,占外阴、阴道感染的40%~50%,在阴道感染性疾病中,发病率远高于阴道滴虫和霉菌感染,且易复发[1].BV与盆腔炎、输卵管炎、泌尿系感染、术后感染、异位妊娠、不孕症及妇科肿瘤等有关.如不及时治疗,可转为慢性感染或带菌者,病原体因外来或生理因素影响可再次复活而侵袭传播,使病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BV可通过性传播,是由加德纳杆菌和某些厌氧菌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临床上由于应用大量抗生素,使加德纳杆菌的感染率不断升高,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BV对患者影响较大,增大BV孕妇胎膜感染,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早产及低体质量新生儿的发生率,BV还可引起组织性绒毛膜炎、羊水感染等妊娠并发症[2].

    作者:付金红;董英;李素清;李淑媛;周艳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规范化管理对癌症患者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规范化管理对癌痛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癌症疼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施癌痛护理;干预组采用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实施癌痛管理.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疼痛感评分为(1.76±0.32)分低于对照组的(2.35±0.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癌痛规范化管理能有效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

    作者:邓贤解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10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月在该院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10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四物合剂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105例患者痊愈79例(75.2%),好转20例(19.0%),无效6例(5.7%),总有效率为94.3%.治疗后105例患者血红蛋白含量为(112.3±9.2) g/L显著高于治疗前的(89.7±7.5) g/L,雌激素(E2)、孕酮(P)、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为(7.8±1.6)mm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5.4±2.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贫血状态,且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颖;石营;陈燕;李亚平;赵玉敏;赵玉环;赵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采用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中显效73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3%.100例患者中出现恶心2例,腹胀2例,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玉涛;张进;苏宝印;孙会芳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宫缩乏力性子痫前期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预防宫缩乏力性子痫前期患者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宫缩乏力性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在胎儿娩出后给予欣母沛250μg于宫体注射;对照组在剖宫产术分娩胎儿时,给予缩宫素20U于宫体注射,同时给予缩宫素20U于静脉滴注的液体中,手术结束后给予米索前列醇进行直肠给药.观察比较2组术中、术后2h、术后24h总的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中、术产后2h内及术后24h总的出血量高于试验组,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欣母沛能有效预防子痫前期患者产后大出血的危险,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姜燕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糖类抗原联合检测在呼吸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糖类抗原(CA125、CA153及CA199)联合检测在呼吸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 择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患者100例作为恶性肿瘤组,呼吸系统良性病变患者100例为良性病变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组患者血清CA125、CA153及CA199阳性例数,并进行比较.并计算出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时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恶性肿瘤组血清CA125、CA153及CA199阳性比例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及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CEA及CA199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各指标单一检测(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A125、CA153及CA199能提高呼吸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

    作者:董庆梅;范素霞;陈永新;刘桂林;李文云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卡培他宾和多西他赛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卡培他宾和多西他赛(XT)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既往接受XT方案治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87例,主要观察终点为临床缓解率,疗效达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或稳定(SD)则继续进行治疗,直至病情出现进展(PD)或主动提出终止治疗.结果 87例患者中CR 1例(1.15%),PR34例(39.08%),SD 38例(43.68%),PD 14例(16.09%),总缓解率(CR +PR)为40.23%;不同受体阳性患者中,以ER、PR双阳性疗效好.结论 XT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可耐受,为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朝晖;贾海明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2011-201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改进医院感染监测方法及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为主,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监控人员配合,采用床旁和病历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对2011年9月16日、2012年10月11日及2013年8月28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现患率调查,填写个案调查表和床旁调查表,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次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平均为2.17%,例次感染率平均为2.61%,发生医院感染现患率前3位的科室是ICU、高内科、外一科;医院感染主要分布在下呼吸道;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为54.70%,呈逐年下降趋势.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培养送检率平均为45.81%,共检出病原菌67株,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 3次现患率调查,阐明了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及发展动态,发现了医院感染高危科室和感染主要部位,对于今后制定感染控制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监督检查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牛家兰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我院静脉配置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静脉配置药物情况,以提高静脉配置的合理性,增加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说明书及相关资料,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2012年1-12月静脉输液医嘱4857份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静脉输液医嘱4857份中不合理性医嘱340份,占7.0%.我院各科室存在的静脉配置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可分为给药方式不当、溶剂选择错误、药物配伍不当和给药剂量不当.结论 提高临床药师专业能力,让其应充分发挥与临床紧密结合,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马岚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调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并与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进行对比.方法 抽取该院2009年1月-2012年9月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试验数据,进行抗生素耐药性统计分析.结果 从2009年1月-2011年12月肺炎克雷伯菌总的ESBLs发生率为25.0%、34.3%、56.8%,呈上升趋势,而2012年1-9月,ESBLs发生率为31.0%.对13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外,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均显著高于非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第3代头孢菌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常用抗菌药物均不同程度的耐药,且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 治疗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应选用亚胺培南、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青霉素类及其药敏试验显示敏感的药物.

    作者:周丽燕;洪滟;蒋晓梅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严重腹腔感染术后并发急性肺损伤42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严重腹腔感染术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严重腹腔感染术后患者在常规拔出气管导管后出现急性肺损伤,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记录无创通气前、无创通气2h、24h和撤机时的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pH值、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的动态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2例患者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有效37例,占88.1%,无效5例,改行有创通气,占11.9%.37例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RR显著下降,SpO2逐步升高,PaO2及PaO2/FiO2逐渐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HR下降、MAP及CVP上升,恢复至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出现较轻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早期无创通气治疗可改善严重腹腔感染术后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低氧血症,缓解呼吸窘迫症状,不良反应轻.

    作者:杨龙峰;瞿星光;叶永青;叶均强;张飞捷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治疗,治疗组给予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2%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血塞通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娄志军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老年性慢性鼻窦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奇霉素,对照组短期口服大剂量阿奇霉素.半年后复查鼻腔镜,了解老年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情况.结果 试验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出现呕吐恶心及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受损的不良反应4例,短期内停用或减少阿奇霉素的剂量,上述不良反应均消失.试验组治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书锋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天然黄体酮针配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天然黄体酮针联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先兆流产的效果.方法 将138例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先兆流产患者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首次肌内注射hCG5000U,黄体酮针60mg,之后黄体酮针40mg每天肌内注射,hCG 3000U隔天肌内注射,直至孕13周.对照组黄体酮20mg,隔天1次,直至孕13周.观察2组治疗效果,2周后保胎成功者血清中β-hCG及孕酮(P)水平,并进行随访.结果 2组治疗后保胎成功112例,保胎失败26例.观察组保胎成功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时间<8周14例;8~10周8例,10~12周4例.保胎成功后2周观察组β-hCG、孕酮值接近于正常孕妇,而对照组低于观察组.2组保胎成功112例中,已足月分娩80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38例.2组已分娩的新生儿出生体格检查未见异常.32例处于孕晚期,定期孕检未见异常情况.结论 天然黄体酮针联合hCG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先兆流产安全有效.

    作者:林春霞 刊期: 2014年第13期

  • 临终关怀对癌症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终关怀对癌症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索适合该院情况的临终关怀方式.方法 将100例癌症晚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开展临终关怀政策,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卫生教育.采用健康状况调查表分析2组患者实施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晚期的癌症患者开展人性化的临终关怀,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患者的心理抑郁,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保红 刊期: 2014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