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肘静脉留置针与手背静脉网小静脉留置针应用效果比较

甘锦霞;曹胡林

关键词:前臂肘静脉, 手背静脉网, 小静脉, 留置针
摘要:目的:比较肘静脉留置针与手背静脉网小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14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前臂肘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行手背静脉网小静脉留置针输液,比较2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率为87.14%(61/70),对照组的为85.71%(60/7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4.29%(10/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57%(2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留置时间、舒适度及置管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前臂肘静脉留置针具有穿刺所需时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输液通道畅通良好、液体流速快、导管不易脱出、液体不易渗漏、置管保留时间长及静脉炎发生率低等优点,优于手背静脉网小静脉留置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复杂性尿路结石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7月采用 HK-108A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1209例,其中复杂性尿路结石576例(47.6%)。针对复杂性尿路结石的不同特点,对我院576例患者灵活应用 ESWL,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清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自拟催乳方治疗产后缺乳56例疗效观察

    产后缺乳是指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全无。亦称“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1]。产后缺乳与产妇素体虚弱,产时失血过多或产后焦虑、惊恐、悲伤等情志不遂有关。西医在治疗产后缺乳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现将我科运用中药治疗治疗产后缺乳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蓓蓓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医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以期研究合理用药方案,加强合理用药。方法选取医院呼吸内科185例住院患者病历,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应用相关情况。结果呼吸内科住院期间使用抗菌药物患者160例(86.5%),共8类20种,其中以二联药物使用居多为96例(60.0%),单联用药56例(35.0%),三联药物有8例(5.0%)。结论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较为频繁,需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提倡合理用药。

    作者:崔莉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晨峰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晨峰血压(MBPS)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将11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分为 MBPS 正常组(n =56)和 MBPS 异常组(n =60),测定患者动态血压及血浆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水平,之后分析晨峰血压水平与各炎症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MBPS 除与 BMI、TC、TG 、HDL-C 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外,MBPS 与血清 hs-CRP、TNF-α、MCP-1、MIF 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晨峰血压除与年龄、BMI、TC、TG、HDL-C 等传统危险因素相关外,与血浆 hs-CRP、TNF-α、MCP-1、MIF 等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也具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杜荣生;李沂;周传堃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慢性肾脏病妊娠患者的药物使用原则

    IgA 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以及早期糖尿病肾病等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根据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 K/ DOQI 对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育龄期女性 CKD 患病率达到3%[1]。CKD 并非妊娠禁忌证,但是妊娠高危人群。CKD1~2期妊娠患者,当血压控制良好、尿蛋白﹤1g/24h 时对肾功能无影响或影响很小,胎儿存活率﹥95%[2]。但 CKD3~5期患者妊娠极易引起原有 CKD 复发(特别是狼疮性肾炎患者)或加重,引起肾功能不可逆损害而增加 ESRD 风险,导致难以控制的严重高血压、先兆子痫甚至患者死亡;对于胎儿,则易导致生长迟缓、胎盘早剥、早产甚至胎儿死亡等不良结局[3]。目前认为,GFR ﹤40ml·min -1·1.73m -2或尿蛋白﹥1g/24h的女性患者应避免妊娠[4]。临床上,当患者出现原有 CKD 复发或加重以及出现可控并发症时,谨慎而合理用药对确保母亲胎儿健康甚至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作者:陈佳;何娅妮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消毒供应中心实习生带教体会

    医院内各个科室承担着不同的教学任务。消毒供应中心不同于其他临床科室,虽然不直接接触患者,但却是医院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门,是一个技术性很强,而且具有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科室。随着我国公共医疗事业的发展,消毒供应中心在预防医院感染及保障医疗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临床护理教学是实习生从学校课堂到临床实践、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的过程。学校课堂及书本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提及很少,学生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缺乏了解,不够重视。许多实习生认为消毒供应中的工作就是清洗器械,发放物品,与患者不接触,无技术含量,因此不必要实习,这种想法是绝对错误的。实习生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全面了解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特点,才能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达到实习大纲的要求。因此,科学的、合理的安排和带教尤为重要,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宝清;谢婷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的临床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是患者在原有高血压导致的脑动脉异常的基础上,由于血压突然升高导致血管破裂的疾病。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严重的一种,也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是在第1次出血后,再次或者多次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是急性病,再出血病死率、致残率较高,预后效果较差,多数患者术后不能自理。所以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也是目前临床高血压脑出血致死致残的重要因素。我院2010-2013年共收治脑出血患者98例,其中有24例再出血,笔者结合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秦本炅;王英;邓玉冉;房德永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复方丹参片预防社区心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丹参在社区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8岁以上人口4.2万人的较大社区2008-2010年患有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人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片治疗,比较2组死亡率情况。结果2008年观察组死亡率为0.64%,对照组0.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009年和2010年观察组死亡率分别0.81%、0.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3%、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丹参片防治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金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诺华在欧洲推出 Lucentis 预充注射剂

    诺华3月20日宣布,在德国推出诺适得(Lucentis,通用名:雷珠单抗)预充注射剂,将于2014年在欧洲其他市场上市,专门用于眼内注射,以加强患者的安全和临床医师的便利。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药学专业生药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探讨

    当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生物药物实验课中存在问题也逐渐呈现出来,如实验内容单调、枯燥、不符合当前科技潮流,验证性实验偏多等;而随着当前改革的实施,我院不断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方法等,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以上存在的问题,而且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加强我院药学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前时代医药人才的需要,我院总结了相关适用于民办本科高校生药学实验教学方法,现叙述如下。

    作者:王丽;闫春生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29例临床分析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骨科常见疾病。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高。由于老年患者肌力减退、骨质疏松、稳定性较差,易发生跌倒,外力直接冲击股骨颈,易引起骨折,若治疗不当可出现跛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临床上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予早期手术治疗。为减轻患者伤后不良反应、预防并发症、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我院对2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增彪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 BiPAP 呼吸机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BiPAP 呼吸机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前后 PaCO2、PaO2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组治疗后 PaCO2、PaO2变化及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H 值比较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BiPAP 呼吸机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能显著改善血气状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晚期肿瘤患者对同室病友死亡的应激反应及护理对策

    晚期肿瘤患者并发症多,心理十分脆弱,并且拥有绝望矛盾复杂的心理变化,承受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痛苦[1]。每当病区中有病情突变者进行抢救或特护时,同病区或同病室的特别是与其同病的其他患者,往往会表现出紧张、恐惧、绝望的心理状况,致使病情加重,甚至造成死亡。医护人员应重视此现象,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田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 Hp 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三联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三联治疗方案,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Hp 根除率分别为97.7%、8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治疗 Hp 阳性十二指肠溃疡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埃索美拉唑三联起效更快。

    作者:张咏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宜都市药品不良反应224例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临床表现,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宜都市3年来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的224例 ADR 报告,对患者的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ADR 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 ADR 报告中,以≥3种药物联合使用发生 ADR 的比例高,占60.3%;静脉滴注易导致 ADR,占总例数85.3%;抗感染药的 ADR 居首位,占43.8%;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41.5%。结论药品的不良反应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重视患者过敏史,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注射剂,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 ADR 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戈复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门诊药学服务尝试

    随着医药体制的深化改革,医疗保障事业得以进一步完善与发展。门诊药房作为医院的窗口单位需要直接与病患进行交流沟通,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门诊药房不能只满足于单一的处方调剂工作,应开展全面的药学服务工作来促进和保障临床和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门诊药学服务主要是处方药品调剂、对患者的用药指导、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这3个方面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是降低用药风险、规避用药差错的前提。我院门诊药房以这3个方面为出发点进行了一些尝试,提高了一定的服务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茜;李涛;苏秀霞;赵聪格;王愿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90例 CHD伴高 Hcy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口服拜阿司匹林、硝酸酯类、他汀类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4粒,每天3次;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叶酸5mg/ d、维生素 B12500μg/ d。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心绞痛症状缓解情况、心电图和血清 Hcy 水平改善情况。结果2组心绞痛症状缓解率、心电图改善率和血清 Hcy 水平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够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高Hcy 血症,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电图和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孙伟青;邢丛丛;王芳;黄丽琴;王英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术式选择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研究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与经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治疗青光眼后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83例(87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Ⅰ组42例(44眼)和Ⅱ组41例(43眼),Ⅰ组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Ⅱ组采用经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眼压水平、角膜内皮计数、术中术后并发症,评价2种术式临床效果。结果Ⅰ组患者视力恢复率为63.64%,Ⅱ组患者视力恢复率为60.4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术后出现眼压过高症状4眼,Ⅱ组术后出现眼压过高6眼,经治疗后均可恢复正常;2组患者经治疗后角膜内皮计数指标均得到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无显著差异。结论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和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均为临床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有效方式,应根据患者眼部情况以及实际需求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作者:刘妙贞;陈丽婵;甄淑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门诊分诊工作实践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患者集中的场所。混乱、嘈杂的环境给分诊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分诊是患者来院的第一站,是护理服务的前沿,分诊及时与否,不仅涉及患者能否得到快速的诊治,也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水平与面貌。如果分诊失误,可增加患者的诊治时间及痛苦,导致医患纠纷,甚至延误患者佳抢救时间,危及生命。笔者总结门诊分诊工作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63例围手术期护理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多见于20~30岁青壮年,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的改善以及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到来,老年急性阑尾炎的发生也逐年增加。急性阑尾炎以转移性右下腹痛、反跳痛及麦氏点压痛为主要临床症状,一经确诊以行急诊阑尾切除手术为主。由于部分老年患者合并有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易延误手术时机,加之老年患者对炎性反应迟钝,术后并发症多、发生率高,故老年性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预后。笔者对医院收治的63例老年性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田红岩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