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俊梅;薛冬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炎和手足、臀部皮疹为临床表现,好发于婴幼儿,夏秋季节易发生流行.复方甘草酸苷具有抗炎、抗病毒、抗变态反应和免疫调节作用[1].我们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40例手足口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梅;辛崇尚;潘兆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机械通气病儿气道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NICU 2005年1月~2007年7月持续机械通气时间≥72 h,痰培养结果阳性58例次病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占87.93%,革兰阳性球菌占22.07%.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是5种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NICU中机械通气病儿气道分泌物主要病原菌,耐药性高.
作者:仇丽华;韩振靓;谢宁;单若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足跟采血时生理及行为反应特点.方法 2006年5~8月,选取NICU中胎龄32~34周、病情稳定的早产儿42例作为试验组,另选足月儿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其足跟采血时生理指标、行为变化、早产儿疼痛评分简表 (PIPP)得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早产儿受到疼痛刺激时,心率、经皮血氧饱和度、面部表情均有明显变化,前两项与针刺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9.761、6.752,P<0.001).与对照组比较,以上指标改变及疼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早产儿与足月儿同样有感受和表达疼痛的能力.
作者:谭丽群;单若冰;吕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 85例手足口病病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4例,应用更昔洛韦及炎琥宁治疗;对照组41例,应用利巴韦林及Vit C治疗.结果 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u=2.2,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较好.
作者:管恩本;张珍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半年内 ST段变化对预后的评估意义.方法 接受直接PCI的病人51例,按介入治疗后2周抬高的ST段有无回到等电位线,分为A组(35例)和B组(16例).比较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和心功能情况.结果 B组病人在术后半年易出现急性左心衰竭、易发生室壁瘤.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半年内ST段变化,可反映心肌再灌注治疗后的微循环情况,是预测临床预后和检出高危病人的简便而可靠的方法.
作者:耿蓬勃;王爽;徐晓辉;杨宏伟;张雪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曲美他嗪辅助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脏病并发糖尿病病人的效果.方法 将66例老年缺血性心脏病并发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33)和曲美他嗪组(n=33),治疗6个月后分别进行6 min步行试验(6MWT)、超声心动图(USG)、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结果 治疗后曲美他嗪组较常规治疗组心功能分级明显提高(uc=2.134,P<0.05);同时6MWT的走距延长,左心室舒张末径及收缩末径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t=2.263,P<0.05). 治疗前后两组间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曲美他嗪与其他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脏病并发糖尿病病人的常规药物联用,可以进一步改善病人的心脏功能,增加心脏运动耐量.
作者:马颖霞;范崇英;李祥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测不同宫内状况下新生儿脐血瘦素和胰岛素水平,探讨其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方法 新生儿135例,其中早产小于胎龄儿组(A组)30例,早产适于胎龄儿组(B组)36例,足月小于胎龄儿组(C组)32例,足月适于胎龄儿组(D组)37例.于分娩后采脐静脉血,采用ELISA方法和Access免疫分析系统分别测定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进行多元回归相关分析.结果 各组新生儿脐血瘦素、胰岛素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基本呈A、C、B、D组由低到高的趋势(F=185.59、195.44,P<0.01);A、B、C组Ponderal指数与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脐血瘦素和胰岛素水平与新生儿宫内营养状态相一致,两者参与宫内发育迟缓儿和早产儿宫内生长发育的调控,但不是足月适于胎龄儿生长发育的主要调控因素.
作者:李培杰;杜爱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给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按照常规干预,治疗12周.采用SCL-90、BPRS量表,分别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研究组干预前后SCL-90、BPRS量表评分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702~18.364,P<0.05).结论 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精神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雪艳;武春建;张桂敏;孔伶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的化疗方案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方法 对61例局部晚期NSCLC病人采用放化疗同步治疗,其中30例病人化疗采用EP方案,31例病人采用NP方案,比较两组病人的近期有效率,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和1、2、3年生存率.结果 EP组和NP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53.3%和71.0%,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χ2=2.877,P>0.05).EP组和NP组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分别为7.1个月和12.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13.780,P<0.01);EP组和NP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8个月和21.0个月,NP组明显高于EP组(χ2=7.680,P<0.01);EP组和NP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40.0%和71.0%, 2年生存率分别为16.7%和42.3%,两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χ2=14.666、4.680,P<0.01).结论 EP与 NP方案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近期疗效相当,但NP方案在生存时间上有较大优势.
作者:李黎;张春玲;孙荣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病儿,男,12岁,10 d前曾发热,出水痘(当地水痘流行,有密切接触史).近2 d来头痛,精神萎靡不振,语言不清,走路时摇摆不稳.
作者:李玉冰;王玉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手术操作与胃癌微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70例胃癌病人手术前、后外周血细胞角蛋白(CK20) mRNA及癌胚抗原(CEA) mRNA的表达情况,并以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阴性对照组,以10例胃癌组织作为阳性对照组.结果 CK20 mRNA及CEA mRNA在术前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9%和51.4%,而术后二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9%和70.0%,术后阳性率明显高于术前(χ2=12.62、5.06,P<0.05).20例健康志愿者无1例阳性表达.结论 手术操作可以促使胃癌发生微转移.
作者:辛桂霞;曲红梅;张选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保肾手术在双侧肾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1996~2007年我科收治的5例双侧肾细胞癌(肿瘤直径1.2~5.3 cm,平均3.8 cm;共计12枚肿瘤,其中4例2枚,1例4枚)行保肾手术治疗, 4例一侧行肾根治性切除,一侧行保肾手术,1例双侧肾均行保肾手术.结果 平均随访33个月,1例术后2年发现肺转移,无1例局部复发.结论 双侧肾细胞癌并非罕见,保肾手术对体积较小的双肾癌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奎军;于一之;初剑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AH) 是临床常见的危重脑血管病,是一种具有潜在灾难性后果的病变.有报道高达75%~85%的病人是由脑动脉瘤破裂引发的,即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aSAH).而再出血是aSAH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可高达70%.因此,观察aSAH再出血的先兆表现,及时去除诱发因素,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是aSAH护理的重要内容.2005年2月~2007年2月,我科收治aSAH病人208例,均经DSA检查证实,其中再出血1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亚婷;刘梅花;张全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肠道病毒(EV)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毒基因VP1序列的分子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应用通用引物和VP1段分子分型引物检测77例临床诊断为无菌性脑膜炎病儿(其中急性期63例,恢复期14例)脑脊液(CSF)的EV RNA,并对VP1分型引物扩增阳性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及分型研究.结果 77例无菌性脑膜炎病儿CSF中,采用通用引物经两次PCR在急性期共获得阳性结果47例(占急性期的74.6%),恢复期3例(占恢复期的21.4%).将EV RNA 阳性的 50例标本应用分型引物经两次PCR共获得阳性结果31例(占62.0%).随机抽取27条阳性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测序结果通过BLAST软件与GenBank EV标准毒株进行同源性对比分析,相关序列同源性均在97%以上.结论 采用分型引物扩增VP1部分序列并测序,将EV的VP1部分序列与GenBank中的EV标准毒株进行对比,根据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可以对EV进行型别鉴定,为EV的分型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作者:李鹏;郭华;陈宗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肩上方悬吊复合体(SSSC)联合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2002~2006年收治的17例SSSC联合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2例行保守治疗,其余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组中4例仅固定明显移位或脱位的锁骨或肩锁关节,11例于损伤处行联合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17.5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保守治疗组ASES评分67.1分,手术组ASES评分81.7分.结论 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都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但应根据不同的病人和骨折类型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通过手术恢复SSSC的完整性,有利于发挥其维持上肢和躯干之间稳定性的作用.
作者:陈明齐;王丹;赵孟臣;曲文庆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对于跟骨骨折,人们曾经尝试通过各种入路,采用多种技术进行手术复位固定,其中,通过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ESSEX-LOPRESTI[1]通过一个小的外侧斜切口辅助完成经皮针固定技术,这个切口有利于撬起并且复位压陷的骨块,但是不能直接显露距下关节.其他很多作者也介绍了类似的技术,但是都由于暴露不充分导致不能满意地对关节内骨块进行足够的复位及固定,终都归于失败.随着抗生素在临床的普遍使用,影像学技术特别是CT技术在跟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以及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和可靠内固定材料的涌现,使得手术治疗跟骨骨折再次得到关注.
作者:王旭东;窦榕榕;王志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细胞外基质是指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由细胞分泌蛋白和多糖所构成的网络结构[1].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细胞外基质只是作为结缔组织细胞的框架而起作用.然而,随着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细胞外基质不仅仅是一种支持物,而且在调节细胞的活动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例如,细胞外基质蛋白可为与之接触的细胞提供特别丰富的信号,从而调节细胞的各种执行功能.细胞外基质中的某些大分子可被部分水解,产生不同的肽,可调节细胞的活动,我们把它们称作matrikines[2].
作者:乔俊梅;薛冬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降压药物治疗老年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对48例老年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服用单一药物血压控制不良病人联合应用降压药物治疗,缬沙坦80 mg每日1次早6:00时服用,伲福达10 mg每日1次晚饭前服.分别于联合用药前和用药1个月后测血压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前后收缩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217,P<0.01),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354,P>0.05).结论 缬沙坦、伲福达联合应用治疗老年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效果较好,尤其是对服用单一药物血压控制不良者.
作者:张吉青;闫和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吡柔比星(THP)与卡介苗(BCG)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107例膀胱癌术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相似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54例膀胱灌注THP,B组53例膀胱灌注BCG.随访12~48个月,观察两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平均复发率为16.7%,不良反应发生率31.5%;B组平均复发率为24.5%,不良反应发生率88.7%,两组比较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χ2=1.01,P>0.05),而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χ2=36.41,P<0.01).结论 THP和BCG预防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相似的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相近,而THP膀胱灌注不良反应更少,病人耐受性好,是较为理想的膀胱灌注化疗药物.
作者:左泽平;张小马;方军;宇洪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引发的精神问题也日益突出,住院精神病病人也逐年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护理工作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中所起的作用也愈来愈显著,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这无形中要求护士对情商和智商有一个高层次理解和应用.情商和智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情绪的控制和处理.现将情商和智商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加以简单介绍,以供借鉴.
作者:纪玉秀;吕江玲;宁伟;朱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