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婷;雷霞;车丽丽
乙肝五项包括 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又称“乙肝两对半”。可为医师诊断患者病情与治疗提供依据与指导。乙肝五项检测以酶联免疫吸附法为常用,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强,适合大批量标本检测等优点。但该检测方法操作步骤较多,检测过程当中任一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对结果造成误差,影响检验质量[1]。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室内质控方面,国际上尚未给出明确规定、标准和方法。现就影响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五项质量的因素及其质控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许丽枫;张效林;申勇智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临床经常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判断患者氧合情况,为临床提供依据,动脉血气分析能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是判断患者有无缺 O2和 CO2潴留的可靠方法。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以及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均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护士接触到动脉血采集也相应增加。临床采集动脉血气分析血标本主要从股动脉、肱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穿刺,而桡动脉为体表暴露部位,位置表浅故进针角度小,贴近桡骨而易压迫止血及观察出血情况,采血方便,因其对患者的损失较小,适于反复多次采,故而桡动脉采血在工作中较为常见。我科于2011年10月-2012年11月采用40度角进针采集动脉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可引起腰腹疼痛、尿频尿急及血尿等,同时诱发感染。如果输尿管结石梗阻引起肾脏长期大量积水,肾实质变薄,会导致肾功能损害,有的急性梗阻也会引起肾功能急性损害。我县是一个泌尿系结石高发区,来医院检查的急腹症中﹥85%都是泌尿系结石,经我院诊断及治疗结石的患者数以万计。本文收集因急腹症来我院做超声检查,并终确诊为输尿管结石的40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应用价值。
作者:曾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七叶皂甙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均给予七叶皂甙静脉滴注,治疗组联合高压氧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92.3%、3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2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压氧联合七叶皂甙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远华;黄立成;梁敏仪;余金胜;魏国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对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8月-2013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00例,按其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给予2组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处理,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FMA、MBI、生活质量及 Lind-mark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采取有效的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减少致残率,提高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时开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 Hp 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三联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三联治疗方案,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Hp 根除率分别为97.7%、8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治疗 Hp 阳性十二指肠溃疡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埃索美拉唑三联起效更快。
作者:张咏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加替沙星滴眼液在细菌性结膜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8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1例,观察组给予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用药7d 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用药7d 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高于对照组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替沙星治疗细菌性结膜炎效果优于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轻,安全有效,值得应用。
作者:刘吉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与评价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9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对照组采用苯妥英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VAS 评分及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1周、2周、3周治疗组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马西平治疗能有效地缓减患者的三叉神经痛,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广推应用。
作者:黄明;喻水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1月在医院治疗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进行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76.47%和97.06%高于对照组的47.06%和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体温恢复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和 X 线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炎琥宁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可以更好的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并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赵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对医院肿瘤科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掌握癌症疼痛治疗规范化的具体实施,探讨临床药师的职责。方法通过对医院2011年10月17日-2012年3月31日肿瘤科出院患者509例麻醉性镇痛用药的使用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 DDD),计算各药用药频度( DDDs)、药物利用指数( DUI);以及联合用药等分类排序,及对个别病例的具体分析。结果509例出院患者中153例于住院期间使用麻醉性镇痛药物,其中女47例,男106例,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率为30.06%。结论麻醉性镇痛药物规范化的实施,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提升疼痛处理水平有效的必由之路,临床药师应熟练掌握药物使用原则,积极配合临床开展有关工作。
作者:何博雯;何思华;林小凤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晨峰血压(MBPS)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将11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分为 MBPS 正常组(n =56)和 MBPS 异常组(n =60),测定患者动态血压及血浆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水平,之后分析晨峰血压水平与各炎症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MBPS 除与 BMI、TC、TG 、HDL-C 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外,MBPS 与血清 hs-CRP、TNF-α、MCP-1、MIF 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晨峰血压除与年龄、BMI、TC、TG、HDL-C 等传统危险因素相关外,与血浆 hs-CRP、TNF-α、MCP-1、MIF 等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也具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杜荣生;李沂;周传堃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临床中对冠心病的治疗方案。方法择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滴丸联合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血脂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选用复方丹参滴丸结合阿司匹林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秋暹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分析坎地沙坦联合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Ⅰ、Ⅱ、Ⅲ组各20例。Ⅰ组给予坎地沙坦治疗,Ⅱ组给予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Ⅲ组给予坎地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比较,Ⅱ、Ⅲ组明显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Ⅱ、Ⅲ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 ﹥0.05);3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坎地沙坦联合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显著,优于单药使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卫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在慢性病中发病率较高,趋于年轻化,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为降低冠心病患者复发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我们对住院及出院的冠心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方法及体会综述如下。
作者:王晓霞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入院24h 内动脉血乳酸检测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 NCI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纳入标准的胎龄﹥28周或出生体重﹥1000g 的危重新生儿,以患儿入住 NICU为研究起点,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动脉血气分析并测定血乳酸水平及低灌注情况;以痊愈出院或死亡为研究终点,依乳酸水平分为正常乳酸组、高乳酸组、乳酸中毒组。比较各组间的血乳酸水平和 pH 差异及氧分压、低灌注状态、病死率、住院时间及疾病分布状态。结果危重新生儿131例(NCIS 评分﹤70分125例,符合单项评分标准6例),其中男73例,女58例。平均日龄(4.1±3.1)d,胎龄28~42(35.5±3.3)周;出生体质量1010~4300(2145±926)g;乳酸中毒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高乳酸组及正常乳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乳酸中毒组出现低灌注状态明显高于高乳酸组和正常乳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乳酸可以作为危重新生儿预后判断的一个良好指标,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与预后的相关性提供了线索。
作者:曾立军;刘卫东;戴怡蘅;邵巧仪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新止骨增生丸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腰椎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新止骨增生丸治疗,对照组予美洛昔康胶囊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止骨增生丸治疗腰椎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皓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产后缺乳是指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全无。亦称“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1]。产后缺乳与产妇素体虚弱,产时失血过多或产后焦虑、惊恐、悲伤等情志不遂有关。西医在治疗产后缺乳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现将我科运用中药治疗治疗产后缺乳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蓓蓓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喹硫平治疗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1月-2013年6月收治的90例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奋乃静治疗,观察组采用喹硫平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2周、4周和6周的临床效果,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2周、4周及6周的 BPRS 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喹硫平治疗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怀兰;吴忠印;王清芬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糖尿病属一种人体全身进行性的代谢性病症,此症通常起病较为隐匿,且早期无明显的病症表现,通常只在身体检查及出现明显身体症状时才被发现。但此病因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且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公认的危险性疾病之一[1]。而就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生率都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肿瘤的几率升高,而肿瘤的发生又导致糖尿病的恶化[2]。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手术风险增加,并发症增多,患者死亡率远比单纯的肿瘤患者高。对该类患者进行合理优质的临床护理意义巨大,是降低患者死亡率,保证患者顺利手术和痊愈的重中之重[3]。笔者将我院行治疗的老年糖尿病合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情况进行总结,以探讨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彭兴梅;李爱国;杨爱红;彭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抗生素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随机选取医院妇产科收治并行手术治疗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围手术期内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联合情况,单用、双联、三联例数分别为44例(14.67%)、219例(73.00%)、37例(12.33%);抗菌药物前3类使用种类、频次、构成比分别为奥硝唑203次占34.23%、头孢唑啉90次占15.18%、头孢替安78次占13.15%,共使用5大类16种药物;术前2h 内使用占术前使用的79.33%,手术后主要集中在2~3d 占83.67%;术前用药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例次分别为232(77.33%)、48(16.00%)、19(6.66%),不合理中12例使用过早,7例覆盖菌谱不全;术后13例(4.33%)、248例(82.67%)、39例(13.00%),不合理者中29例使用时间过长,10例覆盖菌谱不全。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比率较高,其中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现象较普遍;抗菌药物品种过于集中,部分患者菌谱覆盖不全。
作者:黄秀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